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購買米高梅電影版權

如何購買米高梅電影版權

發布時間:2022-12-20 15:06:23

A. 亞馬遜完成以85億美元收購米高梅電影,如何從商業角度解讀此舉

如果從商業角度來看,收購米高梅電影能為亞馬遜帶來流媒體領域的回報,同時還能增加亞馬遜自家購物平台的影響力。因此,對於亞馬遜來說收購米高梅電影是一筆非常賺的買賣。

總的來說,如果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亞馬遜收購米高梅不僅能給他們帶來流媒體領域的回報,還能增加亞馬遜自家購物平台的影響力。

B. 米高梅現在屬於誰

屬於電商巨頭亞馬遜。

美國網路零售巨頭亞馬遜2021年5月26日宣布,將以8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好萊塢著名電影製作公司米高梅。亞馬遜當日發布聲明說,雙方已達成最終收購協議,米高梅將對亞馬遜影視業務形成補充,亞馬遜將向觀眾提供更多欣賞米高梅作品的途徑。

這將是亞馬遜2017年以137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之後金額最大的一筆收購。業界認為,此舉將提升亞馬遜在流媒體服務領域的競爭力。亞馬遜首席執行官貝索斯表示,他非常看重米高梅公司深受喜愛的知識產權,亞馬遜將與米高梅一起重塑和發展這些知識產權。

米高梅電影公司 (Metro-Goldwyn-Mayer,MGM,美國米高梅公司、米高梅公司或米高梅)成立於1924年,位於美國,是美國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之一,也是美國電影和好萊塢的象徵。

旗下影星葛麗泰·嘉寶、查爾頓·赫斯頓、克拉克·蓋博、凱瑟琳·赫本、加里·格蘭特的名字至如今仍然熠熠生輝。米高梅出品的影片至現今共獲得170項奧斯卡獎,在好萊塢各大影片公司中獨占鰲頭。旗下巨星雲集,曾創造每周推出一部電影的神話。

C. 亞馬遜宣布收購米高梅,收購的目的主要是啥

5月26號,美國著名的網路零售巨頭亞馬遜公司宣布將會用8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好萊塢著名的電影製作公司——米高梅。

米高梅也就是美國米高梅公司,提到米高梅,我們就不會忘記它吉祥物——獅子利奧,那個片頭獅子頭,真的是家喻戶曉。米高梅成立於1924年,米高梅是由米特羅公司、高德溫公司、路易斯·梅耶公司三家合並而成的,是好萊塢最負盛名的電影公司之一,公司共製作發行4000多部電影、17000個電視節目。雖然最近幾年的米高梅發展真的不是很好,但是米高梅背後價值不可估量的知識產權,才是亞馬遜看重並且願意為之一擲千金收購的原因。

D. 亞馬遜完成收購米高梅,這對兩家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亞馬遜公司可以獲得大量的影視版權,而米高梅公司在亞馬遜公司的支持下,可以獲得全方位發展的機會。

一直以來,許多企業都會確定明確的發展方向,但是部分企業也會遇到發展過程中的困難。亞馬遜公司在發展的多年間,早已經獲得了應對風險和困難的應急方案。

而米高梅公司擁有著大量的影視版權,作為電影愛好者來說,米高梅公司發布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萬萬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米高梅公司竟然被亞馬遜公司收購,收購金額高達85億元。

總的來說,小型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許多小公司在某一個領域取得重要成就後,大公司會瞄準小公司的發展。與此同時,部分大公司以優越的條件完成收購。從而使大公司獲得全方位發展的機會,而小型公司可以順利的擺脫資金鏈等問題。

E. 亞馬遜85億收購米高梅,誰成了007的老闆

亞馬遜85億收購米高梅,貝佐斯成了007的老闆。

美國時間5月26日早間,平地一聲驚雷,亞馬遜宣布斥資84.5億美元收購美國老牌電影製作商米高梅(MGM)。此筆收購是亞馬遜成立以來的第二大交易,僅次於在2017年以137億美元對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的收購。

