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过去的看电影都有什么影片

过去的看电影都有什么影片

发布时间:2025-05-25 19:10:28

A. 过去的老电影除了《地道战》和《小兵张嘎》和《南征北战》,还有别的哪些

想起来看过的有:红日、农奴、祝福、奇袭、雷锋、泪痕、小花、三笑、画皮、李双双、阿诗玛、花为媒、白毛女、小金鱼、董存瑞、苦菜花、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白莲花、武林志、宝莲灯、四渡赤水、五朵金花、英雄儿女、三进山城、兵临城下、独立大队、枯木逢春、早春二月、大闹天宫、笑比哭好、垂帘听政、甲午风云、洪湖赤卫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奇袭白虎团、渡江侦查记、红色娘子军、烈火中永生、闪闪的红星、柳堡的故事、拔哥的故事、水手长的故事、白求恩大夫、小二黑结婚、七十二家房客、满意不满意、瞧着一家子、心灵的火花、宝葫芦的秘密、咱们的牛百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魔术师的奇遇、大李小李和老李、野火春风斗古城、霓虹灯下的哨兵、永不消逝的电波、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冰山上的来客、国外的有佐罗、大篷车、虎口脱险、无名英雄、卖花姑娘、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

B. 十部八十年代乡村电影, 部部是经典成了标杆

一、《甜蜜的事业》,上映于1979年,北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2
这是一部朴实的电影。也是一部给人感觉非常美好的农村题材的影片。
影片的导演是谢添。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电影工作者。1979年,他想拍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反映当时的农村风貌和人们的思想变化。为了拍好这部电影,谢添不断进行调查访问,发现在当时的农村,“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依然普遍,于是就选择了这个切入点。
那时的电影工作者,从不会“闭门造车”,而都会深入生活,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吸取养分。
所以《甜蜜的事业》才会那么生活化,才会那么接地气。然后谢添又通过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将所要传递的思想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节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如今回头看,这仍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导演的创作态度认真严谨,但表现手法却大胆活泼。谢添在影片中对“蒙太奇”手段进行了新的尝试,其中慢镜头的运用和“男追女”的桥段,都令观众耳目一新。
演员们的表演也很成功,扮演唐二婶的马琳,虽是豫剧演员出身,但在镜头前的表现却自然流畅,细腻传神的表演令人叫好。
而李秀明扮演的唐招娣,和李连生扮演的田五宝,都是那么的纯真美好。尤其是李秀明,那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使她迅速成为了更多观众心中的女神。
《甜蜜的事业》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两首动人的插曲至今广为流传,五宝追招娣的镜头,以及那条飘逸的红纱巾,也成为我们脑海中,难以忘记的画面。
还有那个时代的人,多么淳朴啊,每个人呈现出一种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多么令人羡慕啊。
目前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是7.2分,明显是给少了。
二、《喜盈门》,上映于1981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8.2
1980年,各家电影厂开始主抓农村片。这期间拍摄出了大量农村题材的好电影。《喜盈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各位有所不知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是“新手”。编剧辛显令是第一次写电影剧本,而导演赵焕章也是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我想,也许正因为都是“新手”的缘故,所以他们在创作期间,就格外认真,从剧本创作,到演员选择,再到布景设计,全都做到贴近生活,突显真实。
他们都想竭尽所能,为观众呈现一部充满喜庆氛围的农村题材的好电影。
影片上映后,赵焕章心情忐忑。他专门拿了个小本,来记录观众观影时笑的次数。结果,越到乡下,观众们笑的次数就越多。尤其到了乡村,一部片长100分钟的电影,村民们竟笑了170多次。这下,赵焕章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他心想,这部电影,算是成了。
一个心里装着观众的创作者,他的电影,又怎会没人看呢?
《喜盈门》最终凭借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语言、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幽默风格以及充满乡土气息的音乐,而获得了第五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第二届金鸡奖荣誉奖。杨绍榈获得了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此后,赵焕章又执导了《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等众多农村题材的好影片,不仅获奖无数,而且观众都爱看。
