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如何製造懸疑效果

電影如何製造懸疑效果

發布時間:2022-10-10 23:41:34

① 13天拍攝,三年剪輯,為何《網路謎蹤》會成為「年度最佳懸疑片」

新穎的拍攝製作手法使《網路謎蹤》在伊始看來便如此的與眾不同,在電影里觀眾不再擁有上帝視角,而是透過不斷變換的電子屏幕,抽絲剝繭般的跟隨主人公父親一起去尋找一場女兒失蹤迷案的真相,出色的懸疑渲染下,電影不僅凝聚以親情,還有著對現今網路現象的洞悉。

面對身處現代社會已經完全離不開網路的我們,這部電影用一場精彩的謎蹤疑案所做的不僅是探討親情關系,其更讓我們看到了網路的兩面性,它既能成為一位父親破解迷案的雙眼,也能成為編制謊言的助手,而導演將觀眾置身虛實之間的呈現,一展父女親情的同時,也在告訴你,在網路世界,你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這樣的電影被稱為「年度最佳懸疑片」,自然是不為過的。文/夢里詩書

② 年度最燒腦懸疑片如何煉成

暢讀專訪《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年度最燒腦懸疑片如何煉成
「男人出軌,情人被殺,蹊蹺車禍,密室殺人,找不到的兇手,看不見的客人。」
一開口就知道,腦子要漿糊了。