關於亞馬遜收購米高梅,普通網友們最關心話題可能還是007了。自從詹姆斯邦德的形象在上世紀90年代首次出現在大熒幕,這個聰明帥氣的特務就成為了眾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幾十年來,無007系列如何更迭,總是能收獲大批觀眾的追捧。

而在此次收購後,網友們調侃道,說不定以後還能在007里看到貝佐斯扮演的邦德,邦德就會改名成「James Bezos」。不過很快有人說,007就算了吧,貝佐斯去演個反派倒是感覺非常合適。

不過在007的版權上,亞馬遜目前實際上只擁有50%的控制權,剩下的版權由Barbara Broccoli和她的兄弟Michael G. Wilson掌控,他們有權決定何時製作一部新的邦德電影,誰扮演主角以及是否製作電視衍劇等。而根據他們目前的表態,007系列未來不僅僅只在Prime播出,仍舊會在大熒幕跟大家見面。

民眾對於收購的態度

關於亞馬遜收購米高梅,大部分人還是抱以非常支持的態度,畢竟米高梅的經典電影太多了,人們過去想看看這些老電影資源都很有限,以後要是能後在Prime Video上看了,自己的舊日情懷也能得到滿足。

而情懷的力量現在還真不容小覷,從GameStop到AMC,其強大的爆發力足以震撼全場,而分析認為,米高梅的加入也或許會帶動Prime的銷量,從而反哺它的主要業務。

