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中国式的电影

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中国式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3-11-03 13:12:16

Ⅰ 电影马路天使(赵丹主演)

《马路天使》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代表作,描绘活泼市井生活的伟大的艺术杰作;中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集大成者,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片中演员周璇主唱的《天涯歌女》非常受欢迎,现已成为中国电影歌曲的经典代表,凭此片成名的周璇被誉为“金嗓子”。本片由袁牧之导演,赵丹,周璇,魏鹤龄,赵慧深等主演。
1930年代,小云(赵慧深饰演)、小红(周璇饰演)姐妹被人骗到上海卖给琴师和妓院老鸨夫妇,小云被迫做了暗娼,小红年纪尚小,又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便随琴师去茶楼终日卖唱。姐妹两人住在贫民窟,在她们对面,住的分别是报贩老王和吹鼓手陈少平(赵丹饰演)。因为闲来无事时陈少平常同小红对窗玩闹,两人对彼此都逐渐产生感情。
小红卖唱时被流氓古成龙缠上,对方欲强霸她为妾,小红找陈少平商量对策,两人本想借助律师将正义伸张,不想律师双眼只认钱,无奈之下只得逃走,而这一过程中,老王对小云由怜生爱,可是小云却因自卑不敢正视。琴师偶知陈少平与小红下落,放风给古成龙,古成龙赶到小红住处时,屋里只有她和小云,两人生命危在旦夕。

