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哥特风格的电影怎么拍的

哥特风格的电影怎么拍的

发布时间:2021-07-04 05:57:09

A. 介绍几部哥特风格的电影

早在1921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就拍出了一部名为《历代的巫术》的影片。众所周知,当时的电影刚刚诞生不久,还处在幼稚期,完整的有故事情节的影片还是凤毛麟角,电影特技也是简单粗糙,所以克里斯滕森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为我们在银幕上复现了一些有关“巫术”的影像资料。说是纪录片,但其中的镜头基本上是摆拍的,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倒更像是一部专题片。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哥特文化第一次融入到电影艺术的表达领域里,异教、死亡、巫术等阴暗面元素第一次成为了电影的表现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哥特电影。由于影片的主题过于超前,《历代的巫术》遭禁映达数十年之久,到二战以后才被解禁。值得玩味的是,历史上的哥特民族可能也正是来自于瑞典所在的斯堪地纳维亚地区,相隔千年之后,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人类第一部哥特电影。 不过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却是来自德国,在《历代的巫术》诞生一年之后,德国导演茂瑙拍摄了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大名鼎鼎的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事实上,影片中的主人公正是那位爱尔兰作家斯托克笔下的臭名昭著的德古拉伯爵,只是为了避免版权纠纷,茂瑙才给它改了个名字,不过此举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影片上映后,版权方面就一直麻烦不断,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尘埃落定的说法。不过,影片本身确实是非常成功,甫一上映就立刻引起了轰动,茂瑙也凭借此片奠定了自己大师级导演的地位。《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也成为了人类电影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德国影坛,正是表现主义电影处于统治地位的阶段,而除了《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以外,另一部表现主义电影《泥人哥连》,也是一部很出色的哥特电影。只不过由于《吸血鬼诺斯费拉杜》的光芒过于耀眼,以致《泥人哥连》几乎都被人遗忘了。 《吸血鬼诺斯费拉杜》的巨大影响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此时正处于上升时期的好莱坞对有票房号召力的题材自然是来者不拒,1931年,美国导演勃朗宁便依照斯托克的原著小说原原本本的将吸血鬼德库拉伯爵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这便是影片《吸血狂魔》。该片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上映后同样是好评如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尤其是本片的主演贝拉·卢戈西,他所刻画的吸血鬼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于在他死后多年,还有人坚信他本人就是一个真正的吸血鬼。 方兴未艾的哥特电影浪潮很快被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所打破,现实世界中的恐怖显然比银幕上的恐怖来得要可怕得多,在战争年代,人们在电影里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灵魂的抚慰,而不再是宣扬死亡、痛苦的哥特电影。 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复苏,电影产业也逐渐回暖,而哥特电影也再一次被纳入到了电影创作的轨道上。1958年,在德库拉小说诞生的地方——英国,这位大名鼎鼎的吸血鬼伯爵又一次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这便是特雷西·菲舍尔所拍摄的影片《德古拉的噩梦》。该片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吸血鬼形象,从这部影片开始,吸血鬼开始拥有又长又尖的獠牙,只要一张开嘴就会露出来。而主演克里斯托弗·李出色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他五十来岁、高大英俊、两鬓花白、举止威严,神情兼具贵族的优雅和兽性,成为后来者模仿的样板。可以说,《德库拉的噩梦》奠定了至今为止哥特电影中吸血鬼形象的标准模式。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所拍摄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摄影术运用精湛、画面效果精致、情节离奇恐怖,让人过目难忘。特别是影片的诗意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另一种全新的气质,极大的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不过总的来说,从战后一直到80年代,哥特电影还处于发展期,势头较弱,数量也不多,有影响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除了上面所提及的那几部以外,就得算1979年赫尔佐格所翻拍的他的前辈茂瑙的那部成名作了。赫尔佐格号称“德国四大导演”之一,辅之以克劳斯·金斯基的出色演绎,赫尔佐格版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在50年后取得了不亚于茂瑙版的成功。 在整个80年代,值得一提的哥特电影得算1983年好莱坞出品的《欲望》。这部由托尼·斯科特导演、凯瑟琳·德纳芙和苏珊·萨兰登主演的影片同样以吸血鬼为题材,但在这部影片中,吸血鬼角色不再是男性的专利,而是把女性吸血鬼作为了主角。当然在此前的影片中,也出现过女性吸血鬼,但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B. 哥特风格的电影