F. 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版權

經過多年的合並與收購,原本的華納兄弟娛樂公司已將業務擴展到電影、卡通、電視…等領域。
因為1948年的「派拉蒙判決」的影響,華納公司的營運持續下滑,於是在1956年將大部分50年代以前的電影與卡通拷貝賣給Associated Artists Proctions。在1958年,Associated Artists Proctions被聯美影業收購。在1981年,聯美影業則被米高梅公司收購。
在1984年,透納廣播公司企圖收購米高梅公司,最後未能成功收購,但買下米高梅/聯美影業的電影資料庫。這個電影資料庫包含1986年以前的大部分米高梅電影,以及被轉手多次的華納公司的早期電影。當時代華納收購透納廣播公司後,華納公司的早期電影版權重回時代華納集團,版權由透納娛樂公司持有,華納電影公司則具有販售與發行權。
經由上述的企業收購與合並,時代華納集團已經擁有幾乎所有華納電影公司曾經製作、放映的電影。但是,子公司United States Pictures的大部分電影版權,現在由共和/派拉蒙電影公司所持有;而《坦克大決戰》仍由華納公司持有。華納電影公司原本持有的《狂犬驚魂》(Cujo),現由共和/派拉蒙電影公司持有版權,獅門娛樂公司具有美國地區的DVD發行權。在1973年,華納公司將《窈窕淑女》的版權賣給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華納公司仍具有DVD發行權。
經由收購,時代華納集團具有大部分漢納-巴貝拉製作公司與Ruby-Spears Proctions製作的卡通影片,少部分影片是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所持有。The Wiggles兒童樂隊則先後由HIT娛樂公司/Lyric Studios,以及Playhouse Disney所擁有。在2007年開始,華納公司擁有The Wiggles的DVD發行權。在2007年,華納公司也買下史努比系列的電視版本所有權,而電影版本則由哥倫比亞與派拉蒙持有的聯合圖畫公司(United Feature Syndicate)持有。 約翰·韋恩替華納公司主演的電影,原由Batjac Proctions持有,但派拉蒙影業現在具有Batjac Proctions所有電影的版權。現今所有Batjac Proctions的電影,都會打上華納公司與派拉蒙公司的商標;這兩家公司共同持有的影片還有大力水手卡通、即將上映的《守望者》(Watchmen)。 希區柯克執導的《奪魂索》(Rope),現由環球影業持有。 1956年的《白鯨記》(Moby Dick),現由聯美影業持有。 1957年的《櫻花戀》(Sayonara),現由米高梅公司持有。 由華納公司發行、旗下公司ITC Entertainment持有版權的電影,例如:《迷魂殺機》(The Mesa Touch)、《動的電影》(Movie Movie)、《Capricorn One》,現由Granada Proctions持有版權,米高梅具有電影發行權。 1951年的西部片《勇敢的人》(Only the Valiant),現由共和影業/派拉蒙影業持有電影版權,而CBSTelevision Distribution持有電視放映權,獅門娛樂公司具有錄像帶版權。 摩登原始人與摩登家庭的動畫電影版本,現由環球影業持有。 1943年的歌舞電影《從軍樂》(This Is the Army),在1950年由傑克·華納捐贈給美軍部隊緊急救援組織,連同放映時獲得的收入。但在2008年的美國退伍軍人節,華納公司獲得授權,發行這部片的DVD。 漢納-巴貝拉製作公司在1973年製作的動畫電影《夏洛特的網》(Charlotte's Web),現由派拉蒙影業持有。 由漢納-巴貝拉製作公司拍制的《Once Upon a Forest》,與透納影業製作的《時空大怪》(The Pagemaster),原由華納公司持有版權,現由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持有版權,但華納公司仍持有後者的國際版權。 唐·布魯斯(Don Bluth)在1994年製作的動畫《拇指奇緣》(Thumbelina)與《矮精靈歷險紀》(A Troll in Central Park),現由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持有。 《軍官與紳士》(An Officer and a Gentlemen)與《星際戰士》(Last Starfighter)的版權現由派拉蒙影業與環球影業所持有,但華納公司仍持有後者的電視放映權。 透納公司
透納娛樂公司是時代華納集團旗下的另一發行公司,也持有許多電影與卡通版權,例如:《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聖誕故事》(A Christmas Story)、《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湯姆和傑利》(Tom and Jerry)。
以下為透納公司曾持有,現今失去的電影版權: 哈爾·洛區的大部份電影,現由RHI Entertainment持有版權,Genius Procts/溫斯坦影業與獅門娛樂公司持有影帶發行權。而哈爾·洛區的《木兵大進擊》(March of the Wooden Soldiers),則回到原發行商米高梅公司的手中(當時為山繆高德溫電影公司)。 由山謬·高文(Samuel Goldwyn)製作,米高梅公司發行的《紅男綠女》(Guys and Dolls),也重新由米高梅公司所有。 哈爾·洛區製作、米高梅發行的《Our Gang》,一度由透納娛樂公司持有,現由RHI Entertainment持有電影放映權,CBSTelevision Distribution持有電視放映權,Genius Procts/溫斯坦影業具有影帶發行權。 《聯邦一州》(State of the Union)的版權現由EMKA, Ltd./國家廣播環球公司持有。 世界摔角賽與其相關影像,在2001年由世界摔角娛樂購買。 《魔誡奇兵》(The Beastmaster)現由原製片持有版權,透納公司持有電視放映權。 《迷牆》(Pink Floyd The Wall)的電影院與電視放映權由透納公司持有,影帶等其他權利由新力音樂持有。 《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原由雷電華持有版權,一度由透納娛樂公司持有,現由共和影業/派拉蒙影業持有。在90年代,《風雲人物》進入公有領域。 大衛·O·塞爾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在雷電華期間製作的電影,以及《啞女驚魂記》(The Spiral Staircase),一度由透納娛樂公司持有。現由美國廣播公司/迪士尼電影公司持有版權,由美國廣播公司其下的米高梅公司具有影帶發行權。

G. 誰知道日本收購了美國的哪些電影公司

美國好萊塢最後一家主流獨立電影製作公司米高梅(MGM),即將被日本索尼以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終結」其以「米高梅」為廠牌的電影製作。

米高梅被索尼收購後,它的大部分電影生產業務都將被取消,只有《007》等著名影片系列仍將繼續以「米高梅」名義製作。而索尼則有權獲得米高梅電影資料庫中約4000部影片的版權。這實際上意味著以生產電影為主業的米高梅將不復存在。