Ⅱ 求很老的电影像1960版倩女幽魂那样的老电影推荐,就是1960以前的电影推荐

小玩意》
时间:1933导演:孙瑜
本片拍摄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的4年前,是联华电影公司后期一系列杰作中的一部,也是孙瑜的代表作之一,阮玲玉和黎莉莉主演了这部默片。影片中的几位女性角色尤其突出,其中珠儿死前安慰叶大嫂,特别是叶大嫂在影片结尾在街上的大声疾呼都成为影片的经典段落。和当时的很多体裁严肃的佳作一样,本片同样不流于呆板,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和轻巧的氛围。
《神女》
时间:1934导演:吴永刚
在中国电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造的辉煌一页中,今天我们可以在回首中找出很多不朽的证明。如果说《小城之春》在上世纪40年代标志了中国电影完全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的话,中国电影的默片时代中同样可以找到这样的作品,它就是吴永刚的《神女》。中国的默片走到《神女》之时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导演吴永刚是站在人性的高度来讲一个妓女的故事,但是不落俗套。《神女》从同类题材之中脱颖而出,它首次对人的双重身份、双重人格及复杂内心进行深刻的表现,这在以往的中国电影中是很难看到的。
《马路天使》
时间:1937导演:袁牧之
1937年中国电影出品了一部经典之作,《马路天使》,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正是在这一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电影正常的创作也由此中断,但也正是因为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作品具有了很高的思想性。比如《马路天使》,尽管全片都贯穿着浪漫主义的氛围,其基调却是严肃地对社会问题的控诉,而周璇唱《四季歌》一段,袁牧之更是根据唱词剪进了抗击敌人入侵的影像,最后唱出“血肉筑出长城长,侬愿做当年的小孟姜”,以此鼓舞国人。《马路天使》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
《夜半歌声》
时间:1937导演:马徐维邦
作为1937年中国出品的几部佳作之一,《夜半歌声》的名头远不及由赵丹主演的《马路天使》,原因当然是本片的意识与故事均不属主流之故。导演马徐维邦的作品风格以阴郁诡异著称,本片更是他将此特色发扬光大之作。《夜半歌声》讲述的是革命志士宋丹平被人毁容,只得藏匿于剧院,常于月圆之夜高歌以安慰原恋人晓霞,导演马徐维邦在这样一宗故事中拍出了极尽恐怖妖异的气氛,因此该片至今在海外仍具有很高的声誉,甚至要高于《小城之春》。
《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1947导演:蔡楚生 郑君里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民族史诗气质的电影,同时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部电影。在手法上,有人指其媚俗平庸,也有人赞其博大精深,在意识上,有人称其代表了当时民众的呼声,也有人称其意识形态过强,有损于影片的艺术性。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对中国电影和中国人的生活影响至深的一部电影,尽管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它杰出的艺术性仍将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影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表现技巧,融会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一江春水向东流》于1947年10月上映,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70余万人次。
《太太万岁》
时间:1947导演:桑弧
这是1947年制作完成的一部都市喜剧杰作,剧本作者张爱玲,导演桑弧。陈思珍与唐志远结婚以后,每天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做贤惠太太,为了丈夫的事业,不得不在娘家和婆家两边撒谎周旋,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典型的市民生活世界,没有传奇,但在张爱玲的笔下,日常的市民生活之中所传达出的“浮世悲欢”之感,刻骨至深,让人顿生苍茫,或若有所悟。桑弧的电影风格委婉细腻,体贴周到,更可爱的是其中温厚而活泼的幽默与讽喻,喜而不腻,哀而不伤,与张爱玲的剧作交相辉映。除石挥的造型和表演或稍显过火,蒋天流、张伐、上官云珠、韩非等人的表演无不生动细腻。
《小城之春》
时间:1948导演:费穆
尽管《小城之春》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电影了,但它拥有的某些品质仍然是我们所稀有的。电影的结构出乎意料地简单,一个被战争毁坏的小城,一个家园也同样被战火毁坏的人家,一对夫妇和一个城外来的男子,故事以平静始,也以平静终,看起来似乎也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似乎又有很多事发生……从外表看,这只是个三角恋的典型例子,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这棋局中每个人的内心,他们的欲望和挣扎,这一重点转换,让电影在人性层面上有了更大的普遍性。
《万家灯火》
时间:1948导演:沈浮
对战后社会黑暗的无情揭露与讽刺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许多优秀影片的主题。在这一题材的影片中,沈浮导演的《万家灯火》与郑君里导演的《乌鸦与麻雀》是最为出色的作品。《万家灯火》貌似平和,实则深刻。它描绘的是战后国民党统治区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主人公胡智清是一家公司职员,善良、正直,为公司竭尽全力地工作,妻子又兰持家有方。后因农村破产,智清的老母携兄弟一家来上海投奔他。由于人口骤增,物价飞涨,生活困难,家中产生磨擦。后胡智清又遭解雇。家庭陷入绝境,各种矛盾与风波接踵而至……这部影片写一个家庭的变迁,却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影片中有痛苦的龃龉,更有亲情、理解。影片主人公最后说,我们要活下去,“让我们大家靠得紧一点吧”,暗示了团结斗争求生存的意蕴,使影片闪射出思想的光华。
《哀乐中年》
时间:1949导演:桑弧
这是一部“内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国电影”,是桑弧导演的巅峰之作。人到中年的小学校长陈绍常妻子去世之后未再续弦,子女长大成人之后虽然孝顺,但却只想把父亲当成宠物养起来,而缺乏对情感心灵的真正体贴。父亲的再婚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好在陈绍常意志坚定,我行我素,终于开放了爱情和生命的二度梅。中国电影的主流,对集体和阶级的关怀远远大于对个人;而在对个人的关怀中则对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者的关怀远远大于对中年;进而在中年故事中对他们的物质生活的关心远远大于对他们的情感与精神的重视。《哀乐中年》明显是一个另类。本片将哀婉、讽刺与幽默达观融为一体,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编导技艺圆熟,有如哀乐人生的抒情诗篇,有论者说这部影片可以放在国际水准上衡量,此言不虚。
《我这一辈子》
时间:1950导演:石挥石挥是我们回顾中国电影时最不应该忘记的名字之一,他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位杰出的人才,在表演、导演方面均达到了第一流的高度,他从话剧到电影所塑造的人物,涵盖三教九流,曾有“话剧皇帝”之称,而其电影的最高成就,则要属1950年的《我这一辈子》,石挥在这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导、演高度,在之后罕有作品可以超越。影片由石挥的哥哥杨柳青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描写了一名巡警在旧北京近50年经历中的故事。《我这一辈子》既是优秀的新写实主义作品,又是当时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堪称中国电影史上闪耀着现实主义艺术光辉和罕见的人文深度的不朽之作,是举世公认的经典之作。
《天仙配》
时间:1955年导演:石挥
黄梅戏《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
影片于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天仙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影片主演是在戏曲界享有盛名的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严凤英演绎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间村姑;既热情大胆,又勤劳智慧;严凤英尤其把七仙女对董永诚挚的爱情表现得十分深沉动人。影片上映后,同样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1958年底统计,仅祖国大陆的观众就多达1.4亿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中国香港、南洋一带上映时,同样盛况空前。
《曼波女郎》
时间:1957年导演:易文(香港)
葛兰是20世纪50年代香港著名的女星,1957年的歌舞片《曼波女郎》是葛兰的代表作之一。当时她领着一群年轻人大跳“恰恰”,还有摇滚乐、爵士乐凑热闹,场面很壮观,体现出当时香港民众受西方潮流的影响,观念和穿着风格上已经比较开放。
《曼波女郎》是为葛兰量身定做的电影,在香港国语歌舞片历史上也是一部承前启后、大胆创新的经典。“一种新的音乐女性在银幕上应运而生;完全城市化、地地道道属于香港的《曼波女郎》。这是首部将舞蹈作为一个性格和戏剧元素处理的电影,它对一种玩乐、纯真、青春、具节奏感的生活态度,做出了视觉和叙事性的生动描绘”。
《林则徐》
时间:1959年导演:郑君里、岑范
郑君里、岑范执导,赵丹主演的《林则徐》被誉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佳作,这是一部以悲壮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而又充满了文人气质的史诗电影。
林则徐是赵丹创造的最成功的银幕形象之一,他的表演吸取了中国写意画的手法,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和规定情景出发,层次分明,张弛有致,将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呈现于银幕之上。此外,该片的美术和音乐,也都在民族风格方面进行了探索,使影片具有一种含蓄、和谐、疏密得当的意境以及鲜活、洗练、韵味久长的抒情色彩。
本片可以看作是新中国历史题材电影的代表作。
《青春之歌》
时间:1959年导演:崔嵬《青春之歌》的女主角谢芳在影片上映之后对自己的成名一无所知,而当她来到日本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复印到一层楼高,狂热的日本影迷用生硬的汉语一遍遍喊着“林道静”。本片是崔嵬导演《小兵张嘎》的之外的另一部代表作,与《小兵张嘎》的生动趣味相比,《青春之歌》的风格相当内敛和扎实,在表演、导演、编剧、摄影等方面均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感人至深,该片得到的反响和经典地位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时间:1959年导演:苏里
令当时都市年轻人无限向往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新中国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现了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的赞歌。影片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大胆地采用被弃置多年的多角恋爱模式——高占武、曹茂林、李克明同时爱上孔淑贞。但创作者处理这个传统叙事模式时,不落陈套,表现和歌颂了利他主义的恋爱观。创作者还以一种乐观轻松的审美心态来审视与处理那个特定时代(“大跃进”)人群之间的思想冲突与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使得影片整体上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所有年轻人的向往。主演李亚林和金迪也一跃而跻身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的行列。
《江山美人》
时间:1959年导演:李翰祥(香港)
该片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坛第一部出巨资拍摄的华语片,当年的制作费令人咋舌,由此可见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此片在第六届亚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奖,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0|评论
2007-10-05 23:36蛆爱烂肉杨恋刘|一级
影名: 风云儿女
导演: 许幸之
主演: 白宏 陆露明 王人美
上映年度: 1935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电通影片公司