哥特电影被认为起源于1921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拍出了一部名为《历代的巫术》的电影,这部电影里,异教、死亡、巫术等阴暗元素第一次成为电影的表现主题。
不过,极有影响力的哥特电影却来自德国,1922年,德国导演茂瑙拍摄了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大名鼎鼎的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成为了人类电影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
上个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哥特电影不仅在欧美,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高潮。1990年,一个名叫蒂姆·波顿的导演找到了一个名叫强尼·戴普的演员,联袂为我们贡献了一部名为《剪刀手爱德华》的影片--自此,哥特电影复兴的大幕在好莱坞被彻底掀开了。作为一部当代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意义是怎么评价也不为过的。这部影片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
著名的哥特风格电影包括《剪刀手爱德华》、《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乌鸦》、《狼人》、《断头谷》、《魔咒女王》、《僵尸新娘》等等。

C. 哥特风格的电影作品 导演

Gormenghast

简体中文名: 歌门鬼城

导演: Andy Wilson

主演: Jonathan Rhys-Meyers / Christopher Lee / Stephen Fry

上映年度: 10 June 2000 (USA)

仇云盖堡。也有人叫它歌门鬼城。原作者马文·匹克(Mervyn Peake, 1911-1968),英国诗人、剧作家兼小说家。出生于中国,父亲是个传教医生;因为住在中国的缘故,他将幼时所看到的异国风土,以自己的视界表现在小说中。二次大战期间开始写他最著名的小说《Gormenghast》系列。2000年,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改编拍摄的四集电视剧《GORMENGHAST》,由JONATHAN RHYS MEYERS主演“厨房男孩”STEERPIKE。

在这座世世代代坚守着城墙的石头一般森严冷硬的律法和制度的古城里,在冷酷无情,整日与白乌鸦和白色波斯猫相伴的领主夫人的统治下,这城里所有的人眼中都有那么一丝象囚徒一样的迷茫和绝望,仿佛被吊线操控的木偶,也有人怀着逃离桎梏的梦想整日碌碌无为,比如领主继承人TITUS,也有人天真,好奇,渴望着不一样的生活,却为礼教和家庭束缚,比如TITUS的姐姐LADY FUCHSIA。在这些人当中,邪恶的,富有野心的,为了一步步高攀不择手段的STEERPIKE,他是最最聪明最最强大最有天分的人,却因为他低贱的出身,始终被人贬为“厨房里的老鼠”。那年轻的领主唯一的作为就是杀掉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叛变者,他对自己的母亲说:“这个人,才应该作你的儿子。”只是因为出身,他的才能被用来除掉一切挡住他的路的人,错的是这个古城的制度,他没有错,他的梦想没有错。听听他对自己从第一眼就深深爱上的LADY FUCHSIA倾诉的吧:“我不相信除梦想以外有什么东西是自由的,我们都会做梦。我梦想着平等。我相信这世界将不会再有贫富和强弱之分,平等就是一切。当一些人在挨饿而另一些人在浪费他们所拥有的,你难道不认为这不公平吗?难道你不认为勇者和有才能者应该受到褒奖吗?难道才能不是和财富一样重要吗?难道残酷和贪婪不应该被制止?”在这个一切不公和荒唐都理所当然成为“纪律”,甚至连早餐的鸡蛋该是红的还是蓝的都界定得一丝不苟的古城里,STEERPIKE的出现吸引了天真幼稚的FUCHSIA,却使整个城堡如临大敌。他烧了领主的图书馆,导致领主发疯自杀,因为FUCHSIA姨妈辱骂他而下蛊害死她,怂恿领主的双胞胎妹妹成为共犯最后囚禁她们直到饿死,最后连坏脾气的秘书也不放过。他爱FUCHSIA,却毁了她的家庭,最后她拿着STEERPIKE送给她的已经乾掉的玫瑰,在瓢泼大雨中跳进了满城泛滥的洪水。两个相爱却注定互相伤害的人,最终只能死在同一片汪洋中。
当TITUS终于找到奶妈当年生下的妹妹,躲在荒郊野外不谙世事的她却被闪电劈死,于是他选择了离开,离开浩劫后孤身一人的母亲,离开她究其一生保卫的仇云盖堡,奔向梦想中充满未知的自由。
“我憎恨石头。”
“我要多疯狂有多疯狂。”
一个决意逃避,无能的统治者,坚定的懦夫。一个誓死拼个头破血流,惊世骇俗的厨房伙计,邪恶精明的老鼠。他们各自的梦想,无关对错。

