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了解英美文化看什么电影

了解英美文化看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2025-08-29 07:37:05

A. 大学生最应该看的十部电影

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 勇敢的心西雅图不眠夜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肖申克的救赎美丽人生国王的演讲65号高地之下 这是我选修课英美文化概况的老师推荐的,比较有哲理性和教育意义,也影响着欧美电影文化。当代大学生应该看看这些电影,其中有6部是奥斯卡金像奖影片。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B. 英语专业的学生必看的电影或书有哪些

书类:

不说全看《圣经》,至少要知道圣经内容吧,还有希腊罗马神话,这些可是人家思想源头的东西,所以学英语专业,当然一定得了解,以后如果学习英美文学会发现很有用处。

这里列一个书目,不是必看,现在没有必看这回事,不过看过绝对不会有坏处,增加个人文学修养,也可以从书中感悟下人生。

列表中前面是作者,后面是书名。都是精典之作。

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简爱就不说了,知名度巨高。

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鲁滨孙漂流记,生存的绝对挑战,顺道可以看下Cast away(荒岛余生)这部影片,汤姆汉克斯主演,喜欢可以看下。

Dorris Lessing <The Golden Notebook>
金色笔记,简介网络都有。不重复了。

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呼啸山庄,个人觉得语言真的是带给人一种空旷诡异感。

James Barry <Peter Pan>
彼德潘,据说是童话,我还没看过,不过别人推荐,一并写上。

Jane Austen <Emma>爱玛 <Mansfield Park>曼斯菲尔德庄园

<Northanger Abbey>诺桑觉寺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简奥斯汀小说没法子,想看的话全看吧,最后两部不用说,地球人都知道了。

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爱丽丝漫游仙境,语言大师极品之作,可以好好感受一下。

电影:

以前那些老爱情电影都值得一看啦,像《乱世佳人》,《罗马假日》《魂断蓝桥》,看以前这些精典电影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逃避一下看书,要知道看英文书,要慢慢看下去也是很累人的,当然如果喜欢的话就不同了。

《教父》可以了解一下美国社会,黑社会生存法则。

《辛德勒的名单》了解一下二战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历史需要铭记,我们的今天都是前人用血与泪书写出来的。这也算是英美国家的一段血的历史。

《阿甘正传》可以了解一个智商低于常人的Forrest Gamp如果凭借着简单的头脑获得成功的故事,而且片子里有很多美国发展的历史背景,看片子也可以顺道了解下这些历史知识。片尾那句I missed u, I miss u so much.很有味道。

《老友记》里面有很多日常美语表达,可以供学习,同时也算轻松娱乐,六个人实在是经常神经,经常搞笑,学习下这种笑对生活的精神。里面的日常用语真的比在课本上学的实用,亲切多了,表达也很丰富。