如今,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2分。
它无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就包括现在的年轻人,偶尔翻看这部电影,也仍是赞不绝口。
对影片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态度,对导演的手法,对王玉梅、于绍康、温玉娟、王书勤、张亮、马晓伟、洪学敏等演员的表演,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部上映于40多年前的农村片,为何如此受欢迎?我觉得这是现在的电影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
三、《月亮湾的笑声》,上映于1981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6
《月亮湾的笑声》无疑也是1981年上映的一部优秀的农村题材的好电影。
它好在哪儿?好就好在
“很实在”。
导演的手法很实在,演员的表演很实在。影片中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在农民身边发生过的事,所以大家看这部电影时,都感觉很亲切。
影片通过农民江冒富在不同时期的几次不同遭遇,热情讴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影片以轻喜剧的形式呈现。尽管创作者们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进行了适度夸张,然而因为全部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所以还是让大家感觉到无比真实生动。
影片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演员的选择。
尤其是张雁和仲星火两位老演员,简直将农民形象给“演活了”。
在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张雁这位演员。这是一位朴实的演员,低调的艺术家。他来自乡村,对农村生活想到熟悉和了解。然而为了演好江冒富这个角色,他还是再次进入农村,住到老乡家,去感受和体会人物在真实环境下的心理状态。而在表演中,他也摒弃许多技巧,而是从生活出发,真实再现人物的情感。
片中有好几场戏,都令我们难以忘记,如冒富大叔听训时的诚惶诚恐,如他砍树时的悲愤和绝望,都被张雁通过传神的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达到了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效果。
而张雁质朴的外形,略带憨厚的性格,也为他塑造江冒富这个角色,提供了帮助。以至于当他带妆出现在拍摄现场时,许多当地的村民,都以为他是一位真正的老农呢。
仲星火演过许多农村戏,《李双双》就是其中的一部。他所塑造的喜旺哥,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银幕形象。按理说演农村人,对于他来说,是他手到擒来的事情。然而在《月亮湾的笑声》中,他却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演绎了一个与喜旺哥截然不同的农民形象。他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将庆亮这个眼界窄、骨头软的“墙头草”,塑造得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1982年举办的第二届金鸡奖评选中,张雁因在《月亮湾的笑声》中的出色表演,而荣获了最佳男主角的称号。他的照片还登上了当年《大众电影》杂志的封面。这对于一个长得貌不惊人的演员来说,显然是一件非常难得是事情。
因为《月亮湾的笑声》的成功,上影厂于1984年又拍摄了《月亮湾的风波》,由中叔皇担任导演,张雁、仲星火担任主演,同样很受欢迎。目前的豆瓣评分也是7.6分。
四、《飞来的女婿》,上映于1982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6
1982年我国也出品了众多优秀的农村题材的电影,如《陈奂生上城》、《山道弯弯》等都很不错。然而没想到的是,豆瓣评分最高的,竟然是并不怎么十分出名的《飞来的女婿》。
这部电影同样由上影厂出品。与《喜盈门》和《月亮湾的笑声》相比,它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但为啥观众都爱看?雅清觉得,它一定有它独到的地方。
首先它具有浓郁的喜剧氛围。但它并没像《乡村爱情》等影视剧那样,依靠夸张的不协调的肢体动作,和装疯卖傻来吸引观众、制造笑点,而是通过巧合、夸张、误会等艺术手段,使得剧情既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合理、完整的故事,是大家喜欢它的一大原因。
另外演员们的表演,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陈述作为上影厂的老戏骨,一向是以塑造反派角色而著称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扮演了一位老农民的形象。无论从外形、气质还是表演方式,都与《渡江侦察记》中的敌参谋长,截然不同。体现了一个专业演员的可塑性。
还有李玲君、高淬、吴云芳几位女演员,也将各种的角色扮演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在刘家喝喜茶时,你来我往的那场戏,简直就跟生活中一模一样。
同时,很多观众还因为这部电影记住了陈鸿梅。她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小兰,表演很是自然生动,没有漂亮女演员大多都很矫揉造作的习惯和毛病。总之,
