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辩护人想表达的道理
《辩护人》这部电影是2013年韩国推出,由宋康昊主演的剧情片。自上映以来该片获奖无数,并因其立意大胆敏感又发人深省而受到众多观众的认可。
辩护人
首先,来讲讲剧情吧。《辩护人》讲述的是高中毕业的律师宋佑硕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一个法律人。穷困潦倒之时,他曾在一个小饭馆里欠了一顿饭钱,正是这顿饭,让他一直背负良心的谴责,也正是这样让他感受到了饭馆大婶和儿子镇宇的单纯善良。可后来镇宇因组织读书会,被警方认为是反动的赤色分子,并被严刑拷问,逼其供述。在所有的律师都担心被迫害而不敢为当事人辩护的境况下,宋佑硕挺身而出,担任了本案的辩护人。这不是一件普通的案件,这是上升到爱国、民主、公义等大道理的案件,几个无辜单纯的当事人后面,是一群滥用职权的魔鬼在和人权、人民作对。对于担任赤色分子的辩护人,肯定是凶多吉少。但宋佑硕从来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为了他坚持的公平正义,人权民主,他无所畏惧。
辩护人
尽管他最后的努力杯水车薪,但至少他是唯一一个敢和魔鬼刑警车东英当面硬刚的人。特别是他无所畏惧的直视车东英的双眼的时候,那种眼神里的坚毅和嘴里吐露的呐喊,让人为之鼓掌,为之振奋,他真是一个有良知的辩护人。和其他西装革履、光鲜亮丽、高学历的律师比起来,宋佑硕不仅学历不惊艳,就连外在形象都显得有些寒酸。但他从来都是一个真诚不虚伪的人,虽然曾最真切地体验过贫穷带来的苦恼,但他从本质里却不是个沾满铜臭味的趋利者。人生在世总有些轻重缓急,宋佑硕的价值选择里,他懂得很多东西比金钱重要。所以,当他成为一个法官后,他愿意为了民主权利,而被革职,当他成为一个律师后,他依然愿意为了民主权利而放弃大把赚钱的机会,为了人权、为了民主、为了正义而辩护。
辩护人
其次,来说说这部电影的价值观。爱国、民主、正义、人权,看完电影不自觉地会因这些大情怀的东西感到十分沉重,而我想把他概括为一个法律人的自我修养。社会中的很多法律人都是本片中的一般人,他们没有宋佑硕那种对法律的思考和认识,完全把法律当成一种挣钱的武器,从而沦落为金钱的奴隶,谁给钱就为谁服务。宋佑硕的故事给我们垂范了一个真正法律人该有的本色。总有些东西是比金钱,权利可贵的;总有些人是值得你为其辩护的;总有些正义需要你哪怕牺牲也要去捍卫的。什么是爱国?那个听到国歌都会用手摸住心脏的车东英,却被宋佑硕问得哑口无言。一个常把国家安全,大韩民国的意思挂在嘴边的人,居然不知道国家的含义。
❷ 韩国电影辩护人社会背景
韩国电影辩护人社会背景:
《辩护人》以1981年韩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府以传阅危险书籍,进行非法集会,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等理由对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和大学出身的活动家,进行拘留刑讯的"釜林事件"为素材改编拍摄。当时还是个平凡的税务律师的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在接触了受害学生后受到震动,随后参与为学生辩护,并从此走上"人权辩护"道路。宋康昊在片中所饰演的律师宋佑硕的角色设定与卢武铉颇为相似。
卢武铉2003-2008年在任韩国总统,卸任后不久为亲友收受财界贿赂的丑闻所困扰,于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杀身亡。
该人物的政治敏感性和极富争议,曾令宋康昊一度拒演。他担心很难毫无顾及的去演绎一个颇具争议的政治人物的人生断面。但在回味了剧本15天后,宋康昊决定接下这个角色,他给出的理由是"为身处那个年代的那些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热情所打动",并且宋康昊还坦言"主人公宋佑硕前后心境和现实行动的转变勾起了他的表演欲望"。
在《辩护人》筹划初期,正值李明博当政,一部映射全斗焕前总统暗杀事件的《26年》曾因题材敏感一度停拍。《辩护人》战战兢兢的制作方因为宋康昊的加盟看到了一线生机。而当时刚刚经历过《嚎叫》和《蓝盐》两部商业电影票房败走的宋康昊,也正急需一个为自己正名的好角色。
影片以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釜山为背景,以已故前总统卢武铉曾在担任律师时,负责釜林事件辩护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税务律师宋佑硕经历的改变其人生的五次公审。
