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贞胜》定档3月22上映 忠贞不渝革命到底
《贞胜》是一部定于2024年3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红色革命题材剧情片,以下是对该电影的关键信息介绍:
出品与制作:
上映日期:
电影主题:
剧情简介:
『贰』 网友说《幸存者1937》太好哭了,该部影片反映了哪些真实的过往
网络电影《幸存者1937》官宣杀青,引发了行业内的关注。该部电影的出现,推动了网络电影向前迈进了关键的一步。该部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从民族大义出发,暂时放下旧仇,肩负起保护国民党军统密码专家的任务,护送他从日军中安全撤离的故事。关于网友说《幸存者1937》太好哭了,该部影片反映了哪些真实的过往?以下是我的看法,首先,这部网络电影主打高概念,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将当时的战争背景与战斗场面相结合,中日双方精彩的战斗过程,展现了战争场面的惨烈,具有十分强大的震撼力。其次,该部影片展现了中华英雄儿女和侵略者之间的殊死较量,八路军和密码专家双方从互不信任到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充满了矛盾和波澜。最后,《幸存者1937》由年轻导演王延川指导,他从多个新鲜角度演绎了主旋律英雄故事,值得一看。
一:主打高概念,立意深刻。
这部网络电影主打高概念,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将当时的战争背景与战斗场面相结合,中日双方精彩的战斗过程,展现了战争场面的惨烈,具有十分强大的震撼力。
关于网友说《幸存者1937》太好哭了,该部影片反映了哪些真实的过往?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叁』 关于长征的电影的精彩台词
70年前,战略上的决策、战斗上的需要,使得年轻的中国工农红军必须要踏上那一程自己也不知道前方有多少险恶的征程;70年后,一位老导演带领一群优秀的电影人,再一次把长征历史画卷搬上了银幕,让人们再震撼中领略共和国缔造者们的艰辛。
《我的长征》以十五岁少年王瑞的炮火硝烟中成长为主线,描绘了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长征。王瑞全家四口人都参加了长征。湘江突围时,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他第一次认识了毛泽东,他的父亲也在惨烈的炮火中牺牲了。残酷的战争给他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痛。再娄山关大捷中,红小鬼已经成了杀敌的猛将。他终于明白长征就是要往“打胜仗”的地方走。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一直以“跟着走”为信念的瑞娃子终于到了陕北。
名词解释:长征
[解释]1.长途旅行;长途出征。
2.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Long Marches)
【时间】1934~1936年间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地点】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长征宣言】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
『肆』 路遥电影人生在陕北那里拍摄的谢谢
延安市延川县贺家湾乡张家湾村,也就是我的老家,我一看电影就看出来了
『伍』 电影《人生》在陕西哪里拍摄的
年代太久远了,没记住,只记得电影插曲。
由导演杨蕊执导,王紫逸、多布杰、洛桑念扎、杨秀措、阿旺仁青、扎西德勒、洛桑达瓦、田征、格登扎西等主演的西藏传奇大片《金珠玛米》正在全国各地热血上映,但很多观众在观影之后却觉得电影中描述的西藏不是自己以往了解的西藏,也有一些观众觉得电影中的西藏非常写实,《金珠玛米》中的西藏才是最真实的西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获得如此两极的评价,也是让人十分好奇。
金珠玛米豆瓣评分
近两年西藏题材的电影在荧幕上可谓大放异彩,从《冈仁波齐》到《七十七天》都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电影里纯净的天空,澄澈的湖泊和西藏人民虔诚的信仰都让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都市观众热捧不已,但《金珠玛米》讲述的似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西藏。
有看过电影的观众反应,《金珠玛米》里的故事完全是随心所欲虚构的,根本没有藏味,那段历史只是被作为背景的画板,剧情放到任意偏远地区都不会走样,既然这样,怎么能够称其为一部西藏电影呢?
对于这一质疑,导演杨蕊表示这反倒正是她想要展现给观众的。在以往的西藏电影中,常常是以内地人视角来讲述西藏故事。这些对藏文化的膜拜、欣赏和朝圣态度只能在内地人眼中形成一种佛国神圣的景象,但却很少触及西藏人真实的内心感受。而《金珠玛米》则不是,《金珠玛米》告诉观众的是在西藏高原上生活的那些人,他们和我们一模一样,在重大的历史关头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犹豫、挣扎和困惑,这样的故事当然可以发生在很多地方,因为所有的人性都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西藏人也是普通人,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其实《金珠玛米》中并不缺少西藏奇观,甚至电影中的藏东景观还是其他电影中看不到的,电影中也不缺乏信仰,电影中即使是土匪也有自己的信仰,但这些都不是电影的重点,《金珠玛米》真正想展现给观众的,不是神性的西藏,而是人性的西藏,有血有肉的西藏。
在看过《金珠玛米》的观众中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很多汉族观众看了电影之后,觉得电影中对藏人的刻画有偏差,甚至有观众直接批判电影把西藏人拍得愚昧野蛮,质问导演天天朝圣,善良平和的西藏人怎么可能做出剁手指、点天灯这样残忍的事呢?
相反许多藏族观众看了之后却表示故事让他们很感动,因为市场上很少见到这样以藏族人视角来看待西藏的西藏电影,电影中的天高地阔,好恶由心更是让他们很有共鸣。
对于观众的质疑,导演笑称自己说的不算,应该由真正的西藏人来回答西藏到底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对此著名的西藏演员多布杰做出了回应,他说,在观看电影时不能脱离电影中的背景环境,电影中讲述的是60年前的西藏,每一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规矩,犯了规矩就会受到惩罚,但并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砍去一个人的手指或者挖眼睛,作为那个年代的土司,人物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合理的。对于此前西藏题材中重点描述的西藏人的信仰,多布杰说,西藏人有信仰,但也要生活,他们不可能每天都在朝拜,他们也要劳作,也要学习,朝拜只是西藏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是此前的很多电影中都将故事重点放在了这方面,因此给了观众这样的印象。
作为一部从西藏人角度来看待西藏的电影,《金珠玛米》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它收获了藏人的高口碑,也收获了一些误解和争议。导演杨蕊表示,今天如果她不来做这个尝试,日后也总要有人来做,只要是对得起自己作为一个电影人所承担的责任,也无须畏惧争议。无论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就让时间去验证一切吧。
电影《金珠玛米》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未开放地区西藏昌都的战争与爱情传奇故事。一个传奇故事发生在一片神奇诡秘的土地上,这种植根于自然的真实环境发生的故事更加称奇,堪称藏地冰与火之歌,令人愈加期待。本片由昌都市康延川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树树树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拉萨通泰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投资,目前正在全国热血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