故事梗概:
辛白华是个诗人,他有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是大学生梁质甫,两人都是东北人。“九·一八”爆发以后,他们两人从家乡出来,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辛白华和梁质甫的邻居是生活十分贫苦的阿凤和母亲,辛白华和梁质甫非常同情她们母女,并且时常帮助她们。后来,梁质甫因和革命者有关系,被捕入狱。而辛白华却和一个富孀堕入了情网。阿凤的母亲去世了,无依无靠的阿凤到了歌舞班,经常去各地演出。梁质甫被释放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梁质甫参加革命,英勇抗敌。此时的辛白华正和富孀在青岛避暑游玩,阿凤所在的歌舞团到青岛演出,遇见了辛白华。看了阿凤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辛白华受到很大的震动,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开爱情的束缚,那股热情又冷却了下去。最后,梁质甫在抗敌的战场上牺牲了,辛白华得知这一消息,终于抛弃了以前那种享乐的生活,走上了抗敌的最前线。 这是电通公司出品的四部反帝反封建影片的第二部,故事由田汉编写,田汉被捕后,由夏衍编为摄制台本。虽在当时国民党和租界当局有不准拍摄抗日影片的明令,但影片还是有明确的抗日主题,它反映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也曲折地反映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热烈愿望。片中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成为广泛流行的革命歌曲之一,多年来受到人民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中文名: 大路
年份: 1934
类别: 喜剧 音乐 剧情 战争
国家/地区: 中国
语言: 普通话
导演: 孙瑜
主演: 金焰 陈燕燕 黎莉莉
联华影片公司

