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十八洞村》(摘抄)
《十八洞村》主要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赢一场扶贫攻坚战的故事。
具体剧情:湖南湘西乡村在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十八洞村退伍老兵杨英俊和几个堂兄弟家均为精准识别的贫困户,面对现状,他们虽心态各异,但是内心深处都有改变命运的期盼。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杨英俊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决心打一场脱贫攻坚战,在追求生活脱贫的过程中,他们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贫,山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
影片《十八洞村》取材于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通过王学圻饰演的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在脱贫的过程中发生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用诗意的电影语言描述当下乡村居民的内心世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为了正式拍摄《十八洞村》,苗月在2016年8月就开始了她的走访之路。到2017年4月28日,在电影开机后的四个月里,剧组为拍摄好当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走访了很多湘西村寨,整个剧组都进行了“沉浸式”的体验。
很多人在看完影片后对十八洞村都非常好奇,对影片里面的自然风景以及苗家特色文化产生向往,那么真实的十八洞村是什么样的呢?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的湘西花垣县。全村由4个自然寨组成,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这里是苗族的聚居地,风情浓郁,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
十八洞村的自然风景非常优美,有乌龙一线天、莲台山林场、背儿山、黄马岩、擎天柱等景点,特别是十八溶洞,洞与洞之间相互串联,洞内景观奇特,怪石嶙峋,神态各异,素有“亚洲第一奇洞”之称,十八洞村因此而得名。村内瀑布纵横,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与峡谷之间遥相呼应,时而传出苗家妹子优美的歌,
影片《十八洞村》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故事背景,通过展现湖南湘西乡村在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山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人们对于如何脱贫和怎样才是真正脱贫的深度思考。片中的几位主人公,面对贫困现状虽心态各异,但对于改变命运的期盼却时刻共鸣。以心立志,以言立身,以情立行,他们在追求物质脱贫的同时,用双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实现了精神上的脱贫与致富。
这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因为平心而论,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这部《十八洞村》真的跟想象的不一样。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湘西的风土人情,祖辈大山里村落家族的乡土性和民族性,世俗与传统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描写的非常自然,且接地气。
十八洞村,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婺源乡村建筑模式,又有兔耳岭的自然景观,开场航拍镜头和宏观外景的展示,层叠的梯田,望不到边的绿色,已被湘西美景所震撼,在这里能看到那最原汁原味的苗寨风土,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化气息,因为这是几乎就是一座与世隔绝的村落,村中不同路,车进不去,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就是这样一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的地区,也如电影中所说“这里是四个自然村寨合并而成”的地方,如今所要面对的,就是贫困。没错,年轻人都出去务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在这个资源短缺的地方,依旧用着最古老的耕作方式,经营着祖祖辈辈的故事。
这里,并不是我们你所想的“桃花源”。电影的所表现的内容很明确,就是表现十八洞村民致富的故事,听上去很“主旋律”,但故事却并非这样。政策引导是作为线索,但故事发展却绝非如此,因为电影的主角是一位拒绝接受“扶贫”的贫困户。
