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這么說了,決定電影票房的因素是很多的,主要還是看當時的大背景,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期,行業競爭很是激烈,再者就是得考慮那個時候人們的消費水平及消費觀念,當時的電影票價也不是很高,故票房低一點
Ⅱ 90年代巔峰的時候,劉德華和李連傑相比,誰的票房更高
那還用說,肯定是李連傑了,盡管劉德華是影視歌三棲明星,但在演藝圈當中,不論名氣還是地位李連傑都在劉德華之上。如果李連傑劉德華兩人在一起,劉德華必定是對李連傑畢恭畢敬!
相對來說,劉德華也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劉德華是勤奮的代名詞。剛出道的時候被譽為是偶像派,擁有出眾的外表的他演技和歌唱水平都一般。曾經林子祥說過:他是我帶過最差的學生。 然而就這樣的一個差生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才走到天王的位置。但是論票房和影響力,和李連傑相比,還是差一個檔次。
Ⅲ 1994年,李連傑嘗試轉型,拍了一部經典,卻成自己事業下滑的轉折
90年代初,與徐克的相遇,《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黃飛鴻》等作品的誕生,讓李連傑的電影之路走上了高峰。
1992年,電影之路穩步前進的李連傑,也選擇了事業獨立、創辦了自己的「正東電影」。
隨著「正東電影」的成立,在古裝片銀幕中活躍一時的李連傑,也開始嘗試戲路轉型。1994年,李連傑退出了古裝片的大銀幕,嘗試轉型現代動作題材。
而李連傑的老搭檔元奎,也為其策劃、拍攝了一部經典的作品,它就是《中南海保鏢》。
無論是故事的設計,還是打鬥場景的呈現,《中南海保鏢》都具備著極高的水準。然而在1994年的港片市場上,《中南海保鏢》只上映了16天便被下架,票房成績也十分平淡。這部作品之後,李連傑的電影事業,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跡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994年李連傑的銀幕轉型,以及《中南海保鏢》的票房遇冷,給李連傑電影之路帶來的沖擊。
90年代初的李連傑,憑借俊朗的古裝造型、飄逸的打鬥表演,在古裝電影作品中備受矚目。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黃飛鴻》三部曲、《太極張三豐》、《方世玉》兩部曲等作品,讓李連傑在港片市場之上,積累了龐大的觀眾基礎。
然而,在1994年的港片大銀幕上,李連傑卻突然選擇了退出古裝作品的拍攝,嘗試向現代動作題材轉型。
李連傑之所以會做出如此決定, 與1993年港片市場的變化,有著密切聯系 。
1993年,是古裝題材港片作品大爆發的一年。
這一年,周星馳拍攝了《唐伯虎點秋香》、《濟公》,張國榮出演了《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梁朝偉也拍攝了《新仙鶴神針》、《新流星蝴蝶劍》,甄子丹也出演了《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蘇乞兒》。
而梁家輝的《飛天貓與神經刀》、《水滸傳之英雄本色》,徐克的《青蛇》、《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也都在這一年誕生。
1993年的港片導演們,似乎都將目光聚焦在了古裝片大銀幕。無論是喜劇片,還是愛情片,亦或是動作片,都在竭盡所能地向「古裝元素」靠攏。
1993年的李連傑,也接連出演了《方世玉》兩部曲、《太極張三豐》、《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等多部古裝題材的電影作品。
古裝片的扎堆出現,造就了不少經典作品的誕生。然而,題材的泛濫,也造就了古裝片市場的衰落。
1993年年末《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票房受挫,讓李連傑看到了古裝片市場衰退的趨勢。而此時的他,也決心退出古裝片大銀幕,轉型現代動作題材。
