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2年各電影獎項申請時間
7月中旬
學院的全體成員皆有權參加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紀錄短片獎的終選投票,終於改變了這兩項獎以前只有少部分人投票產生的局限
B. 2021奧斯卡將開始提名,入圍奧斯卡將提名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入圍奧斯卡獎提名的基本條件有:
一是電影時長的限制。入圍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要求片長不少於40分鍾,且用35mm或70mm的膠片或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歷史悠久且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類獎項,每年均有眾多在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電影參評。奧斯卡金像獎和艾美獎(電視類)、格萊美獎(音樂類)、托尼獎(戲劇類)並稱為美國演藝界四大獎,代表著演藝界最高水平。而2020中國電影《少年的你》已入圍2021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讓我十分期待。
C. 請問要獲得奧斯卡獎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編輯本段]資格限制 1、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鍾,用35mm或7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2、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上映的時間必須在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之間。
3、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如廣播、有線電視及家庭錄像片和互聯網等),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首映後的六個月之內不可以在除影院之外的媒體上公映,六個月之後才可在非院線媒體上映。
4、在獎項規定截至日期前提交。
5、提交的時候要附帶全面而真實的電影可靠的電影製作職員名單以及影片被放映的洛杉磯院線名稱及放映日期。
6、送交理事會參評的影片不能於2004年1月31日收回。
7、理事會將最後確定評選資格,理事會不會受任何人為障礙約束干擾,它會為獎項評選做出自己的獨立決定。
8、如果發生任何爭執,理事會有權保留獎項直至爭議解決再作評定。
9、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電影協會主席宣布某部電影或相關電影資料的奧斯卡獎項的提名資格,既說明該項目入圍奧斯卡該項目角逐(既是獲得提名,是否獲最終學院五項提名並與頒獎禮當天與柯達劇院宣布其提名及是否獲獎,由美國電影學會及IMDB另行評判) [編輯本段]投票規則 1、 各類獎項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
2、 有資格參評的影片將被放入奧斯卡年度「評選放映表」。
3、 除了表演獎投票外,提名投票的單張「評選放映表」僅指參評影片名稱而不包括相關個人名字。
4、 提名和獎項是秘密投票選出的,由學院提供印製的選票,無記名投票。由學院主席指派合格的公證員開啟和計算票數。 5、 在提名投票中,所有選票的計分採用優先選擇和加權平均值制。非提名影片無資格參加最後評選。
6、 每個獎項的提名不超過十部。
7、 如果一項提名影片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被理事會宣布廢除評選資格,不會增加新影片填補空缺,此項將以少一個提名名額的方式進入下一輪投票。
8、 投票得獎的影片如果是合作完成的,則作品作者都會得到小金人,除非此項獎項獎品數有數額限定。若最終投票中有兩部影片得分一樣,就兩部都授獎。
至於各類具體獎項評選辦法規則,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但要特別提到的是最佳外語片的評選規則,因為這才似乎和我們關系真正緊密一點。 [編輯本段]外語片規則 1、參評奧斯卡獎項的外語影片是指片長長於40分鍾,在美國之外的地方發行製作,主要用非英文對話的影片。
2、參賽外語片必須在規定時間段在國內首映,用35mm或70mm膠片在商業劇院連續上映七天以上。
3、選用對話應該是該國母語。准確達意的影片英文標題是需要的。
4、一個國家只能遞交一部影片。
5、學院會向參評機構發放正式報名表,便於參評影片的製作公司填寫詳細信息。在推定日期學院辦公室必須收到參評影片報名表、演員表、製作人員表、簡短英文概要、導演介紹、影片海報等。
6、同時還應寄一份影片副本,內容必須和正本相同。
7、外語片評委獎秘密投票產生五部最佳提名。
8、最佳外語片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參與。
9、外語片也可以參加別的獎項評選,但是條件是必須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連續放映至少七天以上,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段內上映。
10、獲最佳外語片獎項後,由導演代表團隊領取奧斯卡獎。
