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拍微電影價格大概在多少需要注意些什麼我是學生,自己拍。
你好,我是一名微電影導演,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會給出幾個小建議,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參考。
首先你是自己拍攝微電影,那麼從程序上來說應該算是獨立製片了,剛開始學生自己拍攝微電影,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僅限於資金的問題,在我看來,劇本和資金的重要性是同等的,甚至可以說,在少量的資金情況下也一樣可以創作出好的影視作品,靠劇本取勝,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途徑。
另外,我想說,剛接觸拍攝微電影要注意的以下幾個地方,這些都是我個人吃虧得來的經驗。
第一,就是劇本創作,很多年輕導演剛開始在創作微電影劇本的時候都很容易忽略人物的性格朔造,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個好的故事是要靠人物來表現的,好的人物如果沒有性格和情感的渲染的話,那麼對於觀眾來說,就不會有帶入感,所以,在好的劇本創作之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流程就是扣人物,人物性格和情感出來了,才會有好的影視作品,一定要重視這一點。
第二,關於影片的時長,很多剛接觸微電影拍攝的編劇或者導演都會把故事想的很長,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時間越長,工程量越大,資金消耗也是成正比的,對於觀眾來說,如果劇情不夠吸引人,那麼時間越長觀眾反而會越排斥,所以,我建議,剛開始在沒有商業投資的情況下,最好是5-8分鍾就可以了,最長也別超過10分鍾。
第三,關於演員,人物,和角色,前期在研究劇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角色的設置,這個對於微電影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般電影裡面,我們都會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物都是很重要的,不會出現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物,每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同時又貫穿在整個故事情節裡面的,這些是需要大量的創作時間來進行研究的,那麼我們在拍攝微電影的時候,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各個人物個各個角色,每個角色的心理狀態等,所以只有一個辦法能夠解決,那麼就是盡量避免多餘的角色,角色越精簡,對於微電影的操控性來說越能實現,另外,對於獨立製片來說,也沒有多餘的資金去請專業的演員,如果都是自己的朋友在演戲的話,那麼都不是專業的,如果角色越多,風險就會越大,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可能就是因為演員表演不到位而浪費了好的劇本,到最後只能叫爛片了。
