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如何去电影院看电影
看电影的具体步骤如下:
1、买票,可以先在网上买票或者电影院柜台处买票。
2. 如何看电影院上映的电影
因为拍摄电影要花费很多资金,有些电影方为了回本选择和电影院合作在电影院上映然后收取费用,这也是为了快速回本的方法,所以我觉得电影院上映电影很正常
3. 电影如何才能在电影院上映
首先肯定要过审,而且要根据时间段来,如果这个时间比较适合这类电影就会在电影院上映,其次电影的题材一定要积极向上,不能负面内容。
4. 电影怎么才能在院线上映
电影拍好后,只有上映才能拿到票房,才会有分红。那么一部目标进入院线的电影该如何拿到“龙标”呢?通常需要经历影片备案、影片拍摄、影片审查,才能获得电影的公映许可证,也就是“龙标”。
·申请·
首先,制片方需要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拿到电影的影片备案申请。
通过初审的影片会获得片头文件的光盘
终审通过后,才算正式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很多观众在观影前会发现,不同电影中,《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上显示字都有所不同,如“电审故字”“电审进字”等。
5. 影片制作完成怎么样才能在电影院上映
电影院分为几种:影视公司下属的电影院,就像华谊兄弟影视公司,在北京就有电影院,华谊兄弟影视公司拍的电影,在自己的电影院放映,也可以卖给别的电影院。还又影视城也有自己的电影院,想横店影视城,有自己的电影院,和电影制作方合作。还有就是专门做电影院的,一般是合作,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在影院播放拿提成!!
6. 电影院是如何放映电影 的,循环播放吗,间隔多少时间
不是循环播放,它是有电影的拷贝(电影拷贝的图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5%E7%D3%B0%BF%BD%B1%B4),机房是电影院中除观众厅以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放映机房的位置一般都在观众厅后部的上方,机房的地面标高应使放映俯角不超过规定的指标,如在35毫米普通银幕时为12°,在变形宽银幕时为6°,在70毫米宽胶片电影时为4°等等。放映35毫米系列电影的机房尺寸,其进深不应小于3.3米,宽度不应小于9米。70毫米电影的机房应较上述尺寸加大,其他各种电影则应据该片种的放映设备而定。
7. 电影院是如何播放电影的
电影院是使用数字机来播放电影的。
数字拷贝复制到数字电影服务器上,然后在密钥生效后和失效前的时间里也就是档期里可以播放。
数字电影是用数字电影服务器播放,通过数字电影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成像。声音是从数字电影服务器传输到解码器再到各路功放再到各扬声器播放。
数字拷贝就是块经过加密只能在数字电影服务器上读取的移动硬盘,数字电影服务器可以理解为一台显卡非常厉害的主机,数字电影放映机其实就是一台非常厉害的投影仪。
(7)电影院怎么样放映电影扩展阅读:
数字电影制作方式:
它有三种制作方式:一是计算机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拍摄;三是用胶片摄影机拍摄完成后,再数字化到电脑硬盘里。
从这三种拍摄方式的效果看,因为胶片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还远不是数字电影所能够赶得上的(2009年前)。
这与成像原理不同有关,卤化银软片基于自然感光成像,其颗粒的细腻程度远远大过CCD的人工设计光电学像素,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清晰数字摄像机的分辨率技术指标会逐渐接近甚至达到胶片摄影机的水平,但在色彩还原度上,高清数字摄像机仍旧无法达到胶片摄影机。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佳的院线级数字电影制作方式,仍旧是前期胶片拍摄,经过胶片洗印转数字信号进行后期编辑、处理后,再转为数字视频技术放映。
因前期的素材拍摄的画质已经确定,后期转为数字放映,由数字技术将卤化银的色彩和细节进行精确定位,其放映效果远远超过胶片放映机,避免了胶片的闪烁、模糊等等缺点。
电影院大片的“数字版”即为上述技术的成功实践。
另:根据德国传统的著名胶片摄影机品牌——阿莱数字技术研究实验室200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他们将数字摄影机的CCD像素无限扩大之后(8K),在实验室最精良的条件下进行的测试,影像的锐度达到惊人的细腻度,甚至人的毛孔绒毛都能看清楚。
但,在色彩还原度上和饱和度上,数字摄影机仍旧与胶片摄影机之间差距很大,数字技术几乎不可能达到胶片对色彩的敏锐度。因为数字技术的颜色,全是靠人工模拟的色彩种类。
