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膠片電影如何拍攝

膠片電影如何拍攝

發布時間:2022-10-23 00:50:08

Ⅰ 電影中的拍攝手法有哪些

1. 推鏡頭

推鏡頭是視頻拍攝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攝像機鏡頭與畫面逐漸靠近,畫面外框逐漸縮小,畫面內的景物逐漸放大,使觀眾的視線從整體看到某一布局,這種推鏡頭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內心活動,加強情緒氣氛的烘托。

2.拉鏡頭

拉鏡頭是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

3.搖鏡頭

搖鏡頭是拍攝視頻中的一種拍攝手法,指的是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做支點,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

4.特寫

特寫是指在電影中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細部的鏡頭。最早由美國早期電影導演格里菲斯等人創造、使用。它的出現和運用,豐富和增強了電影藝術獨特的表現力,歷來是電影美學。

5.移軸

移軸所拍攝的照片效果就像是縮微模型一樣,非常特別。移軸鏡頭的作用,本來主要是用來修正以普通廣角鏡拍照時所產生出的透視問題,但後來卻被廣泛利用來創作變化景深聚焦點位置的攝影作品。

Ⅱ 用照相機如何拍攝電影畫面

如果想用照相機拍攝下電影某一個畫面,關鍵是如何選擇照相機的快門速度。

電影膠片並不是連續的,一般每秒鍾放映24張畫面,由於人的視覺暫留,才不會感覺有中斷。因此,在用照相機拍攝電影畫面時,必須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一般選擇1/50秒(或1/60秒)。在這一瞬間,電影只放1~2個畫面,能夠被比較清晰地拍攝下來。

若選擇1/1200秒,1/500秒,就有可能正好攝取了畫面經過半格的位置,得不到完整的畫面。如果選擇1秒、2秒,必然把許多畫面的內容重疊起來,造成畫面模糊不清。

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實踐一下。

Ⅲ 零基礎學攝影知識大全

攝影世界博大精深,而且術語眾多,對不少新手而言,要在短時間內掌握拍攝技術並不容易。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零基礎學攝影 知識大全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零基礎學攝影

1.光源越廣,光線越柔和。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線越硬。

廣泛的光源能夠弱化陰影、降低對比、抑制紋理,較窄的光源則作用相反。這是因為光源越廣,射在物體上光線的方向就越多,這會起到增加場景中的照明、減少陰影的作用。

小提示:將人像主體安排在一扇不受陽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戶邊,窗戶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專用設備。

2.光源越近,光線越柔和

相反的,光源越遠,光線越硬。這是因為當光源離被攝體越近,相對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廣;而當光源離被攝體越遠,相對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

以太陽為例,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個相當廣的光源!但是太陽距地球9300萬英里(約1.5億千米),只佔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當陽光直射在物體上時光線就很硬。

小提示:在室內用現有燈光拍攝人像時,可以通過改變光源與被攝體間距離的 方法 使照片的光線更加動人。

3.漫散射能夠分散光線,使光源變廣、光線變柔

運用漫散射分散光線的實質還是使光源變廣,從而達到柔化光線的目的。當雲層遮擋住陽光,物體上的陰影會明顯減少,如果有霧,陰影則會消失。雲層、陰沉的天空和大霧都會使光線發生漫射,漫射會將光線分散向各個方向。陰天和霧天時,整個天空會變成一個非常廣的光源,一個天然的柔光箱。

小提示:半透明塑料或白色織物等材料都可以用來漫射強烈的光線。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閃光燈前加一個柔光罩;如果在明亮的陽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來柔化光線。

4.在反射中漫射光線

將一束較窄的光線射在一個較大的磨砂表面上,如牆壁、屋頂或磨砂反光板等,光線在反射的過程中會發生被漫射到較寬廣的區域。

但是如果使用光面反光板,光線被反射後仍然會很窄。鏡子是一種極端的光面反光板,它反射的光線幾乎與入射光線一樣窄。

小提示:將一大塊鋁箔揉成團,展開後將亮面向外,包在一塊紙板上,一塊柔光反光板就做好了。雖然這種自製反光板的漫射效果不如白色磨砂反光板,但它能在照片中增加閃閃發亮的光點。

