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正英的僵尸片系列应该按什么顺序看
从英叔年轻时看起吧(按年代来看吧)(网络搜索林正英,资料里有分年代)!越后面会觉得英叔的手法和演技会越来越娴熟老成,不是说英叔前面的片子不好只是我觉得英叔演的越久经验也会越多~
2. 僵尸电影开头讲林正英作法看星辰
我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符合,应该是《灵幻先生》
导演: 刘观伟
主演: 林正英 ,吴耀汉, 楼南光, 王玉环 ,何健威 ,午马 ,洪金宝 ,元奎
时长: 92分钟
地区: 香港
类型: 恐怖, 喜剧
年代:1987
剧情介绍:
江湖术士茅山明(吴耀汉 饰)法术不精,鬼点子倒层出不穷,经常带着大宝(吕方 饰)、小宝二鬼骗 吃 骗 喝。在为富豪谭百万驱 鬼之时遇到厉 鬼,连夜逃走。深夜时分,茅山明闯进以寂静之村。时村庄遭受邪 祟 马 贼 骚 扰,戒备森严。茅山明被保安队长(楼南光 饰)误作马贼抓获,幸亏道长九叔(林正英 饰)及时出现才逃过一劫。 正在此时,马贼杀到,经过一场大战,村民成功将马 贼击退。因一场纷争,大宝小宝被九叔收去。茅山明从此认识到人 鬼 殊 途的道理,决定和二 鬼分手,然大宝却被擅长法术的马 贼 虏去……
3. 林正英演的僵尸片一共有几部
林正英出演过17部僵尸片。
1、《僵尸先生》
该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初年,富贵乡绅任发的先父当年威逼利诱求得一块风水宝地,经风水先生的指点,下葬二十年后必须起坟迁葬,才能泽被子孙。任发遂请来了林正英饰演的道士九叔和他的两个徒弟迁葬,未料尸体已化作僵尸,由此展开的故事。
《僵尸先生》是香港灵幻电影的巅峰之作,开启了香港的“僵尸大时代”,引起了争拍僵尸片的热潮。
2、《僵尸家族》
影片讲述黑市古董商郭敦煌带同两徒弟寻找古物,三人发现一家三口三具僵尸。郭决定买往黑市。运送途中,郭不慎弄脱小僵尸头上镇邪纸符,小僵尸逃脱被不明真相的小朋友当朋友。
密室内,一徒弟亦因弄脱僵尸纸符,僵尸番生。郭返回,与徒弟跟两个大僵尸搏斗,合力制服了僵尸,但徒弟被僵尸咬伤,于是前往林医生处求医。林医生为怕僵尸遗祸,他主张把僵尸消灭。
古董商却因不甘损失,加上警察介入,各方混战一场,两个大僵尸乘机逃走。僵尸一家团聚,由此开始一番争斗。
3、《灵幻先生》
影片讲述了人与鬼恩怨的故事。江湖术士茅山明法术不精,鬼点子倒层出不穷,经常带着大宝、小宝二个鬼骗吃骗喝。在为富豪谭百万驱鬼之时遇到厉鬼,连夜逃走。深夜时分,茅山明闯进村时,村庄遭受邪祟马贼骚扰,戒备森严。
茅山明被保安队长误作马贼抓获,幸亏道长九叔及时出现才逃过一劫。正在此时,马贼杀到,经过一场大战,村民成功将马贼击退。因一场纷争,大宝小宝被九叔收去。茅山明从此认识到人鬼殊途的道理,决定和二鬼分手。
然大宝却被擅长法术的马贼掳去,并让大宝攻击穿道士袍的人,而悍匪王婆则去救两个作为人质的同伴,结果死在井底变成厉鬼。王婆在化作厉鬼之后,对九叔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
最终被九叔用祖师爷太上老君李耳以前用过的拂尘刺穿金光四射,痛苦嚎叫着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魂飞烟灭了。
