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電影檔期不能超過一個月,廣電總局制定這樣的規定的原因是為什麼
今年暑期檔有很多影片到第三周就基本沒有什麼觀眾了。所以暑假檔期不超過一個月也是為了更多好電影上映供人們觀看。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今年暑期檔的票房低迷更暴露出我們或許連基本的供給問題都還沒有解決——持續產出優質且有票房號召力的作品。距離 2016 年結束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目前全國累計票房還不到 390 億元,別說完成 600 億的樂觀預期,就連打平去年 440 億的成績也成問題。電影局或許為了「年底沖業績」,在 11 月一口氣引進八部好萊塢大片,這種近乎拔苗助長的做法,也進一步壓縮這些電影原本該有的生命周期。
作為資方的愛奇藝享有網路獨播權外,更重要的是該片在院線的迅速「失寵」,被迫提前終結壽命。平心而論,龐大的平台優勢、成熟的付費會員體系、針對特定人群的線上推廣,這都能有效延長類似的小眾文藝片在網路平台的存活時間。
Ⅱ 有哪些電影在大陸不能播的
以下列舉部分在國外獲獎但大陸卻無法播出的電影
1、《天註定》
《天註定》是由賈樟柯編導,姜武、王寶強、趙濤、羅藍山等演繹的四折當代情義故事,構成了一整幅萬里江山圖。該片講述了幾個不同的普通人走向犯罪或自殺 的經歷,每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的一個不同的地區,從裡面看到了中國社會里的各種身影。
周克華跨省作案、村民對抗幹部貪腐開槍殺人、東莞色情服務、流水線工廠員工跳樓、小三被原配打和貪官逼迫良家婦女致反抗殺人。影片秉承賈樟柯電影的一貫風格,關注草根階層聚焦普羅大眾,表現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夢想、內心掙扎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
Ⅲ 為何很多中國影片未能上映
MediAdvertising (HK) Ltd 影片《西遊降魔篇》 媒體研究公司藝恩咨詢(Entgroup)在最近發布的中國電影業年度調查報告中說,去年中國製作的745部影片中,只有315部(佔42%)得以在影院上映。 中國的這一比例遠遠低於美國。 據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 ,美國2011年製作的818部影片中有近四分之三的影片最終在影院上映。 藝恩咨詢報告的發布正值中國電影業形勢好轉之際。據美國電影協會的數據,中國最近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 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與此同時,國產熱賣影片《人再 途之泰囧》(Lost in Thailand)和《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最近的大獲成功讓中國很多人感到樂觀,認為本土電影人可能終於打破了好萊塢大片對電影市場的把持。《泰囧》和《西遊》都打破了今年的票房紀錄。 但分析人士和觀察人士說,那麼多的國產影片未能在影院上映,這說名我們電影業仍面臨著限制。 據藝恩咨詢研究員Kady Yang說,最基本的限制之一是屏幕數量不足。Yang說,中國影院的容量非常有限,排片計劃非常緊張。她指出中國有3,680家影院,共有13,118塊屏幕。據美國電影協會的數據,美國有逾39,500塊屏幕。 最近三部雷鋒傳記片占據了全國各地的影院資源,盡管有的城市 沒有賣出一張票。 然而,據清華大學媒體專家尹鴻說,另外一個問題是除主要城市外,放映非主流影片的小影院在中小城市幾乎完全沒有。他說,和美國不同,中國缺少藝術影院,不適合普通影院放映的另類影片無處放映。 中國電影人力爭自己的影片能夠在影院上映需要冒很大的風險。據政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電影票房從2002年的不到人民幣10億元(合1.608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幣100億元。據藝恩咨詢的報告,去年中國電影票房達人民幣171億元,同比增長30.2%,今年有望達人民幣230億元(合37億美元)。 盡管中國電影票房有很大一塊被外國影片占據,但中國電影製作人有理由感到樂觀:藝恩咨詢說,2012年在影院上映的國產影片數量同比增加了33%,增幅創歷史新高。 報告還說,2012年,中國觀影人次達4.67億次。這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仍遠遠低於1979年。據國有媒體說,當時10多年的文革壓制的需求一經釋放,將觀影人次推高至293億次。 分析人士說,在缺少更多高質量本土影片的情況下,很多人選擇在家看電影和電視劇,意味著中國電影業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知名影評人周黎明說,非一線城市的很多生活富裕的人多年來從未到影院看過一場電影。
Ⅳ 在中國不能公映的電影有哪些
1、《冬春的日子》1993年,王小帥執導,劉小東、喻紅、婁燁主演。
男女主人公是一對青年畫家。他倆自16歲起就一起上高中,讀大學,留校當老師。日子年復一年,就像一對老夫老妻,居住在酷似監獄的學校里,沒有一個像樣的家,賣畫成了他倆唯一的希望,做愛成了一種義務和唯一的樂趣。
女的為了從這乏味的牢籠中掙脫出去,聯系出國的事宜,加上前途渺茫,男的對周遭的一切產生了深深的失望和疲倦。後來,女的意外懷孕了,兩人的關系隨之緊密起來。
手術後,男的帶女的回東北老家,新的環境似乎短暫地令他倆的生活產生了一些希望。然後沖突又隨之而來,變本加厲。最後女的提前回去,離開了囚禁她的畫室出了國,男的依舊回到舊生活狀態中間,直至瘋了……