5.光源越遠,光線的衰減越快,主體也越暗

這條規則指出,被攝主體的光照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聽起來有些復雜,其實很簡單,舉例說明:如果你將光源至被攝主體的距離增加1倍,那麼落在主體上的光線只有距離增加前的四分之一。

換言之,光線會隨著光源的遠離而迅速衰減。這條規則我們應牢記,如果你准備移動光源或被攝主體,一定要改變光線的品質。

同樣還要注意的是,經過反射的光線其行進的距離也會增加,即使使用光面反光板也一樣。

小提示:在天氣條件很差的室外拍攝人像時應使用閃光燈(熱靴或彈出式均可),這樣即可以消除人臉部的陰影,也不會影響背景的曝光,因為閃光燈發出的光到達背景時已經弱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6.可以利用光線衰減改變攝影主體和背景間的關系

如果燈光距離拍攝主體近,主體和背景間的光照度查別會比較明顯;如果燈光距離主體較遠,則背景也會相應地變亮。

該原則同樣適用於側光:側光源離被攝主體近時,整個畫面的光線衰減將比光源離主體遠時更明顯。

小提示:如果被攝主體的正面光是從窗戶射入的光線,那麼讓主體靠近窗戶可以使室內的背景變暗。如果你想讓室內背景更明亮,則應讓主體遠離窗戶、靠近背景。

7.正面光會減弱主體的紋理,而側光、頂光和底光則可以強化主體紋理

人像攝影師通常會將光源保持在鏡頭的軸線附近來弱化被攝主體面部的皺紋,而風景攝影師更喜歡用側光強調岩石、沙石和葉子的紋理。一般來說,光線方向和被攝主體角度越大,主體的紋理就越明顯。

小提示:想突出寵物毛茸茸的毛發時最好將光源置於側面,比採用正面光源要好。

8.陰影創造立體感

陰影是攝影師描述物體三維性的手段,它能使物體在照片中呈現出空間感,而不僅僅是物體在平面上的投影。

同樣,側光、頂光和底光能夠在物體上投射出深而長的影子,從而製造出立體感。因此,靜物、商業產品和風光攝影師喜歡使用有角度的光線。

小提示:你可以嘗試使用「好萊塢照明法」來拍攝戲劇性的肖像作品。將頂光置於主體正上方稍偏的位置,調整燈光角度,使人物鼻子的陰影落在人中稍偏下的位置上。

9.背光可以作為高度散射的光源使用

很少有僅僅靠背光照明的物體,也就是說正面一點兒照明都沒有的純剪影幾乎沒有。如果一個人站在明亮的窗戶前,對面的牆壁會反射部分光線落在人身上。如果一個人在戶外,即使背景是明亮的陽光,正面也會有來自天空的光線照射。 無論哪種情況,要想記錄落在主體上的光線,就要增加曝光,而且這些光線會減少面部的細節,削弱主體的立體感。

小提示:在拍攝背光照明的人像或剪影時,試著將光源納入構圖中,但是這樣會導致測光表讀數不準,因此可以嘗試使用包圍曝光法。

10.光線是有色彩的

盡管有的時候光線看前來像「無色」的,但它其實也是有色彩的,我們稱其為色溫。只是我們的眼睛和大腦組成的「計算機」能夠調整感知、適應變化,我們很難注意到罷了。但是數碼感測器和膠片則會記錄下我們看不到的色彩。

