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从摄影摄像角度写三篇电影的影评,别太专业。
1)构图。是指进入摄影摄像镜头映现到胶片磁带上的各种(或一种)物体,在画面上所占的位置及相互连接的关系。换句话说,是进入摄影摄像像框的景观是一种怎样的图例。
距离。由于距离的不同,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之分。某一镜
使用特写或是中景(或是其他景别),取决与影片的内容叙述与表现,还包括着叙述者的叙述态度和感情,以及预想中的对观众的感染。
角度。常见的拍摄表现角度有:平摄、俯摄、仰摄等。这些角度的选择,在于剧情的演示和感情的寄寓。
构图的意义,是要自然地表现生活故事,在叙述过程中,使观众感受着电影的形式美。
2) 用光。包括对自然光(太阳和月亮)、人工光(灯光)的利用。由于摄影摄像必须在一定的场合下表现某种特定的环境,在有光线的情况下才能使观众看到所拍摄的内容。
光的第一作用是表现特定环境,而每个环境都有其相应的光线。用光表现特定环境下的人与景物,起着真实气氛的作用。
光的第二作用则是对拍摄对象的强调,或强或弱的光线,或顺或逆的拍摄,反映出影片的作者对事物的某种强调。这种强调,既应和剧情的发展相关,又应同叙述的态度与方式相联。
综合起来,光的运用从其基本的层面来看是表现环境的特定性。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则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态度,给观众以情绪、感觉上的影响。
3)色彩。色彩在彩色摄影摄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万物各有其色。影片中所表现的物体也显出多彩的绚丽。影片中的色彩,首先要解决的是对生活中物体色彩美丽的还原。一般地说,生活中的色彩应当在影片中得到生动的展现。这还不是色彩的全部。影片中的色彩,不是对生活中色彩的堆积和罗列,而是体现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创造。
4)镜头的移动。在拍摄运动着的人物或事物时,摄影机在运动中跟踪拍摄对象,是摄影摄像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显露出摄影摄像师的技巧与风格。
评摄影摄像的主要原则:
第一, 摄影摄像可以单独评论,却不应与影视片整体割裂开来。摄影摄像既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又不能脱离影片内容而独立存在。
摄影摄像是一种艺术创造。这种创造要纳入影视片的总体构思中加以检验和认识。
第二, 摄影摄像作为艺术创造,不只是对自然、生活、事件等拍摄对象的还原,还要看摄影摄像师的创造性劳动,怎样去表现、创造美与美的形象。
第三, 摄影摄像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创造,对摄影摄像的评论要有理论准备,又要有不断积累的评论实践,还需要在认识、掌握影视艺术规律和摄影摄像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② 看电影的艺术——摄影与特殊艺术效果(2)
特殊艺术效果是通过特殊的视觉技巧来表现的。
1. 通过手持摄像机的抖动,不稳定性以及不规则运动来表现主观视点的真实性。
手持摄像机对于拍摄暴力动作的场景有特殊效果。它的不确定性,混乱及富于变化的特质与暴力想吻合。
2.通过摄影角度来表现不同的拍摄效果。
低角度镜头, 摄影机放在低于视平线的位置,将主体的尺寸或重要性无限夸大,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让人窒息的绝望恐惧,变形扭曲的平凡之物,烦恼郁闷的纠结情绪,命悬一线的紧张时刻,……极度的夸张必然引起张力十足的共情。
高角度镜头, 摄影机放在高于视平线的位置,使主体变小,弱化其重要性。就像格列佛看待利立浦特人,俯视一切。
给观众营造出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主体的错觉,对其表现的视觉效果更多一些理解和共鸣。
3.色彩,漫射和柔焦
色彩, 滤色镜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特效,一些影片中所呈现的灰色调,暗色调或是温馨浪漫的色调。可以让天空的蓝色变浅,以显云彩之白,让绿色加深以突出生机活力,在镜头前加上红色滤镜来表现冲动或激情。
漫射, 用尼龙袜套在镜头前,过滤光线,弱化色彩,产生一种漫射的效果。
使影片呈现出厚度和质感,或年代久远,醇厚温和,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充满魅力;或朦胧如诗,缥缈悠远,如梦似幻;亦或美景如画,置身其中,感叹天地之造物,抒发心中之幽情。
柔焦, 轻微虚焦,有助于表达主观态度。比如表现主体微妙的心理变化,慌不择路的紧张,莫名其妙的忧愁,坠入情网的不知所措……都可以用模糊的情境来展现一刹那的情绪。
4用特殊镜头来表现现实场景的扭曲,如广角镜头夸张透视感,使前景与后景看起来比实际距离远或大;长焦镜头,压缩空间深度,使前景与后景看起来比实际要近或小;还有一种鱼眼镜头,拍摄时画面的水平与垂直平面弯曲,扭曲画面纵深的相对关系,还会让演员的五官变形,大多表现一些迷离的反常状态。