第四,錄音問題,電影的聲音一般分兩種,同期或者非同期,一般微電影的創作都是採用同期聲,但是,往往都是因為資金問題,同期聲的效果大都非常差,和電影比起來就明顯不上檔次,其實,我想說,一部電影的聲音就讓觀眾進入劇情和人物情感的通道,如果聲音不好,那麼觀眾就根本很難進入到劇情裡面去的,那麼,微電影該怎麼辦吶,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做好同期聲,那麼只能考慮後期配音,採用非同期聲的模式,當然,這樣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不過,沒關系,我告訴你一個好辦法,一般的電腦錄音我個人覺得不要用,除非非常專業的設備和錄音棚,如果在沒有專業設備的情況下,你可以考慮找一台車,然後坐車裡面錄音,把車開到安靜的地方,然後把窗戶都搖上來,因為車的空間特別小,所以,放射的空間也就小,而且車內是呈不規則空間,所以空間的共鳴也可以減少到最低,這樣基本上可以模擬錄音棚的效果,你可以試試,當然錄音可以用DV攝像機,或者簡易型硬碟錄音機,這樣方便攜帶,在車裡面錄音可以把電平稍微調高一些,因為車內噪音較低,關於錄音這方面專業問題的我就不多說了,打字累,我去年拍攝的《內幕》錄音就是在車里錄的,你可以去看看。
第五點,就是後期剪輯,人們都說,後期剪輯就是第二次創作,這個也很重要,千萬不要拖泥帶水,如果一個剪輯沒有搞好,那麼會破壞整部戲的,所以,微電影的剪輯也至關重要,剪輯從我的經驗來看,微電影切記,該刪除的鏡頭就刪除,不要心疼,控制節奏才是最關鍵。
最後我做一個總結,微電影的拍攝,如果想在資金條件不充足,同時又想做的專業的話,那麼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靠劇情取勝,突出人物情感;第二,控制人物數量,謹慎處理台詞,每句話都要精挑細選,廢話一定不多說,第三,錄音一定要好,要不然微電影的檔次就會下降,一部電影的聲音直接體現製作團隊的專業水平。而且聲音好,觀眾才會容易入劇情。第四,後期剪輯一定要注意節奏,一個厲害的剪輯手關鍵就是用自己的思維去控制整部戲的節奏。
另外補充一點,在前期劇本的創作上,在沒有商業投資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控制場景,盡量少換場景。 這些都是我鍵盤敲出來的,希望能幫助到你,我是導演陳俊霖。
❷ 一個電視劇里群眾演員有長戲,他的工資一共多少元
浙江橫店影視城是中國最大的影視基地之一,被稱為「東方好萊塢」。每年都會有上百部戲在這里拍攝,每年也會有無數懷揣夢想的人來到這里。明星、導演、電影、電視劇、娛樂圈、影視城,這些華麗的名詞不僅給這座深山中的小鎮帶來了一派繁榮的景象,也給了無數因懷揣影視夢而來到這里的人們幾乎觸手可及的希望與機遇。這群生活在橫店的外鄉人,通常會稱自己為「橫漂族」。
初次了解到「橫漂」這個群體,還是因為湖南衛視與央視的兩檔節目。進而對於這樣一個絕大多數由「群眾演員」所組成的特殊群體產生了無限的好奇,王寶強的成功讓「群眾演員」四個字套上了一夜成名的光環,他們似乎都走在王寶強所曾經走過的路上。
浙江橫店影視基地
但當你真實去面對這個群體並深入他們的生活時,卻發現從他們的身上,並不能找到與王寶強太多的相似點。似乎唯一有點關系的,僅是他們從事了同樣的一項工作。
橫漂群體的構成很是復雜,這裡面有成人有小孩,有重點院校畢業生,也有十八九歲就出來闖生活的小青年,有來追星的,有來體驗生活的,還有壓根兒不知演戲為何物只為討碗飯吃的人,當然,更多的人還是懷揣夢想,為了從事與影視相關工作而來到這里。
這其中,真正想像王寶強那樣一夜成名的人微乎其微。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橫店只是給了他們與夢想之間的一個台階。來到這里,演員夢,明星夢,導演夢,電影夢似乎離他們會更近一些。
在采訪過程中,「機遇」是我所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幾乎每個來到橫店的人,都希望橫店發達的影視產業能帶給自己一個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平台。即便這其中絕大多數人只拿著每天40元的日薪(橫店群眾演員的收入按照工會標準是40元每天,劇組在工作時間內包飯,如果夜戲會有宵夜),生活狀態遊走在溫飽的邊緣,但這並不能影響他們對於心中夢想的執著。
在影視劇的拍攝中,群眾演員的作用更多的相當於道具,沒有正面鏡頭沒有台詞,往往只是一閃而過的背影,所以群演的工作強度一般來說並不大,很多群演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在劇組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等戲中度過,真正拍戲可能就十幾二十分鍾,導演說「收工」,一天的工作就算結束了。