D.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進行流程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由《南方都市報》於2000年發起、主辦的傳媒評選的電影獎項,該獎聯合中國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是國內唯一將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共同評選的電影獎。
該獎由來自兩岸三地的知名電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評審。香港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舒淇多年擔任該獎評審團主席;賈樟柯擔任過第三屆內地評審團主席,香港資深電影人、金像獎現任主席文雋先生曾擔任該獎顧問。
舉辦宗旨
舉辦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旨在通過兩岸三地電影人及影評人的交流,為電影文化架築一個獨立健康、視野開闊的平台,促進電影評論與電影生態的良好互動。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以「深度開掘、銳意進取」作為評選宗旨。
該獎聯合中國30多家實力媒體,目的在於「集合南方影評的力量,利用南方的學術影響,為電影文化架築一個獨立健康、視野開闊的平台,是中國惟一將公映的華語影片全部納入視界的電影獎項,促成電影評論與電影製作及傳播的良好互動」。
獎項影響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堅持走專業路線和民間路線相結合的評獎模式,以評委的獨立性、權威性和優質媒體獨到的專業眼光,得到了更多電影界業內人士的認可,同時也在普通影迷心中產生了重大影響,提高了「大眾傳媒的公信力」。正逐漸在華語電影界確立廣泛的影響力。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12位評審均為國內較有影響的影像工作者,是一個由傳媒和影評人評選的純粹獎項,因而獎項的評定更偏重於影片的思想深度,以及對新銳影片的關注,凸顯傳媒對電影犀利、敏銳的觸覺,以其評委的權威性和媒體獨有的專業眼光,在華語電影界確立了廣泛的影響力。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在中國電影獎項中特立獨行,成為一種響亮、獨立的聲音,一股清新、勃發的力量,它不僅引起華語界電影人的高度關注,更讓媒體矚目。
在同行媒體心目中,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一個新興的評獎系統,一方面是強勢傳媒充分調動媒體資源,從而對自身優勢的主動鞏固和強化;一方面也是第一次把民間影視人的專業精神、專業素養,推向國內電影評獎標準的前台。
獎項評審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由來自內地、香港及台灣的知名電影文化工作者和影評人共同參與評審,包括:香港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舒淇多年擔任該獎評審團主席;香港國際電影節總經理李焯桃、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台灣金馬獎前主席王曉祥、秘書長王清華以及羅卡、焦雄屏、林奕華、梁良、鄭洞天、郝建等知名電影人和電影文化工作者均為該獎評委。賈樟柯擔任過該獎第三屆內地評審團主席。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不採取一般電影獎項通用的報名參選方式,而是規定凡當年公映的所有華語電影作品均自動入圍當屆候選作品。
該獎每年年初在中國各地舉行七場以上評審討論會,並將評審投票討論結果公開刊布,對待評審流程相當審慎。
具體評審流程:
每年初,由內地、香港、台灣三地評委分別對上年當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投票討論,在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新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員9個獎項中提出3個候選者,即初選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各有一份提名名單,綜合即為首輪提名結果;第二輪評委在每個獎項的首輪提名中選出3個候選者,得到終審候選名單;第三輪評委負責從二輪評審結果中選出每個獎項最終的獲獎者。
獎項獎座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獎座是銅鑄的「跑步小金人」,由廣州木雕藝術家許冰設計。「小人」甩開雙臂,提腿向前邁步,相當有動感。
據許冰介紹,這是一個呈現「追趕」姿態的男性人體,也表達了「向前」的積極狀態。整座「小人」的線條剛勁有力,關節和肌肉呈現相對粗糙的稜角,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女性人體的流線型設計截然不同。許冰希望用一個結實剛強的形體去表現「力度」,也體現傳媒獎評選過程的扎實和說服力。
E. 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報名簡章
一、電影完成時間:
凡自二○○六年九月一日起至二○○七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所完成之華語影片,演員與主要工作人員均可報名。