5.快动作则表现一种慌乱,紧张或是纯粹的喜剧效果,会压缩时间或年代。
现代电影中的特效实现了许多力所不能及,非人力创造的视觉效果。
人们对真实和特效已经无法分清,沉浸在虚构的世界,感受面面的波澜壮阔,奇幻,魔法,冒险,超能力,异行,穿越,正如理查德.爱德隆德所说 视觉特效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只要它们继续满足观众的欲望,并且其他技术无法替代,那么它们将继续成功。
动画特效,特别是吸引成年人的特效, 使动画片也成为了大荧幕的佼佼者。
动画片分为三种类型,手绘,定格动画和电脑动画。
手绘动画,那是许多人美好又甜蜜的记忆,最有名的莫过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悬崖上的金鱼姬》,画面精美,风格清新,在柔和治愈的氛围中学会思索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定格动画,对小型物件的人物或玩偶状的人物进行不断的移动,以每秒24帧的进度对其动作做出调整。
像是韦斯.安德森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爱冒险,有担当和责任的狐狸爸爸的形象。
电脑动画,第一部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动画片是皮克斯动画工厂的《玩具总动员》,还有3D动画长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埃及王子》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优秀作品。
电影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审美,丰富了人们精神世界,她正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占据着观众的热爱之心。
③ 电影镜头分析
美国恐怖片《闪灵》通过镜头的运动、巧妙地剪辑等组成了电影视觉语言系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也被后来的一些恐怖片竞相模仿。以下就选取一些镜头进行分析,试着探究《闪灵》是通过镜头语言来渲染恐怖氛围的。
镜头一:在电影开头,当主人公杰克第一次开车前往酒店时,先是运动的空镜头将人们带入电影,在运动中故意倾斜,造成失衡的危险感。接着叠化俯拍镜头,镜头中茂密的两片树林中有一条极其狭小的小路,路中是杰克行驶的汽车,这种画面的构图加上俯拍的角度,给人以压抑感。镜头跟着汽车一步步向饭店靠近,前景是道路和汽车,后景是巨大的雪山,在这个画面中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镜头拍摄角度都是微微仰拍,使得在深山中的酒店显得高大和神秘。再配以刺耳的噪声,可以看出导演在暗示他们正在一步步走向危险之中。
镜头二:这一个片段采用的是运动镜头拍摄手法,几乎所有场景都是以贴在丹尼身上的跟拍镜头来完成。第一视角的拍摄手法会让观众感觉到视觉变得狭窄,多死角的布局和一直拐弯的情节设计,又给观众一种不确定周围安全与否的体验,经过层层的气氛渲染后,在遇到影片中的双胞胎姐妹后呈现出较好的恐怖效果。
镜头三:这里采用了仰拍的视角,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从这个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人公在“入魔”后几近疯狂的表情与猥琐可怖的气质,而门后面倒着写的“murder”谋杀一词,为后来的杰克用斧子劈门这一经典恐怖画面奠定了感情基调,提到铺垫与推动情节的作用。其次,影片经典的“闪前”镜头是在门上用口红反写的字母“murder”,字母反写,起初一时间辨识不出字母的意义,觉得红色的字迹歪歪扭扭有些恐怖,直到影片后半部分出现丹尼用口红反写字母的过程,并向母亲求救后,借助母亲房间的化妆镜看到正写的单词,瞬间情绪绷紧,后背发凉,这里可以看出通过剪辑对情绪渲染进行调动。
镜头四:导演在影片中设置了大量的放射式、对称式的构图,选取了一个大景深,由近及远,一层层向画面内部缩小,从而制造出一种压迫、沉重的气氛,突出了画面中的人物。
镜头五:在不同的房间大面积色块的使用,也给观众的视觉造成了碰撞,过于明艳的色彩与夸张的表现形式,使人产生紧张与恐惧的情绪,这也可以看出电影中色彩的运用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
总结:
电影中会使用大量的视听语言来渲染氛围,尤其是恐怖电影中,这部电影中没有过于血腥恐怖的画面来作为吓人的“点”,反而是通过一些巧妙的剪辑、沉闷的音效、跳跃的画面以及独特的拍摄视角,来渲染一种紧张的氛围,在观影的过程中让观众体验到刺激恐怖的情绪,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在时隔那么多年以后依旧被尊为“经典”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