王学圻饰演的杨英俊是一位退伍老兵,骨子里面就有那军人的硬气,他始终不相信,凭借着祖辈留下来的田地和插秧经验,作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苗寨人,为什么能够成为贫困户。而且电影用循序渐进描述,并通过闪回的方式,旁敲侧击的点出了王学圻为什么当初复员没有跟随战友出去打拼打工,因为自己呆傻的孙女,因为守护着自己的一方水土,因为那苗歌的余音萦绕。
他必须到故乡,守护着传统。同时也描述了杨家其余几位重要角色,陈瑾饰演的妻子朴实无华,哑巴哥哥整日因思念女儿夜间哭泣,养了四个女儿的街坊,还有曾经的找矿好手如今整日酗酒的本家弟弟杨懒。
这几位角色,构成了本片的百态图,虽然苗族风情独一无二,但贫困却是共性的。同时也带出来本片的所要反映的主题:依靠传统的务农,真的无法致富吗?这是本片关于传统与世俗之间的命题讨论,从冲突到融合,朴实无华舒缓如诗,细腻的故事和角色又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了霍建起那部《那山那人那狗》。
同时,电影中所展示的那块“飞地”,来自于废弃矿脉,又对环境问题带来反思。当杨懒看到自己昔日依靠找矿发财的营生所带来的之后,趴在地上痛苦无比,又是那样令人沉重。
电影节奏张弛有度,写实且细腻,通过真实故事与艺术加工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对角色刻画的饱满让朴实的镜头中充满了情感,以王学圻为首的村民,从插秧到填土的环节,真实细节写照,再加上抽帧的表现方式,为这部电影带来了完美的情绪铺陈,是劳动人民雄壮的战歌。
同时这也是一部真挚的作品,电影《十八洞村》摈弃了“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而是利用情节与事件,层层推进,政策是引导,村民依靠传统的生存方式,最终也能与时俱进,与现实世界做到无缝连接。
美味的禾花鱼、漫山遍野的老稻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这两种只能依靠传统务农而来的农作物在如今市面上的价值,谁说种田不能成为“大土豪”?从开场的各种铺垫到后期,借用杨英俊小孙女的身影展示,到来情绪上的突破点。这一切都让影片真实可信,在如今浮华的电影市场上,本片犹如一道清流,沁人心脾。原来,桃花源一直都存在,存在于我们心中,也会存在于现实中。看完本片之后,真想去一趟,那古朴而又美丽的地方。
⑵ 电影《南哥》讲述“扶贫使者”郭建南感人故事 10.17上映
由国家一级演员孙洪涛、茹萍,实力演员艾丽娅共同主演的扶贫题材故事电影《南哥》定档2017年10月17日全国上映,电影今日对外发布定档人物海报。作为一部全面反映精准扶贫工作的影片,电影《南哥》讲述了广州广重集团质检科科长郭建南带领粤西山乡荔潭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优秀共产党员南哥为扶贫工作不辞辛劳奋力拼搏的精神面貌。
云集演技实力大咖 演绎感人肺腑动人故事
电影《南哥》由实力派演员组成强大阵容,除了国家一级演员孙洪涛饰演主人公南哥,另有观众耳熟能详的著名演员茹萍、艾丽娅共同参演,而多位老戏骨同台飙戏则为影片的品质保驾护航。片中,饰演冯总的陈锐、饰演孙副总的尹国华、饰演村长的赵中华、饰演刘宝乐的蒙伟民等,均是演技纯熟的实力派演员,他们的强势加盟将为观众演绎一个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
???电影《南哥》的主人公原型郭建南,原本是一位普通的国企干部,当组织选派他到粤西贫困地区的荔潭村扶贫的时候,郭建南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在短短20个月的时间里,郭建南真正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扶贫事业,也为这个村的精准扶贫做出了贡献;学校的破窗户补好了、自来水装上了,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帮贫困户改造了危房,给特困老人买了养老保险在南哥和村干部的努力下,通过近两年的扶贫,荔谭村实现贫困户100%脱贫。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坐在办公桌前思考,郭建南用自己的生命,大写了一心为民的情怀。
南派电影美学的诗意探索 《南哥》创新主旋律电影模式
电影《南哥》取材于真人真事,主人公郭建南为阳西县荔潭村的脱贫致富献出了宝贵生命。郭建南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从文化作品创作与传播层面来看,不管是电影艺术内容还是时代大环境都需要铭记这样的人物。为了真实客观表现扶贫英雄的真实生活,影片基调是用诗意的表达,不是强调事件,而是表现主人公的行为美和心灵美,呈现给观众的是画面美、构图美、基调美、音乐美,通过岭南山水情怀展现岭南人文是南派电影擅长的艺术加工手段,体现了南派电影美学的美学特征。
此外,不同于其他英模题材电影,影片《南哥》将扶贫英雄刻画为暖男形象,在表现南哥攻坚克难致力于扶贫事业的同时,也在细节之处融入家庭、亲情等温馨元素,拉近了英雄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电影更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展现出广东区域元素,不仅让故事和角色更加立体多元,也再次展现南派电影的艺术传达形式。影片的导演郑华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者之一,而编剧徐宝琦是国家一级编剧,风云际遇,想必这部虽然没有高片酬,没有当红小鲜肉加持的实力派电影会在上映日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
电影《南哥》作为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献映十九大影片之一,将于10月17日全国公映。
责任编辑:苏仕颖
⑶ 包裹公益电影《包裹》
