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八佰》到底是800人還是400多人
只有400人,說800人是為了鼓舞士氣,同時也糊弄日本人。
電影《八佰》的正式定檔時間為7月5日上映,影片為導演管虎執導,主演有黃志忠、歐豪、張俊一、王千源、魏晨、姜武、杜淳、李晨、俞灝明、鄭愷等等,這些演員在當下的知名度都非常高,演技也就更不用多說了。這次《八佰》有這么多實力派演員加盟,相信影片一定會非常精彩的。
(1)800電影一共有多少軍人活下擴展閱讀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爆發於1937年的8月13日,這場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第一場大型會戰,此次戰役標志著中日兩國全面戰爭真正開始,也是抗日戰爭史規模最大、戰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這場戰役令世界看清了中國政府堅定立場,決不向日本投降的決心。而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四夜。在這場戰爭中,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戰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而為壯聲勢,對外宣稱800人。
❷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
看八佰電影的學生觀後感4篇
《八佰》全篇的戰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電影《八佰》根據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一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你是否在找正准備撰寫「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1
因為疫情,已經有一年多沒有進電影院了,由於疫情得到了有唯顫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媽媽觀看了2020年的第一場電影——《八佰》。通過觀影介紹,才知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歡的演員鄭凱和俞灝明,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
對歷史沒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媽媽的初步講解當中,大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這部電影由管虎導演執導,電影出現的人物眾多。它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420餘人,固守上海,但是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報出虛假人員800人,這才有了「800壯士」之說。在生與死的決擇中,「800壯士」為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上海,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電影的開頭是一條河,隔著四行倉庫和租借,河這邊斷壁殘桓,滿目蒼夷;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昇平,影片一開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進入,這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自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團。
這些人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卻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軍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條,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了這場戰斗。 「兄弟們,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東北淪陷,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段台詞,簡直將現場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淚點激發到了極致,全場充滿了嚶嚶的抽泣聲,中國正是有這樣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強大。 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悲痛的情緒中默默地離開,這樣的場景是我沒有見過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沒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沒有真正的英雄,畢竟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只是凡胎肉體,是父母細心呵護養育長大的。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讓自己更強大,少年強則國強,吾輩應當自強自立!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2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國民革命軍為守住上海最後一個陣地---四行倉庫,與相差十倍的日本進行血拚。在這場戰斗之中,僅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團卻要面對30萬日軍。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但那四百多人卻讓我們看到中國人誓死保守祖國的心。在這部影片中,沒有主角,但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記憶深刻。
陳樹生,在敵軍的猛烈攻擊下,他選擇在身上綁了七八個爆破彈,視死如歸,沒有絲毫猶豫,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與敵軍同歸於盡,他說,必須要有人去打開一個口子。那一瞬間,我哭了,陳樹生他不是沒有猶豫,他有母親在家,怎麼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沒有選擇,自指帆敗己的犧牲會帶來更大的勝利。還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隊的一員,以為來上海只是清理戰場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戰亂結束一起去英國看看。但他為了國旗能夠順利升起,也沖出去英勇殺敵,最終中彈而亡。
