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沒有人把紅樓夢拍成電影,而把飄派成連續劇呢(創意)
首先,紅樓夢有電影版的,其次,飄可以拍成電視劇,但是就不會像紅樓夢那樣經典,因為飄拍得比較早,當時,流傳度較廣的是電影,尤其在歐美國家,電影比電視劇要火爆的多。
不過現在應該可以拍了 ,BBC應該可以嘗試一下,不過就像大家認為新版紅樓不會超越老版一樣,電影版的實在太深入人心了,經典很難在超越了
⑵ 電影版《紅樓夢》,拍的怎麼樣
紅樓夢裡面的精華;主要體現在細節方面!
電影版能有多長;只得其大概!
電視也不能盡顯其精!
還是看原著最好!
⑶ 新紅樓夢拍的怎麼樣呢,有沒有將原著詮釋的很好呢
我對新紅樓夢無話可說。1. 正宗的紅樓迷的話,一般不會對電視劇感冒的,畢竟,《紅樓夢》作為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其精髓只能在文字上得到最大的體現。
2. 感覺無法超越舊版。因為舊版的演員、導演都是在努力專研紅樓夢的基礎上演戲拍戲的,其內涵、氣質以及整個劇的氣質能體現得比較好,而現在的劇連導演都承認自己沒有完整的看過紅樓夢,怎麼可能拍出其中的氣質,其中的神韻?此其一。其二,其商業味感覺濃厚了,跟87年版一心一意詮釋原著的心境來說,是無論如何也會在劇中分辨優劣出來的。其三,87版的主要演員選得比較好,首先一個陳曉旭演的林黛玉,就很難超越,因為演員個人氣質非常符合,演得也非常到位。寶黛釵鳳姐四位演員都非常優秀,演得也很好。新版就不說了,沒氣質沒神韻,寶玉跟林妹妹站一起就像母子倆。
3. 造型失敗~~那個鍋貼頭,讓人難以接受。
-----------------------------------------------------------------------87版的紅樓夢是無法復制了,因為那個時代的理想主義無法復制。在那個時代,從導演到演員,甚至只是一個劇務,都是那麼的投入,那麼的精彩。他們對紅樓夢這部戲不但有敬畏,而且有深情。不要說主角,就連配角都入戲太深。主角譬如林黛玉的飾演者,配角譬如晴雯的飾演者,她們都是在用生命演戲。尼采說,愛一切血寫的文字。我們說,愛一切用生命演繹的戲。現在,理想主義被功利砍掉,用生命演戲早成陳跡。我們怎能指望,一部用錢堆出來的戲,一部酷愛低劣炒作的戲,一部充斥著猥瑣潛規則的戲,能夠變成新的經典?它甚至都不可能精緻。逝者如斯,經典不可復制;我們能享有的,也許註定只有回憶。|好有才啊!
⑷ 《紅樓夢》這本古典文學名著改編成現代影視作品,對此書本身有什麼意義
87版的電視劇讓紅樓夢紅遍了大江南北,讓整個大中華文化圈的男女老幼都再一次的感受到了紅樓夢的魅力。用「再」這個字的原因是除去文化程度足夠閱讀理解紅樓夢小說的人外,其實很多文化程度並不高的人們也早就通過戲曲或長輩之間的口耳相傳知道些紅樓夢的故事。但通過電視劇,他們終於可以完全的通過看電視了解紅樓夢,並去享受它,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是把小說紅樓夢翻拍成電視劇的其中一個意義所在。
紅樓夢翻拍成影視劇對原著的影響利大於弊。影視劇的改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相當於程高,當初如果沒有這倆人,紅樓夢估計流傳不下來。如果沒有影視劇的改編,紅樓夢也不會有現在的影響力。同樣的,如果沒有現在這些影視劇對紅樓夢的再塑造,紅樓夢的受眾會萎縮到非常非常小,那就太可悲了。
⑸ 如果時下拍攝《紅樓夢》電影,你覺得由誰來導演有可能接近87版《紅樓夢》
借用一句廣告詞,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就是這個味道。
其實每個導演的拍戲方式方法都不一樣,沒有什麼可以比較的。就算是一個劇本不同導演也是比較不了的。
人總是喜歡先入為主,一直會用記憶中看老紅樓夢的感覺比較新劇,總是不滿意,感覺毀了經典。
觀眾眾口難調,一些東西拍的再好也是有不喜歡的,有吐槽的。還記得前階段播出的新紅樓夢沒少被扔雞蛋吧!
