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江山美人》燕国在哪个时代是战国么
(北)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西周分封制,周王室贵族召公奭(shi)封燕地(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公元前222年因荆轲刺秦王,惹怒秦王,遭灭亡。
(南)燕国,黄帝的后代中有个叫伯儵的,商朝时被封于燕(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历史上为与蓟地(河北)燕国相区别,称作南燕。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程小东导演电影中的燕国是北燕。
燕赵战争第一场,是在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后,燕国趁虚而入,结果被赵击退。
此外,燕赵战役还有
1.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燕拔三城。又攻燕拔中阳。
2.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将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二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军20万攻代,自率主力40万攻鄗。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13万(一说25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救,自率军8万(一说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鄙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庆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
3.公元前250年,假相国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都。
4.公元前243年,赵将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5.公元前242年,燕军十万犯赵,庞锾率军抵之。于常山东垣,深沟高垒以待燕军。此战中,赵兵多用强弓劲弩射燕,其伤亡甚重。无论攻城战、野战燕军皆不利。后撤,遭遇李牧军。又撤,遇庞锾军,战大败。此战杀死燕兵二万余人,其余的奔溃或投降了赵军。
6.公元前236年,赵攻燕,拔狸、阳城。
7.赵悼襄王时,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城。
② 电影墨攻好不好看
把《墨攻》当成一部纯粹的战争片就很好看
《墨攻》,讲的是面对10万大军怎样守城的故事,电影主要内容就是对战争进行过程本身的描述,像《拯救大兵瑞恩》,很纯粹,很喜欢这种风格。里面的战争戏好看,可是爱情戏和“内涵”戏完全多余。
进攻与防守,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特关心防守的一方,打游戏的时候就喜欢防守,以前玩“星际争霸”,用地雷车布满地雷,在路口修好地堡,地堡后面架起坦克,然后期盼着一波波冲过来的敌人被精心布置的防守阵线全歼,这种成就感远胜于去攻下某个阵地。
这个电影就是讲怎么防守,所以看着特别痛快。原来硫磺浆有这个效果,原来瓮城是干这个用的,原来发现敌人挖地道后可以这么对付,原来......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古代守城十万个为什么。
中国不擅长拍战争题材的电影,擅长的是《秋菊打官司》这类反映农村生活然后还特让老外觉得新鲜的电影,没想到这次真的来了一个出色的战争片。最精彩的是第一场战斗,从看到赵军气派的方阵起就喜欢上这部电影了,紧接着弓箭攻击、攻城、内讧、瓮城之计,一气呵成,很痛快。不过可惜的是精彩的战斗也就这一部分了,后半部分对战争的刻画明显缩水。
缩水的原因,是编剧导演老想往电影里加别的东西,爱情、以及对战争的思考什么的。但是,加上去的这些东西很幼稚,远不及战争戏好看。
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有一个特明显的区别,大多数美国电影很纯粹,爱情片就是爱情片,战争片就是战争片,内涵片就是内涵片,中国是,只要是电影,别管什么内容,都得有爱情,都得有内涵。
③ 求电影《英雄》和《墨攻》的影评。谢谢!!
《英雄》
影片英雄播出之后,俺指出该影片艺术成就极高,将获得国际艺
术奖。网上的民主人士怎么说呢?从胡平到崔卫平,茉莉,都是
无限上纲,恶语交加。本坛有的民主人士,甚至打赌影片如此之
劣,根本不可能得奖。结果如何?
