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一个电影韩国的一个老师打一个女学生,同学都拿手机拍照
是这个画面么?
这个电影叫《不好的家》
这是影片的相关资料:
http://www.mtime.com/movie/51178/
⑵ 学校来了个黑道老师是什么电影
学校来了个黑道老师是电影《我的野蛮女老师》。
崔秀婉(金荷娜饰)和金吉勋(权相宇饰)虽然同年,但是他们的学历却有极大的差异。崔秀婉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金吉勋仍然是一名高中学生。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到大一直是学校的“打架大王”,被迫两次留级。
两人的家庭背景亦有天壤之别。崔秀婉的衣着老土,因为家人经营烤鸡店,所以被人称为“乡下鸡”。而金吉勋则是一名英俊潇洒的富家公子。崔秀婉为了筹集学费,只好去做家教。谁知学生居然就是金吉勋。无奈,崔秀婉只好发挥野蛮本色,以暴力相逼金吉勋成才,而金吉勋也不甘示弱,勇于过招。
(2)老师打人是什么韩国电影扩展阅读:
影片的噱头和《我的野蛮女友》同出一辙。影片不仅仅有“野蛮”笑料,还反映了韩国两个阶层的生活状态,穷人的悲苦欢乐,以及富人阶层的麻烦扰人,男女主角以不同的阶层身份走到一起,其中的搞笑就多少带有一点深意。
再回头看这部电影,也许有一点幼稚,也许有一点青涩,但这几乎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鼻祖,看着银幕上的两个人打打闹闹见招拆招,也能让我们想起在课桌底下偷看小说的那一抹静谧而温暖的时光。
⑶ 一部韩国校园暴力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的ming zg
韩国校园暴力题材电影:
《黑帮高中》
嫉妒的不仅仅是夺走女人视线的sangho,他嫉妒的更多是作为优秀男人存在的sangho,彼此友情坚定不渝的老虎团,也许幼稚但恣意快乐的那群少年的生活。 三番两次的挑衅,没完没了的暴力相逼,使得少年们原本的快乐生活受到严重的摧残。 如果这样的咄咄逼人都能容忍,也许老虎团更应该改名为绵羊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样的青春哲理被运用的理直气壮。
《马粥街残酷史》
一九七八年春天,江南区正文高中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斗争正处于白热化,老师的权力欲与问题学生的野性成了这段残酷史的开始。
《格斗术》
影片讲述了暴力组织的前头目吴判守与长相漂亮却被人欺负、排斥的不良高中生在熙相遇,教授给他战斗的技术,从而在熙发现了自己被隐藏了的惊人战斗才能,成长成为一个正义能打的好学生,并与之展开亦师亦友的感情的故事 。
《格斗少年,菀得》
影片讲述了从小就是个问题儿的菀得与多管闲事且以特殊方式教育菀得的老师东洙之间发生的一连串爆笑故事 。
《我们没有明天》
一天,无端卷进暴力事件的钟大阴错阳差地得到了真枪,连同为了救弟弟的基洙,两人进入了无法掌舵的人生。 青春的黎明时分,他们能看到梦想的那一缕曙光吗?
校园冷暴力:
《优雅的谎言》
讲述一位平凡少女突然死后,围绕少女的死因,在其母亲、姐姐和周围其他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校园性暴力:
《韩公主》
电影讲述了一名17岁的少女“韩公主”因为意外失去朋友后转学到仁川期间发生的故事,根据密阳群体性暴力事件而改编。
《不哭妈妈》
该片改编自现实中"得知女儿因为被男学生们强暴而自杀的单身妈妈向法律无法制裁的少年犯复仇的残忍故事。
《熔炉》
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飞吧,爸爸》
该剧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心谨慎的父亲向19岁打架高手拜师,为女儿报仇的故事。
⑷ 有个电影 老师在课堂上要打学生,全班都拿手机来拍 是什么电影
是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他不是打学生,是有个学生带来个色情光碟,老师很生气要没收,期间与学生发生的了争执拉扯,结果其他学生全都拿手机出来拍照。这是图片:
⑸ 韩国一部校园打架的电影名字
权相宇主演的《马粥街残酷史》
【片名】 马粥街残酷史(Maljukgeori janhoksa)
【导演】 柳河
【上映日期】2004年
【对白】 朝鲜语
【类型】 故事片
【主演】 Jeong-jinLee权相宇 Byeong-chun Kim Won-kwon Kim
【剧情介绍】影片《马粥街残酷史》是一部学院派动作爱情影片,该片描述了转入臭名远扬的正文高中的模范学生铉洙(权相宇饰)、“大哥”雨植(李正镇饰)及漂亮的女生银珠(韩佳人饰)之间的三角恋和友情,,刺激观众怀旧心理。
一九七八年春天,Hyun-soo走出江南区一所学校的正门。在当年的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斗争可说是白热化。老师的权力欲与问题学生的野性成了这段残酷史的开始。模范生Hyun-soo在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同校的问题学生Woo-shik,二人更成为好朋友。
虽然Hyun-soo和Woo-shik彼此是好友,但自从在巴士上遇上了女学生Eun-joo后,两人便不约而同地爱上了Eun-joo。Eun-joo亦同时爱上两人,但向他们表达的方式却有分别……