C. 甜蜜蜜的影片评价

一、社会的同化与自我认知
《甜蜜蜜》所选的故事发生地点具有典型性。无论是前半部分的香港,还是后半部分的纽约,都是国际化大都市,而移民正是这类城市的主要人口组成。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文化多元、贫富两极乃至地域歧视都是城市的特点,也是整部电影的推动力。影片中,初到香港的黎小军着装土气,操着一口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乡音。他对电梯、取款机、麦当劳一无所知,像个婴儿一样需要重新学习,立足于更为先进的社会。另一边,会说一口流利粤语的李翘则看似更早融入社会,初来乍到香港,她没有表现出太多困惑,而是直接接受和认可,以当地的价值观否定过去的自己。她努力变身成一个“喝着维他奶长大的香港人”,抹杀掉新移民的身份,自以为这样就不再是外来打工妹。但当她委身豹哥,终于得到社会的尊敬与承认后,却吐露出内心最深的眷恋——家乡的母亲没有等到她赚大钱已故去。而当李翘历经磨难,终于做成美国人后,那份对故乡的思念和身份认同已没有了虚荣的掩饰——她自然而坦然地对游客们表示,自己是广州人,很想回家看看。移民客的漂泊经历就像一针催熟剂,逼迫着李翘和黎小军成长,促使他们更深层次地认知自己,完成对自己身份的内省。
二、实用主义爱情与理想主义爱情的比较
正如男人生命中会有自己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个女人生命中也会出现两种男人——比如李翘与黎小军和豹哥。黎小军于她而言是理想主义爱情,而豹哥则是实用主义爱情。黎小军给了李翘最初的心动与异性的关心,是初恋情人的角色。豹哥则使李翘的人生展开,令她蜕变成八面玲珑的女人,立足于社会。 然而陈可辛却将这两段爱情都打碎了,这是他的不俗之处。比如片中豹哥死后,李翘的失神与凄凉展现淋漓。原来实用的感情并不低人一等,理想主义的纯洁面对前者也不一定具有道德优势。再如结尾李翘与黎小军的重逢,则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温馨。
三、小人物的命运挣扎
日本电影大师成濑已喜男曾说:“我们的生活一直都在欺骗我们。”影片中,黎小军与李翘事隔数年重逢在婚礼上,相互问及现状却彼此无言。曾是多么坚定带着理想去生活,可岁月将人们变得面目全非,生活完全背离了当时的初衷。一切纯洁美好的梦想,都消磨在物欲与现实中。当黎小军终于迎娶了小婷,却像《半生缘》里的顾曼桢对沈世钧说:“我们都回不去了”。李翘利用毕生精明换取物质时,却感慨:“我好失败。”但无论命运怎样颠沛流离,黎小军与李翘始终隐忍而顽强地坚持。或许这也是导演的悲悯——“命若飘蓬,你要微笑才好。” 香港回归前十年的时代缩影
陈可辛利用电影《甜蜜蜜》记录了香港从1986年到1995年这十年间的群体无意识,并利用这样的历史资源来预言关于中国人命运的未知进程。在这里,陈可辛并未单纯纠结于历史事件所带来的标志意义,而是刻画了历史变迁与社会走向在群体和个人心中潜移默化的微妙处境。这样的处理,使得影片在外在观感和内核共鸣上得到了华人世界的整体赞誉。
陈可辛在处理这样的香港题材时,主体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是来自内地的新移民。在陈可辛看来,单纯将回归事件的承受主体设定为香港人并不能兼顾中国人的命运整体。进入80年代,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国人奔赴他乡谋求生计。步入90年代,由于对香港前景的未知与焦虑,一些港人选择移民海外。但《甜蜜蜜》并未直接表达这种群体心理的焦灼,而是细化到个人的遭遇以及人与人的矛盾,以小人物的真情实感和现实生活,记录了一段不凡的年代。
20世纪末期的中国移民
《甜蜜蜜》的英文片名“Comrades:Almost a Love Story”,意为“差一点就是个爱情故事”。陈可辛曾表示《甜蜜蜜》并非纯粹爱情,它更多是在讲述拼搏、讲述人生、讲述时代。 李翘和黎小军兜兜转转那么久却未在一起,是因为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不够爱对方:小军心中始终有小婷——那是他的理想;李翘为生存依赖豹哥——那是她的理想,不然他们早在一起。正如李翘所言:“黎小军同志,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我。”一言道出他们忍受艰辛来到香港的目的——为了追逐想象中那个更美好的生活。
这便是时代的印记,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国门以来,因追逐理想生活而产生移民潮的真实历史和现实心态。电影在讲述内地移民艰辛又坚强的故事时,从侧面不露痕迹地反映着香港特有的殖民地历史,反映着香港整座城市“无根”的漂泊迷惘心态,反映着香港人既想拥有对国家的认同,又无法摆脱对英美文化的艳羡向往。
面对时代的辛酸,导演最终安排了这样一幕:一群大陆游客来到纽约旅行,他们在象征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下争相拍照,但他们同时喊着导游去买奢华Gucci包——他们是快乐的游玩者,不是背井离乡的移民,更不是历经艰辛的偷渡客。他们对拿到绿卡的李翘说:“以前那些人都往外面走,可现在都回去了。很多香港人都到我们内地去打工,以前出来的人都后悔,现在还是国内赚钱的机会比较多。”时代变迁如梭,中国正在崛起,香港即将结束150年的殖民历史回归祖国,1997年并不是这座城市的大限。最终,李翘和黎小军在纽约街头听着面向全世界中国人的播报:“邓丽君小姐逝世......人们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声”,不知不觉走到荧幕前“意外”重逢。这便是属于中国人的声音,无论香港、内地抑或台湾,我们一直有着共同的文化和共通的情感。 影片中,如果异乡客在香港面临的只是地域习俗的差异磨合,那么海外的漂泊者则真真切切感受到低人一等的刻骨之痛:豹哥不明不白死于街头的悲惨局面、李翘在警车上的歧视性待遇无疑是这种状况的真实体现。此时中国人情感肌理中的乡愁命题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展现,一曲邓丽君的《甜蜜蜜》则是这种情绪的象征化依托,触动了两岸三地中国人的共通情感。

阅读全文

与了解英美文化看什么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看电影hd 浏览:81
40分钟电影多少流量 浏览:913
女儿谷在线免费电影 浏览:908
无线电视vip怎么看电影 浏览:508
有哪些大场面的战争电影 浏览:951
武汉有多少电影院卖3d眼镜 浏览:440
老电影骗子用假锤什么 浏览:134
1992古装电影有哪些 浏览:927
局外人电影多少分钟 浏览:251
有多少越南战争的电影 浏览:761
苏州华谊电影世界多少钱 浏览:51
安全至下电影怎么拍的 浏览:332
飘花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国语 浏览:164
孪生兄弟的动画电影有哪些 浏览:268
有关老师好看的电影 浏览:615
iphone8如何拉电影 浏览:276
中国有什么污的电影 浏览:689
扫黑电影免费观影 浏览:460
李连杰金城武电影叫什么 浏览:532
电影院电影延长多久要赔偿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