近幾年,西班牙懸疑電影憑借其非同一般的套路席捲全球,成為這一類電影的新標桿。
幾部西班牙驚悚懸疑片的表現不俗,絲毫不輸好萊塢大片。
不像美國驚悚電影的恐怖血腥,也不像日韓驚悚電影更著重邏輯,西班牙的懸疑片總給你一種「剝洋蔥」般的體驗,層層遞進,抽絲剝繭。
整個電影就是一個推翻再重建的過程,當排除一切可能的因素後,最後的真相還真是讓你背脊一涼。
像這部去年的西班牙票房冠軍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好評如潮。各路明星紛紛力薦。
豆瓣的打分也高達8.6,與被很多影迷奉為大神的諾蘭的《敦刻爾克》旗鼓相當。
整個電影的人物非常簡單,主要人物只有4個,基本上就是四個人一台戲。
影片講述的是高科技公司的老闆艾德里安,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場謀殺案中。而死者正是自己的情人,並且情人的死,也和兩人撞死的一個年輕人有關。
影片的重點全都放在了律師和男主角之前的對峙與博弈。
劇情可謂跌宕起伏,給觀眾以過山車式的觀影體驗。
在此,有那麼點膽小的暢讀小娛提前看了電影,只能說:看這部電影時不要玩手機!敲黑板!
當然,關於這部電影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於一個男人。
就是本片的導演——奧里奧爾·保羅。
(是不是一個很帥的大叔,小娛在見導演之前,還以為會是一個留著大鬍子的老爺爺。笑哭.jpg)
導演曾憑借懸疑處女作《女屍謎案》被西班牙觀眾熟知,斬獲西班牙「奧斯卡」——戈雅獎「最佳新人導演」提名。
保羅小時候就是一名狂熱的偵探小說迷,《看不見的客人》這部電影的劇本打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期間反復修改了13次,足見導演對於細節的用心。
暢讀小娛也帶著一長串網友的問題找到了導演保羅,問了啥你們自己看吧。
暢讀專訪導演保羅:年度最燒腦懸疑片如何煉成?
V=VIVA暢讀
P=奧里奧爾·保羅 Oriol Paulo
「現在大多數懸疑電影以恐怖為主,我想做純推理的懸疑。」
V:網友們紛紛表示,大衛芬奇的《消失的愛人》告訴我們婚姻很可怕,但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婚姻好像還很不錯,對於這個留言您怎麼回應?
P:其實我這部電影里詮釋了兩種婚姻狀況,一種是艾德里安的婚外情,他是謊言的代表,因為他的婚外情所以產生了一系列的謊言和錯誤。
另一段婚姻是托馬斯和他的愛人這對父母美好的婚姻,他們的婚姻很走心。尤其是影片的最後一幕,父母兩人同時出現在熒幕上,那一刻也是美好婚姻的詮釋。
V:這部電影最難的是什麼?寫劇本還是當導演,為什麼?
P:我不想把編導和導演這兩個角色分開,這兩個角色都有難度。這部電影的情節結構是非常復雜的,裡面穿插了很多的反轉情節,我在寫的時候需要把這些情節不斷的細節化。
作為導演來說,在拍攝的同時我可能更多的要去考慮工期,包括我要在時間內控制我的拍攝成本。
V: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是?
P:我從小就很喜歡懸疑推理小說。比如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爾,這些懸疑小說我每次看都會讓我感到情緒上的變化。還有就是咱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懸疑電影是以恐怖為主的。而我想做的是一種純推理的懸疑,希望能夠把來觀看我電影的觀眾,帶到我的電影情節當中和我一起推理案件。
「最喜歡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V:中國也有很多優秀的懸疑片出現,比如《催眠大師》《記憶大師》,您有看過嗎?
P:您剛才說的那幾部電影確實沒看過,因為外國電影在西班牙市場看到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現在好萊塢電影沖擊太大,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關注中國懸疑電影。我上學時有喜歡的中國導演是張藝謀,前不久剛看過的一部中國懸疑電影是《暴裂無聲》。
V:您之前看過很多張藝謀的作品嗎?最喜歡他哪一部作品?
P:《大紅燈籠高高掛》。
V:您認為西班牙電影來到中國的競爭力是什麼呢?
P:對比好萊塢電影,我在西班牙做導演會有更多的自由,權利也更多。全身心的都投入到劇本的創作中,而不會被其他因素左右。
V:西班牙有很多優秀的懸疑電影,像《吾棲之膚》也廣受好評,可以談談西班牙的懸疑片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P:西班牙懸疑電影從九十年代開始爆發,有一部電影想強烈推薦給你們叫做《Tesis》(死亡論文),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亞歷杭德羅·阿梅納瓦爾。他影響到很多西班牙懸疑電影的導演。
看到一半就猜出答案?導演:拍這部電影不僅僅是讓大家去猜答案!
V:很多觀眾看完後會覺得看到一半就猜出答案,缺乏驚喜,你自己是怎麼認為的?
P:我在做這個電影,是希望觀眾能有不同的方式去解讀這個影片,而不是單純的為了猜到結局而去看我的電影。我的影片在情節當中很突出的是律師和艾德里安兩個主角之間一直在雄辯,所以我想讓大家不僅僅去為了猜答案,而是來關注情節和細節。
V:劇中的那對老夫婦智商那麼高,怎麼會有一個開車不系安全帶還玩手機的兒子?
P:哈哈,這個問題太有意思了,我在西班牙接受采訪時從來沒有被問過這個問題。這個人物本來就是一個典型的年輕人,我們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個會成為一個警鍾,來告訴現在西班牙的年輕人開車時系安全帶,不要玩手機。
這一點也很有趣,這可能也是文化間的差異,之前我看忻鈺坤導演的《暴裂無聲》時有一個情節大家都在叫,我也想不明白大家為什麼在叫。
V:九月份的中國電影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您會擔心嗎?
P:我更擔心在西班牙的投放,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角們都是很有名的演員,效果不好的話對我是有影響的。但是我的影片走出去後我不會擔心票房問題,我更希望大家可以來看我的電影來享受我的電影,讓我的電影和觀眾之間享受連接。
V:您本人最喜歡的中國演員?
P:鞏俐。
V:您認為懸疑電影最重要的三點?
P:開頭、結尾、人物
V:您最近喜歡的三部電影
P:《敦刻爾克》、《願上帝寬恕我們》、《托尼·厄德曼》
V:如果您在中國拍懸疑電影,您會拍什麼故事?
P:我想拍和中國歷史有關的,很悠久古老感覺的。對於一個導演來說,能到各地去取景拍攝是很榮幸的事。讓我來中國拍電影我至少要在中國待一段時間,了解中國的人,中國的歷史。
V:請導演用一句話來推薦一下《看不見的客人》
P:電影看起來就像過山車一樣,觀眾每一分鍾都會屏住呼吸。

