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为什么有那么多丧尸题材电影

为什么有那么多丧尸题材电影

发布时间:2023-12-02 04:30:46

A. 为什么丧尸类电影现在如此火爆

我觉得丧尸以及狼人,吸血鬼就像中国的僵尸什么的比较吓人神秘,可能很早以前就有流传,可以寄托人类的恐惧以及其他的许多情感却又不会显得枯燥。如果楼主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丧尸也在不断进化变化不断创新。而且不但电影中有,许多优秀的游戏中也有,比如《丧尸围城》。有的不单纯是丧尸,比如《使命召唤》的某几代中就有丧尸模式,就像炒作一样,越来越火,越来越流行。

B. 丧尸题材的影视剧为什么很受欢迎

因为“丧尸”点子不是空穴来风,是真的来自生活,所以造成的恐怖效果才那么喜人。

“丧尸”的原型是“流民”。

人对成群结队,摇摇晃晃,龇牙咧嘴,见了什么都咬的东西是有本能性的恐惧的。

“流民”就是闹灾荒的时候,饿到失去理智,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的人群。古代饿到人吃人的程度,往往就会流民四起,所到之处赤地千里,不止动物被吃尽,甚至树皮也被啃光。

如果“丧尸”游荡到了其他村镇,就会把青苗和存粮都吃光,然后本地人没了食物,也会加入流民的队伍,流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直到在某个地方被残忍的剿灭,或者死的十不存一后,终于天灾结束,幸存者得以从“丧尸”变回“人”。

人在长期受饿时,会逐渐丧失思维能力,变回野兽状态,见什么啃什么,遑论人伦,道德,尊严。酒足饭饱一身脂肪的人在“丧失”眼里真的是肉,“人相食”不是开玩笑的。

流民长期不能洗澡,身体极度虚弱,就会皮肤青黑,也很容易发生腐烂,或是伤口感染流脓流血。基本符合电影和游戏里的“丧尸”形象。

所以人们见到一群“流民”形象的东西就会吓的寒毛直竖,因为一旦流民扒开了围墙,吃进你的村镇,那村子也就完了,你也会变成同类。

电影/游戏追加的其他元素,比如咬人传播,就是再次提高了恐怖程度了。

如果穿越片穿到了大荒年间,那是真的会变成“丧尸”片的。

一旦把丧尸和“流民”的相似点清除,往往就不那么显得可怕了,例如《魔兽世界》的被遗忘者,同样是身体腐烂,露出骨头,但是因为卡通化,加上动作和常人无异,反而变成了很酷的东西。