索尼於1988年吞並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又於次年吞並了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中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對美國電影娛樂業的一系列並購,大大加強了索尼在影視、音樂、音像和游戲等相關產業的實力。從目前來看,一部電影的DVD銷售和租賃收入已大大超過票房收入,網上付費視頻點播也需要大量電影片源。索尼只要把米高梅電影庫里的電影拿出來重新包裝,做成DVD銷售或租賃,就有十分巨大的盈利空間。
http://news.sina.com.cn/cl/2004-09-20/15163719351s.shtml

1989年10月13日,紐約的華爾街出現了這樣的鏡頭:在股票交易大廳里,經紀人像往常一樣,頭戴耳機,眼睛盯著屏幕顯示器。這一切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然而,下午3時,股票價格迅速下跌,在不到1小時的時間里創下了暴跌190個點的記錄,其情景讓人們想到了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4點剛過,華爾街上一片沸騰,人們潮水般地湧向馬路,手持話筒的記者攔住一個個過路人群作現場采訪。采訪什麼呢?原來日本索尼公司宣布以歷史上最高的價格買下了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一時間美國上下沸沸揚揚。
其實索尼公司購買哥倫比亞公司的談判早在1988年11月就悄悄地開始了,並由索尼公司駐美國分公司副董事長邁凱爾·舒爾霍夫出任談判代表。
哥倫比亞公司是好萊塢著名的製片廠,其中49%的股份被可口可樂公司所擁有。由於哥倫比亞公司最近幾年生意欠佳。幾次改換經營者也未能奏效。自1987年推出《女神伊什塔爾》失敗後,可口可樂公司對電影業失去了興趣。1989年,好萊塢的各大電影公司都推出了成功之作,但哥倫比亞公司卻好像被幸運的女神所拋棄,市場佔有率下降至14%。
日本索尼公司為了實現多種經營,把開拓娛樂產業的市場作為其戰略方針,具體做法是研製用於索尼公司生產的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的軟體。作為試點,1986年花了20億美元買下了美國CBS唱片世界從1998年開始,索尼公司探討收買美國電影、電視公司演播室的可能性,哥倫比亞公司的困難處境,很快使它變成了索尼公司的獵物。
舒爾霍夫受此重任後,迅速與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總經理維克多·考夫曼見了面。舒爾霍夫提出是否可以購買可口可樂公司持有的股份。考夫曼說,如果你們不對哥倫比亞公司的全部股份報個價,可口可樂公司是不會同意的。舒爾霍急於做成這筆生意,開始與哥倫比亞公司的金融顧問阿倫進行接觸。經過討價還價,舒爾霍夫給哥倫比亞公司開了34億美元的高價,為雙方成交鋪平了道路。
雖說索尼公司是個聞名遐邇的大公司,但如此巨額的資金仍將會帶來難以克服的問題。更何況索尼公司曾在唱片世界中小試牛刀,但對經營電影業卻是一竅不通。不過正好日本五家大銀行——三井、東京、富士、三菱和興業銀行慷慨解囊.向索尼公司提供15.5億美元的貸款,使得哥倫比亞公司成為它的囊中之物。
1989年9月27日早晨,哥倫比亞公司舉行第二次董事會,正式決定把公司出賣。於是索尼公司於10月13日在東京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買下哥倫比亞公司,由此掀起了本文開頭所提到的軒然大波。
索尼公司收買成功,使它獲得了哥倫比亞公司豐富的「影片資料館」。這里有2700部影片、2.3萬部電視片,其中包括許多名作和賣座率很高的作品。
http://www.c024.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32&ID=130

H. 貓和老鼠到底是米高梅公司的還是華納公司的

樓主說得沒錯。至今為止我找到的所有資料中也沒有看到《貓和老鼠》是「華納」公司的作品,相反,非常多的介紹,以及貓和老鼠片尾「MGM」的標志,都告訴我們《貓和老鼠》是美高梅公司出品的。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認為《貓和老鼠》是華納公司的呢?因為在1963年,《貓和老鼠》陷入了困境,而此時華納公司解散了其動畫部,於是MGM吸納了華納公司旗下著名的動畫大師查克·瓊斯(Chunk Jones),繼續《貓和老鼠》的故事。而華納公司以前許多經典的動畫形象,例如我們熟悉的兔巴哥,就是查克·瓊斯的傑作。查克·瓊斯接手《貓和老鼠》後,對貓以及老鼠的形象以及故事風格都作了較大的改變,因此許多人誤認為《貓和老鼠》是華納的作品。