導演這行也是不容易,就不要給他們挖坑了,這個紅樓夢經典劇的坑,誰入坑誰,吃瓜群眾就可以坐等填土了。
導演也是個高智商的活,要協調出名演員,調教群眾演員,搞定投資商,用自己的視角把劇本演繹出來,要是個全方面人才才能做好。
成為一個好導演也是不容易,就不要折騰這些人去拍費力不討好的東西了。不然導演英明就毀於一旦了。
一些實習導演就更不應該自己找南牆撞了。現在熱門話題、流行小說這么多,題材隨便選,隨便找找都可以拍出有趣吸引人的作品,不要給自己找不痛快。
有得螃蟹不是都可以吃的,就算你吃過了,也要有強大的心裡素質、健康的身體素質來接收後遺症。
可能是有50的機會一炮而紅,成為導演界的新星,前途無量。
還有50的機會背上爛片導演稱號,以後都要遠離導演行業了,遠離夢想。
不管怎樣記得自己選的路,在怎麼作人磨人,跪著也要寵著走到盡頭。
⑹ 為什麼《紅樓夢》很少被改編成電影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可謂經典中的經典。很多學者研究對《紅樓夢》的研究尚力量里不足,拍攝為電影則更是難上加難。《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書中情節環環相扣,其中的暗伏線更是綿延萬里,處處暗現,要想將有如此深厚內涵如此有內容的一大本書拍攝成一部僅僅幾個小時的電影,這對於導演,編劇來說是很有挑戰的事情。所以拍攝的大部分作品不能將其中的內涵和曹雪芹想要表達的主題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且不說《紅樓夢》的內涵有多麼廣大,單看將《紅樓夢》這本文言古典小說改編為劇本就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曾經《霸王別姬》和《活著》的兩部經典作品的編劇——蘆葦在一次訪談中與記者談到了關於改編《紅樓夢》的問題。蘆葦先生回答說「如果膽沒被嚇破的話,也得把自己好好掂量,看看自己配不配去干如此尊貴的事。當年張紀中找到我家來,讓我改編《水滸》。我說他媽的這可是四大名著呀。他說,四大名著怎麼著了,不能拍電視劇了?我說拍可以,但拍之前得照照鏡子。看咱自己配不配干這個事。張紀中說你有錢不掙,你有病呀。我說這錢掙了,害怕被士林中的有識之士下了油鍋。」試想,如此有才有能力的編劇,都這樣說了,可見拍攝紅樓夢電影是有多麼大的難度。再退一步講,有人把它拍成電影,但是這個人非得對諸如。滿漢文化主奴關系,兒童少年與成人之別,以及作者的敘事技巧,結構將星等等都特別敏感,高度自覺,這才有可能改編成功,將它拍為成功的電影。
最後用蘆葦的一句話作為結尾。「我對《紅樓夢》,心存敬畏。這個時代,有的是膽大包天,敢在經典身上撒尿的狠男斗女。我自量不才,不敢冒犯經典,還是躲一邊兒吧」
⑺ 《紅樓夢》與影視改編
一、關於黛玉和寶釵的看法
《紅樓夢》的研究文章很多,但有些說法我不能苟同。
首先我不能容忍有些文章貶低黛玉而誇贊寶釵,好象是說黛玉尖酸刻薄,而寶釵聰明會來事兒。其實黛玉和寶玉才真的是天生一對,是心靈相通的知己,他們是最相配的,可是世俗的眼光卻常常選擇處事圓滑、虛偽的寶釵。
其實黛玉的悲劇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她無依無靠,無人為她做主,又有那麼幾分別人容不得的傲氣,不為當時世道所容。而寶釵不同,有家有業,有母親兄弟,有這樣的背景,缺點也就變成了優點,而真摯熱忱、重情重義的黛玉,為什麼有那麼點叛逆,那麼點傲氣呢,在那些人的眼中,她的優點也就變成了缺點。
現實中的情形往往如此,如在選擇使用人才上,一個最合適的人選,往往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原因並不在他的本身,而是因為種種其他原因。