当然,还有这货,怎么看都是在卖萌的。

C. 为什么人们要拍那么多的丧尸片难道世界上真的有丧尸

丧尸片,又可以称作僵尸片.是以丧尸或僵尸为题材的惊悚类电影
丧尸(Zombie)
是一种不死生物。这个词来自巫毒教信仰。
又有一种说法叫"僵尸".
相关电影:
*生人勿近(Dawn of The Dead, 1978)
*恶灵古堡(Resident Evil)系列
*芝加哥打鬼系列
*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Living Dead)
*活死人之夜
*活尸禁区(Land of The Dead)
*正宗太空僵尸(Night of The Living Creap)
*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 2004)
*活人甡吃(Shaun of the Dead, 2004)
*屠尸行动(STACY, 2001),加藤夏希主演
*死亡鬼屋1&2(The House of The Dead, )
*群尸玩过界,(电影《指环王》导演Peter Jackson的开山之作)
*活死人黎明
*丧尸出笼
*惊变28周
*僵尸舞娘
据说第一部以僵尸为题材的电影,是于1932年上映的《苍白僵尸 White Zombie》。以海地为舞台的这部电影,描述着由名演员Bela Lugosi所饰演的巫师,透过巫毒教的巫术苏醒了大群的僵尸,让他们不分昼夜的在制糖工厂里操作着机器。Bela Lugosi所饰演的巫师,不怀好意的将所有来到岛上的白人美女变成僵尸。但是,这里面所出现的僵尸除了可怜以外,丝毫没有任何的恐怖感。当然这出戏里想传递的并不是僵尸吃人的恐惧感,而是把人变成僵尸在心理的上恐惧感。因此这出戏的主角不是僵尸,而是Bela Lugosi他本人。
从这出戏以后,虽然有几部都是以僵尸为题材的电影上映过,但僵尸在片中还是列居老二并没有正式成为主角。另外一部早期的僵尸电影《与僵尸同行 I walked with Zombie》也是类似以海地为舞台,内容也同样是以变成僵尸的白人女性为主轴。但是这出戏恐怖的泉源并不是来自僵尸,而是那让人不禁毛骨悚然的巫毒教鼓声旋律。于1966年,英国的著名制片公司《Hammer Files》所发行的《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在片中的僵尸也是由巫术所苏醒,一样的和上述的片子相同,在戏中依旧是被当作劳工来使用。但是这出戏最值得注目的事,年轻医师在恶梦中梦见自己的妻子被化为僵尸之后,成群结队的僵尸从坟墓里相涌而出的桥段,已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标准。当然,在这出戏里描述僵尸时所呈现出的独特气氛,也是耐人寻味的。
有关于实际巫毒教的僵尸信仰,各位可从卫迪戴维斯 Wade Davis所写的《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一书中一窥详细。这本书也于1988年被导演Wes Craven改编为电影《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根据此书所解,实际上制造僵尸的巫术是利用某种剧毒让被害人陷入假死昏迷的状态,之后当被害人从昏迷中苏醒时,周遭的人与被害人便会有种死而复活的错觉。据说剧毒的主要成分是由河豚的毒素中萃取而来,当被害人进入假死状态之后脑性机能便会被破坏,即使是苏醒之后意识也是变的恍惚朦胧,实质上这已经是成为僵尸。所以,在西印度群岛黑人社会文化的脉络当中,僵尸是真正存在的,而且当地居民也对此深信不疑。巫毒教原本便是属于西印度群岛上黑人奴隶的宗教,同时也是反抗白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不过,当今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邪恶狡猾并且利用僵尸的形象,则是因为欧美白人社会对于黑人奴隶反抗气势的高涨感到不安,加上憎恨的情感所反映出来的。在首部的僵尸电影《苍白僵尸 White Zombie》拍摄的1932年,那时正好是美国以军事力统治海地的时期,加上这段期间也是众多西印度群岛的居民移民到美国的时期,所以巫毒教也逐渐渗透到美国黑人社会当中,因此才会产生白人对巫毒教的恐惧。
拜卫迪戴维斯 Wade Davis的研究所赐,给予了巫毒教和僵尸全新的光辉,同时也影响了日后所有的恐怖电影。于1990年所上映的《Voodoo Dawn》便是明显的受到《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这本书的影响。这出戏则是以作为美国南部棉花供应地区的西印度群岛上的黑人劳工社会为背景,当然片中的主角则是巫毒教的巫师。
由于1968年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拍摄的《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受到广大的好评,使得僵尸远离了巫毒教进而成为全新形象的怪物。这和之前由《Hammer Films》所制作的《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前后相差只有两年的时间。因为《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出现,让僵尸成为了代表近代恐怖电影的新宠儿。因《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而建立出僵尸的基本法则有以下几点:
1. 原因不明的因素让僵尸起死回生。僵尸本身没有任何的意识力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的。(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里面则是受到宇宙的放射线而重新复活的)
2. 僵尸喜欢啃食人肉。为了找寻活生生的人肉而袭击人类,是僵尸唯一的本能目的。(这和食人风俗有所联系)
3. 僵尸会感染。被僵尸咬到人,死后也会变僵尸。前一秒才和自己一起行动的家族或是亲友,因为被咬而成为慢慢的变成僵尸要来攻击自己,宛如无底洞般的恐惧感就是这样而来。