在等戲的閑暇時光,打牌睡覺,相互之間嘮嗑成了演員們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當然,因為近水樓台的關系,借著劇服和周圍現成的拍攝場景,切磋一下演技,或者用手機、相機拍一些視頻、照片,也成了很流行的娛樂方式。我甚至在這些群演們自拍的微電影中發現了相當不錯的作品,不論表演還是拍攝乃至劇情,都有板有眼值得稱贊。視頻的拍攝者也坦言,這跟他來橫店所看到和所學到的東西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這也是他來橫店目的。
❸ 你認為,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好在哪兒
剛剛看完,效果非常震撼。IMAX版本看起來的確爽到爆,就是選座沒選好,過於靠前了,全程仰著頭看。lMAX版本經由IMAX專利的數字原底翻版(DMR)技術轉制而來。IMAX版本要比普通景別要大26%,所以細節方面展現的非常細致。相較長津湖,水門橋的風格我更喜歡,戰爭場面更燃一些,電影節奏非常緊湊,沒有多餘的文戲,結尾也乾脆直接,觀感更暢快。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好電影,沒有讓我失望,值得我花的那90多塊的票錢。
❹ 夜拍夜戲為什麼用4300K
可能是怕光線對整個的夜景產生影響吧。
色溫是照明光學中用於定義光源顏色的一個物理量。
即把某個黑體加熱到一個溫度,其發射的光的顏色與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相同時,這個黑體加熱的溫度稱之為該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單位用K表示。
色溫低的光偏黃,比如白熾燈、2800K左右,色溫高的光偏藍,比如紫光燈,9000K以上。
一般認為,標准白色光色溫為6500K,CRT所發出的白光約為5500K,所以稍微改變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即可模擬出增減色溫的效果,利用色溫的原理實現的攝影、攝像、顯示等設備的變化的過程稱為色溫效應。
❺ 電影拍攝中,實景拍攝和搭景拍攝哪個代價大些
電影早期基本採取搭景拍攝,那個時候的搭景更多像背景板,很粗糟;觀影需求提高以後,基本流行實景拍攝了;特效技術發展以後,又回歸了搭景拍攝。不過實際上,只是搭了一個輪廓,跟蹤點,以及合成必需品。大部分景是後期特效彌補。《斯巴達300》、《風雲2》都已經是採取全棚拍。這里的轉變過程,無非就是為了在滿足導演需求的基礎上,把錢省到底。
第一、現在拍電影最貴的費用是演員的片酬,基本佔一部電影的一半。早在張藝謀的《英雄》開啟國內商業片的時候,李連傑的一億片酬就佔到製作費的一半。還不帶其它演員的。搭景拍攝的可控性。可以將演員的時間降到最低,自然就能省下許多片酬。
第二,劇組的整體費用,現在拍電影,一天隨便就產生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費用,所以,越短拍完就能省不少錢。實景拍攝產生的費用,你有時候是無法想像的,雞毛蒜皮的事一開支就是一大筆。比如趙薇在上海某一條街(忘了具體是哪條)拍攝《致青春》的夜戲,一晚的停車費就是幾十萬。
第三、實景拍攝更費時,一部電影的拍攝周期可能是棚拍搭景的幾倍。現在講求回報周期,同樣一部電影賺1000萬,前者用了一年,後者只用了三個月,可想而知,投資人會怎麼選擇了。做個小結,通常小劇組會選擇實景拍攝,因為時間成本便宜。大劇組則會選擇搭景棚拍,因為時間成本貴,更講求效率。
❻ 關於兼職演員