王桂香心裡盤算著攢錢去把丈夫贖出來,但這對不懂任何手藝的她來說也不是件容易事。 她過去的情人現在是鎮上做殯葬買賣的老闆,他就叫王桂香去做哭喪婆。王桂香哭死人的名氣 越來越大 。就這樣,請她的人多了,錢也掙的多了,她開始過上原來的衣食無憂的日子……
Ⅳ 中國每年有多少部電影上映
600餘部。中國電影一年上映近600餘部電影,其中絕大部分卻是「院線一日游」,票房從幾千元到幾萬元都是常見的,甚至不敏則少明星出演的電影,票房也以橋拍棚個位數賀陪收場。
Ⅵ 我們每年拍完片子不公映的都有哪些是不是拍完片子國家電影局就給公映
不一定不公映 如色/戒 有部分是應 廣電局要求 剪切的
大陸在影院上畫的電影一般要廣電局審批的
Ⅶ 中國拍的哪幾部片國內不讓播
中國內地十大禁播電影
、《十七歲的單車》(2000年)
該片是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王小帥的最新作品。王小帥在沒有拿到審片結論之前便攜片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雖贏得一尊銀熊,卻被禁止在國內公映。
2、《鬼子來了》(2000年)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影片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圈內口碑不錯,因沒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別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3、《蘇州河》(2000年)
獲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影片以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敘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表現對愛的執著和愛之意義的探討。因首先在台 灣上映遭禁映。
4、《過年回家》(1999年)
獲1999年第56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是一個關於寬容和愛的故事,主人公過年回家,傾訴了17年的難言人生。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導演張元受到處罰。
5、《趙先生》(1998年)
本片獲第51屆瑞士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
導演:呂樂攝影:王大麟主演:施京明 張芝華陳怡南蔣雯麗第5代最傑出的攝影師之一呂樂試圖通過拍攝處女作《趙先生》,像他的同門師兄張藝謀一樣成功轉型成電影導演。但這一努力卻並未取得太大的成效,雖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諾電影節獲得金獎,不過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在國內被禁映。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小說》據說因為情節晦澀,映射中國百姓悲慘生活,也處在封存狀態中。
6、《小武》(1997)
導演賈樟柯憑借《小武》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與其他一些人並無二致,都是走國際融資與發行的道路,基本與本土電影市場不發生任何關系。在國內,《小武》及其他類似的電影作品,因詆毀政黨形象,涉嫌煽動都是通過盜版VCD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7、《郵差》(1995年)
這部電影是導演何建軍得到鹿特丹電影節的一個基金的資助拍攝,並在歐洲完成後期製作的。這就決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國內獲得放映的機會。從國外電影節或電影基金獲取資金支持是不少青年電影導演的基本運作方式,也是他們完成的電影無法與觀眾見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詆毀中國官員形象。
8、《活著》(1994年)
張藝謀評價最高的作品,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和男演員獎。根據余華小說改編,表現人在極端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可悲的頑強和堅韌,因詆毀社會主義法制,詆毀政黨執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9、《東宮、西宮》(1996年)
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編劇、攝影大獎。根據王小波的小說改編,講述一對同性戀者復雜的心路歷程,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涉嫌宣傳腐化思維,迄今未被准許上映。
10、《藍風箏》(1993年)
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審查未通過即參賽,導致中國電影代表團退出東京電影節,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詆毀之政黨形象,該片迄今不能獲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