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贺岁档电影是指什么
贺岁档电影是指每年11月底到次年3月初的电影档期,大约在八九十天左右。业内共识则为从11月20日左右开始一直到春节长假结束,以影片大规模上映为开端。
最初的贺岁档从12月中下旬延伸至1月上旬,后由于大片扎堆态势愈演愈烈,使贺岁档日期一再提前至11月初,并延至新年2月底3月初,横跨圣诞、元旦、春节、元宵、情人节多个节日。
贺岁档电影发展
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是第一部以“贺岁片”的名义引进中国内地的影片,当年的票房收入仅次于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1998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出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
该片获得当年“百花奖”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故事片三项大奖。《甲方乙方》在票房上的成功引出此后几年的贺岁片大战:投拍的贺岁电影一年多过一年,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加入执导贺岁片的行列。其中影响最大、票房最高的要属1999年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特邀冯小刚赴美拍摄的《不见不散》。
❷ 2021贺岁档电影有哪些
2021贺岁片人如下:2021年春节档电影已经有八部定档:《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熊出没:狂野》《刺杀小说家》《新神榜:哪吒重生》《人潮汹涌》《你好,李焕英》《侍神令》。
“贺岁片”这一说法是由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传入内地的。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贺岁片的特点
首先贺岁片一般是喜剧。其次,一般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随后题材更加广泛,故事性增强。影响广泛的贺岁片一般为前一年摄制并上映,但称呼为下一年新年的贺岁片。欧美也不乏“贺岁”形式的电影,像美国,也有许多在圣诞节期间上映的主打温情招牌的生活类影片,很受欢迎。寻求快乐、放松,是观众春节前后的普遍心态,轻松、幽默的喜剧片和动作片一度成了人们的挚爱。
❸ “好兄弟”王朔与冯小刚,两人为何会有5万元的纠纷呢
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上映取得3600万元的票房。这是一个天文数字,90年代的物价,猪肉不过一斤2.6元,冯小刚感到意外没有任何虚假。《甲方乙方》很好的确认“贺岁档”的概念,也拉开“贺岁档”的序幕,事却从来没那么简单。
后来,王朔创作一本《玩的就是心跳》被发小叶京改编为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其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角色“冯裤子”,不知道是不是在讽刺某个人。
那边,冯小刚不闻不问,他不是当初那个被王朔提携的小弟,而是有身份的大导,说话做事都要掂量掂量,但那5万块钱办的真不叫一个事,枉费王朔的一声“好兄弟”。
❹ 贺岁档电影的历史
贺岁档期已是年度电影第一大档期,目前50余部电影拥挤争夺2009年到2010年的贺岁档热潮,引发人们关于贺岁电影是是非非的议论。贺岁片曾在此前的2008至2009年贺岁档期形成引人注目的现象,那时的贺岁档票房火爆,强烈冲击着人们观影习惯。最早的贺岁档期限于春节时期,随着中国电影的升温,贺岁前伸到圣诞、元旦前后,贺岁片意识更是在12月前就形成,影片争夺日渐激烈。
贺岁档成为年度第一重要档期的背后自有其背景,第一是中国电影数量的繁荣,2009年产量超越450部、票房超越60亿元大关,显示了大步跃进的态势。第二是档期意识增强,生产者已经意识到在市场化进一步深入的时候,来自于市场概念的“档期”决定收视群对电影的高度关注,抢夺市场,尤其是在贺岁时期分一杯羹的机会比平时增大许多。第三是观众的档期意识,在档期里看电影的意识越来越强,自觉驱使到影院看电影的热情增高。第四是厂家和放映商市场意识的增强,想方设法扩大贺岁档期,生产者甚至专为这一档期生产产品,放映商在这段时间摩拳擦掌抢夺全年最大的利润。我们已经不能不关注中国档期意识的强化,以往耳熟的只有贺岁档,2009年暑期档形成第二大热门档期,第三大档期在国庆档也得到确立。从这个角度看,整体上都证明着中国电影持续全面发展的态势。所以,无论就创作者、放映商、还是观众意识,都最集中汇聚在贺岁档中,可以预料,今年的贺岁档收益会远远超过去年。随着中国电影产量的渐次增长、银幕块数的快速增加,贺岁档的升温自在预料之中。
重要的还在于贺岁档已经成为全年电影创作的晴雨表。中国电影在生产、放映、票房数量上都在持续性增长,整体蛋糕做大是主要背景。而在此后面的最大的事实其实是创作相对丰盛、观众关注电影热情增高、社会文化的发展加速。随之而来的贺岁档前伸后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明显。但是,拥挤的贺岁档,如何实现蛋糕做大的良好趋势与如何适度拉长周期的关系,在集中一年最有观众缘的同时,促进电影增多,观众的关注度持续保持和扩大日常观影热情,扩充别的档期等等都是现实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正确评价贺岁电影现象才能引导贺岁档的正确发展。
第一,贺岁电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对于过去电影来说,没有市场概念的时候不可能产生贺岁片。11年前从香港引进贺岁片概念,而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概念。贺岁创作的出现,说明中国从计划经济年代走向市场经济年代。
第二,贺岁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产物,是中国电影开始适应中国观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标志人物是冯小刚,冯小刚是一个深谙大众文化的导演,创作也暗合了大众文化的潮流而能保持个性。贺岁片符合大众需求,证明中国更开放了,更走向市场经济之路。
第三,贺岁电影很好地转换了电影文化产品和大众心理需求间的契合度,蓬勃发展自有合理性。显然,贺岁电影改变了电影艺术孤高在上的表现,实现了适应观众心理和寻求娱乐的心理。可以说,贺岁电影带来了中国电影文化的普及,对于中国电影文化的地位有了认知性的变化,看电影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贺岁热情带来电影文化的普及和国产电影占有率的提高。