4. 僵尸不会死亡。因为早已是死人了,所以不管如何去伤害他的肉体,僵尸还是会继续的活动下去。如果要让僵尸停止活动的话,只要把脑袋打烂,或是点火将他燃烧。还有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然后把活人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恐慌和内心纠缠的葛藤。这样的场景也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由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所建立的僵尸形象,在70年代渐渐的风行到全世界。1973年由导演鲍柏克拉克 Bob Clark在美国所拍摄的《Children shoulden`t play with dead things》则是描述一群演剧团员结伴到东岸海洋上的某个小岛,利用咒语让死者重新复活。这出戏利用相当优秀的黑色幽默感将僵尸的角色诠释的完美出色,也因如此这出戏在日后也成为恐怖影迷心目中的经典代表作之一。1974年意大利与西班牙联手打造的《Let Sleeping Corpses Lie》,则是因为驱除害虫的机器所产生的超音波让死者重新复活,后半段的医院中的桥段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但这出戏也是明显受到了《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影响。
1979年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僵尸电影第二部《Dawn of the dead》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热潮之后,有如雨后春笋一般的世界各地顿时大量出现了类似的作品。在这样的泛滥潮流当中,唯一一枝独秀技压群雄的作品,则是已恶心又恐怖闻名的意大利恐怖大师Lucio Fulci的《Zombie2》。 在加勒比的孤岛上,因为巫毒教的诅咒而大量苏醒的僵尸,除了让人极具压迫感的恐慌以外,像是刺破眼珠�6�4吃人肉等破天荒的残酷描写也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和剧情丝毫无关的香艳场景以及僵尸电影中首次的僵尸与鲨鱼格斗桥段,也充分显示出这位意大利宗师的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当然,一些不胜枚举的B级甚至是C级僵尸电影也是刺激了当时的市场。此外,十字军成为僵尸再度复活的《Tombs of the blind dead》,纳粹军人成为僵尸的《Zombie Lake 》美国南军的士兵变成僵尸的《The Supernaturals 》等等,一些具有历史(?)性的僵尸电影充斥了整个恐怖电影。以僵尸(ZOMBIE)为主题(题材)的电影多到让人无法想象,甚至连一些吸血鬼或是狼人片,都会有僵尸来轧一脚。一直到了由导演Dan O`Bannon所拍摄的《芝加哥打鬼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s》(1985)之后,僵尸终于突破多年来的传统,可开口说话并快速前进,最惊人的是打破头脑也不会死。
《僵尸的时代》
由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所拍摄的僵尸三部曲,除了充满紧迫感的演出之外,明确的人物描写与极具隐喻性的剧情内容,是在当时所有类似作品所无法凌驾的。最主要的一点则是他的作品充分了反映出当时年代的情况。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剧中所呈现出的杀戮感,写照出当时美国社会对越南战争的社会反应。失去人性凶暴惨忍的僵尸,和拿着武器干掉僵尸而获得极度快感的自卫民众,则是清楚的描写出当时美国颓废的精神世界。第二部作品《Dawn of the dead》中以巨大卖场为舞台,和人满为患的僵尸群展开长期的抗争本作品则是针对当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之后,获得表面上安定祥和的消费社会,但心灵深处却依旧是颓废无助,做出了反讽的效果。到了第三部作品《Day of the dead》,僵尸已经蔓延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存活下来的人只剩下无助和绝望,这是反映出在环境破坏与核威胁之下,对未来失去信心的80年代表征。正因为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僵尸电影和时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才能够与观众产生一样的共鸣。
为什么僵尸能够成为恐怖电影的新宠儿?
僵尸和其它恐怖电影中出现的怪物的不同点,是因为僵尸本身是没有任自我意识的个体。虽说科学怪人是利用尸体所打造出的人造怪物(人?)但科学怪人却拥有和人类一样的自我意识力与情感。木乃伊也和僵尸一样同为尸体复活,但他因为还保留这生前的记忆,而且是有目的性的活动。但是为了吃人肉而活动的本能-----不,应该说是生理性的反应比较恰当,加上完全没有生前记忆,这一点便清楚了划分出僵尸与其它怪物的不同。记得在某篇报导上看过,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在接受某电视台专访时说过“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朋友都想客串成为僵尸,他们都希望变成外型奇特恶心的僵尸。为什么?因为他们也喜欢吃活人”。从这句话便可看出,僵尸是如此的魅力无穷。实际上,在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电影出所出现的僵尸群,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热爱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影迷们。每个人都非常高兴能够成为片中的一具僵尸。当欢天喜地的僵尸群在拍摄影片时,想象他们的感受应该是不难吧。
在《Day of the dead》片中出现了,一具被博士为了实验而饲养叫做BOB的僵尸。这具僵尸还丝毫保留着生前的片段记忆,所以有时候会做出类似“人类”的行为。在成为物质化后的僵尸身上看到类似“人类”的行为, 他的存在让观众有了强烈深刻的印象,甚至对这具僵尸产生了好感。在渴望后终于成为僵尸的快感,或是对僵尸所做出类似“人类”行为而产生的好感,这是长期处于物质生活下,我们现代人对于物质现况的基本反应吧。今日的我们是生活在被机械和物品所围绕的环境下,日新月变的科技所带来的,只是让机械文明或是计算机文明快速的渗透于我们生活里。在过去强调人类价值绝对的人性至上论,如今以响起警告的铃声渐渐的崩坏而去。就像是Cyber-punk文化在这样的变迁之下逐渐抬头,僵尸也许刚好代表人性至上论的终止划上了等号。也许僵尸是在隐喻我们人类原本应有的本性吧。