影片的总体风格就是朴实、自然,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
五、《咱们的牛百岁》,上映于1983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6
又一部上影厂的作品。不得不说,在80年代,上影厂制作的优秀农村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
导演依然是赵焕章。他显然是拍摄农村题材的大咖,我觉得在这方面,连谢晋也比不了,更别说张艺谋、陈凯歌等后辈了。跟之前拍过的《喜盈门》相比,这部《咱们的牛百岁》,镜头运用更为成熟,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活。演员们的表演,还是一如既往地贴近生活,极具烟火气。
这部电影的原作者袁学强也是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身边发生的事很熟悉,写出来的东西也都有根据。导演赵焕章因为拍摄了《喜盈门》,所以积累了创作农村题材电影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了《咱们的牛百岁》中,再次获得成功。
直到现在,影片中的许多细节都令我们记忆犹新。如懒汉田福砸锅、菊花和秋霜对骂、还有牛百岁劝说天胜时的苦口婆心等,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一样。
这部电影上映后,同样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那么它好在哪儿?
首先影片的风格充满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风扑面。
而来不像现在的影视剧,大多脱离现实生活太远。
其次人物形象性格鲜明,
虽然是群戏,但每个角色都有记忆点,能让观众迅速牢记。
另外演员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
王馥荔、陈裕德和丁一,在里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只是现在,像这么朴实细腻又生动鲜活的农村电影,哪里还看得到哦。
六、《乡音》,上映于1983年,珠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5
胡炳榴是另外一位拍摄农村题材影片的大咖。可惜他已经去世了。
胡炳榴从4岁到14岁,都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他对乡村田园充满感情。因此他后来所拍摄的《乡情》、《乡音》和《乡民》等,才会那么生动、灵动,充满深情。观众也都爱看。
《乡音》是胡炳榴执导的“田园系列”的第二部,上映于1983年。在这之前,他所执导的《乡情》已经获得巨大成功,影片获得了一系列大奖。然后胡炳榴再接再厉,拍摄出了这部《乡音》。
电影表现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人物关系也很简单,也没有特别强烈的矛盾冲突,但为啥观众还是很喜欢?我想,原因有二,一个是我们感受到了胡炳榴那真诚的态度,和对作品投入的真挚情感。一个是,通过电影,让我们对一些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这部电影拍得无比细腻,温情如水的故事,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达到了震撼人心的目的。
另外演员们的表演也很生动。扮演女主角陶春的张伟欣,为了让自己在气质上更贴近农妇,而专门到农村去生活了一段时间。而扮演明汉的陈锐,在开拍之前,就到油榨坊去体验过生活。在实拍时,他为了更像农民,抓起机油和泥土就往身上抹。这样的创作精神,在现在的演员队伍,已经非常少见了。
1984年,金鸡奖评选,该片获得最佳故事影片奖。而影片中所流淌的乡村韵味,至今都令观众为之陶醉。
七、《生财有道》,上映于1983年,北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9
这又是一部谢添执导的作品。所谓“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谢添果然出手不凡。60年代他拍出过《锦上添花》,70年代拍出过《甜蜜的事业》,80年代又拍出了《生财有道》这样的老少皆宜的农村影片。
其实当时正是众多农村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的时期,为何谢添的这部《生财有道》能够脱颖而出?
雅清觉得,
一、故事很工整。
用欢喜冤家作为切入点,将新思想新观念融入到一个个细小的故事中,又有趣又好玩,又合情合理,让观众不由自主地笑,又不知不觉地接受“大道理”,很巧妙。
二、谢添的功力。
他总能将农村的那种家长里短的小事儿,拍得生动质朴有趣。他用镜头和剪辑的手法营造喜剧效果的手段,实在高明。
三、演员的表演。
那可真是“锦上添花”啊。
有人说,可以将《生财有道》看做是《锦上添花》的续集。我想,这主要是因为,《锦上添花》的主演赵子岳和凌元,又都出现到了《生财有道》中。另外再加上陈强,更加“笑料百出”。那可真是“喜上加喜”啊。
几位老戏骨的表演实在精彩,赵子岳和陈强碰撞在一起的化学反应也很奇妙,似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无数的笑料。陈强将一个固执的父亲形象塑造得太鲜活了。而看到年轻时的蔡明时,大家也觉得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1983年,那可真是农村电影的高峰期啊。可是现在,怎么农村电影就不见了呢?
八、《人生》,上映于1984,西影厂出品,豆瓣评分8.4