畢竟,早年的李連傑,對於「 電影市場衰退、打星快速過氣 」的時代變更,有著太過深刻的記憶。
80年代初,李連傑憑借《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快速在功夫片銀幕中崛起。80年代中期,功夫片市場衰落,成龍、洪金寶紛紛轉型動作警匪片市場,而李連傑這個「少林小子」,卻在時代洪流的沖擊之下,跌入事業低谷。
80年代的事業受挫,讓李連傑記憶猶新。面對古裝片勢微的市場環境,1994年的李連傑,也果斷選擇了銀幕轉型。
1994年,元奎為李連傑策劃、拍攝了《中南海保鏢》。這部作品也成為了李連傑銀幕轉型的開始。
《中南海保鏢》無論是劇情設計,還是打鬥場景,都處理的十分到位。然而,該片在1994年7月28日上映後,只在香港院線放映了16天,拿下了111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後,便被下架。
對於16天1110多萬港幣的票房數據,大家可能沒有太過直觀的感覺。接下來,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數據對比。
1993年,李連傑、元奎合作的《方世玉》上映30天,拿下了3060多萬港幣的票房。這一年的《方世玉2》上映21天,也拿下了2300多萬港幣的成績。
而1994年的這部《中南海保鏢》,上映16天票房勉強過千萬。作為李連傑轉型「現代動作題材」的首部電影,《中南海保鏢》的這個成績著實不算樂觀。
「 《中南海保鏢》為何會在票房市場之上遇冷? 」,這個問題的答案,與周潤發、成龍有著一定的關系。
在警匪動作港片市場之上,成龍扒飛機、跳大樓的橋段,周潤發飛身橫槍、炸葯爆破的場景,一次次沖擊著觀眾們的視覺神經。
在周潤發、成龍的影響之下,這種包含了大場景的動作電影,成為了票房市場之上的主流。
而在這部《中南海保鏢》里,元奎並沒有對大場面的特技動作場景進行展現,而是將小場景打鬥,作為了影片鏡頭的重點。
在《中南海保鏢》里,元奎的小場景動作設計、李連傑的打鬥表演,雖然獲得了不少影迷的好評,但缺乏驚險的「連環爆破」、刺激的「天台跳躍」,這也讓《中南海保鏢》在票房市場之上表現疲軟。
雖然憑借《中南海保鏢》轉型「現代動作片」市場,但離開了古裝銀幕的李連傑, 也出現了明顯的事業下滑 。
在古裝片大銀幕之上,李連傑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拿下了3400多萬的票房。而《黃飛鴻》三部曲,也分別拿下了2900多萬、3000多萬、2700多萬的成績。「正東電影」出品的《方世玉》兩部曲,也分別拿下了3000多萬、2300多萬的成績。
然而,《中南海保鏢》之後,李連傑的現代動作片,便再也沒有突破過兩千萬的大關。
1994年7月的《中南海保鏢》,上映16天獲得1110多萬的票房。而這一年12月的《精武英雄》,上映15天也只拿下1400多萬的成績。
1995年,李連傑出演了《給爸爸的信》、《鼠膽威龍》兩部作品,票房分別為1500多萬和1100多萬。1996年的《黑俠》、《冒險王》,在香港的票房也都只有1300多萬。
1997年,李連傑再度回歸古裝片銀幕,出演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該片讓李連傑突破了兩千萬的票房魔咒,拿下3000多萬的成績。
然而,1998年的李連傑又回到了現代動作片銀幕,出演了《殺手之王》,這部作品在香港也只獲得了1000多萬的成績。
《中南海保鏢》之後,李連傑轉型現代動作片銀幕,但事業比之以前,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可能正是因為在港片票房市場上的下滑表現,90年代末的李連傑,才選擇了接拍《致命武器4》,通過該片走向好萊塢,開拓自己的北美市場。
Ⅳ 李連傑電影票房不是很好,為何還被稱為片酬之王
劉亦菲版的《花木蘭》可以說是近期內陸最為期待的一部迪士尼電影了,而除了電影的內容與劉亦菲為主演的話題引起了網上的熱烈討論之外。為這部電影助陣的李連傑,鞏俐和甄子丹也都上了熱搜,李連傑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公眾視線中了,這次出現自然又少不了很多與他有關的話題。不過在無數有關李連傑的討論中,卻有一些疑問比較引人注目,那就是李連傑的電影票房看起來都不很高,為什麼他還能夠被稱為片酬之王呢?