清晨和傍晚的陽光擁有溫暖的色調,中午陽光投射的陰影則會變的很藍。鎢絲燈光明顯偏黃,而且反射這種光線的表面也會呈現出相應的顏色。

對於數碼相機而言,你可以使用白平衡功能來消除或強調光線的顏色。例如可以增加風光或人像照片中的暖色調。對於膠片電影的拍攝則必須根據拍攝環境選擇適當的膠片,或者採用濾鏡補償。

小提示:晴天拍攝的風光片,特別是陰影部分會非常藍,這時將相機的白平衡設置為陰天可以在照片中增加金黃色,相當於在鏡頭前加了一片暖色濾鏡。

攝影新手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礎知識

什麼是攝影快門

快門,簡單的表述就是「控制開啟時間」裝置,就像上面光圈知識點舉的例子,水閘開啟了,但要開多再關呢?這個就要由快門來決定了,快門用秒來表示,比如1/601/1251/5001/1600等等…利用好快門,可以拍攝到高速轉動運動的物體,能及其清晰的定格住這個運動的物體,也可以藉助快門時間,拍攝如絲般的水流效果,如夢幻般的星空等…這都是快門的功勞。

什麼是ISO

ISO是相機的感光度,簡單來說,這個東西能幫助你提高照片亮度,不至於欠曝,但代價是照片隨著你ISO數值的提高,噪點也會隨之增多。ISO用數字表示,比如ISO100ISO200ISO500ISO1600等等…數字越大,ISO越高,照片也就越亮。一般我們將ISO分為三檔,分別是「低感光度,中感光度,高感光度」。低感光度一般在800以內,這樣的數值,拍出來的照片在平時商用是可以接受的,畫質比較順滑細膩。中感光度在800-6400之間,這時的照片會有比較明顯的噪點,這時你就需要考慮你照片是用來幹嘛的,要放大多少,再考慮用還是不用這樣高的ISO值。高感光度在6400以上,用這樣的感光度拍照片,已經不求攝影藝術上的美感,而是拍到就好,這類照片往往內容勝過照片的藝術性觀賞性,使用場合比如在昏暗的地方拍攝能起證據的畫面等方面…

什麼是焦距:焦距就是鏡頭上的標的焦段,用數字來表示,焦距越短,拍攝的視角就越大,焦距越長,拍攝的視角就越小。拍攝什麼題材,就需要用什麼焦段的鏡頭,比如拍風景,一般都是用24mm以下的廣角甚至超廣角鏡頭來拍攝,能很好的表現出大場景效果,是拍攝風景理想的選擇。拍人像一般選擇50mm85mm焦段的鏡頭。

什麼是對焦

對焦是指使用照相機時調整好焦點距離,通常數碼相機有多種對焦方式,分別是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和多重對焦方式。

對焦也叫對光、聚焦。通過照相機對焦機構變動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過程就是對焦。下面教給大家幾個對焦小技巧 1.拍攝時保持相機的穩定,可以藉助三腳架,或者倚靠在固定物上,避免相機的抖動,達到快速對焦,否則一抖動,焦點又跑了。 2.光線弱的情況下,相機自動對焦無法合焦時(無法合焦時,相機快門是按不下去的,當你發現按不下快門,說明相機無法對焦),這時你可以把鏡頭上的自動對焦開關撥到FM手動對焦端。

什麼是景深

這里我用通俗的語言給大家解釋下什麼是景深,景深就是當鏡頭聚焦在被攝物上顯示出清晰的影像,在這個被攝物一前一後兩個方向一定范圍內的物體都是可以被較為清晰的記錄的,這個前後清晰距離的這個范圍就是景深。景深的作用主要用來表達作者拍攝意圖,能讓觀者視線引導到作者要表達的景物上去。