80年代中期,吴天明携《人生》这部电影横空出世。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西北黄土高坡的天空是那么湛蓝辽远,让我们看到了西北汉子是那么淳朴善良,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真实而自然流动的美。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吴天明那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他对《人生》这部作品所倾注的深厚情感。
这部电影上映后,荣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最佳女演员奖,荣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荣获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故事片奖。观众好评如潮。
太多人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高加林一样,苦苦挣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吴天明曾经随原著作者路遥,两次深入到陕北体验生活。开拍之前,他又带着主演周里京和吴玉芳等到陕北去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认真观察,使得演员们终于找到了角色所应该有的感觉,使他们在塑造人物时,就更加“胸有成竹”。
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
也正是因为吴天明等艺术家这样严肃认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才能拍出像《人生》这样的好作品。
直到现在,它仍被年轻的观众奉为经典。豆瓣8.4的高分,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然吴天明那过人的才华,也通过这部电影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形象,还是场景的设置,全都那么朴实、自然,展现得从容不迫。他那种将所有的风土人情、人文风俗、人生哲理全都游刃有余地呈现到银幕之上的气度,可不是每个导演所能达到的。所以说《人生》不仅是中国最好的农村电影之一,更是中国最好的电影之一。
九、《笨人王老大》,上映于1987年,北影厂出品,豆瓣评分8.8
在时间过去了30多年后,这部电影终于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这是一件好事情。也说明,
真正的好作品,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总会被人发现的。
后来,有年轻的网友问,是不是因为电影的片名太“土”,所以当年没人注意这部佳作?我想也许会有这个原因在里面。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已经很少有观众再走进影院看电影了。所以对于好电影的遗漏,也是有的。
是的,《笨人王老大》的确是一部被众多人所忽视的好电影。好在哪里呢?
好在朴实无华,好在剧情合理,好在演员表演真实,好在影片的内容,能够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影片一开始,基调是轻快的,然而越到后面,就越是压抑。因为特殊时期到来了,颠倒黑白的日子里,一切都变了。王老大这个老实、本分又勤劳的男人,日子越过越穷不说,还倒欠了生产队几十块钱。最终为了能让孩子穿上件厚衣服,他迎着风雪去砍柴,不慎坠入山谷摔死了。
许多人看这部电影,眼泪都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用喜剧的形式来讲述悲剧的故事,其实是最能打动人的。另外,这部电影很写实,同时内容发人深省。我觉得电影除了寓教于乐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记录历史。显然《笨人王老大》做到了这一点。
十、《芙蓉镇》,上映1987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9.2
有人说,《芙蓉镇》这部电影,对于新中国的电影史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不朽佳作。
导演谢晋通过电影语言,生动地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中国农村的社会风俗画,奏响了一曲凄美婉转的山野民谣。他将古华笔下的文字变成了画面,使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地鲜活于银幕之上。
谢晋作为艺术创作上十分老练和成熟的大导演,他希望能将这部《芙蓉镇》拍成一部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效果,同时还具有警示功能的“大作品”。而显然,他做到了这一点。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他可以说费尽心血。单是寻找合适的外景地,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行走了一万多里的路程。最终选定了湖南的王村,作为“芙蓉镇”的外景地。
而对于演员的要求,他更加“严苛”,要求所有演员包括刘晓庆这样的大明星在内,一律都要体验生活。而这样的结果是,所有演员出现在镜头前时,就已经变成了剧中人物的状态。刘晓庆在片中所呈现的熟练地舀豆腐的动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练就是。
《芙蓉镇》成了谢晋的又一部力作,成了标杆。
而每一部成功作品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创作者们太多的付出和辛劳。而现在的编导们,如果都拿出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又何愁作品不优秀呢?