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简体中文名: 红死病

编剧: 查理斯 比尤蒙特 (Charles Beaumont) / Edgar Allan Poe / R. Wright Campbell
导演: 罗杰 科尔曼 (Roger Corman)

又名: 红死病的面具

这部电影入了世界恐怖片前二十

根据爱伦坡恐怖小说改编,讲述十二世纪帕斯伯亲王(尼格古林饰)笃信邪魔撒旦,为了满足其欲望,以严苛的租税驾驭农夫,逮捕了二个农民领袖吉诺(文森特.普赖斯饰)和范却丝考(哈索.库尔特饰)的父亲以逼迫范自毁良知崇尚邪恶。亲王对范的喜爱,引起茱莉安娜(珍妮.亚丝饰)的忌妒,也投向邪恶,但却无法得到帕亲王的欢心,遂帮助范救二位领袖逃走,但仍被捕回。亲王给了他们五把小刀,其中一只有毒,令二人割腕,范父欲刺杀亲王不遂被杀死。吉诺被流放到红死病蔓延的乡间,得到一红衣人相助,返回城堡。而亲王及其它贵族亦传染了红死病身亡,只有范及吉诺幸免遇难。后来才得知,原来红衣人即是死神的使者。一部令人惊颤不已的恐怖片由此生成,演员将角色的心理活动诠释得丝丝入扣,色调鲜明,搭配上完美的音乐,使影片摄制得更加完美。...

阴风阵阵(Suspiria)

导 演: 达里欧 阿吉恩图 (Dario Argento)
编 剧: 达里亚 尼古洛蒂 (Daria Nicolodi) / 达里欧 阿吉恩图 (Dario Argento) / Thomas De Quincey

类 型: 惊栗 / 恐怖 / 荒诞

别 名: 坐立不安(台)/阴风阵阵(港)

主要演员:
阿杜 基尔 杰西卡 哈珀 琼 贝内特

剧情简介
Suzy Banyon,一个年轻的美国芭蕾舞者,在一个大雨的夜晚来到德国一所有名的芭蕾舞学校,怀疑自己所在的学院实际上是魔女的巢穴,于是一系列的恐怖事件发生了……
从她抵达校园的一开始目睹一名惊惶失措的女子跑出校园,接着就不断的听闻或目睹一连串怪异与谋杀的事件,整个学校像是被诅咒了一般,最后Suzy决定逃离这所学校所带来无法解释的一切怪异现象。

Dellamorte Dellamore

简体中文名: 魔诫坟场/爱与死

导演: 米歇尔 索伊 (Michele Soavi)
编剧: 吉安尼 罗曼尼 (Gianni Romoli) / Tiziano Sclavi
主演: Rupert Everett / Anna Falchi

狄拉莫是墓园的管理员,年纪经经却喜欢离群索居,专心一志管理墓园,唯一的朋有就是他的助手纳吉。不知道是什么瘟疫作怪,葬在墓园里的尸首竟然复活了。另一方面,狄拉莫梦想的爱情也终于来到,他第一次和她幽会时她是个俏寡妇,第二次相遇时是市长的秘书,第三次见面时摇身一变成了妓女。她到底来自何方?是人?是鬼?接二连三的稀奇案不断发生,狄拉莫也终于想走出墓园,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他俩的命运将如何?墓地的活死尸又该如何遏止呢?