⑹ 韩国残疾儿童遭教职员性暴力事件,就是熔炉那件案件!!有人清楚吗
从2000年起的4年间,韩国光州的一所聋哑儿童学校的校长和某些教师相互勾奸,对校内的残障耳聋实施长期卑鄙下流的性暴力虐待。校内的知情人员更是漠不关心、极力掩盖事实。而最让人吃惊的是,整个事件的加害者和责任人实际并没有受到法律严明的处罚,而是至今还站在讲台上授课。当时法律界的这一“棉花棒”处罚行为,和舆论的漠不关心导致了这一事件被世人迅速淡忘。但幸亏被害者坚持不弃的长时间孤军奋战,和事件原著小说的畅销,再次引起了极大的省会反响。如今部分人权团体也对小说中反应的现象展开了相关调查,甚至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宣布将此事件再次翻案调查。
这只是众多案件中的一件,只不过它被披露出来拍成电影。不公平和阴暗太多,也许更有甚者, 我们看不到而已。
“我们不停的奋战,不是为了要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使自己不被世界改变
扩展补充:《熔炉》的“熔炉效应”(来自豆瓣电影论坛.vince在路上)
“他无法听到,也无法说话。”这是2011年韩国一部名为《熔炉》的电影中的一句台词。
在影片的最后,美术老师姜仁浩抱着民秀这位用生命来争取和捍卫承诺、尊严、正义的聋哑孩子的遗像,在警察驱赶人群的水柱中,竭力地、反复地抗争着喊叫着……
玻璃的遗像镜框在践踏中碎裂,抗议的人群在警察的强力驱逐下无助的摇曳。碎裂的民秀的画像,脸上带着向往美好生活的孩童般的纯真,似乎也在倾听和注视着发生着的一切,他在期盼着什么?在渴望着什么?他能理解这样的社会吗?
看到这里,泪水浸润了我的眼睛。
谁又能替他倾听,又有谁能为他或他们说话?
《熔炉》改编自韩国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小说最早于2008年11月到2009年5月在韩国门户网站Daum上进行连载,点击率超过1600万人次,创下网络文学连载点击记录。该小说以2005年发生在韩国光州仁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的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该学校新到任的美术老师发现该校校长和老师对在校的残障儿童实施虐待和性暴力侵害。美术教师发现学校里弥漫着难言的压抑气氛,并频频听到从洗手间内传出女子的尖叫声。学校的黑幕渐渐露出冰山一角,美术教师和人权主义者力图揭开这些隐藏在象牙塔内的暴力事件,终止校园悲剧的进一步蔓延。小说发行单行本后,旋即登上2009年图书热销榜,备受关注。
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一上映,就引发了韩国社会的集体反思。并且,《熔炉》以其无与伦比的影响效应被评选为2011年度韩国十大法律新闻事件之一。在韩国,还没有哪部电影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变动,与“熔炉”事件有关的一切人物事态在“熔炉效应”的波及下都在主动或被动的改变。
不过,这部电影给韩国社会及民众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此。
性侵案调查重启
在电影中,涉案校方动用权力压迫、利益诱惑等手段疏通法官、检察官,取得了被害儿童监护人的和解,并最终以处罚最轻的缓刑避开了法律的实际惩罚;在现实中,光州仁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虐待和性侵残障学生事件则发生于2000年。
2000年至2004年间,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学校教职人员长期对残障学生实施虐待及性暴力侵害。直到2005年6月,此事才广为人知。原因是一位职员实在忍不住,向光州障碍人性暴力服务机构揭发了此事。之后,继警察与检方进行搜查后,国家人权委也展开了调查。但是当时对罪犯的处罚很轻,2005年11月,该案一审,涉案校长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行政室长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名教师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不过,前述当事人在判决后事实上没有接受实质性的惩罚,仍继续在学校担任职务。
事情过去6年了,无论是加害方,或是受害方似乎都将这件事埋藏在记忆深处,权当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电影的上映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也再次将这起已结案的性侵害案件推上水面。在韩国民众的集中关注和推波助澜之下,韩国光州警方组成特别调查组再次着手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
2011年9月29日,40名涉案教职员工中,其中1名因涉嫌性暴力被起诉、12名因涉嫌向事业法人行贿予以不拘留起诉、13名受到向所任职机构通报处理、其他14人则接受内部调查。
2011年12月29日,光州地方检察厅对涉嫌对女学生实施性暴力侵害的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学校另一主要当事人实施逮捕,该名当事人2006年曾因证据不足作不起诉处理。仁和学校目前亦因援助资金中断等而处于事实上的关闭状态。
