1. 如何看待中韓合拍電影必撲現象
只要是電影都是娛樂為主的,我們沒有必要去太計較這些問題,只要是能夠讓我們開心的節目,我們都應該去支持。對於韓國我也是沒有太深的理解,但是我知道,韓國電影還是很好看的。
2. 為什麼近期中韓合拍片這么多
中韓電影合拍協議2014年7月3日,「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當日下午在韓國正式簽署了《中韓電影合拍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即日起,中韓合作拍攝的影片將在中國市場享受國產片待遇,不再受進口片條件限制
背景編輯
早在2013年6月中旬,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草簽了《中韓關於合作拍攝電影的協議》。根據協議,韓國與中國攜手製作的影片若獲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的認可,在中國國內可被列為「國產電影」,相關影片不會受到進口片配額制的限制。消息傳出後,韓國多家媒體轉載並加以傳播報道,認為這份協議可以讓中韓合拍片數量猛增,加速輸出韓國文化。
其實中韓合拍在此前就已經有過先例,最開始只是簡單的合作,這一階段僅限於到相互取景,主要還是以演員輸出模式為主,比如金榮俊執導的《飛天舞》就算由上影集團牽頭下同韓方合作的,《飛天舞》由當時炙手可熱的韓國女星金喜善與中國演員王亞楠主演。再比如後來章子怡接拍《武士》,張東健主演《無極》,而中國演員湯唯因主演《晚秋》與韓國導演金泰勇結識,更與宣布將於2014年秋完婚。
比較深度的合作是由2007年馮小剛執導的《集結號》開啟,該片啟用了製作《太極旗飄揚》的韓國特效團隊,不僅贏得觀眾認可,也讓韓國特效開始在中國「走紅」,民間的合作也在近幾年興起,萬象電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秦磊介紹,2014年初研究院曾幫幾位國內的微電影導演與韓國演員、特效團隊牽線,共同投資製作微電影。
近兩年,韓國投資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例如2009年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就有來自韓國的投資,前年暑期檔的《大明猩》是華誼兄弟與韓國SHOWBOX共同投資合拍,《筆仙2》則為中方投資,韓國團隊打造。這兩部影片的共同特點都是韓國出製作團隊,中方進行宣發,而且中國成為主力市場。而同樣製作模式的《筆仙3》也將於2014年暑期檔在中國內地公映。另外,由韓國導演吳基桓執導,白百何、彭於晏主演的小成本愛情片《分手合約》,2013年在中國拿下了近兩億票房。
2014年9月底,簽署這份協議[1] 後的第一部以韓國為主導的中韓合拍片《我的新野蠻女友》正式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