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念书的孩子观后感500字
范文一
《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让我泪如雨下。它讲述了一个名叫开开的留守儿童的故事,因家境贫寒,开开的父母不得不去城里打工,而开开则被留下了,他与爷爷相依为命。他还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小胆儿,一只流浪狗,开开在遇到它后收养了它。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流了很多的泪,要知道,一个9岁的孩子,就得学会自己上学、煮饭、洗碗……而我们在他那个年龄呢?不愁吃,不愁穿,饭来开口,衣来伸手,整天除了玩还是玩。如此好的条件,我们怎么能不去珍惜它呢?
我们不仅要珍惜好的条件,还要合理的去利用它们。开开的爷爷因年老体迈去世了,开开哭得撕心裂肺,而之前,开开经常违背爷爷的话,惹爷爷生气。这也不正是告诫我们,孝敬长辈,不是心血来潮的事,是每时每刻的事,否则,当我们想孝敬长辈时,而他们却不健在了,这时候无论怎么后悔莫及都没用了。开开爷爷去世不久,开开父母回来了,他们办了丧事,开开父母提议带走开开,而开开自己却拒绝了,因为在城里,他不能上学。这份精神多么的难能可贵啊。我们拥有比开开好多了的条件,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
后来,开开父母费尽心思,终于为开开在城里争取到了一个上学的名额。在上公共汽车之前,开开爸爸想将开开和小胆儿分开,告诉他,我们可以在城里买个更好的,但开开始终不放手。我知道,开开执着的并不是小胆儿的外在,而是他们之间不灭的友情。
在开开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他的每一份执着、坚强、好学……都深深的打动着我。开开,一个值得全世界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范文二
上个星期,我们观看了电影《读书的孩子》,电影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陆开的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与许多农村孩子一样,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他与爷爷相依为命。但是,他也并不是完全孤独的,他有一个好朋友,名叫小胆儿,是一只灵巧可爱的小狗,陆开平时就向它吐露心声。
起初,陆开上课并不认真,上课老走神,甚至回答不出苦胆是什么味道的,也辨别不了“吴王夫差”和“差不多”这两个“差”字的读音,爷爷没有上过学,只在小时候听过说书的,纵然觉察出不对劲的地方,也无从在陆开的学习上指点。上课时,他时常向窗外张望,夜晚,他独自守在电话旁等待爸爸的来电,他也常常拿起话筒拨号,为了省钱,多半拨到一半又放下了。
❷ 开开小胆儿是什么电影
电影《念书的孩子》。
影片讲述了爸妈去城里打工,家里由爷爷照顾九岁的路开上学和生活。开开捡了一只流浪狗,取名叫小胆儿。小胆儿胆子特别小,平时不敢叫唤,爷爷以为它是哑巴狗。小胆儿很聪明,开开让干啥小胆儿就干啥,开开走一步它就跟一步,生怕再走丢了。小胆儿成了开开最好的朋友。
爷爷有肺心病,拖垮了家里的经济,为了吃药,连有线电视费也不交了。开开放学没事干,爷爷怕开开空虚,就哄着开开念课文。今天的课念念,昨天的课巩固巩固,明天的课预习预习。爷爷并不在意开开念得对与错,只要能让开开有事干就行。开开每次念书的时候,小胆儿就很捧场,坐在爷爷的鞋子上认真地听。
有一天,小胆儿突然叫起来,还咬着开开的裤脚往爷爷屋里拽。开开连忙跑过去,却发现爷爷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开开的父母回来安葬了爷爷,要带开开进城。开开不想走,说班里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有找到学校,前几天又回来了。开开要念书,不想进城。
影片评价
《念书的孩子》有直面现实生活、关注弱势群体、表达人性关怀的主题。影片以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细节、自然朴实的叙事手法,牢牢抓住了观众。
该片采用了自然朴实、近乎白描的叙事手法,不以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冲突来吸引人,而是以丰富的细节和真挚的感情来打动人。开开的善良和同情心,与爸爸的粗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传达真情实感、升华故事主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❸ 抖音上一个叫开开的小男孩和爷爷生活在一起还有一条狗的电影叫什么
念书的孩子
剧情简介:
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家里由爷爷(江化霖饰)照顾九岁的开开(李佳奇饰)上学和生活。开开捡了一只流浪狗,胆子特别小,平时连叫唤也不敢,爷爷一开始还以为它是只哑巴狗。