民主到了逢中必反,就如一群疯子,根本没有理性可言了。
好的艺术有超越语言和国境的感染力。影片英雄就是这种作品。
美国今年8月首映英雄,票房打破历史上一切影片的首映记录就
是证明。时代周刊的专家评论是
“《英雄》最凄美、最令人着迷,总之是最好的作品。拍得非常
精密、细腻、完全没有一格胶片是浪费的。”
俺在评论该影片时,也指出其成就:
“电影主题宽阔。刺客刺秦,全力以赴,生命置之度外。但一旦破
解了‘天下’二字,立刻当机立断,放弃一己之私,而为六国百
姓着想,束手就擒,从容赴死。这个死,比匹夫之勇,报一己之
仇要壮烈的多,深刻的多。
自古写刺客,多止于主仆恩报之份,自此影片踏入新境界。现在
要讲究‘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影片构思巧妙,倒叙,穿插,暴力,恋情,床戏,如蝴蝶穿花,
丝毫不乱。又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在张艺谋的手下,千军万
马的大场面,秦灭六国的宏大画卷,历历在目。上殿百步,二十
步,十步,设计惊心动魄,高潮则在秦王手轻轻一挥中达到。成
大事者不拘小节,毁誉且由后人,我自天马行空的意态,表现的
淋漓尽致。
若提败笔,则在飞雪残剑两刺客的殉情一幕,显得拖沓冗长。然
而,在大漠狂风之中,黄土高台之上,两朵白莲似的爱,永恒地
结合在一起,则不容否认地是一个很美的人道主义造型。
总评,远胜藏龙卧虎。估计,得国际大奖。”
俺的话音还没落,英雄就已经获得了阿而佛来德奖。俺又指出
英雄是“盛世的艺术”:
“英雄奥斯卡也已经入围,诚不可以亲中解释。阿而佛来德奖,
无非是说明英雄的艺术成就不错。而俺最欣赏这部影片的是主
题。情节和拍摄属於小技,俺让给内行来品评。
英雄不但对刺客和侠的诠释突破传统,达到了新高度,而且提
倡了和平,人道,天下,不杀这些全新的,进步的文化观念。
很多中国人理解不了这些,是因为中国近代占主导的观念是斗
争,玩命,不妥协,不让步,把革命看做盛大的庆典。这些腐
朽落后,给民族带来灾难的意识,要求无名那把剑十步之内,
血溅当场。可是,百年历史已经证明,这些意识的泛滥,于人
于己于民族,都没什么好处。
旧小说如水浒讲究快意恩仇,反应了这些初级和原始的丛林意
识,多落入杀来杀去的反人道俗套。而英雄则一反这种观念,
对刺客和暗杀提出从人道主义角度的新观照。英雄的潜台词是:
民重君轻,杀一个君王算什么,人民的幸福比君王的性命重要
的多。从这个意义上看,不杀比杀更难,因为要逾越珠峰般的
旧思想障碍。对该片的大量政治恶评,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这些恶评的水平,还没有一篇能够超过1966年姚文元已经达到
的水平。
中国走上世界舞台,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大发展要求有新意
识,新文化,不解除斗争意识这道民族魔咒是新发展的巨大障
碍。从‘活着’开始,张艺谋开始表达对内斗的极度厌恶,并
开始传播西方的人道,理性,等新意识,到了英雄,则用尖锐
的电影语言,将这个思考推向崭新的高度,这是十分难能可贵
的,是代表民族的新探索。俺说英雄是盛世艺术,就是从这个
角度上说的。”
《墨攻》
仿佛是现在网上最热的影片了.但果然应验了那句话:中国所谓的大片就是一个玩笑.忽悠你看了就完成了任务.忽悠,接着忽悠……
我们的刘德华同志依然是一脸正气的出场。从我还是一个天真可爱的红领巾开始,我就从我看的电影电视里明白了,只要做出这个表情的,一定是好人……而且我也相信,再过n+1年,好人的表情也是从来不会变的,只要中国的导演还在拍电影。
在我看来,刘德华最适合的角色其实是那种7分邪气中带有3分正气的角色。从他最成功的两部影片《无间道1》以及《暗战》可以看出来,他本身的气质就是那种正中带邪的,只可惜他似乎永远也明白不过来,只喜欢找些有着无限正义感而且柔情万种的角色来演,嗯……形象是无比高大了,可永远都只能在原地踏步而已。 谢天谢地,王志文演的是梁王,片中最惹人嫌的角色。从而可以将我对他的愤恨和片中的角色合而为一。提到中国最拿腔拿调的演员,除了孙海英就属他了。不管演什么片子什么角色,这两位大哥永远都只是一种强调在背他们的台词,也不管我们烦不烦。不过在这也不得不承认,王志文那种轻声开头,中间停顿,重音结尾的语调,竟然跟片中的梁王角色不得了的搭调,还真挺那么回事。不得不惊叹导演还是有点眼光了。像这种变态王不演谁演?
