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部进入大陆的香港电影是什么
画皮
香港 剧情/恐怖 90分钟 1966年
1966年鲍方执导电影 更多义项
《画皮》根据《聊斋志异》中同名篇目改编,是由鲍方执导,朱虹、高远、陈娟娟、翁午主演的恐怖电影。
影片讲述了书生王崇文因功利心切,错把女鬼当考官女儿收留,结果被其所害的故事。该片于1966年7月29日在香港上映。
2. 香港电影是什么时候传入内陆的
上世纪80年代,在《少林寺》成功敲开内地电影大门之后,港产片如潮水般涌进内地。虽然不乏武打片,但枪战片很快成为主流,港产片的火爆场面给内地观众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这段鼎盛时期,香港年产影片300余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虽非每部影片都取得了绝佳票房收入,但是绝大部分影片最终闯进内地,并受到内地观众的广泛热捧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批香港影星也由此脱颖而出。
80年代香港电影在内地的走红,主要得益于内地的文化短缺。这种短缺并非一味指内地影视作品的数量,而是内地影视作品本身质量参差不齐,经不住港片的冲击。但是,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内地电影逐渐站稳了脚跟,一批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电影也慢慢收复了市场。而另一方面,香港电影人因为对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广阔电影商机“垂涎欲滴”,在影片中开始有意无意地添加些“内地元素”,以博取内地观众的好感。当内地观众对港产片那种打打杀杀开始感到腻烦的时候,香港电影人就不得不认真琢磨内地观众的口味。而这种兼顾内地观众“口感”的制作风格,必然导致香港本土观众的流失。但是,相对于内地数亿观众的广阔市场,谁还在乎过去的那种小打小闹呢?
还有,面对内地影视产业的迅速崛起,香港电影被迫越来越多地起用内地明星。《无间道》里我们看到了陈道明,《宝贝计划》里出现了陈宝国。另一方面,无论是张艺谋还是冯小刚,也努力试图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中就有刘德华、金城武以及刘若英。
这么看来,香港票房收入的减少,应该是两地文化融合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同时说明,香港电影已进入“后港片时代”。在“后港片时代”,从表面看香港本土艺人数量断档现象相当突出,目前仍旧为成龙、刘德华等寥寥几棵常青树艰苦把持。但是我们似乎不必为此过分忧心,因为越来越多的香港艺人开始了他们的“北漂”生涯,投身于内地发展。梁家辉就曾出演过《太行山上》,英俊小生魏俊杰在最近的电视剧《红色记忆》中也出演了英雄何世昌,尽管起先观众质疑声不断,但魏俊杰的出色表演最终还是为观众所接受。
“后港片时代”是香港电影发展史的一个标志,但绝对不是香港电影产业的末日,起码以国内这个广阔的电影大市场来看,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既然是融合,经过阵痛之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而这或许应是香港本土影片的最佳状态。再说,尽管表面看来香港本土电影似乎少了,但实则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带动了整个内地电影产业的进步,内地电影的“香港元素”也得以增加。
3. 泰坦尼克号是哪一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
是1998年4月3日在大陆上映。
《泰坦尼克号》男女主角杰克和露丝,本来自不同的阶层——穷画家和贵族女孩,但在该艘穿上,两人一见如故并抛弃世俗的偏见,冲破重重阻隔坠入爱河。
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船艘失事,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杰克选择让露丝活下来,从此二人阴阳两隔,但露丝始终忘不了杰克。
影片是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业公司于1994年共同出资拍摄的一部浪漫的爱情灾难电影,由詹姆斯·卡梅隆创作、编辑、制作、导演及监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主演。。
4. 香港电影在大陆上映最早是什么时候我听爷爷说他们七十年代就在电影院看过邵氏电影
Wg后最早是1977年,1965年凤凰影业拍摄的《画皮》算香港电影里头一个被引进到内陆的。尔后的几年里,被引入内陆的香港电影都以凤凰与长城两家左派电影公司出品作品为主,如《三笑》(1964)、《屈原》(1977)等。被引进的邵氏电影应该不多,银都出品的《少林寺》风靡后,邵氏的动作片也才被内陆重视到。
5. 美国电影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在中国上映
中国政府和文化部门对我国的本土电影有保护措施,每年只进口少量的美国电影在中国上映(20几部吧,这还是在世贸协定下才有这么多,否则更少),这些电影还要经历层层审批,保证不侮辱中国,不诋毁社会主义,还要积极健康,才有机会在中国上映,很多经典美国片是不符合这些要求的。其实美国电影很早就在中国上映了,如《乱世佳人》,《魂断蓝桥》,1994年11月中旬,由中影集团公司进口,第一部与外商采用票房分账形式发行的美国华纳公司影片《亡命天涯》在上海、天津、北京、郑州、重庆、广州等6个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首轮放映,观众人次达139万,票房收入1127万元,所以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商业大片为《亡命天涯》,真实谎言在它的后面上映。很多经典电影不可能还在中国上映了,一般只会上映最新的美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