順便簡要介紹一下貓和老鼠的發展歷程,詳細介紹在http://post..com/f?kz=71199597可以參考,我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

如果你注意每一集片頭的職員名,你就可以很容易的區分出不同階段的《貓和老鼠》以及它們的風格。

第一階段:1940-1958年,創作及導演:威廉·漢納(William Hanna)及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製片:Fred Quimby。
貓和老鼠的誕生以及中興時期,創始人:威廉·漢納(William Hanna)及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
我們目前最常見那種圓臉貓(有的版本眉間有巴掌狀花紋)的形象就是這個版本的特點。這一階段是《貓和老鼠》系列最經典、流傳最廣的中興時期,《貓和老鼠》的多個奧斯卡獎以及提名均來自這一階段

第二階段:1961-1962年 創作及導演:GeneDeitch
1957年MGM解散了動畫部,趕走了漢納和巴伯拉。到了1960年他們後悔時,只能請來GeneDeitch試圖延續《貓和老鼠》的故事了;
第三階段:1963-1968年 創作及導演:查克·瓊斯
動畫風格:貓濃眉,尖頭,感覺很奸詐;老鼠耳朵眼睛特別大,片頭是湯姆在TOM的O字裡面學好萊塢經典的獅子叫。
MGM請來曾經華納的著名動畫大師查克瓊斯,對動畫的風格和形象做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後,繼續講述《貓和老鼠》的故事。
第四階段:1975年— 創作及導演:威廉·漢納(William Hanna)及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
30年後,兩位創始人重新出山,為觀眾獻上的是團結友愛的貓和老鼠,以及戴帽子的小湯姆和小傑瑞(《Tom and Jerry Kids》),還有他們的朋友斑點狗特魯比父子,麥克狼的傳奇。

由此可見,《貓和老鼠》的確是MGM的作品,說它是華納公司的應該是誤解。至於有的VCD包裝上印刷「迪斯尼出品」就更是沒有依據了。

I. 長達四小時的電影《亂世佳人》為什麼備受好評

米高梅作為二戰前好萊塢最大的電影公司,其拿手好戲就是通過巨星打造經典影視,藉此凝聚電影票房,而《亂世佳人》就是經典之一。並不是說有大IP參演電影就意味著電影在編劇、導演或者其他方面就會撲街,相反,從當時米高梅以及小說版權所屬的塞爾茲尼克影片公司對整個電影的投入來看,可以說即便是放到現在也是現象級的大製作。

《亂世佳人》當年耗資400多萬美元,前後歷時三年半完成,其間僱傭了十餘個編劇、五個導演,銀幕上出現了60多位主要演員和9000多名配角演員。影片放映時間長達4小時,萬人空巷,有好萊塢「第一巨片」之譽,其恆久的藝術魅力今天依然感人至深。1939年第12屆奧斯卡獎中,《亂世佳人》一舉奪得八項金像獎,可謂名至實歸。不僅僅是美國民眾就連當時希特勒都對蓋博都十分崇拜。

《亂世佳人》當年創下1.9億美元的票房,也成為票房史上難以打破的記錄。排除通貨膨脹效應,這部電影仍是美國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

J. 好萊塢頂級電影製片公司,公司享有007系列電影的所有版權

一旦買下米高梅,索尼片庫規模將倍增至大約8000部,其中包括米高梅影庫中擁有的《007》系列以及《粉紅豹》系列,有助索尼提高DVD銷售。洛杉磯媒體及娛樂事業分析師大衛.米勒指出,這種組合不錯,索尼要的是片庫,而且片子數量越多越能降低成本。索尼發言人安.摩弗根、米高梅發言人珍妮特.簡基吉安都不願對此新聞發表評論。
米高梅80年風雨歷程