该片于2013年12月28日在韩国上映,连续29天占领票房榜首,观影人次超过1137万,是2014年第一部千万人次电影,韩国史上第9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该片获得第5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电影奖。
上世纪1980年代的韩国釜山,高中毕业、既没钱也没背景的宋佑硕(宋康昊饰)考下了律师执照,凭借一腔热情和个人努力当上了税务律师,成立了个人事务所,打着"守护客户钱财"的口号到处散发名片招揽生意,虽艰辛却也小有成就。
因为心存感恩,宋佑硕经常光顾一家七年前曾经蹭饭吃的小饭馆。一天,小饭馆突然关张,主人顺爱(金英爱饰)的儿子镇宇(林时完饰)不明原因的被关进了监狱。前往探视的宋佑硕看到遍体鳞伤的镇宇,感到震惊。受顺爱的请托,宋佑硕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为镇宇做一次辩护。
(2)电影辩护人里撒盐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辩护人》是由梁宇皙执导,宋康昊、林时完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3年12月18日在韩国上映。
影片以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釜山为背景,,讲述了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税务律师宋宇锡经历的改变其人生的五次公审的故事。
2014年,该片获得第35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电影奖;同年,梁宇皙凭借该片获得第51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编剧奖。
❸ 2013年上映的韩国影片《辩护人》为何能得到观影者的喜爱
《辩护人》将一个原本唯利是图的税务律师走向人权的守护者的道路的心路历程平静的重现,它并不想激起人们的愤怒和憎恶之情,而是希望借影片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理解和自省的机会。
1)故事讲述的是只有高中学历的男主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他依靠自己赚来的钱让妻儿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还了7年前在饭店大婶那里欠下的良心债,然而韩国民主化斗争愈演愈烈,饭店大婶儿的儿子被扣,上赤色分子的帽子,被捕入狱并受到残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看到满身伤痕的少年,虽然爱钱但更重感情的男主内心非常难受,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安稳的生活,走上了为民主辩护的道路。
❹ 辩护人观后感1000字以上
《辩护人》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特定时代的 故事 。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辩护人 观后感 ,希望您喜欢!
辩护人观后感1000字以上篇一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勇气且有毅力做到了平凡人不敢做或不愿去做的事情。
《辩护人》里的宋佑硕便是这样一个人,在观看影片之前,我已经在网上偶然看到过这部影片的简介,因为对这种类型的电影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并没有打算去看,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这部影片,果不其然,它一如我意料,是一部很沉重很发人深省的影片,也是一个很让人悲伤的故事。
老师说影片中的主人公宋佑硕的原型是韩国已故总统卢武锋返炫,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总要比纯属虚构的故事更加能让人动容,《辩护人》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特定时代的故事,就像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痛苦一样,一个国家民族在其发现过程中也必然要度过一段黑暗的时期。黑暗的时代里,一个人的权利是远远无法与至高的权力相提并论的,虽然是和平的年代,但政治对人的摧残也丝毫不亚于战争时期铁踢对人的践踏,将特定的这一时期真实的故事搬上荧幕,无疑给人的触动是巨大的,战争会因一方的胜利而结束,但隐藏在和平外衣下的风波浪涛又该由谁来平复呢?