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发财日记》为什么不上院线
《发财日记》不上院线的原因:
一、小成本影片,单个平台就已获利
《发财日记》这部影片于三大平台上播放,其中某个平台上的播放次数,目前已达到了八千多万,虽然是收费电影,但价格却很低廉,会员只需支付6元购买,如若没有会员则是12元,比起院线电影的天价票,很多观影者都说,这6元票价的电影,完全抵得上热门院线电影的精彩程度。
二、以院线电影的标准来衡量,绝对是部黑马影片
再看看春节期间各大电影的票价,最便宜的也要30多元,《唐人街探案3》票价正常是在四五十元左右,部分地方甚至更高,而《你好,李焕英》也是同样的票价水平。
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发财日记》,如若真在院线上映,以现在播放平台上的热度,凭借观影者们清一色的好评度来说,这部影片最终的票房那也是前途无量的。
剧情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东北穷小子“小宝”追随同村发小“二哥”到特区深圳,心怀发财梦的两人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一个婴儿的意外出现却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两人秒变新手囧爸被迫带娃,又与面冷心热的大龄女青年“马露“狭路相逢,漂泊人生中一连串笑泪参半的奋斗故事就此展开。
⑵ 中央六总是播一些连院线都上不了的电影这是为什么
小时候我很爱看CCTV6的节目,但现在CCTV6我已经很少看了,有了各种的电影资源,还在豆瓣不满足的找佳片。这失去了一种妙手偶得的状态,看电影也不同以往,有喜有悲。
连宝莱坞的电影都很好看,歌舞片我也是从这里看出好坏。从此不黑宝莱坞的电影了。
CCTV6是很不错的频道,他们的选片也绝对比只看重利益的院线经理强。
至于为什么现在烂片也放了?
国产佳片基本集中在九十年代的黄金时代,现在也不能老放了。
可是如今的电影大环境,能有几部真正上水准的院线电影?
还不如不上院线的电影好看呢。大家和我的看法一样吗?
⑶ 为什么有的电影拍了,在网上可以看到,但是却上不了影院
国内的电影院线想要上映有两个客观条件
国内有承接发行方
广电总局审批过
国外电影进驻大陆公映必须联合一个国内发行方,这就涉及到电影分账、收益预期、投入、宣传等问题,所以国外电影在大陆不一定有公司接手。
广电总局对国外电影审查非常严格,如果需要删改,电影的原始发行商不一定同意,又或者已经在欧美公映,导演演员合约已经结束,再重拍结尾或修改剧情没法做到,所以不少电影没打算在中国公映。
所以啊,只有网络是暂时不受限的
⑷ 不输《李焕英》,宋小宝的《发财日记》为何无缘院线
应该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我们都知道本山传媒(辽宁民间艺术团)一直有进军大荧幕的意愿,小沈阳早期就主演过《三枪拍案惊奇》《大笑江湖》《河东狮吼2》一个比一个烂,网络电影以宋晓峰程野为主的山炮系列,更是像一个个流水闹剧,把口碑磨没了!电影观众已经对二人转演员失去信心了!导致现在人们心中对东北二人转演员有很深的偏见,给观众心里留下的印象是只要有二人转演员或者小品演员的电影就是烂片。失去了观众的信任你上影院就是找死!小沈阳自导自演的《猛虫过江》就是个例子,还有赵本山主演的《过年好》这两部片子其实还不错的,但就是因为以前的口碑已经彻底败坏了,才没有取得好的票房。
还有就是资本运作的问题吧!宋小宝《发财日记》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作品,以前没有主演导演的经验,也没有自己的观众基础!完全是零开始!影院和资本运作方都要考虑风险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到时候能不能给你排片都是问题!《人潮汹涌》就是个例子。
所以网播也不是什么坏事,这也恰恰证明了宋小宝的高明之处,他知道自己的团队的这些问题,也知道现在的风评对自己不利!从他刚拍的时候发的微博就可以看出,一直强调的不是自己导演或主演的身份,而是他的这一个故事,自己的一些经历想说给大家听!不为票房多少,只为讲好自己的故事,让更多感同身受的人知道!在这不得不说宋小宝的情商很高。
从这个电影开头的龙标和电影的质量上来看,他刚开始可能真想影院上映的,但经过以上的考虑,还有正好赶上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才决定网络播出的!从现在网络数据来看,这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腾讯单平台播放量已经破亿,优酷一直是网络电影热度第一,爱奇艺电影热播榜第一,网络电影全网综合热度第一!口碑也不错,三个平台评分也很高,评论区很多人说这电影不上影院可惜了。已经很不错了,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就算成功!一举多得啊!既试了试水,六块钱普通老百姓在家就能看到,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赢得了人心和口碑,然后助推宋小宝成功转型,摘掉二人转演员的标签,成为了一个新晋导演,以后再有电影影院上映就顺风顺水了。不比那些影院电影为了排片拼的头破血流强啊?听说好几个片子的导演为了争取点排片都给影院下跪了!而且看《发财日记》三个平台的点击播放量,应该也有不错的票房了!分到的钱可能比影院上映的要多呢!