范冰冰,哎!范冰冰同学又出镜了,范冰冰同学又出镜了!美丽的范冰冰同学,又一次在电影中饰演了美丽而深情的花瓶角色,他继承了中国年轻一代所有花瓶演员的优秀光荣传统,新闻不断、诽闻不断,每天总能变着法在你眼前出现,可是当你把她所演的片段全部剪切掉的时候,你会毫不吃惊的发现,丝毫不会影响你对影片观看。这就是伟大的花瓶,他们的全部作用就是告诉你,中国是有很多美女的。
最后一位就是我们的吴奇隆同学,不知道他已经多少岁了,还是和小虎队时那般玉树临风。弯弓搭箭时的俊逸,可与《指环王》中精灵弓箭手相媲美。片中唯一一个让我感觉眼前为之一亮的角色。
再就说说敌方主将巷中淹。这样的人也能称上将的话,战国那些名将全都找牛皮蒙脸吧。脸都丢光了,跟这种人作对手……哎,怎是一个挫字了得。
兵贵神速。革离同学刚到梁城时,手上无一兵一卒,还得去说服人心惶惶的梁城军民与其一起
守城。此时一鼓作气,梁城可下。而我们的巷将军竟然按兵不动,坐等翁城建成。而他按兵不动的原因居然是梁城已派人来降。不说看在眼里的肉跟吃到口里的肉味道不一样,你先打下来没问题吧。我就说如果这是梁城真的要降,倘若真是诈降呢?两军对阵,示敌以弱,尔虞我诈之事甚众,为将者岂可不知??此其一失。
克敌乏术,此其二。一者,看其攻城之术,无非是以人海战术。后夺梁城,也是乘梁城内乱孳生之时。革离同学会筑瓮城,你就不会筑高台吗?电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梁城不远即有土山,取土筑城,十分便利。梁城4千人7日建成瓮城,尔十万大军克日可成。弓箭手于其上射之,即可抵消梁城居高临下之利。梁城所依仗之地利,无。
次者攻城之时,中箭落马,旋退兵。两军相逢,勇者胜。刘邦被项羽一箭正中胸口,刘忍痛拨箭,反唇讥笑项羽只射中他脚后跟, 项乃退兵。而我们这位巷将军干的什么事?须知此时外城已下,就算受计而损一将,战时岂能不死人,此时若再坚持一下,梁城未必不可克。而一中箭,部署未得号令擅自下令鸣金收兵,可见平时治军也不咋的。前面那些兵白死了。此一退,军心涣散,士气已竭。
再者,梁城一面环水,两面地形不利于攻(猜想是依山而建,地势险要之故)。若引水而攻,不失为一计,而且我看影片最后的革离帅众反攻,用的也是水攻。为何你就想不到。
最后就是不知变通。其部署所提绕城而过不失一计,其不纳之,反以军心士气驳之,开始你去哪了?再者,为将者岂有常胜,最后若撤走未始不能卷土重来,而他居然连再战之勇气也没了。更何况你回去不是再打仗,而是去保家卫国,我真服了你老兄了。
为将者,智、信、仁、勇、严。观其所为,未及时攻城曰无智,杀梁城细作曰无仁,中箭退兵曰无勇,部署未得号令擅自下令鸣金收金,谓之无严。最后就剩个信,死在城楼之上。谁要你这个傻b上去比试啊??你是十万大军之统帅,你以为街头打架争口气啊。你这种人都能统军……编剧和导演的水准果然是……佩服佩服!
如果没有好的对手,独角戏好看吗?所以刘德华饰演的革离,本来就不咋的,对手一挫,戏就更出不来了。再加上他与范花瓶的爱情故事,一不缠绵悱恻,二不感人至深,最后生离死别那段两人的表情那个假……再加上导演一直想说的为所爱的人而战,或是为和平而战,或是只有统一才能和平……晕,我承认我根本不知道这导演到底想讲什么dd!一切的一切注定了这场影片的失败。
嗯,不得不承认,我就是传说中的刘黑。
④ 电影人赵军去世,他生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电影人赵军去世,他生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除开电影之后,赵军也是有电视连续剧作品,例如《北冰水师》、《大清药王》,这种作品在那时候也得到了很多人钟爱,在那一个并不是大家都买起电视机的时代,大伙儿为了更好地看赵军的作品会集聚在一个屋子,就等待赵军的电视连续剧开播。但是如今赵军早已离开了大家了,大家都十分的痛惜,要是没有赵军,那麼大家的电影行业就还要走较长的一段路。
⑤ 电影《墨攻》,确实好看么
从英雄开始,中国古代武装电影开始了无聊的时代,一部又一部的烂片相继诞生,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其中以无极为最,无聊透顶,鄙视陈凯歌!!