第四,贺岁电影还给本土电影的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电影有生产才能有回报,从旧电影时代多观望而没回报,到市场时代注重投入产出,生产热情和数量增加,带来数量增长基础上更多更好的质量创作,有利于多样风格电影创作的实现。贺岁电影发展的历史恰好折射出中国电影逐渐从低谷走向现在蓬勃的局面,连续6年国产影片的票房占据大半江山更是明证。
但由此不能不关注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多样性发展。贺岁电影发展从《甲方乙方》以降,在内容和类型表现上显示了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从小片走向大片,以前小玩闹居多,现在大投资增大。二是从纯粹的喜剧向多样题材发展,贺岁电影从单一样式向相对更浑厚、多样、人情化变化。三是从纯粹的娱乐性到更多包含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的电影形态的介入,混杂着主流要求、娱乐化趋向和多样形态的创作在内的贺岁电影状态已经形成。尤其是主流形态的成功进入,使得贺岁档期同样需要宣扬国家文化,而不仅仅是博人一笑。最后,就电影艺术角度看,一些贺岁电影,创作精致度提高,艺术技巧、风格多样性、艺术手法多样性得到加强。《集结号》、《非诚勿扰》等都属于具有相当规模的贺岁创作,而《十月围城》等创作形态风格多种多样也有了明显显现。
从贺岁电影的兴旺,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值得欣喜和一些问题所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得活跃的生机,尤其是国产票房多年超过进口影片,说明国产电影质量在逐步提高。不只是政府支持,还有大众喜欢,使得文化竞争力在本土增强。中国电影总量上和占有率上增加,无疑是绝大的好事,在好莱坞独大的现实面前,本土电影经济增强和文化增强是应该同步的。不得不承认,随着大众对好莱坞电影新奇度的消失,奇观效应淡漠,中国电影水平和好莱坞电影水平的相对差距缩小,此消彼长应属自然。但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电影,没有创新、扎实的创作,没有独特的东西一样会被人们所厌倦。当好莱坞开始利用大众喜欢的本土元素来占据市场,如《功夫熊猫》等,我们的文化创造力缺乏的危机就值得高度关注了。国产影片的本土效应和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应当吸引大众,但一味屈就大众的低俗趣味显然不是良策。中国电影要和好莱坞技术大片抗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明确提倡,本土文化的必要保护政策是需要的,不能以放弃本土来让好莱坞商业电影横行天下;而在市场经验和艺术创造的提高上,国产电影都需要多方学习。好莱坞电影的投资发行难以抗衡,平均每部电影的投资都是5000万美元以上,中国电影发行难以企及。在贺岁档最为轰动的电影《2012》和《阿凡达》面前,我们仍然需要研究好莱坞,而学习的目的就是我们本土的东西让大众接受。
在贺岁电影已经成为年度电影的风向标时,强调其价值和问题都同样显得十分明显。积极鼓励支持本土电影,是弘扬民族尊严和文化意识的需要,本土电影如果没有国家文化支持,发展壮大难以实现。对大众来说,期待看到更多本土电影的心理,是我们的电影能博取大众欢心的基础。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代表,电影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文化在影响大众、产生国际影响上越来越强,对于中国文化建设意义更大,因为它视觉性最强、聚众性最强,同时市场实施度也最高。我们没有理由不加强建设,而大众也能从本土文化建设中得到鼓舞,增强信心,不言而喻,电影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文化形象建设非常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影已经离不开贺岁电影,不仅是其具有年度1/3票房的显赫功绩,还因为其对于中国文化主流影像建设的价值越发重要。但当下盛大的贺岁浪潮却显露出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在好莱坞不断拓展想象力和技术支持的面前,在大众越来越提升的文化心理需要面前,没有创造意识、低就陈俗娱乐、缺乏意义价值的贺岁电影,遭遇昙花一现的处境也并非危言耸听。
总之,中国贺岁电影以及中国电影都到了超越市场实现创造价值、寻求长远文化品牌建设的时候了!
❺ 贺岁档是什么意思
贺岁档的意思是指电影或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在农历新年期间的集中放映时段。
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贺岁档的定义
贺岁档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特殊档期,主要指的是农历新年期间,即春节期间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各大电影制片方会集中推出各种类型的影片,以满足节日期间观众的观影需求。贺岁档通常被认为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时段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们更倾向于娱乐消遣,观影热情高涨。除了电影之外,电视剧等其他文艺作品也会在这一时期进行集中播放。
二、贺岁档的特点
贺岁档的特点之一是作品丰富多样。为了迎合不同观众的口味和需求,制片方会推出各种类型的影片,包括喜剧、动作、奇幻等。此外,贺岁档也是家庭观影的热门时期,很多影片都会以家庭观众为目标受众,注重温馨、欢乐的氛围。
三、贺岁档的市场意义
贺岁档对于电影市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不仅为制片方带来了可观的票房收入,也为电影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贺岁档也是检验电影质量和导演能力的关键时期,一些优秀作品的口碑和票房表现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得到充分的体现。此外,贺岁档还对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贺岁档是电影等文艺作品在农历新年期间的集中放映时段,具有作品丰富多样、市场意义重大的特点。这一档期对于制片方和观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