整部影片導演並沒有想當然的把主角定為銘記歷史的第八十八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而是用了一個長的篇幅來描繪524團的戰士形象。其實在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逃兵,他們一開始並不是我們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險時,他們會逃會怕死,但正是這種形象,讓我們知道了戰爭的殘酷。可最後他們不還是站了起來嘛,為了國家的尊嚴,他們不轎扮再退縮了,他們站了起來,去和敵人拚命!所以中華兒女都是好樣的,中國必勝!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3
6月初,我有幸參加了《八佰》的一場內部交流觀影。160分鍾左右的時間內,置身於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導演,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如預期中的,《八佰》中的確不乏「燃」點、「淚」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對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壯懷激烈的想像,但是這種填補因為審慎而讓我剛看完時甚至微微有點不滿足,覺得導演在對這場戰役的正面褒揚也即「熱血」的敘事上稍顯吝嗇,讓人看到了更多熱血之外的多角度審視。然而回頭細想時,又恰好是這些多角度的審視讓戰役更加真實和耐人回味。
比如說,影片一開始就是從逃兵的視角進入的。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開場。幾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其實是第一營,為了對外營造倉庫內有一個團的守軍的假象,在通訊中用「524團」代替第一營)。這些人中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這場特殊戰役的洗禮,成為熱血寫就的「八佰」。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4
看了《八百壯士》後,我心中有說不完的激動,這部愛國主義影片,主要敘述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我八十八軍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五百人,由團長謝晉元中校率領掩護國-軍之撤退,並陷入三面之包圍中,即戰四晝一夜,有四行倉庫通過穌州河進入英租界。這裡面有一個很英勇的女孩,叫楊惠敏,自願當童子軍,父親勸她回去,她不肯,說要讓中國立起來。上海鬧飢荒時,他去維護秩序,還將國旗送到四行倉庫,路上危機重重,可為了立志氣,強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楊惠敏乘船送國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藝人唱八百壯士,在烽火連天的上海四行倉庫已陷入日軍圍攻謝晉元沉穩的指揮戰斗,楊瑞符營長足智多謀,八百壯士英勇頑強,打退多路進攻。上海各界人民熱情支援八百壯士抗敵。女軍楊惠敏身負國旗,在日軍飛機轟炸下潛入倉庫,將旗幟送入倉庫。播音員為市民報告八百壯士戰斗的情況。
當時,全國的童子軍堅守著「不要餉、不吃糧、不怕苦、不怕死」的號令。我為之感動因為他們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貢獻,而是為了國家未來的前途而貢獻著,不貪生怕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800個烈士,多麼珍貴的「一筆財富」啊,就這樣犧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彈中,我真惋惜埃這時,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為什麼要將八百壯士趕盡殺絕呢?為什麼一定要佔領上海呢?為什麼要攻擊中國,不和我們做朋友呢?為什麼?為什麼?難道,為了統治全世界,日本人要傷害所有人嗎?要讓所有人看不起嗎?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苦難時刻的開始。日本人,你們為什麼要這么做?
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不強大,那麼,日軍也不會來攻擊我們了,從現在起,我要發奮讀書,讓祖國更加強大!讓世界各國都和平共處,再也不發生這種事情了。「……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此時此刻,宋祖英的《愛我中華》回響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樣裝滿了沉甸甸的祖國。
❸ 電影《八佰》到底是800人還是400多人
只有400人,說800人是為了鼓舞士氣,同時也糊弄日本人。
電影《八佰》的正式定檔時間為7月5日上映,影片為導演管虎執導,主演有黃志忠、歐豪、張俊一、王千源、魏晨、姜武、杜淳、李晨、俞灝明、鄭愷等等,這些演員在當下的知名度都非常高,演技也就更不用多說了。這次《八佰》有這么多實力派演員加盟,相信影片一定會非常精彩的。
(3)800電影一共有多少軍人活下擴展閱讀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爆發於1937年的8月13日,這場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第一場大型會戰,此次戰役標志著中日兩國全面戰爭真正開始,也是抗日戰爭史規模最大、戰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這場戰役令世界看清了中國政府堅定立場,決不向日本投降的決心。而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四夜。在這場戰爭中,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戰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而為壯聲勢,對外宣稱800人。
❹ 八佰電影里小湖北死了嗎
1、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八佰》的背景,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蓄謀已久的日本法西斯悍然發動對上海的進攻,國軍節節敗退。堆金砌玉的十里洋場,已成為陰森恐怖的死亡之窟。陳樹生所在的隊伍,是上海淪陷前唯一在抗爭的絕命團。
團長對外宣稱有八百壯士,事實上陳樹生的戰友人數只有一半,就這一半,還摻雜著畏畏縮縮的逃兵和從未摸過槍的農民。
而他們要面對的對手,是幾十萬裝備精良的日軍,擁有短槍長炮,坦克與轟炸機,火力兇猛氣勢強悍。
戰士們齊心協力,守住了陣地四行倉庫。日本久攻不破,惱羞成怒,雙方激戰到第二天,日本人放下狠話:三小時拿下四行倉庫。
蘇州河對岸,地上空中,乃至整個世界,都在看著這場必敗的交戰。狡猾的他們採用鋼板做掩護,要鑿開牆體,爆破大樓!哪怕是銅牆鐵壁一般四行倉庫,也無法抵擋敵人的瘋狂進攻。
怎麼辦?槍彈打不穿敵人的鋼板,一旦他們得逞,五二四團將全軍覆沒。危急關頭,一個從未露過臉的年輕士兵,將自己血肉之軀化作炸葯包。在飛躍前一瞬間,他中彈了,後背綻開血花,劇痛讓他踉蹌了一下,但還是堅持著拉響導火索,躍下日軍的鋼板陣。
他是陳樹生,影片中新來的戰友不知道他的名字,稱他為:「跳樓那娃兒」,並心痛地展開他留下的汗衫。
所有觀眾都屏住了呼吸,想知道陳樹生要給媽媽留下什麼話。汗衫展開後,是八個鮮血寫成的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淚水再一次湧出人們的眼眶,螻蟻尚且貪生,人誰不懼死?但陳樹生的壯舉告訴我們:有些事,比命還重要!
