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部电影上映前都要经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核吗,广电具体审些什么
是的,每部电影上映前都要经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核。未经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的电影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电影片,不得发行、放映、进口、出口。电影片依法取得国务院广播电档租悄影电视行政部门发给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后,方可发行、放映。
(1)什么是电影过审扩展阅读: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责:
1、研究并拟订广播电视宣传和影视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
2、研究并起草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管理和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法律、法规草案;制订广播电影电视管理规章和事业的发展规划;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负责用于广播电台型带、电视台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并负责内容审核。
3、组织推进广播电影电视领域的公共服务,组织实施广播电影电视重大工程,扶助老少边贫地区广播电影行渣电视建设和发展,指导、监管广播电影电视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4、制订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管理全国性重大广播电影电视活动。
2.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电影审查流程
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有着严谨的流程。首先,制片单位需要进行自我审查(自审),然后向电影局提交审查申请。这个过程后,影片会进入电审会的观看阶段,正式进入审查程序。影片能否通过审查主要取决于电审会委员们的审议意见,意见越多可能意味着影片存在问题。若委员们无异议,影片则可以直接通过。
审查过程中,制片单位必须在三十天内针对电影局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订,并回复结果。经过复审,如果影片无问题,电影局会颁发“电影公映许可证”。若复审未通过,影片还需进一步修改,除非片商决定放弃上映。电审会委员在电影的生死存亡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审片时,他们并不需要全员出席,只要有大多数委员出席即可进行审议。
通常情况下,经过修改的影片能获得上映许可。然而,也有例外情况,如黄建新的《银饰》原本通过审查,但在首映会上播放了未删改的露点版本,导致舆论压力下被迫下档,未能与观众见面。对于未能取得公映许可的影片,他们会选择其他途径,比如通过音像制品的发行权由文化部或地方文化局负责,申请发行DVD版本或者将版权售予海外,以“盗版”形式在国内销售。
大部分被禁止的影片原因是内容涉及色情、迷信、暴力、黑社会等,因为它们被认为不适合大众和未成年人观看。影片过于小众或者剧情不全面、缺乏温情也可能成为被禁的理由。例如,电影《小武》虽然真实描绘了小偷的生活,但由于市场局限和剧情偏向,同样未能通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