这时候,总需要有胆识有正义感的人来抚平时代的伤口,就如时势造英雄,英雄又从不问出处,宋佑硕便是这样一个平凡无奇却因时代的悲哀和自己的正义感造就的英雄,他的平凡,一如三国时期卖草鞋的小贩刘备,一如秦末汉初大街上的小混混刘邦,毫不起眼,却能一鸣惊人,可在日后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作为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宋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律师资格证,让自己从一众建筑工人中脱颖而出,摆脱了与泥土瓦浆为伍的生化;作为一个普通的律师,宋慧眼独具,尝试了其他律师不敢尝试的领域,发传单、拉关系,一步步将自己的事业推向成功;作为一个走着不菲收入,工作稳定,家庭幸福的律师,宋又被正义感呼唤醒,宁可失去工作,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用一己之力与当时的黑暗政治做对抗,他的初衷却很简单,只是对一个相识的饭馆大妈伸出援助之手,帮她找回儿子。
我相信,大多数像宋那样条件,的人,面对和自己毫无利益关系的人的请求,都会予以拒绝,更何况是和政治沾上边,但宋没有偏安一隅,而是冒天下之大不违,只因为体内的良知,与黑暗势力去做殊死的对抗,且不论他是否能成功,但仅仅是这种舍我其谁的精神,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通往成功的路没有捷径,坚持和选择同样重要,路上起风了,别人放弃了,他坚持着;下雨了,别人放弃了,他冒雨前进,坚持着;摔倒了,别人放弃了,他咬咬牙爬起,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坚持向前走。命运总会筛掉一批人,机会只会眷顾那些始终不会放弃的人,金字塔的顶端地方那么小,只留给最后爬上去的人。
我不想去对影片的背景做过多批判,最让我动容的还是宋佑硕的勇敢与坚持,我想这也是卢伍炫能当选总统的原因,也是千千万万成功的人的力量!还是那句话,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勇气与毅力做到了平凡人没有做到的事情。
辩护人观后感1000字以上篇二
近年来,韩国电影的发展速度令人瞠目,2014年12月12日上映的《鸣梁海战》再次刷新了观影人次纪录,据说每3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个观看了此片,这仅是院线统计出的数据,想必通过其他 渠道 观影的野基雹人数加在一起,至少达到50%。
我想,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据。
在韩国,突破1000万观影大关的电影并不多见,该国总人颂帆口不过5000万左右,其票房号召力可见一斑。然而在这为数不多的热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还是在2013年12月28日韩国上映的《辩护人》。同样在年末岁底,同样的超过千万的本土电影,相对于《鸣梁海战》的大制作,《辩护人》只能称作小电影了,然而其力度与深度却不落下风。
该片以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釜山为背景,以已故总统卢武铉曾在担任律师时,负责“釜林事件”辩护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税务律师宋佑硕经历的改变其人生的五次公审。
看过该片之后,我问了好几位朋友,他们都说“这片子,毫无抵抗力”,大家都落了泪,然而这泪水与《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假如爱有天意》、《雏菊》等等情感纠葛剧惹下的眼泪完全是两码事了。善于抓住内心细腻情感的韩国电影人同样也在一些现实题材、敏感事件中寻找创作源泉。在《辩护人》中,男主角宋佑硕的人生经历的起伏、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一条清晰的主线。从一名生活窘迫的法律人,变成了一名衣食无忧的税务律师,聪明苦干的他实现了自己物质生活的华丽转身,买上了新房,还上了人情债,在同学面前有头有脸,腰包鼓了,但却未曾发现他的精神追求渐渐萎缩了,并且从未得到身边人的认可。他过着犬儒式的生活,对社会不公漠不关心,对民主政治充耳不闻,在一次酒醉之后,与同学起了争执,也许至此他才有所 反思 ,而直到他发现一件震惊当世的冤案被害人中,有他恩人的儿子时才开始左右为难。
