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辛德勒名单》中有哪些经典台词名言
众所周知,《辛德勒的名单》荣获了第66届傲视卡最佳影片。该影片讲述的是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自身的智慧、力量保护了近1200民犹太人的故事。笔者想《辛德勒的名单》之所以这么成功,除了影片传达出的人性,良知,还有在古难时期觉醒的真、善、美。无不在敲打着人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本篇的经典对白吧!看看是否触动了那颗沉睡的心。
1、Today is history.Today will be remembered.
——今天是历史时刻,今天将被永远纪念。
2、The list… is life.
——这份名单…就是生命。
3、An hour of life is still life.
——片刻的生命,终究是生命。
9、A man commits a crime, he should know better. We have him killed, and feel good about it. Or we kill him ourselves and we feel even better.That's not power, though. That's justice. It's different than power. Power is when we have every justification to kill, and we don't.
——对一个罪犯,如果我们杀了他,我们会感觉快乐;如果是我们亲手杀了他,就更有快感了。但那不是权力,那只是正义,它和权力并不一样。真正的权力是,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处死他,而我们却不去这样做。
Ⅱ 《屠杀名单》电影讲的是什么
秘杀名单剧情介绍:1949 年,国民党拟定了一份“秘杀名单”,上面开列了有起义倾向国民党军高级军官,及国统区的爱国民主人士数十人。共产党中央命令潜伏在国民党国防部的地下党员沈剑秋搞到名单,以保护这批人士。国防部保密局上海中心局局长严敬尧、副局长方汝州、保密局女特工叶梦馨、委员长侍从室特工林怡等人为“秘杀行动”和“秘杀名单”各怀心事。叶梦馨从小被沈剑秋的母亲收养,她深爱沈剑秋;而沈剑秋爱的是女军医夏冰;林怡所爱的画家陶公亮是国民党桂系安插在中共上海地下党内部的卧底,而陶公亮的恋人是沈剑秋的小妹沈若兰。这份“名单”藏在国民党保密局深处,中共、保密局中有意投共的人员、青帮三家盯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激烈争夺战,最终,“名单”上的大多数人得到了及时的保护。
Ⅲ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欣赏
当我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这个电影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无尽的黑白,影片从开头和故事的背景就预示着讲述的这个故事将是悲壮的,而看完本片在脑海里只出现了这几个词,杀戮、生存、人性,最后回归到一个词,救赎。
在我们欢声笑语的现在,已经早早远离了战争的喧嚣和恐慌,或许我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去身在那样一个惨绝人寰的战争年代。即使没有了那种生活,我们也不可能忘记了那段黑暗的历史。比如二战时期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比如二战时期德国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整个影片我看下来没有哭过一次,但是我却是湿着眼眶看下来的,并不是因为感人,而是感到了愤怒,看到了电影里的犹太人,我总能不自然的想起来中国的南京大屠杀,但是又开心于犹太人的幸福,战争真会让人露出最狰狞的面孔,也会激发出人内心最深处的善良,开心于他们所幸还有奥斯卡辛德勒。
生命的颜色:黑与白之间的那一抹红色
影片的开头便是一个微弱的烛光,那红色的烛光在黑与白之间的背景燃烧着,伴随着犹太人低声吟唱着的圣咏曲,烛光渐渐熄灭,一丝白烟缓缓升入空中,拉开故事的帷幕。这并不是除了结尾电影中出现的唯一的颜色,在山头上与情人骑马驻足的辛德勒的脚下,在犹太人“自由区”中,在黑白世界里,有一名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在其中漫无目的的穿梭在街区中。镜头跟随着小女孩的脚步穿越过一个个街区,在这充满哀嚎的地狱里,小女孩像是一个旁观者,又像是一个诉说者,天地之间唯有她才是这场屠宰场的主角。¹她是一个穿鲜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她的出现绝对有她的意义,或者说,是一种符号。红色,鲜血的颜色(在这里当然不是性欲),但又代表着生命与希望。辛德勒的眼神在随着小女孩移动的同时,内心的某种东西似乎也在悄悄的变化着,辛德勒的内心同样燃起了救赎的火焰。此时电影响起低沉的童声合唱,伴随着小女孩被纳粹党无情的杀害一同消失了,消失的那条生命,仅仅是那样的脆弱,仅仅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完美的和弦:法西斯的死亡催眠曲
影片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其音乐的运用,电影自开头就加入了犹太人祝福祷告的音乐,这首乐曲预示着电影的悲惨,也不乏带有生命的希望。²影片中最为动听的无疑是主题曲main theme了,这首曲虽然不长,但却有着电影配乐的完整结构,长笛的简洁序曲之后,帕尔曼的小提琴演奏出了主旋律,那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忧伤的旋律仿似倾诉犹太人的悲惨命运,但细听之后,流畅的旋律中又有一些亮色和希望,并非是完全的悲伤,正如片头中黑暗的一点烛光,这是善良如辛德勒之人给予这些曾经灾难深重的人们,在这里,帕尔曼的琴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时而明亮;时而低回,但都充满激情,让人感动不已,这当然是和帕尔曼身为犹太人,对这段历史感同身受的缘故。