③ 《B+偵探》:瑕不掩瑜,懸疑劇可以這樣拍

深夜,保姆覺得無聊就想去樓下看電視。但是她看不了,因為樓下沒有電視(因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們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問是否可以在他們的卧室看電視,當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後一個請求。
她問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蓋住那小丑雕像,因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電話沉默了一會。
他說:帶孩子離開房間……
我們將會叫警察……我們從來沒有什麼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個從監獄逃出來的殺人犯。

電話里沉默了一會兒。

父親說:帶上孩子們,離開房子……我們會通知警察……我們沒有一個小丑雕像……

孩子們和保姆被小丑殺了。

結果是,小丑是一個從監獄里逃出來的殺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鍾內轉發這個貼子,這個小丑在凌晨3點時將會拿著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這里發了,這就是小丑沒有殺我的原

④ 求知懸疑推理電影的攝制手法,我想拍一部微電影,劇本的初稿和資金已經到位了。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地方嗎

懸疑電影的話重點就是劇本與影片營造的一種氣氛,這是重點。懸疑的類型的話可以模仿希區柯克的電影,從心裡驚悚的角度去拍攝,這樣的話比較低成本,看完後也容易對觀影人的心靈有一定的震撼。同時電影的拍攝難度也很大,對於懸疑的理解要足夠深刻。可以借鑒一下希區柯克的《迷魂計》。電影大師的手法可能對於拍電影的初學者來說要求太高了可以試試模仿《迷魂》國產的希區柯克式影片,

⑤ 淺析「蒙太奇」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及其現實意義

文/花生

電影《暴裂無聲》是導演忻鈺坤繼《心迷宮》後的第二部作品,《暴裂無聲》依然是一部寓意深刻的懸疑犯罪電影,收獲了豆瓣8.3的好評。

和《心迷宮》較為復雜的敘事結構不同的是,《暴裂無聲》的故事主線很簡單,講述了啞巴張保民的兒子磊子放羊時失蹤,張保民找尋兒子時誤打誤撞捲入了土豪老闆昌萬年非法采礦的事件,拯救了律師徐文傑被綁架的女兒。然而張保民至始至終不知道的真相卻是,殺死他兒子的正是昌萬年和徐文傑。

一樁故事線簡單的案件,卻至始至終保持著懸疑和緊張的節奏感,並且電影中運用了大量的隱喻來展現事件的荒誕和對社會階層的批判。那麼電影是如何做到將簡單的故事構建得如此有節奏呢?

導演忻鈺坤是鏡頭語言的高手,影片中大量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將一個個畫面不斷重組、拼接,不斷製造懸疑、緊張的氛圍,最終又在畫面的拼貼下還原了真相。在這其中,「蒙太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推動了影片的氛圍和情緒,同時還升華了影片的內涵,最終讓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今天我就來和你一起分析一下,「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以及影片的現實意義。

01 什麼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指法國建築學中有構成、裝配之意的術語,後被用於電影藝術中,指電影導演將拍在膠片上的鏡頭及聲音等組成影片的方法和技巧,如同建築中把零散的建築材料有計劃地拼貼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物。

蒙太奇的魅力在於,當兩個鏡頭組接在一起,給觀眾帶來視覺和心理上的沖擊和聯想,會有1+1>2的效果。因此,電影導演往往會通過蒙太奇的手法,製造沖突、刻畫人物形象、傳達影片主旨、控制劇情節奏等等。