4、《一眉道人》
一眉道人修为高强,擅长茅山道术,和徒弟阿豪住在一个小镇上,他养了一只清朝的小僵尸,小僵尸经常帮他和阿豪办事。一天一眉道人被邻镇的人邀请去捉鬼,因为邻镇瘟疫蔓延,不时有僵尸出没。一眉道人带上阿豪和小僵尸出发了。
在邻镇一眉道人他们遇上了一群修女,阿豪弄出不少笑话。一眉道人发现邻镇的引用水源都被尸毒污染,不能饮用,于是和阿豪一起寻找水源。他在教堂的地下室发现了僵尸的痕迹,原来此处本来放着一具西洋僵尸,邻镇乡公所的所长意外令西洋僵尸复活了,最终中西结合打败了西洋僵尸。
此片茅山术与西方僵尸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观众大为受落。打开了香港电影人重新审视本土僵尸电影的思路。
5、《新僵尸先生》
道长林正英开设祭坛,供奉那些被母亲堕胎以致肉体毁灭无法投胎的灵婴。祭坛中的灵婴大多天真可爱,但有三个因三番五次被堕胎,戾气十足,邪恶无比。
道长命徒儿秋生和文才将灵婴的偶人送至师妹蔗姑处供养,却不慎将尚未修炼完毕的邪恶灵婴放走,附在正英旧情人莲妹的身上。莲妹嫁给某军阀,军阀为怪病困扰,请来正英师徒。
正英检查军阀家墓穴得知,军阀父亲已幻化成僵尸,尸毒为害子嗣。另一方面,正英偶然发现邪婴出现于帅府,知其中有变,遂急忙赶来。
4. 林正英的僵尸电影,比如:一眉道人和僵尸先生系列还有新僵尸先生这类的排序(先看哪个后看哪个)我想从头
虽然都叫九叔,但是剧情没有关联的
5. 林正英僵尸电影问题,
是《音乐僵尸》啦。。。
剧情简介
初年间,江南一带盛行赶尸行业,即是将客死异乡人之尸体,由专人赶回所属乡间安葬。而当年赶尸界极负盛名之马如龙师父因与师兄振英师父不和,而另起字号。带领两徒弟,阿豪与阿强开始接第一单赶尸生意。阿豪在单独赶送任老太爷尸体往任府途中,结识了由旧金山回中国的少女珠珠,豪与强惊为天人,相亘捉弄对方,以博伊人芳心。更想不到的是,任老太爷尸体被外国考古家偷去作解剖实验用,但所用的西药,使任尸起了很大的反应,变成一个穷凶极恶吸血成性的僵尸。使得道士们用传统的中国方法对付不了它,此僵尸孙女珠珠有一个音乐怀表,是它生前送给她的。僵尸一听到怀表的音乐就安静下来,但一次在收服僵尸的过程中,怀表被一徒不小心弄坏了。另一方面,虚伪的警察厅也威胁师徒三人,他们很可能面临枪毙的危险,就在这时林师傅出现了......
6. 林正英拍僵尸片立下了什么规矩
立下了,不要太过于投入到角色中的规矩。因为僵尸片非常恐怖,如果入戏太深就会产生影响。
7. 求林正英的一部僵尸片(具体看描述)
是《僵尸先生》,很经典的。
富绅任某听从风水先生劝告,将先父棺木移往他处。道长九叔应邀帮办此事,棺木打开,尸身未腐。九叔生疑,命徒弟文才、秋生小心看管。深夜,任某被僵尸杀死,文才为保护心上人而身中尸毒,自己险些也变成僵尸。秋生被多情女鬼迷惑,九叔念女鬼并无恶意且从僵尸手中救还过秋生,遂放过女鬼。当僵尸到九叔家中欲咬其孙女时;九叔赶到,并和徒弟秋生一起制服僵尸,无奈僵尸太强,两人无法对付,正当九叔不敌之际,师弟赶尸道士赶到,三人合力,终将僵尸烧死。
8. 林正英拍的僵尸片怎么这么好看,为什么重复看好多遍也不会感到腻