所以说宋小宝很聪明,也很谨慎!当然从电影本身来看,他真的很用心也很真诚,我自己看了有五遍吧!好久没有可以让我重复看这么多遍的电影了,感谢宋导演吧。
这么巧合,两个电影我都看过了。
十分制,李焕英我给打8.8分。发财日记我给打4.8分。个人观点,确实不是一个水准上的。
兄弟你想简单了,小宝的片子,上了春节档肯定拿不到排片的,不管是唐探。还是李焕英,背后都有比如中影,万达,横店,猫眼,淘票票这类院线和第三方票务平台的联合出品发行。才有电影院初期的支持排场。这才是第一步。过了这一关才是比拼内容剧情。
比如李焕英之前虽然排场不如唐3,但是也有争取了排片,但是唐3大年初一全国38%的排场,那可是有7部电影竞争,它自己就占了4成。什么概念?那是背后的资本力量。陈思成有关系,背后的资本更有力量,其次才是内容。这最近李焕英大火,排片多了,票房高了,央媒表扬,人民日报发文,这是内容有保证的体现,但是真的没有一点背后的推手嘛?
恕我直言。小宝的片上了春节档绝对是炮灰无疑,当初郭德纲心痒痒请了一堆明星拍了《祖宗十九代》上了春节档,最终票房1.7亿,估计老郭这辈子都不会再弄电影了,弄也不会再上春节档。
春节档不单是影片质量的较量。首先是资本的掰手腕!
两部片子都看过,起初觉得宋小宝的发财日记又是一部粗制滥造的网大,看过之后发现水准还是不错的。至于为什么不上院线第一宋小宝等东北演员的号召力这几年严重不足。第二春节档上线没有竞争力,人潮汹涌,侍神令这种大制作都没什么排片。发财日记上线就是自寻死路倒不如网络收费上线,收回成本还是没问题的。
背后没有强大的制作团队支撑,谁敢投资挤进去春节档。再者发财日记都是花六块钱在家里躺着看的,你花上六十去电影院看试试票房能有多少,不被人骂死。大家都喜欢捧杀,举高高然后摔下去[泪奔]
众所周知,今年春节档院线电影最大的赢家就是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大家不知道的是,春节档网络电影也有一匹黑马,那就是 宋小宝的导演处女作《发财日记》。
2021年的“网络电影春节档”中网络电影片单超40部, 其中《发财日记》播放量稳居第一, 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达到25.45%,实际观影的转化率则高达41.4%, 是网络春节档最大的赢家。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可惜,这样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放到春节档的院线,至少也能拿到几亿的票房,但选择 上线网络平台,也是宋小宝深思熟虑过的:
1、春节档院线电影竞争激烈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可以说是神仙打架,7部不同类型的影片齐上线,其中《唐探3》有着前作带来的超高人气,《你好,李焕英》有着贾玲、沈腾的人气加持,《刺杀小说家》有着顶级特效,《侍神令》有着IP效应,《人潮汹涌》有刘天王的加持,与这些相比,宋小宝的《发财日记》显然没有什么优势,选择网播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2、影片题材内容与《李焕英》重合
《你好,李焕英》是讲一对母女的故事,《发财日记》是讲一对父子的故事,二者都是围绕着亲情来叙述,还都是喜剧类型,片中的演员也大多是喜剧演员,一定程度上来说,显然这两部喜剧类型重合了,宋小宝选择网播,是避免和《李焕英》产生正面冲突。
3、影片质量稍逊《你好李焕英》
看过这部《发财日记》的都知道,影片的 情感 表达、特效、细节、技术处理上略逊《李焕英》一筹。这是一部典型的“小品电影”,随便单拎出一个片段都不错,但剪辑在了一起后就有很明显的割裂感,各种衔接不自然,非常生硬。电影上线后,在豆瓣也只拿到了6.0的评分,与《李焕英》相差甚远。在影片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下,选择网播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方法
4、网络电影不需要给影院分成
虽然院线电影一张票价三四十,春节档甚至高达七八十,可影院要从中拿到很大一笔分成,而网络电影只需要支付六元的费用,普通用户十二元,所得的收益全部归片方所有,在没有院线票房保证的情况下,这样的选择是合理的。