杀戮宝贝 Kill,Baby...Kill!(1966)

1966年的,即是Bava第一部得到关注的闹鬼电影。或许影片相当地有名,可经不起推敲的布景、冗余繁杂的对白、略显朴素的声效并没让这部影片因此得到什么好评。事实上影片的粗糙不言而喻,而将之与狭义上的B Movie划清界限的,到底还是Bava独特的技法。

单纯从拍摄上说,有一些内容是相当具有创造性的:
(1)小女孩跳动的皮球。相信我,这是比起寂静走廊上响起的脚步声更加肃穆、神秘的恐惧;
(2)男主角追赶皮球,发现盘旋向下,通往未知领域的阶梯。影片的尾声,他的女助手因为重复行走这段阶梯而陷入了晕眩;

(3)同样是“轮回”。这是非常著名的情节:男主角追赶逃出房间的不速之客,在奔跑穿越多个房间后,发现那个人就是他自己。镜头的剪辑非常巧妙,简约而独特。

故事上,这个年轻法医调查村民离奇死因,突遇小女孩怨灵作祟,最终因果报应,凶手自尽的故事不无单调乏味之处。影片非常慢热,堪比Pupi Avati电影的慢条斯理。影片中看不到被后世无数导演引用的一些定势(诸如鬼魂出现在镜子中,夜晚突然出现在床头,或者两眼冒血地说道“为什么不来救我……”之类的话),小女孩幽灵的行为沉静内敛,更多的时候扮演着指引者的角色。幽灵或许无情,然而害人出于仇恨;而系列凶案的真凶,一名女巫最初的动机是出于救赎。影片并没有讨论善恶,因为这是不必要的(某些日本电影真的该好好取经)。这就是Bava早期风格的真实记录,这就是所谓的意大利式哥特恐怖电影。

The Addams Family

简体中文名: 亚当斯一家

导演: 巴里 索南菲尔德 (Barry Sonnenfeld)
编剧: 卡罗琳 汤普森 (Caroline Thompson (I)) / Charles Addams / Larry Wilson (I)
主演: Christina Ricci

又名: 阿达一族 / 爱登士家庭

注意:纯粹的喜剧

亚当斯庄园里住着一个典型哥特式家庭。戈梅斯(劳尔·朱力亚 Raul Julia饰)和妻子(安杰丽卡·休斯顿 Anjelica Huston饰)终年生活在这里,到处弥漫阴郁腐败的气息。二人感情如蜜,有一双喜欢玩谋杀游戏的儿女。戈梅斯的心里,却埋藏着一个伤疤。那就是他曾经和哥哥费斯特失和,费斯特已经失踪25年,戈梅特仍然放不下对哥哥的惦念。
一心要夺取亚当斯庄园和这里的财富的母亲有一个儿子戈登(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Christopher Lloyd饰),貌相跟费斯特相向。于是,一场阴谋上演了,她教唆戈登佯装费斯特潜入亚当斯庄园,利用戈梅斯的兄弟情一步一步地夺取庄园。
果然,戈登的到来不仅使戈梅斯大为惊喜,他渐渐融入这里的家庭生活,戈梅斯一家也随之陷入危险的泥沼中。当他们被夺走家产,凄苦沦落时,事情又有了峰回路转的变化。

Nosferatu: Phantom der Nacht

简体中文名: 吸血鬼

编剧: 布拉姆 史托克 (Bram Stoker) / 沃纳 赫佐格 (Werner Herzog)
导演: 沃纳 赫佐格 (Werner Herzog)
主演: Klaus Kinski / Isabelle Adjani

又名: 吸血僵尸 / 魔鬼诺斯法雷图 / 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

就logic所知,那个爱尔兰人的dracula至少已经有了16个被公认不错版本,虽然里面的dracula的相貌龌龊,但仅凭一个结尾就可以忽略不记...废话完.