英叔开创了香港僵尸片的黄金时代,他饰演的僵尸道长深入人心,几乎成了僵尸片的代言人,尽管他已经离开我们21年了,但在如今丧尸灵异片横行的时代,提起最好看的僵尸片,人们第一个提及的几乎还是英叔所代表的僵尸电影系列,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能让英叔所拍的僵尸电影在21年后电影特效和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依旧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英叔出色的武术功底出生于1952年的林正英,和大多数港星一样自幼家境贫穷小学没上完就辍学进入了社会,所幸的是11岁时拜入了当时著名的京剧戏班师傅粉菊花。
粉菊花是谁很多人表示不知道,但提起她老人家的一众徒弟,那可都是大名鼎鼎的香港武打影星,其中除了林正英英叔外,还有董玮、陈宝珠、萧芳芳、陈好逑、林家声、凤凰女、筱菊红、张露露、杨盼盼、惠天赐、罗家英、尊龙、钟发丶孟海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人几乎撑起了当时香港影坛的半壁江山。
还有一点很重要,粉菊花是中国第一位功夫片女星,1925年主演了中国的第一部武侠片《女侠李飞飞》,英叔11岁就拜在这么厉害的师傅门下,武术功底自然差不了,因为武术这东西越年轻练习越好啊。果然,6年后,l7岁的林正英经人介绍进入邵氏电影公司担任龙虎武师,后因表现出色在两年后受邀到李小龙回港主演的首部功夫电影《唐山大兄》中担任武术指导,因为与李小龙配合默契成为了李小龙的得力助手。据说后来李小龙是没有林正英在旁宁可不开机拍摄,两人也相继又合作了《精武门》、《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等。
9. 林正英都主演过哪些电影,按年代顺序排下
80年代:
1,《鬼咬鬼》
《鬼咬鬼》是宝祥影业有限公司出品,洪金宝制作并监制,刘观伟执导,洪金宝、孟海、龚慈恩、林正英、午马、钟发、谭倩红、狄威、叶荣祖等人主演的僵尸灵幻片。
影片讲述了肥宝发梦与指腹为婚的朱家大小姐朱女私奔,史公子也想早日得到朱女的肉体,并请妖人用巫术陷害肥宝,从而引发一场争女大战的故事。
2,《一眉道人》
《一眉道人》是由嘉禾电影公司出品的灵幻僵尸片,该片由林正英执导,史美仪、陈锦昌、沈治良编剧,林正英、钱小豪、吕方、吴君如、楼南光联合主演。该片讲述了一眉道长和徒弟阿豪运用法术对抗西洋僵尸的故事,影片于1989年7月26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90年代:
1,《鬼打鬼之黄金道士》
《鬼打鬼之黄金道士》是由陈会毅执导、林正英、罗慧娟、沈威、楼南光等主演的一部鬼片,影片讲述了道士英叔徒弟六人和女鬼阿娟的故事。该片于1992年11月13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2,《金装鬼打鬼》
《金装鬼打鬼》是由陈会毅执导,林正英、陈颖芝、楼南光等人主演的一部恐怖片。影片讲述了奸商刘有光让女明星叶玉芝向官员出卖肉体却发生恐怖事件的故事。
3,《音乐僵尸》
《音乐僵尸》是唐伟成执导,冯淬帆、林正英等主演的喜剧片。该片讲述了了茅山道士麻麻地(冯淬帆饰)与师兄(林正英)不和,带着两个徒弟阿豪(李家声 饰)和阿强(熊欣欣 饰)另起炉灶,在江南一带赶尸为业。
10. 林正英好看的僵尸片有哪几部(电影)
楼主你好!
