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三的學生,想畢業後拍個微電影,需要什麼設備什麼技術什麼條件
1:硬體:最好有二部以上的高清DV,最好同品牌的,拍出來的色彩才容易調整,現在價格都不高,還有最好有三腳架,也可以自己請木匠師傅製作一套簡易的搖臂,因為好多場景需要不同鏡頭配合和鏡頭的動態調節,畫面才有動感,不會太死板。另外錄音設備也很重要,有條件可以淘一把二手錄音室用的話筒,加一個聚音蓋,也要一把長桿支持哦!其它可以參照相館一些配套,如反光板 燈光 什麼的!
2、軟體:對於視頻的剪輯,容易上手的可以選擇友立會聲會影,可以實現普通的一些製作,要生成的各種格式也方便些。如果要做得專業些,建議用ADBOE PROMIE,可以實現隨心所欲的功能,但較費時間,但兼容性好,效果好!另外要強調的是對聲音的處理,現場錄制的聲音一般都比較輕,噪音較大,這就必須經過相應的處理,包括降噪處理和動態處理,用軟體實現有點難度,最好用硬體解決,在現場用上OK迴音系統可以簡易處理出迴音,調整高 低音等音效!再在電腦上合成配上音樂!
3、人員:要拍片,不是一二個就能完成,要好多人一起努力才能完成 ,各施其職,演員重要、拍攝師更重要,要突出的畫面的內涵全部靠拍攝師的思考和捕觸,當然導演是中心,一切都聽從導演的安排。
4、劇本:好的劇本 加上好的畫面 加 上好的剪輯 ,一部好的電影卻可出山了。
5、道具:劇本出台後,每個節點都要准備好所有道具,還有場景的布置,這些就只有導演對各章節的理解和思考了!!
自己也是喜歡折騰這方面,供你參考,祝你的處女作成功!
B. 微電影的製作流程,簡單的,是學生
對於微電影來說,劇本是很重要的。只能提些建議或參考。製作此類短片具備硬體和軟體的要求。硬體不多說,攝影機,電腦必備(條件許可支架,反光板,照明設備)。軟體上除了電腦上必要的視頻製作軟體,格式轉換,網上素材搜索並建立自己的素材庫等等以外,就是劇本的設立。簡單說就像寫作文,把你要拍的作品內容,主題,人物等等寫下來,然後按鏡頭或場景寫出劇本(或者大綱吧)後按你的大綱去拍視頻素材。最後就是後期製作,用視頻製作軟體(用會聲會影就行)加上片頭片尾,字幕,特效,剪輯製作即可。另外你寫好分鏡頭劇本後不需要多台攝影機,按鏡頭劇本拍就行了
C. 學生怎麼拍微電影
你好~想要拍攝微電影,首先需要寫劇本,劇本要有創意,不能太長,要考慮拍攝得難度,根據實際情況寫。然後寫分鏡頭,就是每個鏡頭怎麼拍,是對劇本的分解。然後找相關演員,然後踩點拍攝。後期用AE和PR剪輯加特效!
D. 學生微電影的拍攝方法高中編導專業要拍一個為微電影 剪輯
從小的地方入手。不要企圖去講一個大的故事,剛開始練習講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就可以。在拍攝方面多用近景中景,少用特寫。攝像要注意五個字:穩、清、平、准、勻。