2、歷史上的敢死隊員陳樹生
《八佰》在開場時就打出字幕:「本片根據真實歷史改編」,淞滬會戰是真實的,四行倉庫是真實的,團長謝晉元是真實的。而陳樹生,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
據史料記載,陳樹生來自湖北利川人,1934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88師,被編入補充團第一營。陳樹生作戰勇敢,表現突出,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的時候,他才21歲,已被任命為第一營二連二排四班的副班長。
雙方實力懸殊,團長謝晉元心知戰爭一打響,所有人生還的機會都很渺茫。10月26日晩,謝晉元問大家:「可有什麼話要留給家鄉的親人?」
有298名戰士寫下了自己的遺書,陳樹生也在其中,但他沒有用紙筆,而是用手指蘸著傷口的熱血,在貼身的汗衫上寫下了八個字的遺言: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兩天後,一個日軍突襲小分隊潛入四行倉庫樓下,企圖安裝炸葯,爆破大樓,陳樹生自願成為敢死隊隊員,將身體捆滿手榴彈和炸葯包,從高高的六樓躍下,和十幾個敵人同歸而盡。
❺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最終活著多少人
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4晝夜後,順利完成了任務,謝晉元接到了撤退命令,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裝。
1941年4月24日清晨,謝晉元率部早操時,遭被敵人收買的孤軍內部叛徒郝某等4人突然襲擊,不幸犧牲。其餘官兵也全部落入敵手,進行了百般殘害。大部分被押往杭州和南洋做苦工犧牲。
(5)800電影一共有多少軍人活下擴展閱讀:
淞滬會戰到1937年10月25日大場鎮失守之後,就要全線退守蘇州河以南,但又希望能夠在撤退時安排一支部隊留在閘北死守,掩護撤退,等到撤退完成之後,這個部隊要分散游擊。
本來這個任務是要交給孫元良的八十八師的,但在顧祝同打電話給孫元良布置任務的時候,孫元良認為留下來是白白犧牲,毫無意義。
而且上海地勢平坦,沒有地形可資利用,不適合打游擊。而且,八十八師在淞滬會戰中傷亡慘重,經過六次補充,有作戰經驗的老兵數量不足兩成,所以也不適合留下來打游擊。
❻ 八百壯士最後活了幾個
很難得到確切的人數。
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4晝夜後,順利完成了任務,謝晉元接到專了屬撤退命令,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裝
1941年4月24日清晨,謝晉元率部早操時,遭被敵人收買的孤軍內部叛徒郝某等4人突然襲擊,不幸犧牲。其餘官兵也全部落入敵手,進行了百般殘害。大部分被押往杭州和南洋做苦工犧牲。
(6)800電影一共有多少軍人活下擴展閱讀:
這個任務是要交給孫元良的八十八師的,但在顧祝同打電話給孫元良布置任務的時候,孫元良認為留下來是白白犧牲,毫無意義。
而且上海地勢平坦,沒有地形可資利用,不適合打游擊。而且,八十八師在淞滬會戰中傷亡慘重,經過六次補充,有作戰經驗的老兵數量不足兩成,所以也不適合留下來打游擊。
❼ 《八佰》中,800名戰士面對30萬日軍堅守四天四夜,是抗日神劇嗎
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1937年10月26日,淞滬會戰已經進入尾聲階段,前線日軍突破了國軍的大場防線,完成了對上海市區內國軍部隊的包圍態勢,國軍前線總指揮陳誠下令全軍撤出上海市區,到蘇州河畔繼續布防。
但是蔣介石卻認為,國軍全面撤出上海市區對於正在進行的國際談判十分不利,因此下令將德械部隊孫元良第八十八師留在閘北地區繼續堅守。
上海四行倉庫舊址
值得一提的是謝晉元率部退入租界之後,當即被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隨後被安排到了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集中軟禁,成了在坊間家喻戶曉的「孤軍營」。
❽ 八百電影演的什麼