C. 推荐一些好看的老电影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 ,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真的很好看


D. 有哪些你看过五遍以上的电影

从大学开始,我陈六六坚持观影的习惯,已经五年了!豆瓣高分、IMDB评分前200的电影我基本上都看过一遍,从这上百部的电影中,我整理出了值得回看的九部电影,绝对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部纳哗都能给你带来震撼和收获,让你的思维和认知提升一大步,而且效果不比一本书差。
好了,来了!
1、《绿皮书》
这是一部幽默中带着稍许严肃的喜剧电影。
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剪辑(提名),还获得了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其他25项大奖的提名。
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在60年代的美国南部,那是一个黑人争取种族平等、民权运动,白人群体仇视黑人的时代,整个南方都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
两个人从对立,产生矛盾、冲突,接着化解隔阂最后达成和解,整部电影情节层层推进,两个主角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
我觉得电影最有意思的点在于“黑与白、光与暗、雅与俗”的对比,一位优雅的黑人钢琴家,一位粗鲁的白人混混司机。
——There are all kind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It happens that we have become friends. This is not fate. It is just that we should be friends.
——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恰巧我们成为了朋友,这不是缘分,只仅仅是我们本就应该是朋友。
2、《阿甘正传》
1994年是经典电影片的井喷之年,《阿甘正传》就好比是当年的一匹黑马与与众多出彩的电影中同台竞技,而后力压其他影片获得了压倒性的6项奥斯卡金像奖。
男主阿甘从小就患有脊椎弯曲的疾病,不仅如此,他的行为还日常“笨拙”。虽然他是这样的一个小朋友,但他总是会去救他唯一的朋友,珍妮。
弗洛伊德说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you ‘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我认为阿甘就是想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变得非常优秀。
3、《当幸福来敲门》
这是一部让我哭的稀里哗啦的电影,虽然我哭的眼泪鼻涕在脸上肆意放纵,但我还是要给你们强烈安利这一部,宝贝们,给我看他!(李佳琦附体)
这部电影让我难过的不是克里斯和他儿子因为付不起房租无家可归,也不是没有工资吃不饱饭,而是他们因为实在没有地方去,住在了公共厕所里。
儿子在怀里睡得香甜,似乎只要有爸爸在身边环境如何并不重要。
而面对一直不断的敲门声,克里斯只能紧握着拳头看着厕所的墙面默默流着泪。
最后呢,最后他终于通过自己没穗的努力成为了投资公司的员工
他忍住了泪水,颤抖着拿起自己的物品,走入了茫茫人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克里斯举起手,为自己鼓掌,那无声的,一下下重重的掌声,是在为自己喝彩。
——Don'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 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 even me.
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
4、《三傻大闹宝莱坞》
哈哈哈我先笑为敬,没错这是一部喜剧片。只要你看了,没笑你回来找我。
这个又名《作死不离3兄弟》,这就是一部三个主角不是在作死,就是在作死的路上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实现了的枯茄卜故事。
俩字,看他!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阿米尔汗的电影,从这部电影之后我就对他这个聪明的小机灵鬼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着迷,他的聪明并不只有学霸的脑瓜,还有那种随时随地都能冒出来鬼马精灵歪点子的聪明。
电影的基调“又吵又闹”,但影片中有一句话说出了这部电影的内核

E. 你有哪些看过五遍以上的经典电影

一、第一名《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
一个弗洛伊德式的噩梦,它的主题异常清晰,但其剧情却可以有无数种解析和组合。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场在曲折的穆赫兰道上车祸后,导致失忆的两个女孩围绕着洛杉矶寻找线索和答案,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扭曲的超乎梦想与现实的冒险。

这部片有太多太多细节上的线索,简直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每个场景的每个微小细节以及可能有的各种含义,足够你看100遍去琢磨...