1850年,在美丽的威斯玛小镇,哈克将启程远行,留下妻子露西,后来他遭遇卓古拉伯爵,镇上的人纷纷传染瘟疫而死。他们怀疑有吸血鬼混迹人群中,知道自己已成为目标。

Häxan
中文译名:女巫们:历代的巫术

Director:Benjamin Christensen

Writer:Benjamin Christensen (writer)

Release Date:27 May 1929 (USA)

Tagline:Benjamin Christensens stora film.

《历代的巫术》(Haxan)可以看作是一部有关宗教巫术的准记录片。1919 到1921间,丹麦导演本杰明·克利斯登森创作了这部瑞典与丹麦合拍的超越时代杰作,并在该片中扮演魔鬼一角。《历代的巫术》由于嘲讽抨击了教会的伪善、荒诞与残暴,在很多欧洲国家被列为禁片。影片中有诸如烹煮婴儿、生吃人肉、教会酷刑与女巫聚会等场景,既恐怖可怕,也透露着某种臆想般的荒诞感,使影片的主旨得以强化。即便今天看来,这些受到法国版画家雅克·卡洛和荷兰“农民画家”彼得·勃吕盖尔风格影响的段落,仍然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冲击力。

众所周知,当时的电影刚刚诞生不久,还处在幼稚期,完整的有故事情节的影片还是凤毛麟角,电影特技也是简单粗糙,所以克里斯滕森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为我们在银幕上复现了一些有关“巫术”的影像资料。说是纪录片,但其中的镜头基本上是摆拍的,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倒更像是一部专题片。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哥特文化第一次融入到电影艺术的表达领域里,异教、死亡、巫术等阴暗面元素第一次成为了电影的表现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哥特电影。由于影片的主题过于超前,《历代的巫术》遭禁映达数十年之久,到二战以后才被解禁。值得玩味的是,历史上的哥特民族可能也正是来自于瑞典所在的斯堪地纳维亚地区,相隔千年之后,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人类第一部哥特电影。

Faust

简体中文名: 浮士德

编剧: Christian Dietrich Grabbe / Christopher Marlowe (I) / 杨 史云梅耶 (Jan Svankmajer)
导演: 杨 史云梅耶 (Jan Svankmajer)

Vampyr - Der Traum des Allan Grey (1932)

又名: 吸血鬼

导演: 卡尔 西奥多 德雷尔 (Carl Theodor Dreyer)
主演: N. Babanini / Albert Bras / Henriette Gérard

吸血鬼的传说在西方流传已久,德莱叶主要基于作家勒法努(SheridanLeFanu)的小说《吸血鬼卡米拉》(Carmilla)改编。

投资人Julian West男爵同时担纲主角,其他演员也多为业余。为了改变《圣女贞德》的商业失败和避免被人讥笑为“圣徒导演”,德莱叶在《吸血鬼》里在影像上做了彻底的自我颠覆,他完全放弃了大特写、快速剪辑的强烈风格,反而偏向行云流水般的长镜头,片中贯穿的情绪也变得冷静、疏离。和《圣女贞德》一样,影片拍摄时间也持续了足足一年。同样遭遇商业失败,但多年之后此片被誉为影史上最出色的恐怖片之一。

