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刚上映的电影《信条》中,都有什么看不懂的物理名词
都说《信条》难懂,但看过后分析一下:也许难懂的并不是故事本身,只是物理专有名词太多、场景太陌生。美人这就解读一下,保证看懂后,电影烧脑程度直降两颗星。
影片首先出现的物理名词是熵。
男主经历了中情局在乌克兰戏剧院对他的“忠诚测试”后,被派到一个研究所,一个身着制服的女研究员向他说明了任务。
就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大战是什么呢?
就是未来人用逆向武器攻击现在,毁灭世界。
说到这里时,女研究员提到了熵。
熵,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通俗地说,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像老子说的那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熵就是这样,在宇宙中只要有一个物质,就会越来越混乱。比如说一个装修的新房,从摆进去第一个沙发以后,就越来越杂乱。或者一颗子弹碰触到玻璃,子弹壳、玻璃碎片、爆发热量等越来越多,这就是是熵的正常运转,熵增。
但是如果打碎玻璃的子弹也没有爆发碎片和热量,反而热量减少了或子弹消失了,那就说明体系在逆向运转了。
影片当中,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研究出了一套算法,可以让世界通过熵变,实现世界逆转(不只是时间逆转)。
名词五: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出现过多次,是尼尔讲给男主的,当时男主正怀疑,为什么未来人会想毁掉过去,过去的人类祖先没有了,那么不也没有他们了吗?
于是尼尔给他讲了祖父悖论: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父母呢?
未来人虽然忌惮祖父悖论,但却相信平行宇宙,认为可以放手一搏,没准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更纯净的新世界,反正未来人对当时的世界也绝望了。
⑵ 《信条》这部最新烧脑大作你看懂了吗剧情主要讲述了啥
《信条》这部由诺兰执导的电影又一次创造了既卖座又叫好的成果。不过很多人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后表示没看明白,一头雾水,这个也正常,因为这部电影中的时空关系就是一个123,321的关系。整部电影运用了很多的时空理论,还有经典的祖父悖论。主角在差点被大壮杀掉,不过尼尔救了他并且主角也明白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一行人回到仓库进入了时光机回到之前,从印度军火商那里得到了很重要的情报,知道了大壮意图毁灭世界。这个计划是未来人为了杀掉21世纪的人类所做的。只要灭世武器被集齐就能让人类都毁灭。因此主角和伙伴们准备阻止大壮,他们回到了过去,小美拖住大壮而主角和尼尔等人去解决灭世武器。在这个过程中主角等人经过了一番打斗,就在主角即将被小BOSS给打死时有个尸体突然复活然后逆向帮主角挡了子弹。最后主角一行人成功阻止了大壮和未来人的灭世计划。不过就在大家以为要结束的时候,尼尔突然说自己要逆向回到过去。主角才明白之前为自己挡子弹的人就是尼尔,而现在他要去赴死。并且尼尔还告诉主角,自己是未来的主角招募的人,主角未来会成为这次行动的创立者。到此,整个故事才呈现出来。
⑶ 刺客信条电影讲的是什么意思没玩过游戏没看懂…
从前有两个组织一个是主张自由的刺客组织,另一个是主张建立秩序的圣殿骑士(你可以认为是建立一个一人专政的帝国)。刺客和圣殿骑士两个组织从几百年前成立到现代一直存在,并从以前的明争进入暗斗。在这需要提一下,在人类统治地球,有一群叫“先行者”的“人”,他们发明了能控制人类意识的“伊甸园碎片”。因此这两个组织也都在争夺它.电影中现代世界的主角(下文用B表示)——注意是现代世界,他是一名以前的著名刺客(这个刺客也就是古代世界的主角,下文用A表示)的后裔,而A知道圣器的下落,圣殿骑士就想通过“血缘效应”获取B大脑里A的记忆(不要问我为什么B会有A的记忆,那是血缘效应)来了解圣器的下落。
以上是电影的背景
电影的现代世界就是讲B被圣殿骑士抓走后,圣殿骑士获取B记忆以及B最后真正成为刺客的故事。电影古代世界就是讲A代表的刺客组织对抗圣殿骑士,以及关于圣器的事。
⑷ 电影《信条》中有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你看出来了吗
1、男二全篇一共救了男主六次:(这绝对是真爱了
(1)歌剧院 逆向子弹救了男主 第一次
(2)机场发现并放了正向男主 第二次
(3)机场阻止男主干掉逆向男主 第三次
(4)基地发现反派狗腿子埋地雷线于是匆忙正向化阻止男主进地堡入口从而引发地雷 第四次(但是这次失败了)
(5)基地正向化把男主和快银拉出来 第五次
(6)基地 救出二人后毅然逆向化回去替男主爆头救他一命 第六次
最后一点解释一下,男二结局的时候把三分之一的算法丢给男主,笑着说拜拜是去走向他的结局:为男主牺牲的结局——逆向化然后那个用自己脑袋替男主挡住爆头的那枪然后死去的结局
(真爱啊,这还不是真爱吗?
2、女主羡慕的那个敢于跳下水的女人就是她自己,另外她的儿子其实看到了跳下水的女人的长相,就是他妈妈所以是一脸惊讶加上不敢置信的神情
3、每个人都得到了ta的救赎/解脱
(1)女主:在故事前期羡慕敢于跳下水的女子有勇气逃离她丈夫,殊不知这个女子就是她自己,但这一跳的意义不再是去摆脱她丈夫的魔爪,而是自己选择命运后的解脱与释然,自己有了扣下枪板的决绝。
(2)男二:在未来接受了男主的委托,对男主非常的熟悉,但是却引来了男主的怀疑与猜忌,甚至一度不信任他(感觉让我们的尼尔很伤心啊)
但是后来经过种种,终于回到了那个交接的点:对于男主来说是起点,对于尼尔来说就是他故事的终点了。然后他就笑着走向了自己的命运,满是释然
(3)男主:一开始和印度婆子说我是男主,婆子不信;结局对婆子说我是男主,婆子信了,因为他真的就是男主啊!