蒙太奇的分類也有很多,包含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理性蒙太奇,不同的表現方式,能夠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觀感體驗,也能給影片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02 「蒙太奇」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

電影《暴裂無聲》中,導演利用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製造了犯罪電影的節奏感和神秘感,同時也通過對比蒙太奇和隱喻蒙太奇,暗示了劇情和人物階層關系。整部影片充分利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構建了一出懸疑且荒誕的戲劇。

1、隱喻蒙太奇

隱喻蒙太奇是一種獨特的電影比喻,它要求所連接的鏡頭、場面,存在某種微妙的類比聯系,通過富有涵義的象徵點,來突出事物之間的關聯,從而含蓄地表達出某些寓意,使觀眾領會其更深層次的意義。

《暴裂無聲》中,導演通過隱喻蒙太奇,將各種意象符號運用到鏡頭與畫面中,給了觀眾諸多更深層的思考和聯想。

昌萬年在小學做慈善時,因為番茄弄臟了自己的衣服,換上了校長的西裝合影,其實是在隱喻著他習慣性地借用他人的手幫自己脫罪,也暗示著後來讓律師成為沉默的幫凶,導致張保民永遠無法知道兒子的下落。

昌萬年一直戴著假發,暗示著他的偽裝,在最後一場會見徐文傑的戲中,他摘下了假發,隱喻著他脫下了偽裝露出真面目;徐文傑每次出現都戴著眼鏡,警察審訊時摘下眼鏡的他說出了偽造證據的真相,但回憶起殺死磊子的畫面後,徐文傑又戴上眼鏡隱瞞了真相。

昌萬年的假發、徐文傑的眼鏡,都隱喻著偽裝,他們表面做著慈善、做著為人維護公平正義的事,其實脫下虛偽的表象,他們都是罪惡的兇手。

影片中三位主要角色的名字,有著非常深層次的隱喻:

【張保民】:保民作為底層百姓,希望得到社會的保護,然而他的孩子都不能保住,在這個底層人民失語的社會中,如保民一樣的民眾依然活得苦不堪言,

【徐文傑】:作為中產知識分子,文傑做到了文質彬彬,但卻選擇了成為罪惡的幫凶,失去了「傑」。

【昌萬年】:昌萬年有再多的權和錢,卻依然無法萬年昌盛。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三個人名字的背後,都有著具有很深的諷刺意義。每個人都用名字寄寓了美好的意願,而每個人都無法達成自己的意願,世間的荒誕莫過於此。

影片中多個畫面都出現了奧特曼這個元素:磊子放養時喝水的水杯上印著奧特曼,張保民回家時拿著給兒子新買的奧特曼書包、列印店裡的小孩看的電視機里正放著奧特曼動畫,羊肉館老闆兒子漢生每次出現都戴著奧特曼面具。

奧特曼象徵著公平正義,在動畫片里,奧特曼的出現都能打敗壞人,在本片中奧特曼正是象徵著正義,漢生看到張保民張貼尋人啟事時,摘下奧特曼面具遞給保民,其實就是想讓他成為英雄打敗惡勢力,還事情以真相。然而殘酷的是,在影片中那個吃人的社會里,沒有人能成為英雄,戴上面具的漢生也成了失語者和旁觀者。影片通過奧特曼這個英雄角色的構建,來反諷社會公平正義的缺失和底層人的無力。

電影還有一條暗線,就是昌萬年采礦帶來的環境污染。導演巧妙地運用了隱喻蒙太奇,來表現出社會的荒誕與底層的失語:知道環境污染真相的律師到張保民家裡不喝水,村長喝的是車里的礦泉水;與此同時,被欺瞞的老實村民們卻飽受著環境污染帶來的傷害:張保民妻子和鄰居的母親生一樣的怪病,村民喝水時抱怨「井水的味越來越大」,以及煙囪里的濃煙和死在水裡的鳥都在隱喻著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這就是隱喻蒙太奇的魅力所在,電影沒有直接說出采礦帶來的危害,卻通過一組組鏡頭來給到觀眾答案,同時展現出殘酷的現實:一邊是知道真相卻不發聲的村長和律師,一邊是對真相一無所知的民眾,兩者在對比之下,荒誕展露無遺。