二、《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刺激而又舒适的色彩,个性鲜明的人物,激进的镜头运动以及起飞的节奏,停不下来的审美与思考。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欧洲著名的顶级大饭店,影片讲述了在20世纪30-60年代战争时期,饭店里一名看门人的传奇,也包括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接班人的年轻门童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

在闻名已久、宾客不绝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看门人古斯塔夫先生经历了不少风声鹤唳,传世名画的失窃、名门望族的家财之争..

三、《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
突然拾取一笔巨额的不义之财,却引来了暴戾古怪的罪犯的一路追杀,在金钱和求生的欲望下,他别无选择,只有放手一搏。

影片讲述在西部小镇,一名牛仔在猎杀羚羊时,发现一个枪械火并后的残场,好几具尸体混乱散布,他还找到几百万现金。他决定将现金占为己有,却遭到冷血杀手的跟踪和追杀,陷入了逃亡的险境。

《老无所依》在气氛营造、节奏把握上做得极为精湛,很好的塑造了一个阴戾可怕的杀人魔形象。

四、《上帝之城》Cidade de Deus
“被上帝抛弃了的上帝之城”暴力毒品的天堂。在那里,小孩也都持枪械行凶,路过的车辆都难逃被劫的命运。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这里被称作为“上帝之城”,这是一个令魔鬼也会叹息着转身的地方。

上帝之城这个名字像是一种讽刺。在这里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每个人都是自私丑陋的,生命对于他们而言不值一提,无孔不入的犯罪从这片土地滋生...

F. 有哪些童年回忆的电影

对于我来说,就是:

  1. 国产动漫电影《葫芦娃》、《黑猫警长》

  2. 宫崎骏的动漫电影《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千与千寻》......

  3. 周星驰电影《长江七号》《大内密探》......

G. 小时候农村放电影正片之前放加片,你还能说出一部加片名字吗

一般都是《新闻简报》和动画片,如《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等等。最后才放 电影正片啊!谢谢!

主要是新闻简报纪录片。科教片!防止病虫害,施肥,农药,土地改良,下雨,刮风,干旱的形成!

是那部电影,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在电影正片开放之前,播放员都会按照国家政策或者地方政策,推荐播放一些农业或者工业宣传广告,同时有时也会插播一点国家新闻等。

小时看电影在正片开始之前都要加放(新闻简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部(世困培迹界未解之谜)。

记得是先演一些新闻记录片,大多都是“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然后才演“正片”。

《农业学大寨》

一般放正片儿之前放夹片儿,都是些国家新闻农业知识,还有儿童故事片儿,那时候放电影儿在大街上,佳片儿也是在召集人,人们都陆陆续续全来了,这时,就开始放正片儿了,不记得加天儿的名字,有好多佳片儿都没名字

问:小时候农村放电影正片之前放夹片,你能说出一部夹片的名字吗?