在香港的僵尸电影中,许多影星都扮演过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长”,比如钟发、陈友,郑则仕、吴耀汉,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论最受欢迎、拍得最多,则当属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连画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长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为香港僵尸电影的代表人物,林正英对僵尸片这种令自己声名鹊起的题材确实也情有独钟,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因此,当香港传统的茅山僵尸片由于被众多跟风之作反复模仿毫无创新,以至渐渐失去观众时,林正英为避免香港僵尸电影黔驴技穷、自断生路,拍摄的此类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余,亦开始积极将西方吸血鬼及僵尸融入香港僵尸片中,他于1989年自导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结合”的最佳范本,该片不仅将民间“养鬼”之说改成“养小僵尸”,道长与小僵尸居然情同父子、共同对敌!而且大胆引出西洋吸血僵尸,来一场中西大战,影片最热闹新奇之处便是茅山术降不住西洋僵尸,一眉道人无奈之下用炸药爆破,却仍然不能奏效,最终竟是用泥沼困住西洋僵尸,方才大功告成。整部《一眉道人》搞笑刺激,茅山道长与基督教徒的“鸡同鸭讲”、茅山术与西方僵尸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观众大为受落。影片上映后票房过千万,虽因林正英不计成本、精益求精未能盈利,却打开了香港电影人重新审视本土僵尸电影的思路。之后的1990年,本已山穷水尽的香港僵尸电影再度掀起创作热潮,西风东渐之势亦愈演愈烈。
打响1990年僵尸电影第一炮的,是与林正英共同出身洪家家班的钱月笙、陈会毅,两人合作的《捉鬼合家欢》名为“捉鬼”,实为“收藏僵尸”,鬼倒是有一个,却是忠心耿耿的“鬼仆”。影片最有创意的地方是开篇用现代科学仪器给僵尸做实验,本来很有搞头,可惜没有深入,最终只沦为一个小噱头而已。
林正英在这年也拍出一部《驱魔警察》,从民初走向现代,沿袭了刘镇伟《猛鬼差馆》中警察拍档与尸魔斗法的模式,不过玩的仍是茅山术,算是茅山僵尸片与警察搭档破案两大类型片的综合体。至于擅长中西混合的刘镇伟,在稍后的《尸家重地》中,表面看来似乎向本土传统僵尸片取经,并夹以盗宝情节,实质上却是借僵尸题材调侃政治。影片中的千年僵尸居然是秦始皇,而且仍如生前一般桀傲张狂。一群人在舞台上假扮荆轲、王昭君胡搞乱唱、意图接近秦尸然后灭之的桥段,充满戏谑,实是刘镇伟喜剧风格的最佳体现!
其实,若论香港的僵尸片中将民俗传统与西洋吸血僵尸结合得最为荒诞的,应首推陆剑明导演的《僵尸医生》。影片从医生林保怡在英格兰与女吸血鬼陈雅伦在一夜风流时被咬,事后回港逐渐呈现西方吸血僵尸症状:如惧怕阳光、贪食患者鲜血,喜着黑色斗篷、晚上睡觉甚至如蝙蝠倒悬粱上等等,好在那女吸血鬼又运功将他治好。孰料此时吸血鬼伯爵赶到香港,于是众人与其在医院展开血战,眼看不敌之际,林保怡等三名男医生竟然被刘、关、张蜀汉三杰附身,最终战败西洋吸血僵尸!看到此处,不得不佩服编剧信马由缰的超强想象力,但如此单纯为搞笑而搞笑的荒诞不经,观众似乎并不买帐。相比之下,倒是德宝公司制作的完全西洋化的吸血鬼电影《一咬OK》在1990年的几部僵尸片中最受欢迎,林子祥所饰的吸血鬼李伯爵,身处欧洲古堡,身着黑色礼服,如西方哥特文学中的贵族吸血鬼一般优雅,影片情节亦是有吸血、有惊情,有恶斗、有浪漫,颇得西方吸血鬼影片神韵,只是少了些惊恐怖的气氛罢了。这与之前香港的僵尸电影只顾胡乱抄袭和盲目嫁接,却从不理会西方吸血鬼与僵尸原来有本质不同的做法大相径庭,可称得上香港僵尸片向国际化靠拢的一次大胆尝试。
(五)
尽管1990年香港僵尸电影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完全放弃了本土茅山术的传统套路,但总的来讲,反映并不如人意。太多的粗制滥造使得观众对这类题材已经开始厌倦漠然,再加上王晶的赌片和稍后徐克的武侠片开始大行其道,电影片商闻风而动,都改拍赌片和武侠片去了,一时间当年极受欢迎的僵尸题材竟鲜有人再敢涉及。