影片開頭磊子用石頭搭的金字塔、以及金字塔形狀的山、昌萬年辦公桌上精緻的金字塔模型,都隱喻著金字塔式的社會階層結構:底層的張保民、中層的徐文傑、頂端的昌萬年。

與此同時,三個人的車牌也有著強烈的隱喻:電影的取景地是內蒙古,片中的車牌是「豢」,代替了「蒙」,三人的車牌分別為豢A、豢B、豢C,不言而喻象徵著三個社會階層。此外,「豢」和「蒙」不僅是字形上的巧合,「豢」的本意是喂養,引申涵義為「以利益為餌來引誘人為其服務,任其宰割」,昌萬年賄賂徐文傑做假證,最終張保民這樣的底層人物任人宰割,其寓意可想而知。

羊在本片中被賦予了重要的隱喻。聖經中,羊代表贖罪。溫順的羔羊更是一種弱勢群體的代表,他們善良、沉默、任人宰割。

影片中,羊以多種形態出現:放牧的羊群、磊子圈養的小羊羔、掛在鉤子上的生羊肉、屠夫刀下的羊、羊肉店裡的羊骨頭火鍋、昌萬年吃的羊肉卷……深挖其內涵,我們可以看到羊對於不同角色的不同隱喻:

獵食者昌萬年:每次獨享者一盆盆羊肉卷的昌萬年,無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

獵食者的幫凶徐文傑:徐文傑從羊肉館倉皇逃出時撞見了扛著羊肉的屠夫,這是徐文傑唯一一次和「羊」有過的直接接觸,生羊肉其實隱喻著徐文傑也是獵食者昌萬年眼中的食物,只不過是被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而原本正義的律師,有著選擇成為好人的權利,卻最終成了獵食者的幫凶。

抗爭無效的張保民:比起沉默的大多數,張保民其實是個會做出抗爭的人,他反對出讓土地權卻被集體圍攻;獨自一人不畏艱險尋找兒子,卻依然敵不過獵食者的陰險與自私。張保民的每次抗爭,都以失敗告終,如同等待被煮熟的生肉一樣,註定會被強者吞噬。

待宰割的村民:放羊的磊子、病卧在家的保民妻子、吃骨頭的村民,這些人對真相一無所知,當村長要求出讓土地協議時他們毫不抗拒地簽字,他們和張保民相比,才是最最弱勢的那群人。啞巴張保民還能學會抗爭,而他們即便能說話也選擇失語,任人宰割。

導演通過「羊」這一符號以及隱喻蒙太奇鏡頭,構建了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在弱者失語強者獵食的環境中,即便有人試圖反抗,也抵不過人性的黑暗與罪惡。

2、交叉蒙太奇:暗示事件真相

交叉蒙太奇又稱「交替蒙太奇」,它的特點是將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多條線交替剪輯在一起,這些鏡頭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因果關系,並且頻繁地交替出現,一條線索的發展往往影響著另一條線。

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能夠給劇情帶來強烈的節奏感,造成緊張、沖突的氛圍,能夠非常有力地調動觀眾的情緒。

《暴裂無聲》作為犯罪懸疑片,充分利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來製造劇情的懸念和緊張感,給觀眾帶來了非常強的節奏感和觀看體驗。

影片伊始,張保民得知兒子失蹤後坐上回家的大巴、扛著行李去村裡的羊肉館找兒子,鏡頭與掛在勾上的羊肉、屠夫宰羊、切肉等畫面交替出現,這一組交叉蒙太奇非常具有節奏感,製造了懸疑,引導觀眾將兒童失蹤與羊肉館聯系。