比方说:如果被摄物体中某一个点上的颜色是CCD耦合电路中所没有的,那么,CCD就只能找一个最接近的去替代它,一旦这种情况多起来,色彩的还原度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在光感宽容度上,数字摄影机仍旧很弱。同等条件下,胶片摄影机只需要打一盏灯甚至不需要打灯,但数字摄影机却需要两盏甚至更多的灯光来弥补CCD的感光问题。
而在对比度上,数字技术的细节还原度则大大降低,当被摄物体的亮部和暗部对比较强之时,数字技术对细节的捕捉和“宽容性”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这也就是我们看数字拍摄的电影之时,会发现,当画面明暗对比较强之时,数字技术的电影,暗部的细节就会很少,甚至黑乎乎一片,但胶片电影却能呈现出非常微妙的细节和色彩对比。
该实验室的负责人最后的结论是:“在现今条件下,我们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数字技术全面取代胶片技术,仍旧没有充足的理由,我们看不到数字技术的决定性优势。”
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的前景,更加接近于电视艺术,而非电影。在数字技术出来30年的今天,世界拍摄电影的主流仍然是胶片摄影机,大概能够说明问题。
数字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和作品母带的保存效果,同等条件下,赛璐珞胶片对作品的保存,只能在50年之内,甚至30年。因为卤化银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从时间上说,硬盘的数字技术,几乎是无损的。
8. 一部电影怎么才能在影院上映
首先要经过广电局的审核通过,审核通过才能出版
而且在地方影院上映不是你所决定的,这个是影院决定
要有影院愿意引进并且购买你的版权,才可以上映
建议你进行一定的宣传,在地方或者网络做出宣传
如有不清楚请继续追问
望采纳!
9. 有关电影院放映电影
我每次都想看到最后全放完 因为经常有彩蛋 但是多数时间看见别人走就跟着走了 不行以后上网补看
10. 电影院要如何选择合适的影院放映机
目前,国内市场依然以2K机为主流,但由于成本较高,国内对于1.3K的需求量较大,从长远来看将会成快速发展趋势。而具有前瞻性的4K技术,在成本高昂,且具备4K高分辨的影片的高度缺乏下,只能说是概念型产品,离实用性还相差甚远。
未来几年依然以1.3K和2K为主流,所以现在大多数影院还是应以选择2K、1.3K类数字放映机为主,有条件的可以再添几台4K数字放映机,虽说4K还不是主流,但是有突起的势头,备着几台4K放映机可显示了影院的“高档次、顺潮流”,也必会吸引不少对观影有高要求的高端观众,要选择合适的影院放映机,就要先了解放映机的种类性能!
一、胶片电影放映机
从使用拷贝上,可分为8毫米放映机(淘汰),16毫米放映机(淘汰),35毫米放映机和70毫米放映机(IMAX)。
从用途上可分为:提包机(流动机)固定机,坐机。
可放映影片类型:宽银幕,遮幅,等。 胶片放映机正逐步被数字放映机淘汰。
胶片放映机优点:色彩好,成像稳定。 数字放映机优点:无抖动,不易出现放映事故(断胶片)放映成本低。
二、 数字电影放映机
标准和特点
从高到底分为4K,2k,1.3k,0.8k。区别:4K(数字机分辩率为4096×2016 825万像素)是最高端,大城市都极少。并且4K可以同步的电影,2K都有。4K的设备只有在20米以上宽的银幕上才能看出与2K的效果差距。2K(数字机分辩率为2048×1080 221万像素)是国际标准机。1.3K(数字机分辩率为1280×1024 131万像素)是国家标准机。0.8K(数字机分辩率为1024×768 78.6万像素)是农村放映机。在这里4K和0.8K都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以上数字设备标准,我国均已颁布了暂行技术规范)。
分辨率
1.3K标准是国内标准。2K是国际标准。区别:1.3k国产电影基本同步,进口片包括港片(合拍算国产)2K则可以放分帐大片。电影全球同步(只要国家引进)1.3K放进口片,分账片放不了,买断片可以放的。放不了分账片,是由于版权,芯片级的硬件限制。
目前国内院线流行两种标准,一种是以1.3K数字机为主,用于放映国产片和批片;另一种则是以2K数字机为主,用于放映好莱坞大片。根据市场不同,影院将选择不同的配置。目前国内的电影制作方都已经掌握这两种技术,1.3K制作技术在国内已经相当成熟,2K是主流,还能兼容国产片,且正在参透二、三线城市。
而对于正在预热的4K技术,就目前来看,在国内市场实际应用还是非常局限。原因在于其高分辨相对应的影片并没有更上其发展步伐,具备4K技术的电影恐怕屈指可数。这也如最为火热的3D技术一样,不仅影片少,而其制作的3D影片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在国内具备观看效果极佳的3D影院数量也是相对有限,与火热的宣传报道反差较大,其无论是实用性、立体效果及内容都还无法达到用户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