简介: 一群青年人:工人、苦力、扒手、大学生、卖艺少女、女侍等,在抗日战争前期为祖国开路,并团结起来对抗恶势力。孙瑜对人物性格与关系的成功描写,把影片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层次。他善用影像的叙事与比喻能力,适切地把握节奏,又聪明地把歌唱、笑闹剧技巧熔进影片中,使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全片创作热情奔放、场面豪放大胆,教人兴奋。是史诗、是抒情诗,也是娱乐妙品

Ⅲ 赵丹周璇等人主演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是什么

赵丹周璇等人主演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是《马路天使》。

《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袁牧之执导,赵丹、周璇、魏鹤龄等主演。《马路天使》是中国30年代电影语言进步的集大成之作,蒙太奇、长镜头、景深叙事、电影领域,甚至实验和先锋元素都可以在这部影片里看到,且娴熟地在运用。

中国电影在电影观念,电影语言运用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自觉的程度。难怪国外的专家看到《马路天使》都会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在中国上个世纪30年代的电影语言就已经这样成熟完美了。

该片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红与吹鼓手陈少平之间的爱情故事。1937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1983年,影片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2005年,该片入选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评出的“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

《马路天使》剧情简介

1930年代,小云、小红姐妹被人骗到上海卖给琴师和妓院老鸨夫妇,小云被迫做了暗娼,小红年纪尚小,又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便随琴师去茶楼终日卖唱。姐妹两人住在贫民窟,在她们对面,住的分别是报贩老王和吹鼓手陈少平。因为闲来无事时陈少平常同小红对窗玩闹,两人渐生感情。

小红卖唱时被流氓古成龙缠上,对方欲强霸她为妾,小红找陈少平商量对策,两人本想借助律师将正义伸张,不想律师双眼只认钱,无奈之下只得逃走,而这一过程中,老王对小云由怜生爱,可是小云却因自卑不敢正视。

琴师偶知陈少平与小红下落,放风给古成龙,古成龙赶到小红住处时,屋里只有她和小云,两人生命危在旦夕。

以上内容参考:马路天使(1937年袁牧之执导电影) - 网络

Ⅳ 马路天使出品那一年

马路天使出品时间1937年,《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袁牧之执导,赵丹、周璇、魏鹤龄等主演。

《马路天使》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红与吹鼓手陈少平之间的爱情故事。1937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1983年,影片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2005年,该片入选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评出的“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

(4)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中国式的电影扩展阅读:

中国近代影视的发展

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电影诞生于1895年,次年即被输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早期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拍照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

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赵丹和周璇主演的影片什么是我国电影艺术基本成熟的标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赵丹和周璇主演的影片《马路天使》是我国电影艺术基本成熟的标志。

《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袁牧之执导,赵丹、周璇、魏鹤龄等主演。该片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

讲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红与吹鼓手陈少平之间的爱情故事。1937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

1983年,影片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2005年,该片入选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评出的“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

(5)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中国式的电影扩展阅读:

《马路天使》最大的亮点是将不同表演风格的演员融为一炉。周璇把一个小歌女塑造得惹人怜爱,而赵丹、魏鹤龄、赵慧深等演员的表演也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路天使》的配乐非常出色。对白、声响、音乐和歌曲等各个因素在完整的艺术构思下已经结合成非常有效的表现手段,而声音与画面的组合运用也可圈可点。

《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插曲不仅符合片中人物的性格、心理、气质,而且增添了影片悲中有乐的感情色彩。