10、我觉得这本质是一个环保电影吧……萨托尔说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海平面上升、河流干枯后无处可去,只能回到过去也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号召人们保护环境,别让海平面再上升、河流再干枯了,不然倒霉的是现在的我们。
11、Neil是从未来过来的人,他已经认识男主很多年,所以在他们两个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知道男主行动的时候从不喝酒。
在之后男主问Neil为什么不告诉他奥斯陆自由港里时间逆转器出来的那个人是男主自己,Neil说这是原则,男主问他“是谁的原则?”Neil说“是我们的”,这个原则可能是未来男主告诉Neil的。
Kat受伤后,男主问Neil她会怎么样,Neil说他也没经历过。Kat是被逆转子弹打伤的,Neil的这个回答可能暗示了他是从未来过来的,而且已经这么逆向生活了很多年。(这个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电影看到这的时候真的有这种感觉)
12、男主真的有一种超英电影里拯救世界的英雄的伟光正品质,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喜欢牵扯到无辜人的性命,这个也可以从几点看出来。
一是在开头的基辅大剧院里他任务都完成了但还要回去救剧院里无辜平民的性命,二是在用飞机撞建筑物的时候,他先问机组人员会不会有生命危险,三是他去找那个印度大佬的时候基本没有伤害安保人员,要不然是药晕了,要不然就是单纯拿枪威胁他们,就打晕了一两个。
13、奥斯陆自由港,用飞机撞自由港后墙引发火灾那一段。在把金条从飞机扔下去之前,给飞机炸了一个洞的那个白人大叔拿了一块金条藏到怀里了
⑸ 《信条》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电影信条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夫·诺兰执导,电影根本设定则是:时间逆转。
之后主角接近俄罗斯军火商夫人并得知两夫妻感情不和,同时夫人告之她与丈夫最后一次快乐时光发生在越南度假时,后来丈夫则用一张假图和儿子抚养权对她进行威胁,之后主角与她约定,自己帮她解决问题,而她则帮忙引荐其老公。
之后主角与尼尔以及帮手一起用飞机炸毁了自由港仓库,并趁乱潜入内部毁掉假画,并在仓库中发现时光逆转传送门。而在传送门内发现了一个逆向人和一个正向人,主角则看到了正向人的长相。之后接近成功接近俄罗斯军火商并去希腊旅游。期间又发生种种剧情让主角了解到自己另一重身份则是从未来而来的人,并再次招募了自己,而自己才是此番行动的策划人。
⑹ 《信条》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为何这么难懂
这是一部谍战动作片,讲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特工争夺一种叫天能的东西,这部剧难懂是因为设计领域太广,又量子冷战、时空逆转,开启了全新的时空概念,将不同时间线剪辑在一起
⑺ 诺兰最难懂科幻片《信条》,想看懂至少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话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备受关注,他极其善于拍摄关于“时空”的题材,他的作品往往都特别烧脑。这次的电影《信条》也是如此,而且要远比之前的《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烧脑得多。同样的,《信条》这部电影也加入了许多“科学理论”,同时还做了一些奇怪的设定,令绝大多数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这篇我们就来聊一聊《信条》当中,那些基础的物理学概念到底是什么?
不过,关于“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个说法是存在争议的。这个说法成立的条件是宇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然而如今的研究发现,宇宙并非是封闭系统。因此,“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种说法并非是科学界的主流认同,而只是一个假说而已。
⑻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圆桌收录 · 逆转时空,重识诺兰 · 进行中
信条
信条
知乎评分 8.3
船夫笔记
船夫笔记
垂钓属于我的视差之见 公主号: 船夫笔记
嗯,这很诺兰。
熵增熵减我不懂,时间线的截断或者扭转什么我也不懂。
以前诺兰电影里的主角至少还会充当解说,把知识点揉碎再通过稍微浅显一点的台词作为观看辅助,这次没了解说,就是纯纯粹粹的一次新世界体验。作为一个门外汉,光是震撼于眼花缭乱的场景切换都来不及,完完全全没细品知识点,也不能像大佬们开始头头是道的分析。
虽然见识比较短浅,但依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是真的找不到同类型的电影,归到任何类别中好像都有些变扭,只能作为诺兰思维中创立的多个新世界中的其中的一个来存在比较合理。
诺兰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有表示,他想找回多年前第一次接触这部类型影片时那种孩童般的惊奇感。他的确是做到了。
这也是我一直从诺兰电影里收获的;不是来自于电影本身,而是来自于观影体验——他带给了我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不仅是面对电影还是面对其它什么,对于超越理解范畴的事物,都可以像孩子一样,让触碰和感受先于或不落后于思考。
所以自从6年前看完星际穿越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决定以后看电影之前不再恶补知识点甚至连预告片都不看。而当我在对这部电影的背景,梗概,甚至分类都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买了票,从第一秒就全情投入进剧情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去在意细节,情绪全然顺从着荧幕里的世界而没有半点反抗之力,这种感觉是很爽的。
不要试图理解它,而是感受它
这是《信条》里的一句台词。
它现在不仅是我看诺兰电影的原则,还是我看所有电影的原则,兹以为遇到任何一个宏大的新体验就要享受在先嘛。
说着说着又说远了。反正但凡是诺兰的电影我打一开始就没抱着把它看懂的心态去,主要还是奔着体验。反正诺兰的电影看不就完事儿了,一遍看不明白,就多看几遍,第一次看观影体验还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