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要想拍出優秀的攝影作品,除了熟練掌握各種攝影技巧外,還需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審美,雖然是一個主觀的詞彙,主觀的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也是有方法去提高的,如果你與生俱來就有出色的藝術細胞,對美善於欣賞和把握,那恭喜你,你狠合適搞藝術類工作,但如果你缺少審美的一根,那麼我們用後續學習來補上,攝影上提高審美的方法就是看人家的優秀作品,現在網路如此發達,隨便網上一搜,大把作品映入眼簾,比如你准備出去拍秋色,你可以網上看人家如何拍攝金黃的銀杏,火紅的楓葉…然後觀察他們是用什麼角度,什麼手法,怎麼構圖搭配,以及這個照片用什麼鏡頭才能拍出…之後你就可以出去依樣畫葫蘆,必定會有驚喜的收貨,不過要真正為你所用,為你所掌握,一定要多拍,多拍多練是硬道理。

攝影小白需要知道的知識

一、學會使用設備

雖然使用手機攝影只是打開相機APP,但是真要深入了解,其中還有非常多的學問。所以步就是學會使用設備。諸如,當拍攝不同場景時,對焦點不同光線會有怎樣的變化;白天及黑夜拍攝有怎樣的變化;自動模式及手動專業模式有什麼不同。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學習了解。

二、初學攝影知識

當你了解手中設備後,你需要學習一些攝影技巧及知識,例如構圖、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些專業術語,它們在攝影中都會影響你每一張照片的拍攝。特別在弱光環境下光圈、快門及感光度的搭配尤為重要而構圖則體現出一張照片搭配是否得當。

三、學習後期處理

攝影和拍照大的不同在於,攝影除了前期縝密的拍攝外,還需我們後期對照片進行處理。目前手機上有mix、snapseed等後期處理軟體,當你一頭霧水時可以從mix開始用,mix有大量預設足夠你擺弄好些天,但當你要進階是則可選擇snapseed進行深度後期處理。

四、決定是否選擇設備

之所以將這一條放在後而不是前面是因為,許多人買設備只是一時狂熱,真正經過一段時間攝影再去選擇設備能夠更好的知道自己只是拍著玩玩,還是真的要拿相機入門攝影。當你確定購買設備後,選擇合適的品牌及相機便可真正走上攝影之路,開始一段奇妙的旅程。


零基礎學攝影知識大全相關 文章 :

★ 數碼相機基礎知識大全

★ 鏡頭基礎知識篇

★ 有哪些創業的點子

★ 兒童攝影知識大全

★ 最有前途的投資小的創業項目是什麼

★ 婚紗影樓創業計劃書

★ 關於景深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 不依靠他人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 活動方案匯總

★ 優秀隨筆大全匯總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Ⅳ 求電影拍攝手法

1. 蒙太奇

蒙太奇一般包括畫面剪輯和畫面合成兩方面。畫面合成:由許多畫面或圖樣並列或疊化而成的一個統一圖畫作品。畫面剪輯:製作這種藝術組合的方式或過程是將電影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敘述情節,刻畫人物。

2.景深鏡頭

在光學中,尤其是錄影或是攝影,景深(depth of field,DOF) 是一個描述在空間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離范圍。景深就是對好焦的范圍。它能通過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也可以拍出清晰的背景。

3.低角度攝影

低角度攝影,一種拍攝手法,可以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我們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從差不多的角度看待周圍環境,很少會放下身姿。但那裡有著另一個世界。更換一下角度,就能讓乏味少變的景色變得新鮮而生動,只是要注意正確的方法。

4.顯微攝影

顯微攝影是通過顯微鏡來拍攝的方法。要取得良好的顯微攝影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顯微鏡設備和良好的顯微鏡操作技術。

5.逐格攝影

逐格攝影是電影鏡頭特殊的拍攝方法之一。使用逐格馬達,驅動攝影機一格一格的進行拍攝。最後完成一個完整的鏡頭。銀幕效果是極大地加快了動作的速度。如荷花盞開、烏雲滾動、日出日落、幼芽出土……把幾天才能完成的動作,用幾秒鍾的時間展現在銀幕上。