Ⅵ 如何评价电影《马路天使》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 描绘活泼市井生活的伟大的艺术杰作 我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集大成者,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 《马路天使》是由袁牧之自编、自导,赵丹、周璇主演的一部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优秀影片,是我国社会问题片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刻画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小报摊主等一群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生活的痛苦和悲惨的命运,具有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些出身卑微的贫苦青年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极度匮乏,多年的动荡与战乱也使得他们孤苦伶仃、家破人亡,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在艰难的岁月中互相扶持、苦中作乐,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片中运用活泼的喜剧手法传达了深沉的悲剧性内容,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含蓄而又辛辣的嘲讽,其中许多细节处理上的细微变化真切地点燃了人们的情绪, 撩动着人们的神经。 周璇演唱的电影主题曲《天涯歌女》曾风靡一时,而创作者们也充分发挥了电影的视听艺术特性,使影片的编、导、演、摄、美工等都达到较高水平,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 看过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的人,如果不知道该片是在1937年出自一个对法国电影一无所知的年轻导演之手,他一定会以为这部影片直接受了让·雷诺阿或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这部影片以充满愉快、激情和同情的笔调,通过几个小人物的悲喜遭遇,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都市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歌颂了他们的善良,严厉地抨击了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和实业家。影片的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的“中国式”的。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 乔治·萨杜尔 我国早期电影《马路天使》里曾有过那么活泼的市井生活的描绘,可惜在日后的中国电影史上几乎很少有这样的珍品了。 ——著名导演 贾樟柯 中国影片《马路天使》堪称是一个奇迹,它所体现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竟比意大利在战后提出的要早得多,我们完全可以想见,30年代中国的这部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影响该有多么巨大。 ——意大利著名影评家 达西拉奇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时候,上海作为中国城市生活的象征从影像上曾经引领了中国人的都市梦,譬如《马路天使》,它就是海派城市生活的经典写照,也可以说是中国成熟的城市电影的代表作,到现在也难以超越。 ——《南方周末》 故事发生在1935年的上海。在马路上谋生的又一天生活结束了,乐队的吹鼓手小陈、报贩老王、理发师、失业者、小贩这几个“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把兄弟组成的“雄赳赳”的队列,回到了太平里低矮的小阁楼。小陈和老王的住处正好与邻居小云、小红姐妹的住处对窗而临。这姐妹俩因家乡失陷,从北方流落到上海,被一个琴师和他的鸨母妻子所霸占,从此过着不堪忍受的苦难生活:小云为鸨母卖笑赚钱,小红则终日随琴师出入茶楼酒馆卖唱。 天真无邪的小红与机灵诙谐的小陈两情相悦,经常临窗以歌声和琴声传递情意。而内心经受着重创的小云也在暗中恋着小陈,但小陈却因小云干的营生而瞧不起她。只有老实善良的老王很关心小云。 一天,小红随琴师去酒楼卖唱,被流氓头子古成龙看中,他便买通了琴师要把小红占为己有。琴师和鸨母见钱眼开,决定把小红卖给古成龙。小红深知自己将遭厄运,只好同姐姐一起和小陈、老王商量。老王在墙壁上旧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养女告鸨母”的消息,便心生一计,和小陈一起去找律师,可是当律师告诉他们打官司需要500两银子时,他们才意识到“打官司还要钱”。老王左思右想,从旧报纸上撕下一个“逃”字递给小陈。小陈恍然大悟,于是在兄弟们的帮助下,他偷偷地把小红接出来,搬到了别的地方,并且结为夫妻。 小红被救出了魔窟,可老王还惦记着小云。他劝小云也逃出来,小云却没有勇气。一天夜里,小云在街头被警察追赶,情急之中逃到了小红的住处。从此以后,小云也在这里住了下来,并将自己对小陈的爱意转移到了老王身上。几个人在苦难的生活中寻求乐趣,在黑暗的现实中互相扶持。 报纸上登载着巨额白银出口的消息,各行各业都不景气。理发师为理发店将要歇业而发愁,为了不使理发店关门,小陈和老王又吹号又敲鼓,颇有声势地帮忙招揽生意。 琴师夫妇和流氓古成龙一直因为小红和小云的失踪而耿耿于怀,他们终日四处搜寻。琴师这天刚好从理发店经过,看到了小陈和老王后,暗中跟踪,找到了他们的住处。第二天,琴师就纠集了古成龙等恶棍前来抓人。正巧这时老王和小陈都出去了,小云从窗口发现他们后,便掩护小红越墙逃走,自己却在与琴师的搏斗中被一刀扎中。古成龙一看要出人命,抽身溜走。琴师见状心虚,也逃之夭夭。 等到老王他们闻讯赶来的时候,小云已经奄奄一息了。老王焦急地吩咐小陈等人照看一下小云,自己跑出去找医生。可当老王因钱不够医生不肯来而无奈地回到家里时,小云已经含恨离开了人世…… 从下之角到天堂——《马路天使》中的社会图景 周璇曾经说过,她一生没有什么满意的电影,除了《马路天使》。 赵丹曾经说过,他真正的演员生涯是从《马路天使》开始的。 我国30年代的电影《马路天使》从“下之角”的贫民窟到高入“天堂”的法律事务所,展现给观众的是一幅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众生图。没有繁华的灯红酒绿,没有喧闹的街市,有的都是最真实的生活图景。导演袁牧之在酒楼中体会到了关注人民的电影真谛,交叉文学与戏剧,交叉贫苦与快乐,意蕴丰富多彩,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下之角”就是上海的贫民窟,小陈、老王、小云、小红他们都是住在这里的,从事着最底层的劳动——吹号、卖报、卖身与卖唱,可是他们的生活里苦难中含着快乐。小陈和小红无忧无虑,对窗而居,爱情也在这个时候产生。小红含羞地对着小陈唱着《天涯歌女》,小陈更是常在窗口同她逗乐,一切都和金钱无关,一切都是美好的。

