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用数码相机看电影或MTV
数码相机看电影的方法:
现今的数码相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动态摄像功能,可以暂时充当一下数码摄像机,如果数码相机自带有麦克风和小喇叭,除了可以录制动态有声画面外,还可以通过TFT液晶屏欣赏一下回放的效果(包括听到的声音)。实际上,数码相机具有播放多媒体文件的功能,只是这种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必须是该数码相机所能识别的,也就是它所录制的那种特定格式,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手里的数码相机“打造成”一台便携式影片播放器,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欣赏自己所钟爱的影片或MTV了。
首先,必须保证有一部具有摄像功能的数码相机(没有摄像时间限制,摄像时间由存储卡大小决定),一张128MB以上容量的存储卡(该容量越大存储播放的时间越长),如果要欣赏MTV最好能有小喇叭,否则只能观看“无声电影”了,当然这也不是必须的。
下面我就以自己的Kodak数码相机为例介绍一下如何实现在相机上看电影。先用相机拍摄一段时间的录像,然后将其连接电脑,通过USB连线把刚刚拍摄的影片文件传送至电脑中,接着就要用软件对该文件的格式做一次彻底的分析了。由于我的相机生成的是MOV格式文件,因此采用QuickTime播放软件对其属性进行分析:如图1,选择“Movie”→“Get Movie Properties”,可以看到许多有关该影片格式的详细信息,如尺寸大小(图2)、视频压缩格式(图3)、帧速FPS(图4)、音频压缩格式(图5)等。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大体可以了解数码相机能够识别的模式,要想实现最终的目标就必须把影片文件格式转换成这种模式,当然还必须注意了解其他一些细节,比如文件名称的命名规则等。根据相机的用户手册可知:照片被命名为100_nnnn.JPG 并依照其拍摄顺序编号第一张照片被命名为 100_
0001.JPG 允许使用的最大号码为100_9999.JPG;当存储卡包含 DCIM
100K6330 文件夹中名为 100_9999.JPG的照片时以后的照片出现在新文件夹 (DCIM101K6330)中从照片 101_0001.JPG 开始;即使你将照片传送至计算机或从相机中删除照片相机对所有其后的照片继续使用连续号码,例如,如果最后拍摄的照片是 100_0007.JPG, 然后你删除了该照片则拍摄的下一张照片会被命名为 100_0008.JPG。
为了避免对原文件系统造成破坏,必须严格按照上面的规则命名,而且要命名成存储卡还没有形成的文件,让相机认为这是“新拍摄”的影片,如你刚刚录制的影片文件为100_0010.MOV,那么转换的影片就要命名为100_0011.MOV、100_0012. MOV等。解决好这些问题后,选择“File”→“Export……”就可以转换输出了(必须是QuickTimePro版),如图6,按照上面的分析,选择压缩格式为H.263、帧速FPS为15、DataRate为220KB等,同理对音频也做相应的设置,最后形成如图7的结果就可以了。把转换好的影片文件传输至数码相机中时,最好用数码相机写入存储卡,而不是读卡器,否则很可能无法识别,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文件索引格式。
一切就绪后,就可以打开相机电源,并切换到存储卡单元,按下“Review”键,如果液晶屏直接显示出了播放画面,那么恭喜你成功了,此时按下“OK”键就可以播放了。若是出现“无法识别格式”字样则说明转换后的影片文件仍然无法被相机识别,别着急,重新分析一下原始文件,看看忽略了哪些细节,最好尽可能地使转换后文件的所有属性与原格式一致,不同的相机可能有区别但原理是一样的。
B. 苹果手机如何边看电影边录制
需要用到的手机和软件:Apple、(自带录屏软件ios11及以上)
1、播放自己想要录制的电影;
C. 怎么一边拍视频一边看电影
打开微视,点击下面中间的+,再点击下面中间的圆形按钮可,拍完视频点下右下方的编辑,可以加些音乐,滤镜
D. 教您怎样用专业的眼光看电影
用专业的眼光看电影,教你认识大片中的景别 当一个有眼光的合格观众! 对摄像摄影感兴趣的吧友都听说过一些熟悉的名词,例如远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等。听起来很简单,拍起来其实跟听起来是一样的简单。不过什么时候用远景,什么时候用全景,什么时候用特写,大特写和特写有啥作用?相信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同时不同的景别可带来不同的观赏感受这就是景别的魅力在正式的介绍之前,我们先来笼统的对景别进行一下说明。电影景别分类图景别: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电影为了适应人们在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心理上、视觉上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镜头的不同景别,犹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根据当时心理需要或趋身近看,或翘首远望,或浏览整个场面,或凝视事物主体乃至某个局部。