目前,这部影片在视频网站上播放量将近8000万了,按照6元的价格把重复播放的去除掉,票房超4亿是没有问题的,宋小宝电影处女作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相当不错了。
作者想多了。豆瓣口碑《发财日记》完败《你好,李焕英》
01如果院线上映,《发财日记》口碑几乎垫底
我们先来看看春季档几部电影的豆瓣评分: 《你好,李焕英》豆瓣评分8.1分;《唐人街探案3》豆瓣评分5.6分;《刺杀小说家》豆瓣评分7.0分;《人潮汹涌》豆瓣评分7.1分;《侍神令》豆瓣评分;《小熊出没狂野大陆》豆瓣评分6.6;《新神榜:哪吒重生》豆瓣评分7.3.而发财日记的豆瓣评分为6.0分。 仅仅比《唐人街探案3》和《新神榜:哪吒重生》高一点。
所以,从豆瓣评分的角度来看,《发财日记》的评分完败《你好李焕英》,且从剧情讨喜度来看,《李焕英》明显更真诚;从演员的名气来看,两部影片的演员都具有很大的国民度。 但是沈腾作为200亿票房加持的男主,明显也是完胜《发财日记》中的宋小宝的。
02小沈阳的前车之鉴
作为宋小宝同门师兄弟的小沈阳,在 2018年也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猛虫过江》,其最终票房为2亿元,但是豆瓣评分只有3.7分,可谓遭遇了滑铁卢 。从院线的角度来看,肯定会有这方面的担忧,他们会担心《发财日记》翻车的可能性也较大。
当然,我们还是要对宝哥的作品,给予一定的鼓励的。《发财日记》的确是诚意满满的。至少影片从观影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多少让人尴尬的地方,也有不少让人感动的地方。期待小宝的下一步作品大卖。
以上。
谁会为宋小宝花钱买电影票啊?赵本山还有德云社这两个团队票房历来极差,所以宋小宝的电影放网上卖最合适不过了。
⑸ 为什么每年只有少数大制作电影才能上院线,什么电影才能到全国电影院放
主要还是中国的院线放映的体制还不健全。在国外,是有专门的艺术电影的放映院线,一个放映厅的也就1、200个座位,独立制作的小成本电影或者其他艺术电影都在艺术院线上映。而中国没有艺术院线,所有的电影都要去挤那几条院线,肯定是谁有票房谁上了。院线的老板都不是傻子。一个放映厅少说1000个座位,放艺术电影的话,上座率就1、两成,他怎么可能愿意呢?别说小成本电影不能上院线,一般中等投资的电影都要想办法才能上。
早几年就吵着说,中国应该有艺术院线,中国电影要分级,可是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⑹ 为什么电影院的片子越来越没营养,一些优秀的电影却上不了院线
现在快餐式电影比较热
现代人看电影纯属娱乐,不像过去,社会比较腐败,人们为了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或对人民的呼吁,再加上过去的人们(或者说艺术家们)对艺术比较讲究(这个原因比较主要),才会有这么多“有营养电影”
但现在,时代不同,电影越来越商业化,观众们的口味逐渐倾向于娱乐,电影院为了盈利,自然会选择符合大众口味的“快餐式电影(没营养电影)”
这种现象和反不反腐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大众的口味变了(很明显的,以前管电影叫艺术,现在叫娱乐),电影院只求盈利,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嘛,自然顾不上营不营养了
想改变,现在的人们已是定局,还是要从下一代做起,但也没那么容易啊
⑺ 倚天屠龙记为什么不上院线
您好,倚天屠龙记不上院线的原因如下:1、因为在院线电影领域,由于高昂的点播费用,此前主打高端付费点播的PVOD模式只在欧美部分国家流行,实行这一模式的影片打破了传统90天的VOD发行窗口期,与影院同步或准同步上线流媒体平台,但单部影片的点播价格往往比影院票价更贵,而对于其他更多电影来讲,采用的则是单片点播价格相对较低的TVOD模式。2、因为去年全球疫情的爆发,不少院线电影为了及时止损,纷纷选择转为线上播映,在此情形下单片付费模式悄然盛行。《倚天屠龙记》是由王晶执导,林峰、文咏珊、邱意浓、徐锦江主演的系列古装武侠电影。其中《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于2022年1月31日上线,《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于2022年2月3日上线。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