與此同時,這組蒙太奇也是一種隱喻,暗指張保民的回家尋子之路是一條不歸路,註定成為待宰的羔羊。

徐文傑去山洞裡找女兒時,交替出現了張保民兒子和徐文傑女兒手牽手爬上山頂的超現實主義的畫面,而當徐文傑抱起看似死去的女兒大聲呼喊其名字時,山頂的女兒回頭,手中的女兒蘇醒。

這段交叉蒙太奇其實暗示著面對即將離世的孩子,律師的呼喚可以將女兒喚醒,而「啞巴」張保民卻因為無法說話,也就無法喚醒自己的孩子。這段蒙太奇的運用,充分刻畫出了底層失語者的悲哀,以及有苦難言。

影片結尾是一段非常經典的交叉蒙太奇,三個畫面頻繁的交替:徐文傑和昌萬年因為非法采礦案被警察問詢;同時徐文傑回憶起昌萬年拿起弓准備打獵時與磊子的場景;與此同時無助的張保民拿著尋人啟事張貼,其妻子抱著羊羔痛哭……

這段交叉蒙太奇剪輯地非常具有節奏感,吊足了觀眾胃口,同時也暗示了磊子失蹤的真相。而當警察問詢還有什麼要交代時,徐文傑戴上眼鏡回應「沒了」後,鏡頭切換到張保民落淚、山體崩塌,這段超現實主義的鏡頭,將底層人民的失語與無力展現地淋漓盡致,暗示著真相永遠被埋葬。

通過這三段交叉蒙太奇,將兒童失蹤案和非法采礦案串聯在了一起,在真相一步步揭曉時,將最終的答案給到了觀眾猜測,與此同時,更加生動地刻畫了事件中富人作惡、中產共同背鍋、窮人頂災的殘酷現實。

影片結尾的交叉蒙太奇

3、對比蒙太奇

對比蒙太奇類似文學作品中的對比描寫,通過鏡頭內容或者形式上的對比,產生畫面之間的相互沖突,以此來表達某種寓意,同時更進一步升華影片的主旨。

《暴裂無聲》中,導演多次運用了對比蒙太奇,放大了片中人物貧與富的對比,從而進一步展現社會的荒謬與窮人的無力感。

比如關於食物的對比:富人昌萬年吃的是高級機器自動切的羊肉卷;中產階級徐文傑家裡吃的是蝦;張保民尋子時到礦廠被施捨吃的是白饅頭;底層人民在羊肉館吃的是骨頭鍋,在村民威脅張保民簽字的那場鏡頭中,桌上是吃剩的羊骨頭……

通過這組對比蒙太奇,我們可以看到影片表達的更深層次的內涵:有錢人吃的是肉,窮人只能吃骨頭,甚至只能吃饅頭。正如昌萬年那句」羊也是吃素的」,底層的人如同吃素的羔羊一樣,等待著食物鏈頂端的人宰割。

此外,還有一組強烈的對比:村長喝著礦泉水,村民只能喝有怪味的井水並且並不知道為什麼水的味道這么怪,這組對比蒙太奇非常具有諷刺意義,比村民更高一級的村長,知道著真相也無法發聲,且自己也深陷其危害之中,卻又要扮演著惡人來逼迫村民簽土地徵用協議。到底誰是受害者誰又是施害者呢?

忻鈺坤正是通過蒙太奇手法,重新拼貼出了一幅壯觀又震撼的圖景,給了觀眾更多的啟發和思考空間。

03 在」蒙太奇「手法背後,是更深層次的現實思考

《暴裂無聲》通過蒙太奇的手法給我們帶來了極其有力量的視聽體驗與節奏層次,也讓我們更加深層次地感受到了這個故事的現實意義:主線的尋子故事背後,其實更多的是引發我們對於人性的思考與自我反思。

1、黑色暴力下的反思:比兇手更可怕的,是選擇成為幫凶

在本片黑色暴力的基調下,我們一直在跟著導演的節奏尋找著殺害磊子的真凶,然而到了影片結束,我們才發現:此時誰是兇手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誰選擇成為了幫凶。