而事实上,此时僵尸电影确实已积重难返,可怜只剩下林正英独撑大局,虽然又拍出如《非洲和尚》这等集茅山法术、异域风俗、喜剧名片《上帝也疯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僵尸祖宗大战非洲巨人等诸多精彩桥段的创意之作,但最终无力回天。因此,这之后的作品无论是回归本土茅山僵尸片的《僵尸至尊》、《新僵尸先生》、《音乐僵尸》、《湘西尸王》,还是如《一咬OK》一样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电影的《一屋哨牙鬼》都不可避免的接连票房败北——待到1993年,港台跟风武侠片的热潮风起云涌之时,香港的僵尸片却彻底陷入绝境。
不过,俗语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20世纪90年代中期,僵尸题材虽然在香港大银幕上几近绝迹,却在电视荧屏上继续“苟延残喘”,而这依然要归功于“僵尸道长”林正英的不离不弃。1995年至1997年,他与亚视合作拍摄的《僵尸道长》系列剧集,收视率非常理想,令他看到了体现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还是大有市场的。谁知就在林正英欲再接再厉、准备接拍《僵尸道长》第三部时,却因肝癌于1997年病逝。这位平时素来低调的“老实人”(蔡澜语)的死讯一公布,香港电影界皆惊,痛惜之余,不免哀叹香港自《僵尸先生》以来创立的只用土法特技及功夫杂技便可营造惊人视觉效果、且具有黑色喜剧风格的茅山僵尸片,在林正英仙逝后恐怕真的要失传了。
事实似乎正是如此,且看90年代末期至新世纪之初,香港银幕上倒是又出现了类似僵尸电影的《生化寿尸》(叶伟信导演)和《生化特警之丧尸任务》(郑伟文导演)等片,不过它们的主干情节模仿的皆是西方电子游戏《生化危机》,至于什么生化寿尸、丧尸也都是舶来品,主要是靠病毒感染,面目狰狞凶残吓人或可与中国本土僵尸有一拼,但严格来说,其实与僵尸片根本无甚关联。而在电视荧屏上,亚视在林正英死后,放弃制作传统民俗的《僵尸道长》,转而拍摄完全借鉴西方吸血僵尸家族体系的现代灵异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剧情则是中西合璧,主题较之以前完全娱乐性的僵尸片更有深意,讲爱与拯救,再加上制作精良,表演出色,结果大受欢迎,连亚视的死对头、无线电视台的老板邵逸夫都大度的夸《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拍得好看呢。但尽管如此,该剧拍到第二部便开始收视下滑,并且这股“西风东渐”的僵尸题材也并未因此延伸到大银幕上来。 (六)
说到近两年来的香港僵尸电影,倒有两部问世,一部是2001年梁鸿华导演的《赶尸先生》,另一部是徐克监制、钱升伟导演的《僵尸大时代》。这两部电影皆可称得上回归传统的茅山僵尸片,《赶尸先生》甚至完全取材自湘西赶尸的传说,集巫术、茅山、下蛊等民俗怪谈于一身,连男女角色的服饰都取自湘西少数民族,追根溯源到如此境地,在港片中固然少见,但对观众而言,却也未觉有多新鲜。至于徐克的《僵尸大时代》,表面看来,清末背景、师徒斗趣、深宅斗法、尸变、师徒合力斗僵尸体等情节皆是套自本土传统僵尸片,但实际上仍体现了徐克一贯的冷竣风格,人与人之间各怀鬼胎、尔鹬我诈,为了面子传宗接代、为了利益谋财害命!暗冷的色调,惊魂的夜晚,儿女之情是如此苍白无力,有的只是对僵尸的恐惧,对这个世道的漠然。
《蜀山传》之后的徐克没有再大玩电脑特技,而是注重写实的动作打斗,但剪接依然凌厉,视觉效果依然惊人。只可惜《僵尸大时代》空有徐克的意念,却没有良好的内容和细节基础,各方面都不对劲,让观众看得莫名其妙,仍不免沦为一部技术性电影,最终竟至影片迄今还未公开上映,只以音像制品方式流入市场的悲惨境地。
现今看来,体现民俗传统的茅山僵尸片似乎已走到尽头,少有观众捧场。而走完全借鉴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电影,大搞电脑特技+功夫打斗的中西合璧,不仅吸血僵尸是西方品种,甚至连降治僵尸的人类身份及手法亦完全洋化的国际路子到底能否成功,还须看今年暑期的《千机变》成绩如何?
另外,最近扬言要开拍新型僵尸片的香港导演罗志良说,他们要给僵尸一个全新的形象,既不同于中国本土僵尸,又迥异于西方吸血鬼及僵尸,闭气吸血的桥段皆不用,并且有思想,有表情。而影片的情节内容较之以往的香港僵尸片也会有全新的变化——试想罗志良若是真能成功的话,到时令创作枯竭的香港僵尸题材再逢生机也说不定。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