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爱笑兄弟终成大器,21年最好网络电影,崔志佳导演《别叫我情圣》
网大如今似乎已经成为烂片的代名词。在三大主流视频平台上,没有几部网大能看得下去。基本上都是圈钱之作的烂片。
在2021年出品的网大,能称得上是电影的网大,也就是宋小宝的《发财日记》和《兴安岭猎人传说》。
前者是用大银幕要求,拍出来的宋小宝转型作品,并且集结了马丽,沙溢这样的明星阵容。而《兴安岭猎人传说》,则是靠不寻常的剧情内容脱颖而出。
而刚刚上线的《别叫我情圣》,上线首日,就获得猫眼热度第二名。对于这样一部没有明星,题材也很普通的轻喜剧电影,的确难得。
影片导演编剧主演都是崔志佳,演员中最有名的演员,也就是德云社的胖子孙越,还有就是一直跟乔杉搭档的大胡子修睿。除了这三个熟脸演员,其他的演员都是籍籍无名的演员。
中年作家陈东南(崔志佳饰),因为救一个马路上的孩子,而被车撞了,出了车祸。然后,穿越到2002年的时空。
回到2002年的陈东南,想着去改变自己和两个好朋友的命运。但他最想改变的人,是在2002年,因为车祸去世的女朋友沈黎。当时,女朋友正好坐在他开的的电动车上。
他帮名字叫“辣根”的出租车司机朋友赌球,结果,辣根把赢来的三万块丢了,并且还跳了楼。但是,在住院的过程中,却认识了他二十年后,离婚再娶的女朋友。
他帮名字叫“三条”的朋友,提前追求以后的结婚对象,想让三条尽快富起来,因为他的结婚对象是个富婆。
他同时,还要帮助年轻的自己,勇敢追求自己的恋人沈黎,只想让他们尽快在一起,并且错过2002年7月2日的下午三点半的时间。因为,他和沈黎是这个时间出的车祸。
最终,阴错阳差之下,年轻的陈东南和沈黎终究还是没能躲过那个车祸的时间。在最关键的时刻,穿越到2002年的陈东南,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年轻的陈东南和沈黎。
20年后的陈东南,终于写出了一本大火的书《一眼一生》,讲述了一个非现实主义的爱情故事和一场穿越。讲述了两个自己和一个女人的感情纠缠。
在上面的故事背景上,一些喜剧元素被加进到电影中。比如和黑心老板孙越的斗智斗勇。比如辣根和未来女友孔月的无厘头纠缠。当然,还有因为穿越,带来的各种“认识差”笑料。
票房50亿的《你好,李焕英》,也是穿越到1981年的贾玲,为了让母亲李焕英更幸福,而做出了种种的努力。
在努力帮助母亲的过程中,又通过沈腾,张小斐,陈赫这些人物的设定,带来了各种当时环境下的笑料包袱。但最终影片所要表达的,仍然是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
而《别叫我情圣》所要表达的,是那种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为了爱情,可以为之付出自己生命的感情。这样看似不成熟的“爱情观”,同样也令人感动和怀念。
跟《你好,李焕英》不同的是,《别叫我情圣》中的年轻李东南,沈黎,辣根或者三条都是不知名的演员,自然而然,影片就没有沈腾,魏翔或者乔杉这样的明星,在《你好,李焕英》中,带来的那种天然的笑点。
但总体上,《别叫我情圣》在煽情的处理上,达到了那种画龙点睛式的泪点效果。在喜剧包袱上,也是处理得自然而然,而不是硬要去挠观众的咯吱窝。
爱笑兄弟团,曾经是小品时代的一股主要的喜剧力量。但是后来,因为内部的各种原因,主要的成员各自离开,各自发展。
现在的“爱笑兄弟团”成员,依然活跃在喜剧舞台上的人,是张一鸣,乔杉,修睿,潘斌龙还有佳佳,也就是崔志佳。
张一鸣一直做配角,隐隐有黄金配角的感觉。无论是《西虹市首富》中,给沈腾做配,还是在《大红包》中,给包贝尔做配角,张一鸣都表现出色。
而乔杉凭借大鹏的《屌丝男士》中的“大宝剑”成名,后来又和修睿在《欢乐喜剧人》中获得了很好的观众缘。虽然没有什么独立的作品,但早就是很多喜剧电影中的男二和综艺咖了。
而当时的“爱笑兄弟”中的颜值担当崔志佳,却一直作品不多。参加过两季《欢乐喜剧人》,剩下的,就是在一些电影中打打酱油了。并且,据说他一直受抑郁症的困扰。
但这部《别叫我情圣》,却是崔志佳独立的作品。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主演,都是他一个人操刀。并且,崔志佳自己的公司,北京嘉喜文化传媒,也是《别叫我情圣》的主要出品方。
只可惜,在《别叫我情圣》中,其余爱笑兄弟中,只有修睿一个人出现。如果可以再多几个“爱笑兄弟”出现的话,那这部电影就更完美了。
如同电影要表现的主题一样,毕竟,“爷青回”也是很多观众,在心中,让自己不时会感动一下的情节!