做群眾演員的方法:在北京的話是在北影廠等戲,在八一廠和中影基地也有等戲的群眾演員。八一廠的話住的地方是一群人住一個小破房間里,吃的是豬食一樣的東西。(橫店一群眾演員在八一廠待過,他告訴我的)中影基地的情況不太清楚希望有在哪的朋友幫助提供詳細信息。不過網上的中影招演員的信息可以確定是假的,沒見過給群眾演員上三險的,這么多年都沒聽說過,連主演都沒有的待遇會給群眾演員。懷柔小院的故事大家都能從網上看到,哪是一個黑窩點,男的做打手,女孩子陪床已經被暴光,想嘗試的朋友可以試試。而這些在橫店的話就是加入演員工會工會會聯系你拍戲,以後你認識的人多了戲頭也會直接叫你拍的,和工會差不多,價格是一樣的。現在天天能有戲拍,有的時候你運氣好能趕兩場到三場戲,因為有的劇組比如早上用人,就用一場戲,拍完了你們就收工了,你有可能接一下一場戲。因為離的都非常近,這裡面一堆劇組集中在一起拍攝的,有時候還要爭群眾演員的。只要你足夠勤勞做群眾演員一個月能上一千五百元以上的收入。還有上丵海也可以做群眾演員,一天是四十元錢,不過詳細的做法我不太清楚,希望有人能夠補充下,不過絕對不是哪種中介公司,他們全是騙子騙中介費的。騙子的方法是這樣的,先收你一百元錢給你辦個演員證,然後說你形象非常好給你拍一組建組照,收費五百,你交了的話他們還會以各種名義收錢。還有,記住跟組演員的招聘基本上全是假的,只有劇組在建組賓館招的跟組信息才是真的,不是在寫字樓里招演員,在寫字樓里招演員百分百假。你沒有表演經驗的去跟組副導演保證不要你,所以你還是先從群眾演員和特約演員做起吧。建組信息多發布在奪目網上,不過他們要的是專業演員,不是群眾演員。
群眾演員的收入:北京三十元一天,超八小時一小時加五元,超時四小時算一天。但有許多劇組的群頭會不給你這筆錢。所以有時候超時並不一定加錢。橫店群眾演員收入四十元一天,超八小時後一小時加五元。超過十二點的話加十元。北京做群眾演員保證不是天天有戲,有時候會等很多天你才能拍一天戲,(形象不好的人)但橫店群眾演員是天天有戲拍。有在北京混不下去的群眾演員來橫店發展的。
群眾演員的地位:在北京的話導演和現場的人動不動就罵人,有時候還有打假事件發生,我遇到過。但是在橫店如果導演敢罵人的話,群眾演員可以罷丵工,沒人敢打群眾演員,現場不在拍攝的話劇組一天損失的錢是非常巨大的。在橫店大家心都非常齊。
在北京和在橫店群眾演員的比較:在北京多是現代戲,劇組拍攝地點非常不集中,有時候要群眾演員在北影集丵合,有時候要群眾演員自己坐車到現場集丵合。而橫店的拍攝非常集中,全是在影視城裡,離住的地點會非常近,即使劇組人員收工晚了或是拍夜戲也可以自己走回家,但北京不行,在北京如果收工晚了的話夜裡就沒車了,給你的錢雖然有時候增加,但是你不足夠打車回家的,所以很多人都住網吧。
北京的招演員廣告不要信,什麼劇組直招啊,基地直招啊,基地老師提供住處面視合格後上三險一金啊更不能信,趕集網上百分之百是中介,優演網上面和影空網上面的也有許多信息是假的,也有真的啊。不過奪目網上面的劇組信息是真實的,有劇組籌備的賓館地點。網上的廣告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假中介公司騙錢的廣告,報紙的廣告百分之百是假廣告,因為劇組選演員根本不用在報紙上做廣告,直接圈裡人相互介紹就可以了,多是找的熟人。另一部分是在北京的小戲頭發的招演員的信息,哪個道是有真的,不過你沒時間一個一個試真假的。倒不如去北影廠門口等戲。然後拍的多了認識戲頭多了他們會直接電話給你
❼ 想找個群眾演員當,是不是要【一大早】在北京電影學院門口等啊
朋友不要下午來啊,在北影一般都是早上七點之前走車的,下午也有等戲的,哪都是夜戲,一般下午三四點鍾集合,但是有的要拍很晚,如果你是第一次玩的話請不要拍夜戲,冬天的夜戲一直是我最害怕的,尤其是夜外的戰爭戲,非常可怕,我有幾次非常可怕的回憶.一般有群眾演員經濟人會留你電話的,這圈裡都是熟人介紹的.我做了五年多了,現在已經不跑大群了,接特約和廣告還有短劇,200到300元一天左右,也有500元一天的哪種嘉賓,就是電視里的綜藝節目.記得別給公司交錢就好了,都是騙子.
❽ 拍電影需要准備什麼
LV.2 推薦於 2017-12-16
劇本—--出分鏡頭腳本——確定攝制組人員(導演,攝影師,化妝師,燈光師,錄音師,器材設備人員等等)——確定拍攝日程——確定拍攝地點——正式開拍——拍攝完畢整理拍攝鏡頭——粗剪——配樂——配音——音像合成——出片——審片——定稿——出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