所以說李連傑的票房並不低,而且片酬之王也是名副其。你們認為像李連傑這樣的功夫明星應該有高片酬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看法。
Ⅳ 李連傑所有電影的票房
《英雄》的票房為1780萬美元
<<THE ONE>>為1360萬美元
《龍之吻》也達到了一千多萬美元。
李連傑的香港電影票房
排名 電影名 票房收入(港幣) 當年香港排名 放影年份
1 東方不敗 34462861 1992年
2 方世玉 30669723 1993年
3 男兒當自強 30399676 1992年
4 西域雄師 30268415 1997年
5 黃飛鴻 29672278 1991年
6 獅王爭霸 27461435 1993年
7 英雄 26700000 2002年
8 方世玉續集 23013797 1993年
9 少林小子 22287595 1984年
10 新少林五祖 19388051 1994年
11 鐵雞斗蜈蚣 18178129 1993年
12 南北少林 18106589 1986年
13 少林寺 16157801 1982年
14 給爸爸的信 15530642 1995年
15 精武英雄 14785382 1994年
16 冒險王 13847368 1996年
17 黑俠 13286788 1996年
18 太極張三豐 12544802 1993年
19 倚天屠龍記 11855331 1993年
20 中華英雄 11456731 1988年
21 鼠膽龍威 11403790 1995年
22 中南海保鏢 11193177 1994年
23 殺手之王 10296825 1998年
24 龍行天下 8096542 1992年
25 龍在天涯 6809853 1989年
Ⅵ 巔峰票房7200萬美金,片酬卻高達1.2億,李連傑為何這么牛
說到功夫片就不得不提李連傑,他有著「功夫皇帝」的美譽。李連傑還成功打進好萊塢,繼而在全世界發光發熱。2007年拍攝《木乃伊3》的時候,戲份不足20分鍾的李連傑居然拿到了1500萬美金的片酬,摺合人民幣1.2億。
僅以票房而論李連傑的好萊塢之旅並不算成功,主演的電影最高票房也只有7200萬美金。李連傑到底是憑什麼拿1.2億片酬?
北美健全的電影分銷機制北美電影並不單純依賴票房收入,人家DVD賣得也非常好。甚至不少好萊塢電影票房不怎麼好,DVD卻大賣特賣,光DVD的收入就已經實現盈利,票房多少都是賺的。李連傑雖然票房不高,甚至看起來幾乎部部「撲街」,但家人DVD賣得好啊!因此李連傑拿1.2億片酬一點也不過分。
連續五屆全國武術冠軍(全能),而後進入電影圈,頭一部作品便大爆。中間雖然多有不順,直到遇到徐克,出演《黃飛鴻》。到後來進軍好萊塢。在個人演藝道路上已經走到巔峰。更難的是,李連傑在慈善方面做出的貢獻。成立一個有公信力,能一直運作下去的民間慈善機構,遠比自己捐款要難得多。李連傑一直做到現在,如今壹基金是中國最大的民間慈善機構,現在的傑哥,更多在推太極禪。
Ⅶ 李連傑與成龍在好萊塢電影的票房是多少平均又是多少
論票房李連傑是比不上成龍的,不管哪個地區,我說的是實話,我也很喜歡兩位功夫明星的電影
90年代成龍電影全球票房
單位:美金
91年---飛鷹計劃-----2970萬
92年---雙龍會-------2370萬
92年---超級警察-----4240萬
93年---城市獵人-----1600萬
93年---重案組-------1009萬
94年---醉拳2--------3370萬
95年---霹靂火-------1520萬
95年---紅番區-------8230萬
96年---簡單任務-----5850萬
97年---一個好人-----4550萬
98年---我是誰-------2450萬
99年---玻璃樽-------1202萬
90年代12部總計:3.94億美金
平均:3280萬美金
ps:紅番區8230萬美金90年代華語片記錄
90年代李連傑電影全球票房
單位:美金
91年---黃飛鴻------1037萬
92年---東方不敗----1358萬
92年---男兒當自強---976萬
93年---獅王爭霸----1059萬
93年---方世玉-------868萬
93年---方世玉續集---688萬
93年---倚天屠龍記---431萬
93年---太極張三豐---602萬
93年---鐵雞斗蜈蚣---544萬
94年---精武英雄-----535萬
94年---中N海保鏢----481萬
94年---新少林五祖---475萬
95年---給爸爸的信---522萬
95年---鼠膽龍威-----419萬
96年---黑俠--------1530萬
96年---冒險王-------623萬
97年---西域雄師-----519萬
98年---殺手之王-----156萬
90年代18部總計:1.28億美金
平均:712萬美金
21世紀成龍全球票房
00年---上海正午----------9900萬
01年---尖峰時刻2---------3.47億
01年---特務迷城----------1600萬
02年---燕尾服------------1.04億
03年---上海正午2---------8800萬
03年---飛龍再生----------3400萬
04年---環游世界----------7200萬
04年---新警察故事--------1600萬
05年---神話--------------2000萬
06年---寶貝計劃----------2200萬
07年---尖峰時刻3---------2.58億
08年---功夫之王----------1.28億
09年---新宿事件-----------500萬
10年---大兵小將----------2750萬
10年---鄰家特工----------5000萬+