这样,映现于银幕的画面形象,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在镜头拍摄上,也就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在一般的视频拍摄中,景别的划分通常有两个方式,一种就是以被拍摄人物角色在画面中被截取部分的多少来进行划分,另一种就是以被拍摄景物在镜头画面中被截取部分的多少来进行划分。按照造型风格和表现风格来分,景别可分为全景系列和近景系列。其中全景系列包含了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近景系列包含了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了大家了解的更深刻我就用经典的大片来详细介绍。例图:出自电影《龙门飞甲》大远景:一般用来确定当前事件发生的大场景,同时也为后面的镜头确定故事的情节关系。大远景典型的拍摄用法都是用于表现地域的广阔、大城市的天际线、一片街区或者一片大海等等。一般都是采用静止镜头或在不改变镜头画面结构的情况下缓慢移动拍摄,努力营造一种宁静、深远、空旷、广阔的意境。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一部电影的一段情节开场或结尾经常看到此类镜头。
例图:出自电影 《哈利波特》远景:相对于大远景来说,远景中的被摄人物或景物通常占镜头画面的1/2甚至1/3左右。它的目的是展示当前的地点、被摄主体和行为。这也是一般视频拍摄中最为重要的镜头,它包含了一段视频片段的几乎所有要素,远景可以描绘一个足球场、度假中心或者一片海水浴场。此类镜头为视频片段定下了基调,并且展示了主人公的活动空间。例图:出自电影《2001太空漫游》
全景:字面意义上来说就可以了解,把一个人头顶画面顶端,脚踩画面底端,就算全景景别了(人物的全身都可见)。不过“顶天立地”的拍摄感觉出来的人很“傻”,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拍摄全景时要在头顶和脚底留出来一定的距离,除非及特殊的情况下,不建议主体人物紧贴视频边框。例图:出自电影《亡命驾驶》中景:中景的镜头画面范围一般是指从人物的头顶到膝关节或者腰部的画面。不过千万不要把画面卡在膝盖和腰部,这是拍摄视频的大忌。同时也不要截取到手腕、脚腕等部位。中景和全景的区别在于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运动。中景画面是叙事性的景别,所以在平时的视频拍摄中占的比例较大。中景在两人或三人的对话场景中使用最频繁。脸部的表情和身体语言都能在此景别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镜头中还包含了足够的背景,可以让观赏视频的人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例图:出自电影《闪灵》
近景:近景拍摄主要截取的范围是在胸部以上。通常此类拍摄主要用于体现主人公的表情和部分肢体动作。近景和特写的表现手法类似,即视觉效果比较鲜明,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细节、动作进行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感情交流,揭示人物内心活动。例图:出自电影 美版《午夜凶铃》特写:特写镜头是拍摄人像的面部,或被摄物的局部所采用的镜头。特写镜头有很多变种,但是总体上拍摄人物是从肩旁上方截取画面。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为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单一。表现的对象在整个环境中突显了出来,造成强调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情绪变化,使欣赏者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受到感染。
E. 怎样在手机看电影软件上截取短视频
参考以下步骤可以截取短视频:
1、打开一个视频软件;
F. 电影是怎么拍摄的
电影的拍摄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耗费心力的工作,特别是商业大片,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最终完成。一般来说,电影拍摄离不开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三个步骤。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现在的电影很多场景和特效都要靠后期来完成,所以这部分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如果没有现场收音,那就得配音,如果是同期声,那也得处理现场的杂音等等,做到声画同步,碰到疏漏的地方,还要补拍补录等等,特效团队负责做影片中无法直接拍摄出的特效,这都是非常繁复的工作。
在我们外行人看来,这些事情想想都会觉得可怕,其实也只要有经验的导演统筹调度,严格执行片场制度,各部门人员很快就能适应,然后就是默契配合,寻得最佳的拍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