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創立於1924年5月17日,公司的銀幕標志就是那隻如夢初醒的怒吼雄獅。從成立至今已有80年的歷史,是好萊塢現存最老牌的電影公司之一。下面是米高梅公司成立80年來的大事年表。

1924年:米特羅(Metro)電影公司老闆馬爾科斯.洛夫收購了高德溫(Goldwyn)電影公司,並將傳奇製片人路易斯.梅耶(Mayer)的製片公司納入旗下,米高梅電影公司宣布成立,梅耶成為米高梅的首任總經理,歐文.塔爾伯格任製片主管。《He Who Gets Slapped》是米高梅發行的第一部電影。

1928年:怒吼的獅子第一次在戲院出現,它與米「為藝術而藝術」(Ars Gratia Artis)的座右銘一起成為米高梅的注冊商標。

1930年:影壇巨星克拉克.蓋博簽約米高梅,為成米高梅「片廠制度」下簽約的第一位影星。

1936年:歐文.塔爾伯格逝世。隨後,路易斯.梅耶令米高梅成為好萊塢最大的電影公司。

1939年:米高梅發行了《綠野仙蹤》、《亂世佳人》,這兩部影片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1951年:歌舞片不斷沒落,路易斯.梅耶被迫退休。

1957年:路易斯.梅耶去世。

1959年:米高梅發行的《賓虛》不僅在票房上獲得巨大成功,它獲得的11項奧斯卡獎的紀錄至今也沒有影片能打破。

1962年:聯美(United Artists)公司發行了第一部007影片《諾博士》。

1969年:米高梅發行的《午夜牛郎》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X級電影。

1970年:億萬富翁科克.科克里安收購米高梅。

1976年:聯美公司發行了又一個傳奇系列——《洛奇》。

1981年:米高梅吞並聯美,成立米高梅�聯美公司。

1986年:科克.科克里安以14.5億美元的價格將米高梅賣給特德.特納,特德.特納迅速將聯美和米高梅公司的一部分賣回給科克.科克里安,又將米高梅剩下的大部分公司賣給了里諾,但保留了米高梅自1948年以前的所有電影,以充實他自己的電視節目。

1990年:科克里安將手中的米高梅公司的股份以13億美元賣給以吉安卡多.帕瑞蒂為首的義大利財團。

1992年:由於帕瑞蒂被指控以欺詐手段獲得米高梅的控制權,米高梅被法國銀行拍賣。

1993年:弗蘭克.馬卡索入主米高梅,他的團隊隨後發行了《矮子當道》、《黃金眼》等賣座片。

1996年:科克里安以13億美元的代價再次獲得米高梅的控制權。

1999年:馬卡索被科克里安的副手艾歷克斯.葉梅尼傑取代。

2002年:米高梅發行了第20部007電影《擇日再死》。

2004年:科克里安再次出售米高梅。

閱讀全文

與如何購買米高梅電影版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好看公主電影有哪些 瀏覽:654
中國演的最好打戰電影有什麼 瀏覽:242
有好看的外國電影嗎 瀏覽:251
喪屍題材的電影有哪些類似釜山行 瀏覽:439
電影院收入有哪些 瀏覽:140
紅雀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213
古天樂張家輝朱茵演的一部電影叫什麼 瀏覽:563
奧特曼2016電影有哪些 瀏覽:678
港劇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361
平台購買電影怎麼賺錢 瀏覽:535
鐵道兵主題電影有哪些 瀏覽:508
好看的地下驚悚電影 瀏覽:78
好看不付費的動畫電影 瀏覽:255
近幾年好看電影有哪些 瀏覽:413
如何讓一個男生主動約你去看電影 瀏覽:810
日本學生驚悚電影有哪些 瀏覽:840
外遇已婚女韓國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31
一部無聊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54
怎麼把電影分成三屏 瀏覽:710
弗朗索瓦歐容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