平,畫面保持水平,垂直,不歪斜,可參考三腳架水平儀,地平線或垂直物體。
穩,鏡頭保持穩定,不抖動,可藉助三腳架等支撐設備,若沒有,則需要盡量保持身體穩定,控制身體運動的幅度。
勻,勻速,鏡頭運動過程中要保持勻速運動,不要急推或急拉,時快時慢,或拉風箱、刷牆。除非是特殊效果鏡頭,如強調動感等。
准,准確表達闡述內容,起落幅、曝光、聚焦、景深、白平衡等准確。保證顏色正確還原,畫面明暗適宜,畫面構圖清晰。
清,清晰、清楚明白。畫面主體清晰,詳略得當。
度,時長,時間控製得當,基本要求為完整展示一個事物,起落幅與整個鏡頭有一定的時間長度,為後期剪輯考慮。
E. 大學生如何拍出不錯的微電影
在場景的選擇上,可以盡量選一些免費的地點。例如吃飯的鏡頭就可以選在學校的食堂,景色可以選擇校園內的美景,在人物選擇上可以選擇同學來作為主角。
F. 我想問,怎麼拍微電影我們都是學生但是,我是學傳媒編導的,需要哪些器材怎麼拍攝重要的是人物的...
我不知道你想拍什麼樣的微電影,需要什麼器材要看你拍攝什麼場面,其實有時候一部高清的DV就夠了,再買個好點的三角架,劇情需要再借上一部,來個雙機位,這是最低要求了吧。
如果你要求高,成本就不小了,比如你要拍攝追逐場面,變換很多鏡頭你可能需要斯坦尼康,軌道之類的,這類器材一般學生買不起,只能租,後期的成本就要上千甚至上萬,這對於一部小成本電影來講真的不算什麼。
我推薦一本書《101短片拍攝》(美)弗雷德里克.利維,這本書寫的挺詳細,也許有些地方針對的是國外的情況,不過大部分內容都挺有借鑒意義的,這個系列的書都是講低成本製作短片電影的,個人覺得都很值得一看。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有什麼不太對的地方我會改正,希望你能拍出好的作品,劇本的寫作很重要,現在太缺乏好故事了。
G. 怎麼拍微電影價格大概在多少需要注意些什麼我是學生,自己拍。
你好,我是一名微電影導演,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會給出幾個小建議,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參考。
首先你是自己拍攝微電影,那麼從程序上來說應該算是獨立製片了,剛開始學生自己拍攝微電影,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僅限於資金的問題,在我看來,劇本和資金的重要性是同等的,甚至可以說,在少量的資金情況下也一樣可以創作出好的影視作品,靠劇本取勝,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途徑。
另外,我想說,剛接觸拍攝微電影要注意的以下幾個地方,這些都是我個人吃虧得來的經驗。
第一,就是劇本創作,很多年輕導演剛開始在創作微電影劇本的時候都很容易忽略人物的性格朔造,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個好的故事是要靠人物來表現的,好的人物如果沒有性格和情感的渲染的話,那麼對於觀眾來說,就不會有帶入感,所以,在好的劇本創作之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流程就是扣人物,人物性格和情感出來了,才會有好的影視作品,一定要重視這一點。
第二,關於影片的時長,很多剛接觸微電影拍攝的編劇或者導演都會把故事想的很長,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時間越長,工程量越大,資金消耗也是成正比的,對於觀眾來說,如果劇情不夠吸引人,那麼時間越長觀眾反而會越排斥,所以,我建議,剛開始在沒有商業投資的情況下,最好是5-8分鍾就可以了,最長也別超過10分鍾。
第三,關於演員,人物,和角色,前期在研究劇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角色的設置,這個對於微電影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般電影裡面,我們都會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物都是很重要的,不會出現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物,每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同時又貫穿在整個故事情節裡面的,這些是需要大量的創作時間來進行研究的,那麼我們在拍攝微電影的時候,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各個人物個各個角色,每個角色的心理狀態等,所以只有一個辦法能夠解決,那麼就是盡量避免多餘的角色,角色越精簡,對於微電影的操控性來說越能實現,另外,對於獨立製片來說,也沒有多餘的資金去請專業的演員,如果都是自己的朋友在演戲的話,那麼都不是專業的,如果角色越多,風險就會越大,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可能就是因為演員表演不到位而浪費了好的劇本,到最後只能叫爛片了。
第四,錄音問題,電影的聲音一般分兩種,同期或者非同期,一般微電影的創作都是採用同期聲,但是,往往都是因為資金問題,同期聲的效果大都非常差,和電影比起來就明顯不上檔次,其實,我想說,一部電影的聲音就讓觀眾進入劇情和人物情感的通道,如果聲音不好,那麼觀眾就根本很難進入到劇情裡面去的,那麼,微電影該怎麼辦吶,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做好同期聲,那麼只能考慮後期配音,採用非同期聲的模式,當然,這樣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不過,沒關系,我告訴你一個好辦法,一般的電腦錄音我個人覺得不要用,除非非常專業的設備和錄音棚,如果在沒有專業設備的情況下,你可以考慮找一台車,然後坐車裡面錄音,把車開到安靜的地方,然後把窗戶都搖上來,因為車的空間特別小,所以,放射的空間也就小,而且車內是呈不規則空間,所以空間的共鳴也可以減少到最低,這樣基本上可以模擬錄音棚的效果,你可以試試,當然錄音可以用DV攝像機,或者簡易型硬碟錄音機,這樣方便攜帶,在車裡面錄音可以把電平稍微調高一些,因為車內噪音較低,關於錄音這方面專業問題的我就不多說了,打字累,我去年拍攝的《內幕》錄音就是在車里錄的,你可以去看看。
第五點,就是後期剪輯,人們都說,後期剪輯就是第二次創作,這個也很重要,千萬不要拖泥帶水,如果一個剪輯沒有搞好,那麼會破壞整部戲的,所以,微電影的剪輯也至關重要,剪輯從我的經驗來看,微電影切記,該刪除的鏡頭就刪除,不要心疼,控制節奏才是最關鍵。
最後我做一個總結,微電影的拍攝,如果想在資金條件不充足,同時又想做的專業的話,那麼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靠劇情取勝,突出人物情感;第二,控制人物數量,謹慎處理台詞,每句話都要精挑細選,廢話一定不多說,第三,錄音一定要好,要不然微電影的檔次就會下降,一部電影的聲音直接體現製作團隊的專業水平。而且聲音好,觀眾才會容易入劇情。第四,後期剪輯一定要注意節奏,一個厲害的剪輯手關鍵就是用自己的思維去控制整部戲的節奏。
另外補充一點,在前期劇本的創作上,在沒有商業投資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控制場景,盡量少換場景。 這些都是我鍵盤敲出來的,希望能幫助到你,我是導演陳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