Ⅶ 推荐一步反应专制统治下贫民生活的电影

同意楼上的。。。 电影你可以看一下《马路天使》 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刻画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小报摊主等一群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生活的痛苦和悲惨的命运, 我国早期电影《马路天使》里曾有过那么活泼的市井生活的描绘,可惜在日后的中国电影史上几乎很少有这样的珍品了。

中国影片《马路天使》堪称是一个奇迹,它所体现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竟比意大利在战后提出的要早得多,我们完全可以想见,30年代中国的这部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影响该有多么巨大。

——意大利著名影评家 达西拉奇

Ⅷ 1937年由袁牧之执导赵丹周璇等人主演的电影是

1937年,由袁牧之执导,赵丹、周璇等人主演的电影是《马路天使》。《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该片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红与吹鼓手陈少平之间的爱情故事。

《马路天使》片通过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的真实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尖锐地抨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袁牧之以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导演技巧,把悲剧内容和喜剧手法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使整个影片的风格既明快幽默,又含蓄隽永。

主要演员表如下:

1、赵丹饰陈少平

2、周璇饰小红

3、魏鹤龄饰老王

4、赵慧深饰小云

5、王吉亭饰琴师

6、柳金玉饰鸨母

7、冯志成饰古先生

8、陈毅亭饰寄生虫

9、钱千里饰剃头司务

10、唐巢父饰剃头店老板

(8)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中国式的电影扩展阅读:

袁牧之是中国人民电影事业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3岁到上海,开始在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演戏。1934年,袁牧之编剧并主演的《桃李劫》,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有声影片。1935年他自编自导的《都市风光》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

1937年,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更是脍炙人口,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有声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80年代,意大利著名影评家达西拉奇惊叹说:“《马路天使》堪称一个奇迹。它所体现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比意大利在战后提出的要早得多。

1983年,《马路天使》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2005年,该片入选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评出的“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中国式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免费观看粤语全部电影 浏览:309
东厂不敢杀的人是什么电影 浏览:546
电影蜘蛛网怎么做 浏览:603
为什么老公不爱看小电影 浏览:103
刚上映青春电影有哪些 浏览:150
好看的青春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103
产后多久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 浏览:334
如何发展我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 浏览:691
姜栋元演过什么电影 浏览:840
恐怖电影叫红什么女孩 浏览:478
电影木乃伊二免费 浏览:864
下载的电影怎么放apid 浏览:176
和闫妮主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21
好看的的电影网站 浏览:856
好看的宗教电影恶魔的耳语 浏览:54
临颍电影院提前多少天能订票 浏览:382
女生好听的电影歌曲有哪些 浏览:668
男女在酒店看什么电影 浏览:234
考中央电影学院要多少分 浏览:533
外国好看电影剪辑动作 浏览: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