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部电影里面有77事变的镜头卢沟桥的,最好别太老的片子,10年内的片子最好
10年内的还真不好找。有一些抗日电视剧里也许有很少的几个镜头。完整的还就是老电影《77事变》。
❷ 什么是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悍然炮轰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16千米处),驻守卢沟桥阵地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就从这里开始。
日本选择这一时刻起事是因为,日军占领东北之后就加紧进行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到这时已经就绪;同时,这一时期英、美等国正忙于应付希特勒在欧洲引起的紧张局势,中国内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未正式形成,这种背景使日本认为有机可乘。日本选择在卢沟桥这一地点起事是因为,在此之前,日军已经占领东北和武装监视、支配着华北,全面侵华战争势必利用这一有利的战略地理条件首先占领华北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城市北平。而此时的北平,东面是日本卵翼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北面和西北面是日本豢养的察北伪蒙军,只有西南面尚为中国军队驻守,而卢沟桥又为接连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要道,这样,日本起事最理想的地点就莫过于卢沟桥了。事实上,自1937年4月起,日本军队就经常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6月以后,日本军队的军事活动更加频繁,事变已不可避免。
1937年7月7日夜11时左右,日本“华北驻屯军”河边正三旅团第一联队三大队八中队举行的军事演习即将结束时,以仿佛听到宛平城枪声数响,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事先精心策划的借口为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拒绝。正交涉间,日本军队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二一九团忍无可忍,抱着与卢沟桥共存亡的决心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就这样爆发了。
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即以全面战争的姿态进行紧张的军事和外交活动。7月11日,日本内阁召开会议,发出“派兵华北的声明”;12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命令所属部队“做好适应全面对华作战的准备”;17日,日本政府召集五相会议,决定向中国境内增兵40万,日本“关东军”参谋部亦竭力支持“华北驻屯军”把事变“彻底地扩大下去”。这样,大批日本军队、飞机、大炮、坦克等战争装备即由日本本土和日本占领下的朝鲜、东北源源不断地运到华北平津一带。26日,日本军队完成了对平津的最后包围。日本政府在加紧军事行动的同时,却在外交宣传上宣称“卢沟桥事变”可以“局部解决”,日本政府不打算“扩大事态”等等,以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党政府,争取战争的时间。7月26日,日本军队向中国军队二十九军发出撤离阵地的最后通牒,同时猛攻二十九军阵地。29日占北平,30日陷天津,接着以平津为新的战争基地向中国内地展开全面进攻。卢沟桥事变终于推演成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
事变爆发后,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驱逐日寇出中国!”长辛店工人、战地农民和北平各界民众当即以各种形式支援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抗战。同期,国民党政府也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反应,7月8日,向日本政府提出口头抗议,10日,提出正式抗议,并开始向华北调动军队。16日,向英、美、法、意、德、俄、荷、比各国政府发出备忘录,揭露日本破坏九国公约的行为。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发表了《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并开始组织各地抗战。卢沟桥事变遂发展成为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
❸ 电影《七七事变》主要讲了什么
电影《七七事变》主要讲了: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佟麟阁、赵登禹等爱国将士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七七事变》是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的历史题材战争片,由吴桂苓、吴京安、李法曾、杜志国、郑邦玉、郑继勇、周宁朝等联合出演,于1995年上映。
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影片把这个发生在近60年前,不可思议的事情通过人物的刻画,通过战争场景的描绘再现了出来,让人们重新把这一秘密经历了一次。
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7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通电全国,大声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八年浴血奋战,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也是中国人民近代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❹ 在卢沟桥打扙叫什么电影
《七七事变》
❺ 电影《七七事变》中的卢沟桥怎么是铁桥
就是铁桥打的,石桥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铁桥是走铁路的,鬼子控制铁路意义更大,所以电影是对的
❻ 求一电影!!!急 《卢沟桥事变》这部电影
电影名为《七七事变》。
❼ 刘伯承带领部队夺取卢沟桥的影片是什么名字
有部电影叫飞夺泸定桥 但是刘行军晚上睡了一觉 比林指挥的王开湘杨成武团晚到。等刘到了,林已过桥。。
❽ 卢沟桥抗战中讲了什么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❾ 卢沟桥事变电影简介、
你好,电影《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的武侠小说《侠影》。简介:北洋年间,北京以北。习武少年李天然(彭于晏 饰)目睹师兄朱潜龙(廖凡 饰)勾结日本特务根本一郎,杀害师父全家。李天然侥幸从枪下逃脱,被美国医生亨德勒救下。
李天然伤愈后,赴美学医多年,并同时接受特工训练。1937年初,李天然突然受命回国。“七七事变”前夜,北平,这座国际间谍之城,华洋混杂,山头林立。每时每刻充满诱惑与杀机。一心复仇的李天然,并不知道自己被卷入了一场阴谋,亦搅乱了一盘棋局等。
❿ 飞夺卢沟桥讲的是什么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飞夺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