15部電影總計:12.76億美金
平均:8500萬美金
21世紀李連傑全球票房
00年---致命羅密歐----9100萬
01年---龍之吻--------6400萬
01年---救世主--------7200萬
02年---英雄----------1.77億
03年---致命搖籃------5600萬
05年---狼犬丹尼------5000萬
06年---霍元甲--------7000萬
07年---玩命對戰------4000萬
07年---投名狀--------4200萬
08年---功夫之王------1.28億
10部電影總計:7.89億
平均:7890萬美金
Ⅷ 李連傑所有電影及全球票房
香港票房
1982 少林寺 16,157,801
1984 少林小子 22,287,595
1986 南北少林 18,106,589 6
1988 中華英雄 11,456,731
1989 龍在天涯 6,809,853
1991 黃飛鴻壯志凌雲 29,672,278
1992 笑傲江湖東方不敗 34,462,861
1992 黃飛鴻男兒當自強 30,399,676
1992 黃飛鴻92龍行天下 8,096,542
1993 方世玉 30,669,723
1993 黃飛鴻之獅王爭霸 27,461,435
1993 方世玉II 23,013,797
1993 黃飛鴻鐵雞斗蜈蚣 18,178,129
1993 太極張三豐 12,544,802
1993 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 11,855,331
1994 洪熙官 19,388,051
1994 精武英雄 14,785,382
1994 中南海保鏢 11,193,177
1995 給爸爸的信 15,530,642
1995 鼠膽龍威 11,403,790
1996 冒險王 13,847,368
1996 黑俠 13,286,788
1997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30,268,415
1998 殺手之王 10,296,825
1998 轟天炮4 16,431,389
2000 致命羅密歐 6,030,307
2001 龍之吻 6,425,715
2001 救世主 4,118,519
2002 英雄 26,648,345
2003 致命搖籃 1,842,838
2005 狼犬丹尼 3,450,378
2006 霍元甲 30,020,000
2007 游俠 2,712,485
2007 投名狀 27,933,408
2008 功夫之王 11,782,832
2008 木乃伊3:龍帝之墓 39,014,995
2010 海洋天堂 2,618,248
2010 敢死隊 10,533,515
李連傑共計:27部華語片累計總票房 525,775,334 港幣
香港所有(27部)華語片平均票房 19,473,160 港幣
80年代 5 部共計總票房:74,818,569 港幣 平均 14,963,713 港幣
90年代19 部共計總票房:366,392,896 港幣 平均 19,283,836 港幣
20年代 3 部共計總票房:84,601,753 港幣 平均 28,200,584 港幣
北美票房
年份 片名 票房(美元) 全球(美元)
1998 致命武器4 $130,444,603 $285,444,603
1999 黑俠 $12,504,289 $23,626,931
2000 致命羅密歐 $55,973,336 $91,036,760
2001 龍之吻 $36,845,124 €78,794,561
2001 救世主 $43,905,746 $72,689,126
2003 致命搖籃 $34,712,347 $56,489,558
2004 英雄 $53,710,019 $177,394,432
2005 猛虎出籠 $24,537,621 $50,871,113
2006 霍元甲 $24,633,730 $70,400,000
2007 游俠 $22,486,409 $40,452,643
2008 功夫之王 $52,075,270 $127,980,002
2008 木乃伊3 $102,491,776 $401,128,639
2010 投名狀 $129,078 $42,875,914
2010 敢死隊 $103,068,524 $274,470,394
Ⅸ 90年代巔峰的時候,劉德華和李連傑相比,誰的票房更高
90年代巔峰時期,李連傑和劉德華誰更紅?答案是李連傑!兩人地位也不一樣,如果李連傑劉德華兩人在一起,劉德華必定是對李連傑畢恭畢敬!
九十年代,李連傑劉德華各有各的紅但是就電影來說,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都是李連傑更紅,在國際上,到現在為止,李小龍依然是超一流的存在,畢竟是他打開了國際大門。成龍和李連傑是一流的存在,成龍更外向,李連傑更內斂,綜合起來,成龍的影響力還是要高幾分吧!然後才是周潤發,那些說星爺的,雖然我也是星爺的粉絲,但是就國際影響力,星爺基本上就不要排名了。再回來說劉德華,在國內,迄今應該是紅得最久,口碑最好,評分最高的綜合藝人。
因為當時大陸有電視的沒有幾家。懷疑劉德華演技的可以看看寶芝林、看看魔域桃源、看看神鵰俠侶。說到底,劉德華綜合第一無人超越。電影電視劇唱歌。單項方面劉德華電視劇不如羅嘉良唯一的三連冠TVB一哥的代稱。唱歌方面張學友可能稍勝一點。唱功更多人比劉德華好,不過風靡程度還是劉德華。電影方面周星馳、李連傑、周潤發、成龍、梁朝偉、梁家輝等可能都要出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