名义上这是德莱叶的第一部有声片——实际上采用的还是默片形式,除了少数地方出现了几次口齿不清的对话。由于影片是德国投资,在法国拍摄,为了兼顾各方,必须拍英语、德语、法语三个不同语言的版本。不可能找到那么多同时掌握了这三门语言的演员,所以这也是尽可能减少开口说话的原因之一。《吸血鬼》一片当然是后期配音,一旦有演员讲话的场景,都会一式一样拍上三遍,为的是模拟三种语言发音的口形。

从《圣女贞德》到《吸血鬼》,为德莱叶打造无与伦比视觉效果的一直是摄影大师Rudolph Mate。《吸血鬼》大部分时间仍采用德莱叶擅长的室内剧形式,少量外景一律在清晨薄雾笼罩下拍摄,这为画面带来了特殊的朦胧灰暗效果,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

Et mourir de plaisir(1960)

又名: 血与玫瑰

导演: 罗杰·瓦迪姆 (Roger Vadim)
主演: Mel Ferrer / Marc Allégret / Alberto Bonucci

中文名称:恶灵之泪
英文名称:Mother of Tears the Third Mother
电影导演:达里欧·阿基多 Dario Argento

◎简 介

本片为达里欧·阿吉恩图“母亲三部曲”的终结篇,讲述了一名美国女学生莎拉无意间打开了一个密封的盒子,从而释放了世界上最具邪恶力量的女巫,恐怖随之蔓延开来,为拯救人类,莎拉必须赶在恶灵之泪发挥力量之前,阻止她们邪恶的企图

D. 哥特式电影是怎么拍的

去看几部片子就知道了,《吸血鬼诺斯费拉图》,当然很典型的还有近几年的《黑夜传说》系列,哥特电影是很偏门的电影风格,一般不做研究。

E. 歌特风格的电影有那些特征

「歌特」(Gothic)这个特定的字汇,早先指涉的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的「歌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窖挖掘出来。同时,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本,因为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被归类于「歌特小说」例如华尔普(Walpole)的<奥蓝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克里孚(Ann Radcliff)的《奥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侣》(The Monk),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这些作品戮力于处理残酷的激情与超自然的恐怖主题,而小说的背景通常建构于荒凉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女/男)身陷于无以摆脱的魔性爱欲,和(通常是阳性的)施虐者展开一段以死亡为终结的际遇......在这些小说,个中包含的情欲/性别(sexual/gender)关系,古怪地纠缠于神圣与魔鬼的角力;极度的情色高潮来自于破灭(也就是仪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征父权的宗教系统与企图越的的黑暗(阴性)力量,在某种不可明说的层面,其实隐讳而酷异地分享著「爱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当代的恐怖小说阵营,如安.莱丝(Anne Rice)的《吸血鬼纪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恋情欲与父性机制的复杂互动。
有趣的是,歌特文化这样的现象除了在小说的纸页上展开,也在20世纪的后半期侵入非主流音乐的大花园,成为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后,一些乐团分别顶着「后朋克」(Post Punk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 Music)或「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逐渐混融成日后的歌特摇滚乐派。早期的代表如【苏克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巴浩丝】(Bauhaus)、【享受分裂】(Joy Division)等等乐团。它们的特色是沈郁厌世的情调、冰冷刺骨的音符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穿插着对于传统音乐的反制。在歌词与表演概念层面,处理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对现实状态的厌弃,进而追求心灵深渊的奇诡乐趣。在舞台上,她/他们以偏锋的狂乱扮装出现,如苏西略带虐待与被虐情调(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或者【巴浩丝】的主唱墨非(Peter Murphy)把自己打扮成美艳的双性吸血鬼。除了性别的颠覆与反转,歌特摇滚乐的强烈质素还表现于对神学(或恶魔学)概念的执迷。在1981年成立的【慈悲的姊妹】(The Sisters of Mercy),是几个爱好中古世纪风格的男子对于音乐意识型态的展现。被形容为「狂笑著注视罗马城烧成一堆瓦砾」的主唱爱尔德里奇(Andrew Eldritch)一语说穿歌特摇滚乐团的宗教立场。
哥特 哥特音乐
何谓"Gothic"?首先,从字面上来解释,它包含了三种意义,第一,在建筑上的哥特式建筑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第二,在文学上哥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秘之冒险故事。第三,哥特也代表一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
最早"Gothic"这个字是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Middle Ages,~15世纪)的艺术风格,它的源由是来自于曾于西元3~5世纪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的德国哥特族人,在15世纪时,意大利人有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念头因而掀起了灿烂的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意大利人对于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始终难以释怀,因此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隔,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呼为Gothic,对他们而言即意味着野蛮。仅管Gothic这个字原始上是带有负面的含义,但事实上为数可观的美丽艺术作品都在此时被创作出来。 12世纪时,由于建筑技术的精进,因而造就了大量哥特式教堂的诞生,其中最著名的就属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Notre Dame)。当然,哥特式风格也不仅止于建筑,诸如雕刻、玻璃制品、装饰品和彩缯图稿等等,都深受影响,这类艺术创作从12世纪中到16世纪初一直绵延不断。事实上宗教在哥特艺术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不论是画家或雕刻家,在他们的作品上都喜爱以宗教为题,对于写实的题材则不甚感兴趣。 约在公元1800年左右登场的浪漫主义运动(Romantic Movement),哥特与中世纪文化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得以复苏,浪漫主义可说是对于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理性主义(Rationalism)的反动,感性、非理性的态度是这个运动的中心,而在这个时期,哥特开始与黑暗、奇异、古怪扯上关系,事实上浪漫派的许多象征和主题都和这些哥特次文化相当类似,这时期的一些作家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 的题材都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此外,在视觉艺术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在哥特小说中最典型的象征就是吸血鬼(vampire),经典作品Bram Stoker的「Dracula」甚至在书中加入了吸血鬼的图象,其可谓为发19世纪哥特文学以吸血鬼为题的滥觞。