这次事件的背景即是1981年“釜林事件”,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及大学出身的活动家22名青年, 被指传阅危险书籍, 并在戒严的情况之下进行非法聚会, 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集会示威法》等, 遭到拘捕。片中的朴镇宇即是他视为恩人的儿子, 也是这22名青年之一。
最终,在老师的引导、怀疑下,在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说服、请求下,他走向了维护人权的抗争之路。这条道路崎岖坎坷,然而越是深入其中,越是难以自拔,越是困难重重,越是奋勇抗争。这条路,险象环生、危情四伏,也许会丢掉他好不容易过上的好日子,还会惨遭威胁、毒打。然而男主角正义凌然、愈挫愈勇,因为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他心中已燃烧起了维护公平正义的熊熊烈焰,这团火焰在最后一次公审时如同火山一样喷薄而出,唇枪舌剑、义愤填膺、满腔怒火,在对抗不公的斗争中点燃了所有人争取公平正义的信念与豪情。
后来,宋佑硕成为了一名维护法律正义的律师,在这条伟大然而艰辛的道路上挥洒青春热血,在片尾,当他作为被告被起诉时,为他自愿辩护的律师一个又一个地站出了身,釜山142名律师, 共有99人出庭为他辩护,他们在认同宋佑硕的同时,更是跟随了他的脚步,从一个人的抗争到一个群体的觉悟,纵然经历了种种艰难的求索,然而那不可动摇的法治信仰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作为一名法律人,大概都应该去看看这部让人深思、惹人落泪的作品,该片的情节铺陈从涓涓细流至波涛汹涌最后如大海般平静博大,片尾时,观影人早已泪光点点,血脉喷张。然而正如男主角的饰演者宋康昊说的那样“重要的是电影和事实本身,而不是冲突和政治”,我想该片应该为人们树立起一种信念,特别是为法律人树立起一个标杆、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正是在追求公正的道路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斗志,而不是政治斗争以及其他。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9月25日,韩国法院对“釜林事件”进行了复审宣判,33年前曾被判有罪的五名被告被法院认定无罪。
辩护人观后感1000字以上篇三
近期大家比较热议的一部法律人的电影是韩国的《辩护人》,该影片是以真实人物时间为背景、但内容是虚构的。主角宋佑硕背后的真实人物是韩国第16任总统卢武炫,电影是以1981年韩国第五共和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执政初期的釜山为背景,讲述了平凡税务律师宋佑硕的为震惊全国的“釜林事件”受害学生进行人权辩护的故事。“釜林事件” 是釜山地区历史上最大的“容共”捏造事件。当时政府以传阅危险书籍,并在戒严的情况下进行非法聚会,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集会示威法》等罪名,对对釜山地区的22名青年进行了拘留处理。据媒体回顾,卢武铉是“阴差阳错地作为他人替补进入了辩护律师团”,但这成就了他的第一次“时局事件辩护”。税务律师卢武铉与政治结缘,并最终成为韩国总统,始自“釜林事件”,也就是《辩护人》里的故事。
故事一开始的宋佑硕是一名为生活奔走的小律师,生活贫苦。为赚钱养家,另辟蹊径,做房产登记业务,为拉业务到处散发名片,而为其他同行所不齿。但由于其勤奋刻苦还是赚取了不少收入,其他律师开始争相做这方面的业务。一个偶然的时机,宋佑硕又想到利用自己税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转做税务方面的业务,成为一名比较成功的税务律师,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时候爆发了“釜林事件”,宋佑硕也仅仅是专心做自己的业务,至于国家政治,只要不关乎自己利益便是丝毫不关心,甚至觉得那些去游行示威的学生简直是吃饱了撑的。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恩人的儿子镇宇无故陷入“釜林事件”,在恩人的恳求下,宋佑硕才决定为镇宇辩护。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对案件了解的深入,宋佑硕看清了案件背后的官官勾结,滥用公权力,明白了其实整个案件都是阴谋,就连审判也只是一个过场而已。当他了解到那些被污蔑为“赤色分子”的青年所承受到的非人折磨和虐待,他无法妥协、无法屈服,即使是仅凭一人之力,即使安稳幸福的生活被打乱,他也坚持进行无罪辩护。