開篇以暴力形象出現的屠夫,不計前嫌地幫助張保民躲過一截;而代表著法律與正義的律師徐文傑,卻為了利益逐漸喪失人性,不但不感恩於張保民救了他女兒,更是選擇成為殺害張保民兒子的幫凶,把秘密永遠埋藏在心底。

屠夫和律師,兩個反差角色做出的戲劇性行為,讓我們不禁唏噓,比真相更可怕的,是人性的黑暗,比兇手更可怕的,是選擇成為幫凶。

當徐文傑在警察面前選擇沉默,掩蓋磊子之死真相時,我不禁反思:換做是我們,當我們在利益面前有選擇發聲的權利時,有多少人能夠站起來說出真相,又有多少人會成為徐文傑一樣偽善的惡人呢?

試想一下在生活中,有多少次我們自以為是的利己行為背後,傷害了無辜的人呢?多少次我們本可以做出改變的時候,選擇了沉默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2、集體沉默下的反思:比失語更可悲的,是選擇失語

很多人對本片的解讀,認為最可憐的是以張保民為代表的底層人民的失語。但在我看來,比啞巴張保民更可悲的,是選擇失語的村民:他們游離於真相之外,被權貴階層利用了他們的朴實和貪婪,為了補償款而轉讓土地,更是為了集體利益而要挾張保民做出妥協。

選擇拒絕謊言的張保民做著最後的反抗,但這些反抗在沉默的大多數面前顯得無力且徒勞,在這個集體失語的社會,張保民這類人是那麼渺小和無助,他們用盡全身力氣去做著最後一絲改變,卻無奈地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都在勸你「為了大家好,你就從了吧。」

如果說,徐文傑為了一己私利選擇成為了惡人的幫凶,那村民的集體選擇性失語,何嘗不成為罪惡的幫凶呢?更可悲的是,他們深陷於因土地開發造成的環境危害中卻不自知,無力地抱怨井水味太大而不作出質疑。一邊是他們選擇失語,一邊是本身話語權的淪喪,想來是那麼細思極恐。

愛德蒙·伯克說過,「邪惡獲得勝利的唯一條件,就是善良的人們保持沉默。」試想一下在生活中,我們中有多少人,在一次次事件中,都同樣選擇了做沉默的大多數呢?願善良的你我,都能做出那一點改變。

結語

《暴裂無聲》這一出悲劇在「蒙太奇」手法的拼貼下,我們看到了更有內涵、更有張力的故事內核。影片留給了我們太多關於人性的思考,正如導演忻鈺坤所說的:「人性是復雜的,我們要承認有陰暗面的存在。」

有位作家曾說過,」真話最不好聽,真相最不好看。「在這個充斥著謊言和荒誕的世界,即便人人都不待見真相和真話,也願你我都能保持那份真與善,不去做沉默的大多數。

⑥ 如何用五六秒的時間拍出一個懸疑片

我覺得用5、6秒的時間拍出一部懸疑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用一句話寫出一部小小說一樣。不用拘泥於故事的主人公、時間、地點是誰,只要看起來符合邏輯並且懸疑就可以了。

選定一個恰當的拍攝地點,對於懸疑片來說就成功了一半。因為故事發生的背景與情節密切相關,也更好的有利於故事的推動。例如:酒店賓館,學校,公交車,地鐵站等公共場所發生的懸疑劇。演員的話建議不要太多,只有5、6秒的時間,不然介紹人物都來不及。

⑦ 誰能幫我介紹一下希區柯克的電影拍攝手法

希區柯克的電影作品往往能夠通過其巧妙的藝術設計手法,將觀影者帶入到其構建的緊張驚險的場景中,使觀眾同影片中的人物命運同呼吸的體驗。上一秒情緒緊張刺激到轉危為安後,下一秒又可能面臨崩潰絕望,希區柯克的藝術表現手法如同一隻無形的手。