Ⅳ 電影的拍攝是怎麼控制光圈,感光度,對焦,曝光等攝影

電影基本都是135膠片拍攝的(目前偶有數碼設備拍攝的電影以及IMAX大膠片),135攝影機固定每秒拍24幀畫面,因此快門固定的都是1/50秒,膠片的感光度也都是固定的低感膠片,因此只能用人工不光照明和光圈來控制曝光。
在拍攝風景或人物遠景時都採用小光圈保證大景深,因此需要加大人工照明的強度,拍攝中景,近景,特寫等用大光圈來虛化背景,則減小照明的強度。拍攝前導演,攝影師和燈光師要反復研究光照強度,角度,色溫等等。。
至於對焦,中景近景和特寫人物都是固定位置的,對焦也就簡單些,如果移動的話,可以採用攝影機滑軌,與人物等速移動,保持對焦點固定。

Ⅵ 電影是怎麼拍攝出來的啊,怎麼後期製作的

電影是用攝影機拍出來的
後期是把拍出來的膠片用剪刀剪成需要的每一個鏡頭
然後是十分種一個膠片盒(拷貝)
電影院兩太機器輪換拷貝放映
就是你看到的電影

Ⅶ 關於全電影膠片的拍攝

全電影膠片拍攝,就是在整個電視劇的攝制過程中,不使用攝像機,而從始至終使用電影攝影機,感光器件和記錄介質均是膠片(就是一般說的膠卷),這樣做的好處是清晰度和色彩等影象質量較高,拍攝完成後,採用電影剪輯的辦法進行剪輯,剪輯完成後,得到一個電影拷貝,用這個電影拷貝再去復製成磁帶,播放時與一般電視劇一樣。
在電視劇產生的初期,因為當時攝像機的清晰度等指標難以和電影相比,在拍攝電視劇時,大家都採用電影攝影機。所以,樓主提到的電視劇絕不是「中國第一部全電影膠片拍攝的連續劇」。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是《敵營十八年》,那也是「中國第一部全電影膠片拍攝的連續劇」。
後來,攝像機的指標大大提升,有些電視劇就直接採用攝像機拍攝了。

攝像機取代電影攝影機,製作成本(至少是拍攝成本)會大大降低,而且給後期製作帶來很大的便利。

個人感覺,現在宣傳採用全膠片拍攝,不過是一種宣傳、一種炒作。就像數碼相機已經很大程度取代了膠片像機一樣,攝像機也是要取代電影攝影機的。電視劇的製作者應該在電視劇的觀賞性和藝術性上做文章,而不應該進行概念炒作!

Ⅷ 電影膠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般拍電影用的是反轉片

Ⅸ 電影是如何拍攝的

一般先是要有劇本,電影公司看上劇本後製片就開始找導演,導演再找演員,定好人後導演再找拍片的外影地,在就去拍了,用電影膠片拍,也有用數碼拍,拍完後導演要做後期的剪接,演員要做後期的配音,做好後要交電影管理部門審察,通不過就是禁映了,通過後就分級,後找電影院放映,我們就可以在電影院看到了,不想到電影院看就可以看D版,G版要過半年左右才會有

閱讀全文

與膠片電影如何拍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騎士2017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213
最近好看的電影監獄 瀏覽:251
上海有多少個電影廠 瀏覽:392
中外合拍科幻電影有哪些 瀏覽:820
好看電影網你懂 瀏覽:644
電影滅絕2020講的是什麼 瀏覽:889
如何上電影學院 瀏覽:711
意外太難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496
武漢電影院放映師工資多少 瀏覽:857
關於萌犬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69
廚緣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311
好看的電影類似迷霧 瀏覽:506
電影院怎麼接近女孩 瀏覽:635
電影科比的繆斯講了些什麼 瀏覽:865
楊冪主演的電影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322
電影怎麼下載到我的電腦上 瀏覽:854
成龍女裝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69
窮山村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50
烏茲別克電影著名明星有哪些 瀏覽:292
去年有什麼好看的愛情電影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