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電影《綠皮書》
《綠皮書》:黑與白,不曾強調歧視的殘酷,用溫和的、舒緩的爵士樂撫平我們心裡的傷痛,講述一個溫情的故事。
綠皮書拿下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並不是因為它政治正確,而是它帶給我們一種溫暖的感受。這種溫暖是透過20世紀60年代美國種族歧視的風暴,傳達進我們每個人心裡的。
一邊開車一邊吃炸雞的托尼,與表示沒有餐具無法進食的雪利。威脅他吃下炸雞,在他吃下炸雞的那一刻,一向悶悶不樂的他露出了笑容,膚色無法阻擋笑容。
困擾雪利多年的矛盾在雨夜爆發,來自心底的嘶吼「我是誰?」。因為高貴的社會地位融不進黑人的群體,因為天生的膚色飽受白人歧視。這段是影片的高潮,主角人性的掙扎,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種族、性取向、地位這些套在他身上的枷鎖讓他不堪重負。淋漓盡致的表演讓每一位觀眾都體會到了那份不被人理解的孤獨和無人可說的痛苦。
⑵ 如何評價電影《綠皮書》
今天剛看完綠皮書這部電影 ,在該略過的地方略過,在該詳細的地方詳細,並且在劇情和感情以及對種族歧視的思考都是由淺入深的,如果僅僅是由淺入深的話,那這部電影就會差點意思。在電影末尾,很靈氣的又從深入淺了,這是很有意思的一點,這部電影不只是在講種族歧視,它巧妙地用一些不起眼的鏡頭和台詞來講其他問題,很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