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清金庫的金條重量175克多一點!他的價值在多少
首先要先進行實物鑒定,最好過機器,看看真假,並且就檢驗成分和純度。因為大清金庫的金條不能按照目前的黃金價格計算,屬於古董,具有保值增值和投資收藏價值,因此價位比較高。
我在一個賣古董網站看過,價位接近80萬元。
希望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⑵ 一根金條價值多少錢
在不同的交易市場中,黃金的度量單位是不一樣的。首先,金條的大小,比較標準的重量是3.746盎司,換算成國內標准就是116.64克。按目前的價格計算1克黃金=391.1元人民幣
⑶ 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金條,現在一根金條值多少人民幣,為什麼現在不見了,都去那了呀 誰知道,告訴我。
金條有大有小,按克算的,國家金庫,進的去你去看,國家黃金儲備是以噸為單位的
⑷ 一個「大清金庫」值多少錢
小號大清金庫金條,真品行情要超過50000;不過今年的行情持續低迷,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⑸ 30年代電影中通常會談到金條,那時的一根金條值大約現在多少人民幣
現在金子240元/克,自家算
⑹ 一條金條大概值多少錢
根據每根金條的重量不同,價格也不一樣的。一般是當天金價*克重
⑺ 電視劇 潛伏 中 一根金條放到現在值多少錢
解放前中國最流行的金條規格,主要就是「大黃魚」和「小黃魚」。
「大黃魚」指十兩一根的金條。按舊制1斤16兩,1兩=500/16=31.25克,這個份量跟今天所說的1盎司黃金相差無幾。所以,「大黃魚」金條摺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
本來「大黃魚」是通行的規格,富有家庭通常會存幾根金條作為壓箱底錢。但後來金貴銀賤(民國的法幣是銀本位,最早一元法幣就是按一枚銀圓定價的),普通百姓也紛紛想買黃金,而「大黃魚」顯然太貴買不起。所以金店就鑄造了1兩一根的小金條(合今天的31.25克),俗稱「小黃魚」,中產家庭一般玩這個。《潛伏》里多次出現的金條,從尺寸上看顯然是十兩規格的「大黃魚」(312.5克)。現在沒這規格的了,你隨便找家金店看看就知道,它比現在的500克金條略小些。那麼「大黃魚」當時值多少錢?
抗戰爆發前的貨幣穩定時期,一根「大黃魚」價值一千多元法幣,後來法幣動搖,就超過兩千元法幣了。要知道,抗戰前一名普通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也就十塊大洋,去飯店拍出一塊大洋足夠爆撮一頓,所以一根「大黃魚」差不多能讓一家普通百姓生活十年。那時北京一座很豪華氣派的四合院,頂多幾根「大黃魚」搞定。
翠平後來共捐了27根「大黃魚」,共合8437.5克,按今天的金價也得值300萬元人民幣。但那時的購買力更高,這270兩黃金大約相當於五萬多塊現大洋,可以讓翠平回老家買幾千畝良田當大地主,或者在天津買約幾十幢他們住的那種小樓房吃房租。這相當於解放前一個中等富翁的全部家底了,你說厲害不厲害!
⑻ 一快重50克的大清金庫的金條價值多少錢
9250元左右。
還有金條 是 儲藏手段 不是工藝品和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