5月3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特别支持的公益电影《包裹》全国首映礼在北京举行。作为爱心包裹项目献礼之作,该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聚焦于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社会扶贫问题,深刻探讨了公益捐赠的合理性、公平性、科学性等话题。
电影《包裹》以乌蒙山深处一个叫瓦岩的小山村为背景,讲述了两代乡村教师与村民和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爱心捐赠狂潮,直面人性狭隘自私和宽仁博爱的剧烈冲突,从而引发一系列引人深思的感人故事。80后教师吴立山为改变山村教育面貌,在网上发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当地小学孩子们的冬天,没想到竟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心捐赠狂潮。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爱心包裹潮涌而至,却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
围绕分发处理这些包裹,狭隘自私与宽仁博爱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小山村原本的和睦宁静被彻底打破了。由于捐赠的物品不统一,谁拿得多、拿得好等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都会触动村民们敏感脆弱的神经,成为触发更大矛盾的导火索。最终,两代乡村教师以他们无私的悲悯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平息了这场爱心“风波”。而随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了爱心包裹项目,通过科化学设计解决了公平性和合理性等问题。当年发生在云南大关县瓦房小学的爱心故事,得到了延续和升华。
影片关怀贫困地区儿童教育问题,深刻探讨了公益捐赠的合理性、公平性、科学性等问题,让人们意识到,在奉献爱心时不仅要考虑受益人的实际需求,更要关注这些捐赠可能会给受益人带来的各种影响。
出品公司:云南金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顾问:江绍高 江巴吉才
出品人:罗嘉勇
主演:李宗峄(饰吴立山)、寇瞻(饰蒋老师)、孙琳琳(饰荞花)、曹芊睿(饰王燕)
宣传统筹:明宏伟
影片不仅展现贫困地区学生艰苦的学习环境和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精神,更聚焦于如何资助更需科学合理设计,以“真实”打动观众,揭示自发性公益面临的挑战与平衡困境,强调对带有强烈工具性色彩的发展干预需保持警惕。
影片探讨民间公益精神,展现中国人不缺爱心,但更需要专业公益引导。在影片中,青年教师吴立山的网络帖子引发了社会的爱心捐赠狂潮,然而,随之而来的“幸福的烦恼”揭示了服务供给中公平原则的平衡困境。影片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爱心包裹项目,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化设计解决公平性与合理性问题,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综合发展和生活条件。
影片除了带给观众感动,更激发了对专业经营公益、依托公信力高的公益组织递送社会资源给弱势群体的思考。通过这部影片,更多人了解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现状,并给予帮助,同时也深刻探讨了公益捐赠的合理性、公平性、科学性等问题。
电影《包裹》的出品人罗嘉勇,是一名从部队转业自主择业的退役军人,因“感动”而决定将这份人间大爱定格成为电影的感动。从影片立意到正式公映,历时五年,罗先生克服了诸多繁复、曲折和坎坷,坚持住了自己的原则,完成了这部公益电影的制作。这部作品虽然不尽完美,但承载了“定格和延续人间大爱”的使命,完成了“探讨民间公益精神”的使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成为国家广电总局特别推荐影片。
作为动词解释的时候,有包容、包围、 包扎、包装的含义。作为名词解释的时候,指包扎成件的包儿、 由邮局寄送的包件、在海洋运输中,不要求签发提单的小件货物或个人行李等含义。
⑷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特辑出炉,这部剧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特辑出炉,这部剧讲述:影片真实记录了全国各地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搞产业、兴教育、抗台风、保丰收等事迹,还讲述了他们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生动经历,展现年轻共产党员在脱贫一线奉献青春甚至牺牲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中国新时代党的赞歌。
看过了《我和我的家乡》、《秀美人生》、《十八洞村》等扶贫电影,也看过《江山如此多娇》、《一个都不能少》等扶贫电视剧。曾经大家走出大山,来到城市去发展,如今我们又要带着技术回老家,用青春和汗水去让美丽乡村更加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