⑵ 一万元钱可以拍网络大电影吗
可以的,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剧本和演员,给你举个例子吧:鬼影实录 成本1万5000 票房$107,918,810,当然这都是大神级别的逆袭电影。你手里面的一万元,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新,绝对可以拍出来的,加油吧。
⑶ 院线电影与网络付费电影差别大吗
院线电影,顾名思义,经国家广电总局备案和送审通过,颁发有公映许可证,允许在电影院和网络平台上映的影片,影片出品方拥有影片的所有权益。它在电影院放映之后,也会放到“央六”和各大视频网站上播映。
网络电影。俗称“网大”。并不是在网络上播放的电影因为院线都是网络电影,因为院线上放映结束下档之后,也会放在网络上播出。这里所说的“大”,是区别于网络上的微电影的“微”。
成本 因为院线放映是纯市场行为,低成本拍摄的电影很难进入电影院放映,所以,加大放映成本,使得电影从艺术到技术的质量提高,这样的电影拍摄成本一般不低于500万,高可以到几个亿;网络大电影,就是专门为网络播出而拍摄的小成本电影(一般不上院线)。拍这样一部电影,成本一般几十万到一两百万。
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则是网络电影硬伤。网络电影的故事情节设计在观众心目中,总结而言就是“屌丝的身子,高富帅的心”,让人贻笑大方。
最近,爱奇艺的网络大电影开始实施“两次备案”,即“规划备案”和“上线备案”。“规划备案”相当于院线电影拍摄前的立项备案;“规划备案号”就相当于院线电影的拍摄许可证;而通过“上线备案”最终取得的“节目备案号”就相当于院线电影的“龙标”(公映许可证)。
备案制 院线电影是“一备二审制”,即省级广电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电影制片单位的电影剧本(梗概)立项备案工作和电影片的初审工作,广电总局电影局负责电影片的终审工作。目前,部分地区的影片终审职权也已经下放到了省级广电部门;而网络大电影是“两次备案制”,即“规划备案”和“上线备案”,两次备案都是提交资料给视频网站,由视频网站统一报备。
备案周期、方式 院线电影立项报备只需要7个工作日,拍摄前需要向电影局报备公示,取得《拍摄许可证》;而网络大电影由视频网站进行统一报备,取得“规划备案号”。立项报备需要20个工作日(广电审核)+5个工作日(视频网站自审),广电总局定期抽查。
报备平台 院线电影一切报备审批都是在广电总局的电影局;而网络大电影的报备(由视频网站统一进行)却是在“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信息备案系统”。
立项备案 院线电影和网络大电影提交的资料差不多,甚至院线电影比网络大电影更加迅捷,但备案容易,拿“龙标”难啊!院线电影的成片审查所提交的资料要比网络大电影登记提交的资料复杂得多!一旦以院线电影备案,但最终没拿到龙标,那就不能再以网络大电影的形式在网络上播出。
⑷ 如何评价网络大电影
看这些的人群不太重合,所以你看不顺眼。你让那些天天听MC天佑喊麦,看欢乐喜剧人这样让人尴尬癌发作的节目的人去评价这些作品,得到的结果是:真好,这电影带劲儿,搞笑。所以呢,人家就是赚这部分人钱的,你也别忿忿不平,中国14亿人,样本太大,你看看,那些高原大萝卜,深山大蘑菇,干枯幺蛾子之类的这些都有人能把它滋补佳品,今天直接空嘴吃,明天萃取精华含着吃,还不亦乐乎呢,这些人努力拍网络大电影怎么就不行了,只能说你们三观不合,不是给你看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