在电影的中期,纳粹军官焚烧犹太人尸骨的那个场景,在黑白的电影里却拍出了别样的画面:被焚烧的尸骨灰尘飞扬好似寒冬腊月时空中飘着的鹅毛大雪,如若不是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或许就真的当做了影片中的季节已经进入了冬天,纳粹军官命令那些活着的犹太人去焚烧、掩埋自己的族人,一个个尸骨在地上被随意抛弃。电影虽是黑白色,但是一堆堆被死人堆成的小山、半掩埋的人头骨在影片当中却是如此的乍眼。而此时片中所配的音乐是一首合唱曲,前半段是弦乐为主的铺陈,其后则是气势非凡的一段合唱,歌声此时却显得有些超然,像是在做弥撒,愿逝者安息。
接着的故事发展,则是我最震惊的场面。纳粹军在居民区里搜查侥幸活下来的犹太人,他们用听诊器来着这些无辜的人们,听诊器是医生专用,原本是世界上最神圣的用来救死扶伤的器具,而在这里却是用来传达灭绝犹太人生的希望的信息。聪明的犹太人钻到了钢琴里想要得此生存,残酷的纳粹军冲着钢琴就是一阵扫射,⁴此时在一个房间里居然想起了巴赫的《平均律赋格曲7号》,这是一个德军军官在演奏,技法很娴熟,旋律在流淌,而另两个士兵则在争论这是巴赫还是莫扎特,此时漆黑的城市到处都是火光和枪声,这场戏是那么的荒谬,又如此的真实,纳粹对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们的喜好是确定无疑的,令我震惊的则是他们在作恶的同时,还有闲情逸致演奏和欣赏美妙的古典音乐,这是怎样的一种性情?后来我看了《发条橙》、《现代启示录》才明白,其实音乐并不是 “好人”的专利,所谓音乐可以陶冶情操之类的说法根本就是扯淡。
在电影下期的时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女人和孩子们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⁵Auschwitz-Birkenau(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影片中最为阴郁的乐曲,出现在奥斯维辛犹太女人洗澡的那场戏,小提琴在中低音区反复游走,营造出一种极其不安和恐慌的气氛,配合画面上女人的尖叫和惊恐的表情,产生极其沉重的效果。
⁶Making The List出现在辛德勒和他的秘书策划挽救犹太人的“辛德勒的名单”场面,此段音乐是比较典型的好莱坞式交响配乐,起伏很大,具有极其强烈的戏剧感。曲中反复出现了主题的变奏,歌颂这人性最为光辉的时候。这也是约翰·威廉姆斯专门为影片作了一首曲子,我能够想象出演奏者演奏这首曲子时的神态表情——一个守望者站在被战火、哭泣、死亡包围的黑色的天空下无语哽咽。
辛德勒的名单:凡救一个人,便是救了全世界
这里才讲到了辛德勒,他是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个纳粹党员,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商人,是一个爱好美色的人,同样,也是一个救了一千多条生命的人。
他的开场华丽但是并不光芒四射,他风度翩翩,善于交际,与纳粹上层人士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看重的更多的是个人奋斗下来的商业利益,这让他做起因为战争而获取利益的事情来毫无愧疚,但是同时也让他对纳粹的反犹价值观不以为然。⁷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因为辛德勒此后的伟大举动,而刻意掩饰他的道德缺陷,在犹太人被驱逐的时候,此时的他并没有帮助他们什么,倒是更乐于趁机榨取些商业价值。他让犹太人进入他的工厂也更多看中的是其低廉的成本,甚至只要他愿意可以任意处置的权力,这是一桩多么完美的买卖,一场多么残酷的“圈地运动”,夺去犹太人的一切财产,在此基础上建立工厂,再让这些一无所有的犹太人进入工厂工作,辛德勒显然也很享受自己超越父亲的业绩。 然而依扎克史登既是影片中或缺不少的角色,也是辛德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辛德勒内心改变的过程离不开史登,史登努力在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周旋,给了辛德勒一个发财的机会,无意间同时也让辛德勒开启了一道挽救犹太人生命之门。辛德勒是自私的,最起初的他只想着自己谋利,但是史登的一次次的请求、纳粹党军人一次次惨绝人寰的举动渐渐影响着本欲置身事外的辛德勒。人的举动源自于一种习惯,辛德勒这个习惯来源于因为一块手表而让一对老夫妻远离了死亡的喧嚣,他或许是尝到了拯救的满足,但是我觉得他得到了本身的释然。辛德勒渐渐地让拯救犹太人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以至于到影片的末尾处,辛德勒还在懊悔没有因为一辆车、一个领针去换取十多个人的生命,他大声痛哭着,像个孩子一样,工人们抱住了他,紧紧的抱住了他。
很多时候。人类善和恶的一面都会潜伏在内心里,影片中不仅仅在辛德勒身上体现,同样有这种善良的还有阿蒙·葛斯。辛德勒交给了他救赎,同样也窥视到了阿蒙心里的那一点点没有泯灭的人性,但是这一点点没有泯灭的人性很快的就随着阿蒙给的里谢克那一枪结束了。他对犹太女子海伦的爱无可奈何,当他见了海伦第一面的时候,他因为感冒并不想传染给海伦让我看到了他内心其实也存有怜爱,他在酒窖里对海伦施暴,呐喊的表白,在我的眼中当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愤怒的、坠入爱河的一个年轻人,当黎明再次升起的时候他便又变回了那个冷酷无情以射杀犹太人为乐的阿蒙了。
辛德勒被犹太人尊为"义人,""辛德勒的名单"上在册的犹太人亦把自己称为"辛德勒的犹太人"。名单,在辛德勒的墓碑上成为不被遗忘的记忆。犹太人至今每年仍以诵读名单的方式悼念在二战中死难的同胞,在特定的场合许多人轮流诵读一读就是好几天。名单,在他们的记忆中成为不被遗忘的墓碑。出身为犹太人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将他族的故事以电影的方式讲述给我们,不仅仅让我们记住了这历史性的一段黑暗,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有好多“更应该”!我们就应该不只着眼于眼前的富贵与贫困、成功与失败、悲伤与喜悦……我们就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自己信心去面对我们现在或以后要面对的困境与挫折!