D. 韩国为什么那么多丧尸电影

因为观众多!韩国多丧尸题材电影的原因有三个,观众多,题材成熟,以及面向海外!

第一个原因,观众多!

对于一个题材的电影来说,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会不断的变多!那就是观众多的情况下!

要知道,面向海外发行的收入不比国内上映低。尤其是一些缺少这类题材的国家!这种丧尸类就是一个“聚宝盆”,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因为面向海外发行收益更多,所以电影公司就会不断的拍摄这类影片出口发行!

那么,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E. 为什么丧尸题材电影会火

刺激吧,而且我觉得丧尸以及狼人,吸血鬼就像中国的僵尸什么的比较吓人神秘,可能很早以前就有流传,可以寄托人类的恐惧以及其他的许多情感却又不会显得枯燥。如果楼主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丧尸也在不断进化变化不断创新。而且不但电影中有,许多优秀的游戏中也有,比如《丧尸围城》。有的不单纯是丧尸,比如《使命召唤》的某几代中就有丧尸模式,就像炒作一样,越来越火,越来越流行。
呵呵,一家之言,供LZ参考。

F. 世界以后真的会有丧尸么为什么现在以丧尸为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 #65533;

看来你是看这个看多了!多接触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吧

G. 为什么香港以前拍了许多的关于僵尸题材的电影

一)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惊悚鬼怪电影的发展缓慢,影片数量质量皆远及不上喜剧、歌舞、武侠、功夫等类型片。至于僵尸片,更属于被遗忘的题材,偶尔几部如《僵尸复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尸片的简陋之作,并未引起反响。倒是1974年,邵氏电影公司与英国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尸和“湘西赶尸”传说的《七金尸》在当时颇受关注,影片由英国人执导,刘家良任动作设计,姜大卫、刘家荣等人联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结合的僵尸片。不过,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对该片的宣传攻势虽强,但由于影片风格怪异,内容杂糅,观众不能接受,票房最终惨败。并由此导致之后十年,香港鲜有人再敢碰僵尸电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许鞍华、余允杭、于仁泰等新浪潮导演拍摄的《疯劫》、《撞到正》、《凶榜》、《山狗》、《灵气逼人》等惊悚鬼怪电影,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本埠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与此同时,洪金宝融合功夫喜剧与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则开创了“灵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极受欢迎;至此,香港的惊悚鬼怪电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势至今不衰。


低成本制作的“灵幻功夫片”大获成功,使得洪金宝和他的宝禾公司尝到了甜头。继《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之后,洪金宝又开始尝试将僵尸题材融入“灵幻功夫片”中,不过当时洪金宝等人对本土民俗传说的僵尸显然没有信心,而是想西风东渐,打算借70年代风行欧美的“吸血僵尸”吸引香港观众的眼球,因此,专门聘请了英国拍僵尸片的高手设计僵尸造型及吓人桥段——但后来洪金宝、林正英等人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发觉西洋吸血僵尸的意念始终无法与他们的灵幻功夫融到一处,便放弃了这一做法,转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风格与“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剧。灵幻”一脉相承,终于在1985年制作完成了香港僵尸片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 (二)

僵尸家族
“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香港影评人吴昊先生此话确实一针见血。单拿《僵尸先生》来说,当年功夫片中最常见的民初背景、师徒关系、斗趣情节都被编剧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关“僵尸”和“茅山术”的具体细节则极具民间色彩,用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降制僵尸的民俗传奇手法都被《僵尸先生》统统吸收,并被“九叔”林正英用极其专业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开来。僵尸的造型动作特征同样向民俗传说取经:身着清朝官服,双手伸直,双足并拢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别方位(同理,人闭呼吸可避僵尸,这也是《僵尸先生》最令观众印象深刻之处,由此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尸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变僵尸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片的启发。另外,《僵尸先生》中的“灵异怪类”也并非全是“僵尸”,尚有王小凤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节,事实上《僵尸先生》以及以后的同类影片中也都有僵尸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现,而香港的僵尸片在某种程度上本来就应属于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范畴,只不过可以独立成章罢了。