一部講述國民黨抗日的電影,建議與林青霞的老電影《八百壯士》一起看。
❾ 八百電影評價
對於很少進影院和果粉這些非資深非主流觀眾來說,《八佰》前半段的激戰和中場的護旗,足以成為犒賞他們視覺和情緒的饕餮盛宴。
作為有一定藝術審美基礎,有個人獨立思考,和對歷史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觀眾,比如我,對影片則是感到失望。
工業化技術度方面是華語電影絕對一流水準,曹郁的攝影也完全有實力問鼎甚至是橫掃明年三金獎杯。
最糟的恰恰是導演編劇管虎,是他把一個難得的好題材拍成了一桶半熟的爆米花。將戰斗場面升級做誇大渲染,並不為過。射殺戰俘,也是華語電影里珍貴的一次血性飛揚,不必理會聖母婊的聒噪,這樣處理既真實也理所應當。你死我活的戰場,殺敵就該理直氣壯。
真正的錯誤是價值觀的混亂和缺失,沒有對歷史的尊重和負責之心,反而讓人看出其中有點卑劣的商業算計。
首先,珍惜生命不等於貪生怕死。對懦弱的逃兵新兵著墨太多,此類人物會有但絕非戰場主流,電影里對姜武、張譯、包括歐豪和那個小湖北的怯戰描寫太多太過,也是創作者人文意識的泛濫與意淫。
其次,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來龍去脈,被編導做了個人喜好化的騸割。以怯戰小兵視角,切入這個歷史事件也可以接受。但是,撤退到租界和其後孤軍營生活以及謝將軍的結局,不應該有個如實的表現嗎?這不是八佰這個集體和這場戰斗完完整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嗎?
這才是真實的歷史,這才是給觀眾負責任的講述自己要說的歷史。截取事件一段高光時刻,掐頭去尾誇大煽情之餘,又以畏死來曲解反戰的含義,離佳作和史詩的門檻實在是百步之遙。
第三,在藝術手法上總體寫意,局部寫實的比例,明顯不適合表現歷史戰爭題材,尤其是華語電影創作和觀賞環境,也與影片宣傳定位相悖。
銀幕上那匹白馬,就是管虎創作上的一顆私心。我不是講述歷史,是自己說書。謝將軍和日本將領騎白馬相見,說為各自的榮譽而戰時,這電影已經徹底垮了,那座四行倉庫已經轟然崩塌成廢墟了。
如果不做商業計算的煽情,樓頂護旗一場和前半段接近寫實的戰斗拍攝風格一樣,情緒的沖擊和情感的升華只會更真實深刻。而不是現在這般強行煽情無休無止,讓人感到疲勞尷尬。
可能導演只怕觀眾不知道,我這電影就因為這場戲而審查受阻的。毋庸諱言,審查真的不盡人意。但有些導演的本事和腦子,還真不一定是審查這口鍋給砸壞的。
自己屁股坐歪了,摔倒了不能怨椅子。
《八佰》電影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就是它的上映,能讓一些年輕人知道了哪怕是十分輕淺的歷史事件和愛國感情,也是一件功德之舉。至於電影的藝術品質,那就另當別論,真的不談也
❿ 電影《八佰》演繹了一個什麼故事
據了解,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主要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四行倉庫對抗三十萬日軍,並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也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鋒,持續了接近三個多月,當時的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
電影《八佰 》是由管虎執導,他曾在微博里表示過,因為很少有人了解四行倉庫保衛戰,所以他決定將四行倉庫保衛戰拍攝成電影,讓大家感受到英雄們的熱血戰斗的過程。
這部電影原本定於2019年6月15日上映,後來官方宣布因技術原因,不能如期播出,影片定於2019年7月5日中國內地上映。據說,《八佰》開拍之前,為了還原1937年的時代感,進行長達整整兩年的籌備工作,可見導演的用心,相信這將是一部良心劇。
除了劇情上之外,《八佰》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不僅請來黃志忠、姜武、張譯、王千源等老戲骨加盟,還有張俊一、歐豪、杜淳、魏晨、俞灝明、鄭愷等小鮮肉,讓人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