生命不以缅怀得到升华,却以一个人名而得以提升价值所在。辛德勒先生,我也愿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块石头。
Ⅳ 电影黑名单结局介绍
Red为了荔枝在大BoSs案里死去,最后在荔枝的整个思想回忆中才醒悟过来,Red是怎么一直教她做人,最后荔枝把大BoSs捉拿归案时,由于大Boss证据不足,荔枝再次回忆red的提醒杀了大Boss,大结局的结尾,荔枝和观众以为Red真的死了,但red又出现在私人飞机或者公寓里,映入观众的眼帘,可惜荔枝不知道,red也不让荔枝知道自己是假死,因为red知道荔枝终于长大了独立了。接着第二季预告:red与荔枝的对决,王者与强者的较量,red死在荔枝手上,但Red不后悔,因为她人生圆满了,而荔枝成为了王者,而red还是假死这样的结局狗血不!求采纳
Ⅳ 介绍一下电影《辛德勒名单》
第66届(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中文名: 辛德勒的名单
外文名: Schindler's List
其它译名: 舒特拉的名单
出品公司: 环球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史蒂弗·赞林 Steve Zaillian
制片人: 布兰克·鲁斯蒂 Branko Lustig等
类型: 剧情
主演: Liam Neeson,Ben Kingsley,Ralph Fiennes,Caroline Goodall
片长: 195 分钟
上映时间: 1993年11月30日
对白语言: 英语,希伯来语,德语
imdb编码: tt0108052
全球票房: $3.21亿
Ⅵ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好在哪
《辛德勒的名单》之所以优秀,在我看来,以下三点最为重要。
《辛德勒的名单》好在配乐,配色和剧情。
剧情编的太好,能够让每一个观众为之动容,其实不需要什么大人物,也不需要什么超级英雄,普通人更好,更贴近于我们,更能感同身受。主人公原本是个军火贩,把武器卖给纳粹赚得金盆钵满,就是因为这个小女孩,主人公做出了转变,他将之前自己赚的钱全部用来拯救犹太人,能救一个是一个,这种人物的转变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就像《我不是药神》里的程勇,《荒野大镖客2》中的亚瑟·摩根。曾经是坏人,拥有一切,为了好事,做个好人,再次失去一切,但是内心得到了救赎。
以上三点让该片获得无数殊荣,成为了影史中一颗璀璨的星。
Ⅶ 《辛德勒的名单》主体内容及结局是什么
《辛德勒的名单》主体内容:刚从家乡来到克拉科夫的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有意买下一间经营不善的搪瓷厂,以生产食用器皿,供应军需,发战争财。工人则是那些无需报酬的集中营的犹太人。
但辛德勒为人善良,善待工人,工人们觉得待在工厂要比集中营要好,渐渐地想要来工厂的人越来越多。辛德勒刚开始不是很愿意,必将要给他们吃喝,也是成本。但有一次一个穿红色衣服小女孩彻底改变了他(整部影片都是黑白的,竟有此处有一点红色),于是之后他就用赚来的钱向德国高官来买集中营的犹太人,宣称要扩大生产规模,实为救他们的命,上了名单的人就会有生的希望。
结局:二战结束,德国战败,辛德勒作为纳粹的军需品供应商不得不踏上逃亡之旅,临走时他还怨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多救一些人出来。但好人没有好报,之后他几次创业都失败了,最后郁郁而终。但通过他努力使得2000多名犹太难民免遭屠杀,现在这些人的后代还回去辛德勒的墓前来缅怀这位“失败的德国商人”。
(7)电影什么名单扩展阅读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电影。
获奖记录:
2004年,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国家影片登记,《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第51届金球奖,最佳电影(剧情类),《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学院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特别致意奖,《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 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国家评论协会奖(美),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