《僵尸先生》于1985年底公映,观众趋之若骛,票房狂收2000万,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轰动。次年5月,宝禾公司再度出击,拍摄了《僵尸翻生》,影片将《僵尸先生》中的惊鸿一瞥的赶尸情节发扬光大。“湘西赶尸”的民俗传说被加以改良在银幕上蔚为奇观: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师前面摇铃引路,后面蹦跳着一串头贴黄纸符的僵尸,情景诡异新奇,令观众大为受落。而“僵尸翻生”则是影片最大的噱头:被赶之行尸被施法变成恐怖僵尸,茅山师徒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刺激搞笑,尽显黑色喜剧风格,自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同时也正是由于《僵尸翻生》延续了《僵尸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觉得有利可图,掀起了争拍僵尸片的热潮。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风之作上映,其中较有名气的有袁和平导演的《僵尸怕怕》、黄鹰导演的《茅山学堂》等。严格来说,这些影片虽然故事情节有所变化,但皆未跳出《僵尸先生》和《僵尸翻生》设定的茅山术斗恶僵尸的套路,尽管个别搞笑吓人桥段袭自西方吸血僵尸片,整体却仍是中国传统民俗趣味的体现。——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宝禾影业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则积极向国外电影偷桥,不仅在当时香港僵尸片中独树一帜,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受到热烈欢迎。。 僵尸家族2
说到《僵尸家族》与同期香港僵尸电影的最不同处是僵尸有了感情,僵尸原本被描绘成毫无人性知觉的怪物,而片中这三个僵尸因是父母与儿子的关系,自然舐犊情深。小僵尸误落人间,与几个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温馨有趣的小把戏,明显是抄自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故事,虽然只借了皮毛,僵尸倒也稍沾了些亲情友情气。不过,毕竟是嗜血杀戮的行尸走肉,最后一场僵尸大闹繁华都市的重头戏又借鉴了日本的怪兽电影的情节,香港观众看得离奇有趣,日本观众却是亲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尸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尸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竟也出现了短暂的“僵尸热潮”,恐怕这是香港电影人所没有想到的。 (三)


1987年是僵尸题材风头正劲之时,引领僵尸电影潮流的宝禾影业虽然狠尝了几次“僵尸”的甜头,却没有接着抢市,而是拍了一部《灵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术鬼怪魂精之余,惟独没和僵尸沾边,只涉及了另一类民间传说中活人被术士施法控制的所谓“行尸”。不过,即便如此,片中吕方和小孩演的捣蛋鬼的服装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观众喜欢的清朝僵尸。另外,同期的几部喜剧片如《精装追女仔2》《福星闯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吓人的搞笑桥段,看来其时“僵尸”热潮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同类影片。

H. 为什么韩国那么多丧尸片,丧尸片背后的含义有哪些

韩国丧尸题材的电影很多,原因就是因为观众多!毕竟拍电影不是做公益活动,随随便便想拍就拍。拍丧尸电影也是需要票房来支撑的,也需要观众多才可以。

丧尸片背后的含义是反应人性丑恶和社会阴暗。

而韩国的观众就很多,很多观众就都喜欢自己本国拍摄的丧尸题材。有了这些观众的支持之后,这些影业为了赚钱,自然就会不断的输出这类的电影题材了!

拍摄丧尸片的初衷:

事实上,丧尸类型片的诞生有着非常强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创作者希望以丧尸来映射和讽刺了混乱年代中的美国社会。1968年越战进行正酣,随着现代媒体出现,越战中的血腥和杀戮让美国民众无比震惊。随着嬉皮士文化的兴起,以及反战运动爆发,丧尸片正好迎合了当时的审美趣味。

而丧尸横行的世界则被视为世界末日,丧尸冲破北约国家的防线,摧毁他们的政府和社会并将其人民一同感染,等同于1960年代西方社会的左翼运动。丧尸类型片由于诞生的时代背景与007相近,同样可以被视为逃避主义题材类型片,其主要追求仍是感官上的刺激。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有那么多丧尸题材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奇艺有什么好看的动画片电影 浏览:273
爆米花和饮料在电影院的什么地方卖 浏览:206
怎么把超过4g的电影改小 浏览:684
黎明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426
校园女追男电影有哪些 浏览:107
弓箭电影有哪些 浏览:179
美国式禁忌差不多尺度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30
好看日本动漫电影有哪些 浏览:58
尺度比较大的好看韩剧电影 浏览:619
好看的迪士尼动漫电影大全 浏览:201
好看的韩国电影国 浏览:844
电影燕归来免费在线看 浏览:688
中国电影开始五分钟长镜头有哪些 浏览:810
如何用手机下载手机电影网 浏览:972
它在电影院附近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249
免费笑傲江湖电影视频 浏览:617
黄渤主演的都市电影有哪些 浏览:425
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微电影有哪些 浏览:844
新河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524
迪士尼电影好看的电影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