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 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反映的是壮族的生活故事。《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故事中的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和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来抗议旧中国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❷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片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刘三姐又称"刘三妹",为中国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
刘三姐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著名导演苏里代表作。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为我国影坛奉献了一枝奇葩,曾获得巨大轰动,在港、澳及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之王"。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举办的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 当年它在香港放映时曾和好莱坞打擂台,创造了连映数十天至今无法突破的票房奇迹, 刘三姐的拍摄地阳朔一夜成名,仅那棵著名的大榕树每年还为当地创造800万的收益。
❸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故事
壮族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壮族的生活故事。提起《刘三姐》,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这部以广西特色彩调剧为蓝本的电影60年代初风靡了全中国。邓昌伶受壮族民间传歌故事的启发,于1953年写成剧本《刘三姐》,并于1957年投给当时的广西省戏曲改进委员会。戏改会把剧本推荐给了柳州市彩调团。彩调团写信给邓,表示“剧本适合我团演出”,但还要“适当修改补充”,邓回信表示同意改编。不料到10月底,彩调团又来信称没有时间修改,剧本也已遗失。当年底,彩调团“集体创作”完成了彩调剧《刘三姐》。1959年,该剧作为全区国庆献礼剧目一炮打响。演出结束后,被告邓凡平、牛秀、龚邦榕等人成立了《刘三姐》整理小组。1959年,署名为“《刘三姐》整理小组集体创作”的第三方案形成。1960年,以此方案为蓝本的《刘三姐》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荧幕。
❹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 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哪个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A.回族 B.土家族 C.藏族 D.壮族
正确答案:D.壮族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❺ 《刘三姐》中反映的是哪个民族的故事
《刘三姐》中反映的是壮族的故事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
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和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来抗议旧中国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❻ 电影中刘三姐是那族人
壮族歌仙刘三姐
@@自唐代以来,刘三姐的故事就已经在广西各族人民中间流传开来,她不仅被壮族人民称为自己民族的歌仙,还被广西其它少数民族称为歌仙,她是一个聪明、美丽、勤劳、勇敢的壮族姑娘,能歌善唱,常以山歌赞美大自然,歌颂劳动,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达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以她赢得了广大壮族劳动人民的爱戴。但她的反抗精神和智慧,却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他们百般迫害,使她不得不四处漂泊。
❼ 电影刘三姐反应的是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打一民族,
广西壮族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