二、對《紅樓夢》的影視作品的看法。
《紅樓夢》近年來最有影響的影視作品當屬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視版和電影版的兩部《紅樓夢》。這兩部作品可以說各有千秋,都屬於鴻篇巨制。
電影版製作精良,演員陣容強大,敘事和場景都無可挑剔,最可貴的是忠實原著,表現了寶黛的愛情悲劇,具有震憾人心的效果。但也有一個最大的敗筆,就是寶玉演員的選用,寶玉本是男人,為何大家都喜歡找女人來演,扮演寶玉的演員個子瘦小,怎麼看都是個女孩,即使畫了濃眉,濃眉下面還是一雙女孩子的眼睛,中國這么大,怎麼就找她來演寶玉呢。
總之寶玉這個角色找個女人來演或是找個娘娘腔的男人演我都不喜歡。難道男人就不能演寶玉嗎,在我熟悉的男演員中,就可以隨手拈來。打個比方,我覺得最合適的是年輕時的苗僑偉(楊康扮演者),他面似滿月,面龐清秀,是我心目中的最佳人選,還有張國榮、林志穎……都是合適的人選,此種類型的男演員並不很難找吧。還有,電影版中扮演黛玉的演員缺乏一種憂郁沉靜的氣質。
電視版的《紅樓夢》人物造型上相當成功,雖然電影版中的大腕演員比較多,但電視版並不輸電影版。電影版的超長篇幅(相對電影來說),及電影觀賞的局限性,註定它的影響力普及率不及電視版。
電視版最致命的缺點就是胡亂改造原著,主要是後半部分,改得面目全非,據說拍攝時也找了些紅學家,卻把黛玉之死寫成因得了病,在寶玉出遠門時,吐了幾口血,憂郁而死,這就把整部《紅樓夢》的意義,把寶黛的愛情悲劇全部破壞了。
多年來研究《紅樓夢》者有一個慣例,就是對曹雪芹極力推崇,而對高鶚卻貶斥有加,其實,高鶚對《紅樓夢》的保存和推廣居功至偉,應該說沒有他,《紅樓夢》絕不會有這樣廣泛的流傳,如此大的影響力。從這一點上來看,高鶚是偉大的。何況他的續作基本符合了曹雪芹的原意,寫出了寶黛的悲劇,寫出了封建大家族的覆滅,而後四十回寫得最有光彩的就是黛玉之死,應該也是全書的最高潮。在寶玉大婚的慶典中,她凄涼地死去了,她拒絕治療拒絕吃葯,她決心用一死去表達最強烈的抗爭,她死於那些當權者的自私和冷漠。
為什麼總是說曹雪芹的原意如何如何,為什麼總要在前80回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詩句中摳線索。難道那些詩作就可以當成寫作提綱?我想,這個說法就是曹雪芹也不會認同的。
就算曹雪芹的原意是寫林黛玉淚盡而死,(怪自己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不好,怨不得別人),那麼我認為曹雪芹真的如此寫的話,這一點上就沒有續作高明。電視版《紅樓夢》的這一「續寫」實在是最大的敗筆。
有一件事足以證明我的觀點,就是幾百年來,《紅樓夢》的續作不計其數,卻沒有一部能夠超越高鶚版的續作。現在就更無可能也無必要再去搞更「高明」的續寫。正如唐詩宋詞是後人無法超越的高峰,我們有必要再寫古體詩去和古人比高下嗎?哪怕又出現個什麼「尊唐派」「宗宋派」,哪怕能寫出「門外野風開白蓮」這樣的詩句,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時代不同,背景不同,欣賞習慣和口味都不同了,還是尊重用字字血淚創造出偉大作品的古人吧。
⑻ 你覺得《紅樓夢》中哪些情節可以拍成一部電影
紅樓夢每一章節都能拍成一部電影,其中最經典的是黛玉葬花,劉姥姥進榮國府都可以拍成電影。
⑼ 紅樓夢為啥不能拍成電影
要拍成電影,也只能是選擇《紅樓夢》裡面比較精彩的橋段,比如「黛玉葬花」之類的,但是這類電影最難拍,沒有前面的鋪墊,是達不到這個效果的,所以如果只選擇其中一段,不僅失去了《紅樓夢》的韻味,而且可能故事還講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