二、華語影片之資格認定:須符合以下至少三項條件(所有影片類別皆適用):
1、片中使用語言二分之一以上為華語發音(華人地區所使用之主要語言或方言)。
2、影片內容及主題以華人文化背景為主。
3、四分之一以上重要演員(主配角合計)須為華人。
4、主創工作人員中八位(含)以上為華人。(「主創工作人員」之范圍以本會十七個獎項計算,每個項目以一人計,包括:導演、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新演員、原著劇本、改編劇本、攝影、視覺效果、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動作設計、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影歌曲、剪輯及音效。)
附註:資格之認定如有爭議,將交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決議。 一、請向本會索取報名簡章
或至本會網站下載
二、報名表格填寫完成後,於正式受理報名期間內可先以副本形式E-mail或傳真至本會,完成初步報名;報名表格正本及其它附件(含影片拷貝)請於報名截止日期後一周內補齊。
三、報名之劇情片:以三十五厘米為限,長度不得少於六十分鍾。影片須以公司名義報名。
四、報名之動畫長片:以三十五厘米為限,長度不得少於六十分鍾,影片可以公司或個人名義報名。另動畫長片可自行選擇報名動畫長片或劇情片,惟不可重復報名。如選擇劇情片,影片須以公司名義報名參加。
五、報名之創作短片(包含動畫短片):以三十五厘米及十六厘米為限,長度不得多於六十分鍾。影片可以公司或個人名義報名。
六、報名之紀錄片:以三十五厘米及十六厘米為限,長度不限。影片可以公司或個人名義報名。
七、所有類型之影片(劇情片、動畫長片、創作短片、紀錄片)均可報名個人獎項。
八、凡報名之影片,須將下列文件送交本會:
1、影片以公司名義報名者:公司執照及商業登記證影本(須加蓋公司章及負責人章)。
2、影片以個人名義報名者:版權所有人身分證或護照影本。
3、海外影片如委託國內影片公司代為報名者,須附委託書。
F. 影視獎都是自己報名的么
是的,影視獎參選都是需要先報名參加,再經過選拔委員會評選產生。
一般流程分別是報名、一審、二審、初選、復選、提名、頒獎。
國際電影節有三大,分別是戛納、威尼斯和柏林電影節。所謂的三大電影節,指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知名度最高的A級電影節。三大國際電影節遵循的是類似的操作流程,從選片到評獎,流程和規則非常相似。
G. 香港金像獎每年的報名截止日期是什麼時候
香港金像獎無需報名,只要符合條件就可自動參選。
凡在香港作首輪公開放映的香港電影 (見注釋),均可自動參選,但必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於當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上映;
必須是公開售票,以及在一星期內放映不少於五場;
影片長度必須是六十分鍾或以上;
以三十五毫米菲林放映或數碼放映;
注釋:影片必須符合下列其中兩項條件,才有資格為香港電影:
1.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
2.出品公司須有一間為香港合法注冊公司;
3.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為香港居民,以十六個工作項目計算:監制、編劇、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新演員、攝影、動作設計、美術指導、服裝造型、剪接、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影歌曲、音響效果及視覺效果。每個工作項目只計算一位香港工作人員; 若「原創電影歌曲」的作曲、填詞及主唱多於一位為香港工作人員,亦只會計算其中一位。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H. 參選奧斯卡的電影需要哪些條件
1、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
2、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
3、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鍾,用35mm或7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8)電影獎需要提前多久報名擴展閱讀
奧斯卡金像獎從1929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
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是否獲獎。
2013年5月4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根據它即將實施的一項新規定,所有會員均有權參加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紀錄短片獎最終表決,從而為會員參加影藝學院組織的所有活動提供便利。
I. 2022上海國際電影節志願者報名時間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請您稍等片刻,小二正在為您整理相關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