过去农村放电影,那是县放映队的巡回放映,不是商业放映,所以每放正片之前都可能带有夹片,这些夹片有新闻片,有科教片,还有动画片。

那时夹片里的新闻片就是《新闻简报》,说是新闻,其实也是早就过时的新闻,因为它是随着电影正片而来的,有的电影两三个月才转过一次,有的甚至还长,这新闻也就是几个月以前的新闻了。有一次看《新闻简报》毛主席接见某国政要,还是上一年的事。

科教夹片记得有一部是《猪囊虫》,说的是人和猪共同寄生的绦虫。还有一部是《节柴灶》,说的是烧火做饭修节约柴草锅灶的影片。还有说小麦移栽玉米移栽技术的。

动画片和木偶片还有剪纸片也有很多夹片,《大闹天宫》,

《哪吒闹海》,

《半夜鸡叫》,

还有《红军桥》,

《小螺号》,《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都是动画木偶夹片。

让说一部,我却说了这么多部,超额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还有的都记不清了。

看正片汪并过瘾,看夹片也很入神的。

回答问题:

小时候农村露天影院放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八十年代,露天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我是七九年的,八十年代露天电影依然在我心里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和放露天电影。那个时候还是放黑白的,电影机器需要2、3个人拉,一到放电影的时候中羡村里广播就会通知。听说要放电影,小孩子们有的早早的拿着板凳去村等。有的饭都不吃,就去等放电影,在那个时候,农村看一场电影很不容易。

现在时代变了,农村也变化大了,都没有来农村放电影了,而去城里看电影现在电影票很贵。很少时间去看,而八十年代放露天电影的那种情景不会在有了?

农村露天电影,我

记忆忧新

曾记得,那些年,我们农村看过露天电影.

顾名思义,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看电影。

露天电影,在七十,八十年代流行。

农村放电影,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择生产队场里,学校操场,农民宽敞的大门口。采用放映机,有的是活动影片。

在8o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队,是公社组织的,如果哪个村放电影,其它村的社员也会跑上个三里…五里的路途去看露天电影

网友老伙计:

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是我孩时最有情怀的一段美好记忆。

暑假中每逢八一建军节晚上 体育 场必有驻军慰问给当地民众放映露天电影,而且连映二部故事片,那天傍晚我总是兴奋地马虎吃几口饭,嘴中叼着一

饼,肩上扛着长板凳和几个小伙伴去占最佳观影位置,每当布幕上出现闪闪放光芒的八一五角星时,我们就拍手呼喊,肯定是我们小孩最爱看的战争打仗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上甘岭》、《战上海》、《英雄儿女》、《小兵张嘎》、《打击侵略者》、《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列宁在十月》等中外电影如数家珍,百看不厌。

加片?哈!要不是你提问,我根本想不起来“加片”这个词组了。一是我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和电影票的涨价,看电影少了,更别提在农村看电影了;二是现在电影院里都是提前放广告,完全想不到加片的概念。不过题主的提问,很快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在老家看电影的一些情形。

“加片”这个词还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就像是一个欢快地从父老乡亲嘴里蹦出的精灵,带着惊喜,却又忽的不见了——我实在想不起来,在农村看电影时,看过哪些加片,只感觉是加演了一部电影。但显然这不是事实。

小时候看电影,主要记住的是情节,而不是片名。我敢肯定的是:那时候电影开演前,绝对没有商业广告。

阅读全文

与过去的看电影都有什么影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百度网盘如何下载豆瓣电影 浏览:801
看美剧用什么好看的电影迅雷下载地址 浏览:203
阿拉丁真人版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浏览:372
好看的建国期间电视剧电影 浏览:15
圆月弯刀电影免费观看全集 浏览:251
纹身诅咒是什么电影 浏览:73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日记怎么写 浏览:551
印度神片污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575
看电影怎么写用英语怎么写 浏览:945
绿巨人中华大电影好看又好玩 浏览:474
把女孩放棺材是什么电影 浏览:296
哪些鬼故事电影 浏览:675
李连杰与周星驰合作的电影有哪些电影 浏览:493
聊斋好看的电影 浏览:886
怎么用电脑下电影存到苹果手机 浏览:480
最好看的五部国外电影 浏览:592
杜玛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678
怎么在微信上和对方一起看电影 浏览:749
最好看的泰国同志电影 浏览:978
电视剧电影如何剪辑片段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