引发一系列法律修订
电影《熔炉》暴露出的社会福祉机构内存在着的侵害残障人人权的问题,也引发了韩国民众对残障人群体的集中关注效应。韩残障人团体等民间组织一致呼吁应对《社会福祉事业法》进行修订。
2011年12月2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社会福祉法事业法修订案》。修订后的社会福祉法规定,对触犯《性暴力特别法》和《儿童青少年性保护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十年内不得从事相关业务,在职期间对使用社会福祉设施的人员实施同类犯罪的,将永远禁止从事社会福祉事业的经营管理业务。《社会福祉事业修订案》还规定了经营管理人员停止执行职务,强化国家和自法团体的指导和监督力度,提高社会福祉经营管理机构公益性和透明性等措施。
同时,电影中暴露出的光州仁和学校虐待和性侵害学生事件,也引发人们对学生人权和性侵犯问题的关注。韩政府为预防“熔炉”事件的再次发生,积极推动国会通过《教育公务员法修订案》。修订案规定对实施性犯罪的老师将处以100万韩元以上的罚金并予以清退。
2011年10月起,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对全国所有寄宿型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特殊教育学校实施联合检查,并成立预防对残障学生实施性侵犯的“常设监督团”。同时还将对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关从业人员的性犯罪经历进行调查。
韩国各级教育机关对残障人学生性侵害现状进行调查,并加强性教育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韩国京畿道、光州、首尔等城市也相继出台《学生人权保护条例》禁止间接体罚,禁止性别歧视等。
“熔炉法”通过
电影的最后,涉案当事人及协助他们的律师、官员在恣意地宣扬他们取得的“胜利”。这里,在当地有影响力的犯罪嫌疑人、曾担任过法官而享有“前官礼遇”潜规则待遇的律师、主审法官甚至主诉检察官们都屈尊于诱惑而结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受害方的聋哑孩子们及残障人团体组织等则形成为另一个期冀实现司法公正的共同体。然而,他们的抗争却受到公权力机关的驱逐。谁将会是最终的胜利者?政府及司法审判机关能用什么来换取民众的依赖?
电影《熔炉》使韩国民众对法官性暴力犯罪审判表示失望、愤怒和怀疑。韩国法院系统负责性暴力案件审理的61名法官于2011年11月14日为此召开“性犯罪的量刑和受害者证人的保护”的专题研讨会,表示将会对该类案件作出值得民众依赖的判决,以回应质疑。
作为电影《熔炉》反映的针对残障人实施的性暴力犯罪的对策而制定的法律,2011年10月28日,韩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
性暴力特别法修订案规定,对残障人及不满13岁的儿童的性暴力犯罪不受时效限制;对残障人性暴力犯罪的,删除了“不能反抗”的构成要件;强奸犯罪的处于七年以上或无期徒刑,强制猥亵犯罪的处于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仅提高了量刑刑期,而且不得宣告缓刑;从事残障人保护及公益事业的人员,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犯罪的,在量刑标准的基础上加重二分之一刑期以严惩。
韩国会还通过了《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等人权侵害预防对策特别委员会组成决议案》,该特别委员会将对以残障人为对象实施性暴力等侵害人权问题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关对策。依据该决议案,由18名国会议员组成的国会特别委员会将在2012年5月29日之前,承担有关针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等人权侵害预防及受害救济和相关法律案的审查和处理事务。
2011年12月19日,韩国大法院量刑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在性犯罪类型中新设“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犯罪”,与对非残障人实施性犯罪相比,量刑标准由三年提高至五年。新的量刑标准将于2012年3月16日正式实施。
熔炉效应扩大
当揭开暗幕明了事件真相的姜仁浩老师站在写着“请来雾津吧,白雾的城市”的宣传广告牌匾前,若有所思的时候,这个场景不知是巧合,还是电影有意为之的另有所指,“雾”似乎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大自然现象了,而是有所暗示,或许,晦暗不明昧的“雾”就是这个“熔炉”事件的最好注解和注定的结局,甚或许也是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和本原现实的真实特点。社会中类似“熔炉”背后的诸多真实犯罪长久以来被金钱、权势甚或冷漠所掩盖。为隐瞒一个犯罪,必将会制造另一个更大的犯罪来掩饰,这才是最为担忧和可怕的。
但韩国社会及民众可以庆幸的是,由电影《熔炉》引发的“熔炉效应”,仍在无限的扩大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