简单来说就是,阴暗的古堡,吸血鬼,蝙蝠,恐怖南瓜头,乌鸦,幽暗的深林,女巫等等之类阴暗诡异的元素都是哥特式电影必备的要素之一。

蒂姆波顿的电影都是哥特式电影,黑暗,空虚,恐怖,和凄厉的场面,古墓 墓地 和幽暗的森林都是哥特风格里最主要的场景。而虚弱病态神经质的青年和披着黑色斗篷的吸血鬼成了哥特风格电影里的主要人物。

F. 哥特艺术 风格的电影

1921年 《历代的巫术》 1994年 《剪刀手爱德华》 《夜访吸血鬼》 《乌鸦》 《人狼生死恋》 《魔诫坟场》 1999年 《断头谷》 《十三勇士》 《第九道门》 《泥人哥连》 2001年 《狼族盟约》 《盖娜》 2003年 《吸血鬼女王》 《黑夜传说》 2004年 《范·海辛》 《理发师陶德》 苍白的面孔、永不忘记,永不原谅的仇恨、欺骗都在优雅的舞蹈和甜美的歌声中酝酿,喷溅的鲜血和矢志不渝的爱情共舞。哥特影片均融合了大量哥特元素,痛苦、仇恨、血腥、优雅,颇耐人寻味。 这些都是我所闻的,希望你可以看一下

G. 哥特风格的电影有哪些

哥特式电影,苍白的面孔,诡异的画面,悲情的故事
《历代的巫术》
《吸血鬼诺斯费拉杜》
《泥人哥连》
《吸血狂魔》
《德古拉的噩梦》
《无颜之眼》
《欲望》
《剪刀手爱德华》
《断头谷》1999年
《惊情四百年》
《夜访吸血鬼》
《乌鸦》
《人狼生死恋》
《魔诫坟场》1994年的意大利电影
《十三勇士》1999年
《第九道门》2000年
《狼族盟约》2001年,法国电影
《盖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广泛影响力的哥特动画长片
《吸血鬼女王》2003年的美国影片
《黑夜传说》2003年
《范·海辛》2004年
《理发师陶德》2007年圣诞节梦工厂和华纳兄弟公司出品
《圣诞夜惊魂》和《僵尸新娘》蒂姆·波顿指导的两部动画片
我很喜欢僵尸新娘……