其实,此时他已经不仅是因为恩人的私人感情而奋斗,从他所说的“想让我的孩子们不要生活在因这种荒.唐的事踩刹车的时代”可以知道他看见了国家社会的黑暗,想要改变,在金钱之外明白了自己所要为之奋斗的正义。在法庭上,对于施暴者车冬英作为证人出庭时言论的愤慨,宋佑硕情绪激动、慷慨激昂:“国家,证人所说的国家到底是什么?大韩民国宪法第一条第二项,大韩民国主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权力都由国民产生,国家即国民。但是证人毫无法律依据,一味强调国家安保,就把国家镇压践踏在了脚下,证人所说的国家知识强制取得政权的一小部分。难道不是吗?你是让善良无罪的国家生病的蛆虫,军事政权肮脏的帮手而已。”虽然在当局的百般阻挠下,这场辩护以失败告终,但宋佑硕成为了一名民主斗士,三番四次组织示威游行,最终因违反集会和示威被当成嫌疑人站在法庭上,全釜山142名律师中有99名作为辩护人出席法庭。这是电影的最后一幕,很是震撼。
在电影之外的真实世界里,卢武铉的胜利是——釜山地 方法 院于2014年2月13日对“釜林事件”进行了二审宣判,判决5名被告人无罪,距离一审判决时隔33年。“即使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岩石最终会碎成细沙,而鸡蛋终究会孵化越过岩石”,这是镇宇对宋佑硕说的话,最后终归实现。
通过这部电影,反观各个国家的法律及政治体制,也都不免存在着不少公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情形。虽然民主的过程必定伴随血与泪,但追求公平、民主、正义的人永远都存在。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是“死磕派”律师,这些死磕派律师也像电影里的宋佑硕一样,在面对践踏民主的事件时,也是勇敢的站出来,用法律捍卫公民的合法权益,即使自己也会因此受到牵连。我想,正义,永远不会消逝,终有一天会拔云见日,就像野火永远烧不尽荒原一样,总有一粒种子等候春天的到来,去散播无垠的田野。
《辩护人》-----“我想,当我满头白发时,无论脚下的这片土地变或不变,我依然会记得宋佑硕放弃安稳选择颠簸的理由:想让我的孩子们,还有你的孩子,不要生活在这种荒.唐的时代。”
❺ 为什么说2013年上映的《辩护人》是难得的佳片
故事的主题很大,涉及到不少值得探讨的话题。不是拿着喇叭,不是背有正确答案的简答题,是涉及到土地上每一个活着的人。可惜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几乎很少想到自己应有的权利,在教化之下接受观点,接受剥削。长此以往,明哲保身成为了社会交往的免死金牌,想着“没发生在我身上”‘还好倒霉的不是我”夸大自己的幸运,将他人的遭遇归因为倒霉或是自作孽。
1)我们先来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内容介绍:只有高中学历的男主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他依靠自己赚来的钱让妻儿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还了7年前在饭店大婶那里欠下的良心债,然而韩国民主化斗争愈演愈烈,饭店大婶儿的儿子被扣,上赤色分子的帽子,被捕入狱并受到残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看到满身伤痕的少年,虽然爱钱但更重感情的男主内心非常难受,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安稳的生活,走上了为民主辩护的道路。
❻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辩护人》分享一下吧
昨天刚刚看完,为曾错过这样一个好电影微惭愧首先要赞一下各位演员的演技,主演宋康昊把一个虽重钱,但更重义的律师宋佑硕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论是慧眼识机的税务律师,还是到后来替朴镇宇等人辩护,直至走上街头为众人引航的人权律师,细节方面都把握的很好,其中在片子稍前部分宋佑硕见刚刚生完孩子的妻子,深觉自己必须改变命运,奋发图强的那部分,是这部片子第一次让我看哭的地方。其次让我深感不易的演员是林时完,第一次在银幕上看见他大概是拥抱太阳的月亮里的那位美男子,实在不曾想过在这部片子里(虽然这部片子应该在拥抱太阳的月亮之前)他能摆脱奶油小生,每一个眼神都流露出那种朴镇宇式的情感,对妈妈,对宋佑硕,对一同无辜受难的同学,以及在遭受暴行拷问时那种恐惧,最后受尽酷刑时的无神,都很传神。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