开开因此给小狗取名叫小胆儿。小胆儿很聪明,开开让它干啥就干啥,开开走一步它就跟一步,小胆儿成了开开最好的朋友。
爷爷有肺心病,拖垮了家里的经济,为了吃药,连有线电视费也不交了。开开放学没事干,爷爷担心开开空虚,就哄着开开念课文。今天的课念念,昨天的课巩固巩固,明天的课预习预习。爷爷并不在意开开念的对错,只要能让开开有事干就行。
开开每次念书的时候,小胆儿就坐在爷爷的鞋子上认真地听。老师也开始表扬开开了,说开开的书念得好,作文也写得好,照这样下去,将来一定能考上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开开念书更起劲儿了,念完了课内念课外,念完了岳飞念三国。
有一天小胆儿突然叫起来,还拽着开开的裤脚往爷爷屋里拽。开开跑过去,发现爷爷去世了。开开的父母回来安葬了爷爷,要带开开进城。开开不想走,说班里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找着学校,前几天又回来了。
开开的爸爸在城里打工,住的是工棚。妈妈在城里当保姆,住的是雇主家。开开要是进城还真没地方住。城里上学的条件太不成熟,在农村似乎还可以。开开跟爷爷在一起的时候学会了做饭,蒸馒头擀面条都会,吃饭穿衣都不是问题。
让爸妈担心的是晚上,万一晚上开开有个病啥的,连个知道的人都没有。于是开开爸爸去找开开的老师。王老师说,白天开开自己吃饭,晚上可以睡老师家。于是问题全解决了。把一个九岁的孩子放在家里,开开妈也舍不得。
开开妈说,咱还是把孩子带走吧,要不我留下来。开开爸爸说,不是咱不带他,是他自己不愿意走。再说学习是一辈子的大事,这要是给他耽误了,咱得后悔一辈子。于是,开开爸妈把所有的生活必须品都给开开准备好交待好,天一亮爸妈就坐公交车回城了。
开开醒来发现爸妈走了,追到村口大哭了一场,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 开开做饭老是心不在焉,总是把饭烧糊,上课也总是迟到。后来开开干脆不做饭了,和小胆儿一起吃馒头啃咸菜喝凉水。
王老师家有条大狗叫大黑,开开带着小胆儿去王老师家睡觉的时候,大黑就冲小胆儿叫,小胆儿吓得钻到床底下不敢出来。开开心疼小胆儿,就跟老师说换个地方睡不着觉,还想回家睡。得到王老师的允许,开开就带着小胆儿回家了。
晚上做噩梦,开开吓醒了,给爸爸打电话。爸爸问开开回来的原因,凌晨三点没睡是不是害怕了。爸爸一问,开开就哭了。开开爸没有了选择余地,于是不惜一切代价,终于办好了开开进城所需的条件。开开要进城了,头天晚上把小胆儿装进书包里试了试。
第二天早上起来,父子俩带着小胆儿到了村口汽车站,等到要上车的时候,爸爸突然说狗不带了,到城里爸再给买个好的。开开坚决不同意,爸爸说火车上不卖狗票,带着小胆儿人也上不了火车。
开开还是不同意,爸爸生气了,说开开不听话,把开开的手掰开把狗绳扔掉,硬抱着开开上了车。车开了,开开一边反抗着爸爸要下车,一边哭喊着让小胆儿快跑,他在前面等着。小胆儿拼命地追赶着汽车,但是越追越远。
(3)男孩叫开开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念书的孩子宣传发行:
2012年6月25日,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与河南金象影业签约购买了《念书的孩子》全球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版权;8月16日,该片被中国国家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影片并推荐给全国中小学组织观看。
同时,该片被国家广电总局推选,参加第九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的评选,并被作为电影节开幕首映片和闭幕式答谢影片。
❹ 小胆儿和开开是什么电影
小胆儿和开开是电影《念书的孩子》中的主角。
有一个小男孩叫开开,他的父母是在城里面打工,而他是一个留守儿童,跟爷爷在农村生活相依为命。他捡了一条小狗,于是他就给这个小狗取一个名字叫小胆儿,因为这条小狗胆子特别的小,着开开来到他们家生活的时候从来都不敢叫唤。
爷爷最初认为这条小狗应该是哑巴不会叫,但是小胆儿却特别的聪明,总是紧紧的跟着开开,就怕自己走丢了,后来小胆儿跟开开,终于成为了好朋友,之后爷爷因为有肺心病去世了,开开的父母想要带他去城里上学,但是开开却拒绝了,因为他想在陪着小胆儿。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
《念书的孩子》有直面现实生活、关注弱势群体、表达人性关怀的主题。影片以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细节、自然朴实的叙事手法,牢牢抓住了观众。
该片采用了自然朴实、近乎白描的叙事手法,不以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冲突来吸引人,而是以丰富的细节和真挚的感情来打动人。
开开的善良和同情心,与爸爸的粗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传达真情实感、升华故事主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