H. 哥特电影的风格简介

哥特电影与哥特文化哥特电影是一个著名的非著名电影类型,至今还没有一本专业的电影教科书给它明确的定义,但它作为一个独特的电影类型早已被广泛承认。
哥特电影风格的确立源于哥特文学与哥特音乐,哥特文学又与欧洲中世纪文化紧密相连,而中世纪文化在人们心中标志印象就是禁欲与死亡。死亡的审美价值从根本上说,便在于人类怎样以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扰,通过艺术的表现可以将死亡的恐怖转化为美感。哥特电影受这种文化巨大影响,艺术家利用电影的多种视觉造型语言,例如色彩、光影、结构、材质、道具等手段,表现出哥特式的,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唯美主义的追求,并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

I. 请给我介绍几部哥特风格的电影

其实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the crow》(乌鸦)
http://ke..com/view/606017.html?wtp=tt

浪漫点的就《夜访吸血鬼》
http://ke..com/view/48690.htm

如果是女生可以看看《Dracula》惊情四百年
主题曲不错啊
http://ke..com/view/350999.htm

另外的,蒂姆伯顿的片都带点哥特的味道

J. 哥特风格的电影有哪些

蒂姆波顿拍摄的许多电影都是这方面的

《无颜之眼》很早很早的片子

《夜访吸血鬼》汤姆克鲁斯 布拉德皮特 经典的老片子

《吸血鬼女王》斯图尔特 汤森德的片子 不一样的吸血鬼风 但还是很哥特的

《僵尸新娘》
《圣诞夜惊魂》
《鬼妈妈》这三部都是哥特风格的动画

《黑夜传说》1,2,3 1和2都很好看 现代哥特风 3就别看了吧。。

《范海辛》吸血鬼猎人

《狼族盟约》也算是吧

《盖娜》法国片 这片子片源很难找

《剪刀手爱德华》约翰尼德普 没说的
《理发师陶德》同上

《道林格雷》比较新的片子 我看着不错~

《乌鸦》很有名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蒂姆波顿近两年的大作

《寂静岭》恐怖元素较多了

《康斯坦丁》又叫地狱神探 帅哥演的

《魔鬼代言人》

《大鱼》有一点哥特的感觉

《涨潮海岸》加拿大片子吧。。

《格林兄弟》这个 我不是很喜欢 但还是值得一看的

《暮光之城》这个我也不知道算不算 个人觉得没啥哥特风 不是有吸血鬼就叫哥特的

《罪恶之城》暴力美学

《断头谷》依然是约翰尼德普

阅读全文

与哥特风格的电影怎么拍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tv平台上看电影免费的软件 浏览:223
新手怎么剪辑电影视频教程 浏览:467
取电影票怎么加文字 浏览:436
生化危机全部电影免费 浏览:381
迪士尼一共有哪些电影 浏览:972
男生宿舍电影2018多少钱 浏览:592
视频滤镜如何调节电影感 浏览:815
推荐好看的儿童电影搞笑 浏览:474
如何在电影中添加日出日落效果 浏览:394
爱国战争电影有哪些 浏览:444
fate电影一共哪些 浏览:276
李连杰孙俪主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01
电影天堂里怎么下载电影下载 浏览:51
电影院vip卡怎么买 浏览:621
杰森斯坦森2016电影有哪些 浏览:898
日本好看h动漫电影 浏览:740
有什么电影网高清 浏览:178
怎么看待万达电影5月12号股票解禁 浏览:102
草民电视电影网免费看剧情片 浏览:428
看什么电影有感600字作文怎么写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