讓觀眾的神經拉抻到最緊綳的狀態,瞬間釋放恢復平靜,此時觀眾將會感受前所未有的情緒上的大起大落的快感。如此,希區柯克執導的影片通常會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這正是希區柯克電影的藝術魅力所在。

(7)電影如何製造懸疑效果擴展閱讀

希區柯克的電影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並取得好成績,這離不開他的妻子背後的支持。希區柯克的妻子是一名電影剪輯師,她幫助希區柯克更好的完成後期剪輯工作。

電影作品的製作需要進行後期剪輯工作,也就是說剪輯工作是幫助形成高質量電影的重要手段,也是電影新的生命的誕生。希區柯克的電影當中,所有相關創作人員都很重視剪輯工作。

⑧ 《致命24小時》上線,影片主要是靠什麼營造驚悚感的

這個作品主要是使用切實可感的日常生活場景,去營造一種非常詭異的氣氛。使用這種方式,營造出這個作品的驚悚感。比如說在這個作品之中有震動的風鈴,有突然之間亮起來的電視,還有在地板上殘留的血液。而這一切發生的事情都是,別墅裡面獨身一人盲女不知道的。所以這種畫面可以讓人們看的毛骨悚然,擁有非常強的代入感。

溫馨小提示

這個影片製造驚悚感的手法是非常獨特的,他是使用在現實生活裡面的,一些真實場景來營造出來的那種氛圍。比如說家裡面突然搖晃起來的風鈴,突然亮起來的電視屏幕。來到諧音,在熟悉的環境裡面存在的陌生人,正在悄悄的靠近自己。這些畫面獨自在別墅裡面的盲女,卻完全不知道。看到這樣的一幕就讓人感覺非常的驚悚,有很強的代入感。

⑨ 如何通過文字營造懸疑的氛圍

懸疑就是利用讀者的好奇。只要是不常見的都會引起好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物體都是異常的載體。有違常理是引起受眾疑惑的來源。

懸疑的意思是一件充滿懸念、且無法看清真相的事物所導致人有一種懷疑和不理解的心態。有小說、音樂、懸疑片等。懸疑音樂,指以懸疑故事為背景的音樂,被廣泛用於偵探、恐怖類的游戲、動畫、電影、電視等視像媒體之中。

經典懸疑電影

包括懸疑大師希區柯克所執導的一系列電影,以及《禁閉島》《盜夢空間》《深藏不漏》《沉默的羔羊》《神秘河》《致命魔術》《神秘第六感》《搏擊俱樂部》《蝴蝶效應》(系列)《七宗罪》《致命ID》《記憶碎片》。

《人骨拼圖》《八面埋伏》《小島驚魂》《萬能鑰匙》《八毫米》《洛城機密》《非常嫌疑犯》《王牌對王牌》《失控的陪審團》《尼羅河上的慘案》《新東方快車謀殺案》都屬於懸疑片中的精品。

與電影如何製造懸疑效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著名電影片好看 瀏覽:239
適合孩子看的喜劇電影有哪些 瀏覽:348
什麼電影有教育意義 瀏覽:82
有部電影名字是怎麼死的 瀏覽:64
iphone怎麼錄電影小事情 瀏覽:342
2016愛情青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824
機頂盒怎麼找到香港電影 瀏覽:331
富江電影哪裡可以免費看 瀏覽:146
徐崢一條龍是什麼電影 瀏覽:958
2012電影中一共有多少艘船 瀏覽:349
什麼好看的生化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19
電影院如何策劃事件 瀏覽:935
電影天堂ftp地址是什麼 瀏覽:625
生化危機4電影太不好看 瀏覽:345
編劇電影多少錢 瀏覽:29
產後多少天看電影 瀏覽:194
12穿越時空電影有哪些 瀏覽:312
不死軍團電影叫什麼 瀏覽:153
電影雨果到底好不好看 瀏覽:59
電影如何變高清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