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绍一些80年代的国产喜剧老电影,越全越好。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1981)月亮湾的笑声 (1981)喜盈门 (1981)喜鹊岭茶歌 (1982) 咱们的牛百岁 (1983)鼓乡春晓 (1983)月亮湾的风波 (1984)瞧这一家子 (1979)甜蜜的事业 (1979)她俩和他俩 (1979)小字辈 (1980)赤橙黄绿青蓝紫 (1982)锅碗瓢盆交响曲 (1983)小小得月楼 (1983)快乐的单身汉 (1983)邮缘 (1984)阿混新传 (1984)黑炮事件 (1986)顽主 (1988)哥们发财记 (1988)
B. 和咱们的牛百岁类似的老电影有哪些
《喜盈门》,《咱们的退伍兵》,《冤家路宽》,《车水马龙》
C. 80年代农村怀旧经典老电影
80年代农村怀旧经典老电影包括《咱们的牛百岁》、《人生》、《山道弯弯》等多部作品。
这些电影以农村为背景,展现了8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其中,《咱们的牛百岁》通过讲述牛百岁带领一群性格迥异的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人生》则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纯真感情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之间的挣扎与抉择。
这些电影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例如,《山道弯弯》中的金竹,她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电影中的山道弯弯也如同她人生的写照,充满了曲折与希望。这些角色和情节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记忆。
此外,这些80年代农村怀旧经典老电影还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和文化价值。它们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风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回顾历史、缅怀过去的窗口。同时,这些电影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D. 寻:如《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这样的80年代农村题材的老电影
《月亮湾的笑声》、《笑逐颜开》、《咱们的退伍兵》、《迷人的乐队》,等等,等等。
E. 2007年农村题材电影
80年代初:
《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咱们的牛百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80年代中、后期,一批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的“西部片”:《人生》《老井》《野山》
90年代:
秋菊打官司》《凤凰琴》《被告山杠爷》《留村察看》《九香》《一个都不能少》
三暖系列”:《暖春》《暖情》《暖秋》
《香巴拉信使》
《天堂之路》反映农村打工妹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追你到天边》是讲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为自己的儿子报仇的故事,既感人又好看
《荔枝红了》是一部反映农村干部现实生活的故事影片
《会说话的风筝》是反映儿童生活的影片,但也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证书》一部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电影
《果实》一部勾勒陕北农村风情画卷的影片
《燕衔泥》新农村题材电影,讲述了一个性格刚强的村支书张占廷带领村民舍弃令全村人发家致富的小煤矿,进行转型发展旅游的真实事件。
《桃花村》是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的电影
《圣水湖畔》 20集电视连续剧 讲述了一个保护耕地、树立粮食安全意识的故事。
《稻花飘香的季节》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 本剧——以江汉平原上由两个行政小村并村后的变革与发展为主题。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影片
《山的那一边》 这是讲述一名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烧锅屯钟声》8集农村题材连续剧 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组织部副部长杨天虹进驻烧锅屯,为村民先后解决了集资款、土地、失学儿童等一系列问题,烧锅屯终于有了掌声与笑声。
《山坳里的庄户人家》是一部农村题材的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该剧故事发生在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
《年年月月日日》一部反映农村青年农民的生活
《庄稼院里的年轻人》是一部反映农村改革开放奔小康过程的现实题材作品
反映80年代农村题材的电影:
《生财有道》
《月亮湾的笑声》
《喜盈门》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
F. 少时印象最深的两部老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和《咱们的牛百岁》。
电影《月亮湾的笑声》(下称《月》)和《咱们的牛百岁》(下称《牛》)是少时在村大队院里看露天电影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部电影。
上世纪80年代,农村还普遍清贫,谁家要是有一万元存款,那可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月》剧中的主人公冒富凭着勤劳致富,成了“万元户”;自那以后,“万元户”成了我们村里的谈论话题,也成了村里人追求的目标。
《月》剧中的故事情节多已忘记,但主人公冒富和庆亮在月夜河边相互追逐、庆亮失足落河的镜头却是那么清晰。
《牛》剧中的几个镜头,王馥荔和牛百岁妻子秋霜隔着墙头吵架、懒汉田福砸牛百岁家锅以及最后牛百岁领着大家推着满载土肥的木架子车在夕阳里前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最近又看时,感觉《月》剧比起《牛》剧来,在演员表演的生活化方面差得很远。
看《牛》剧,你觉得那里面的村子就是你生活过的村子,演员们就是你村里的大爷叔叔哥哥姐姐们,《牛》剧中院落门外总有不断走动的人影,那也是村子里真实的情景。
《牛》剧在刻画生活、人物方面也远比《月》剧深刻。
《牛》剧中女主角菊花的扮演者王馥荔曾经说过:“《牛》剧之所以富有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因为我们的作者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写戏的时候还是农民,他写的每一个人物就是他的邻居、街坊,他的语言那么丰富、那么鲜活,因备族为那就是他们村里人说过的话。
虽然我们这些演员是城市人,但是我们拜农民朋友为师、体验生活。
我记得当时还给我们每个人一块自留地,你必须种地,每天创作完了以后还不能仿颂弊让这块地荒了,得踏踏实实做农民。
有件事我记得特清楚:有一天拍的戏是大家啃馒头,当时正好是星期天,烟台有观众来村里看拍电影,说想看看王馥荔,导演说就在那里啃馒头呢!”
王馥荔还谈到:“前年我从北京出发坐飞机,看到一份报纸上写:一个大学生要考试了,在复习工科,特别郁闷,又累又烦。
电影频道经常放《咱们的牛百岁》,这部影片既生活化又有一定的喜剧色彩。
这个大学生说,他实在复习不下去的时候,打开电视看到了这部特别好的影片,樱裤他觉得这部影片可以拿到国际影展上比赛。
他说,影片拍得太“农民”了,“简直不知道我们中国老电影里还有这么好看的农村影片!”
他还特别讲到演员,说陈裕德(饰演田福)这个演员演得太棒了!”
我把《牛》剧存到了手机里,以便于温故而知新,时时感知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深度!
电影牛百岁主题曲是《双脚踏上幸福路》(刘昌庆作词,肖珩作曲,李双江、王作欣演唱),歌词富有哲理,曲调高亢悠扬,特附于此。
青悠悠的那个岭,绿油油的那个山,
丰收的庄稼望不到边,望呀么望不到边.
麦香飘万里,歌声随风传,双脚踏上丰收的路,
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来......
得呀依呀哈依呀儿哟哟噢
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
弯曲曲的那个路,低洼洼的那个川,
生活的道路不平坦,不呀么不平坦.
历经坎坷路,笑迎春风暖,双脚踏上幸福的路,
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来......
得呀依呀哈依呀儿哟哟噢
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