但是墨攻跟他们确实不一样,上了一个档次,很高兴中国古装大制作电影终于不再是无理头的特技加在一起了,终于有些情节和内容值得人去回味了
⑥ 一个四十多岁的建筑老板帮助一个在酒店卖酒的女孩上了大学 后来这个女孩喜欢上了这个男人
《绝对隐私》系列--《赵军的秘密》
赵军现在是建筑工程公司的老板,结过婚又离了。老婆离开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挣的钱不够多,而是因为他没有生育能力。这是赵军根本性的悲哀。
刚办完离婚手续时,老婆还流了几滴眼泪。没想到二十天后她就嫁了。赵军对女人彻底失望了,直到有一天在饭店遇到推销啤酒的小女孩小洁。赵军对父母离异无人供养的小洁动了侧隐之心,主动表示要资助小洁。小洁在赵军的的帮助下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小姑娘渐渐长大,她对赵军由感激逐渐生出爱慕之情。赵军内心也喜欢小洁,可他不想乘人之危故而假装糊涂,直到有一天小洁当面提出一毕业就要和他结婚。赵军必须作出选择。
他找到安顿,讲出自己的故事,说自己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小洁有更好的生活,比他幸福。文化不高的他,希望安顿能代笔给小洁写信解释一切。安顿是否会答应他呢?
主创人员:
出 品 人:高小平 李少红
监 制:李少红
制 片 人:李小婉
导 演:安 地
制 片:贾晓冬 陈建军 蒋宗义 张伯辉
制片主任:唐广文
主 演:
安 顿------安顿
赵 军------姜彤
小 洁------张扬
⑦ 有部很早前的电影关于川藏兵的.
《高原如梦》?新兵于小北如愿以偿被分配到了川藏兵站汽车连。他做梦都想有朝一日能够驾车驰骋在海拔几千米的雪域高原上。酷爱汽车的于小北还有一桩嗜好:拆车装车。因为手痒于小北拆了兵站部赵政委的吉普车,影响了首长的公务用车而被关了禁闭,还差点被遣送回原籍。万般沮丧的于小北独自在小屋里闭门思过,这时,连里接到紧急任务,要马上给山上的科学家运送仪器,而连里只剩下一位患病的老兵张仲良。张老兵接受了任务,并点名要于
高原如梦截图(21张)小北做他的副手。欣喜若狂的于小北跟着张老兵出车,而驾驶的正是政委的那辆吉普车。指导员警告于小北不准他再拆车,否则定将他送回原籍。张老兵也没好气地告诉于小北没有他的允许不准碰方向盘。即便这样,于小北心里也很高兴。 一路上张仲良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而于小北试图从他那里打探点什么,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观念,使得这一老一小两个兵不免磕磕碰碰。在川藏公路边的一个小吃铺吃饭时,于小北终于发现了老兵的秘密。小吃铺的老板娘原来是张老兵的妻子,为了追随多年未归的丈夫,她只身一人来到川藏线上,苦苦地等待着丈夫的出现。张仲良因为多年前的一桩事,一直在犹豫徘徊,也一直在躲避着妻子。 于小北指责张老兵,而老兵警告他再多事就赶他回去。在兵站住宿时,于小北意外见到了来西藏旅游的女友。趁老兵休息,于小北偷着将车开了出去,带女友兜风。老兵发现后,严厉地训斥小北。于小北一时冲动,扭身就走。 赵军是于小北新兵连里的战友,在高原医院工作。于小北不知道他是赵政委的儿子。赵军在山下执行完任务后想搭父亲的车上高原,因为发生了于小北拆车事件,他只好搭乘卡车提前上高原。结果,路上出了事故,他被甩下数百米的深渊。于小北独自往回走,在一个兵站里借宿。在这里,他发现了赵军的尸体。 赵政委参加了儿子简朴的悼念仪式。于小北得知赵军的死与自己拆卸首长的车有直接关系,万般痛苦,他不能原谅自己。几乎在一夜之间,他长大了许多。他重新回到了老兵身边。老兵惊诧地感觉到了于小北的变化。 老兵的病越来越严重。一条河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因为山洪暴发,河水还在不停地上涨。老兵要于小北将车拆开,把零件运过河去再组装起来。于小北坚决不干,说他这辈子绝不会再拆车了。任凭老兵说什么,他也不吭声。终于,老兵说出了他心里的秘密。原来,几年前,也是执行一项运送物资的任务,也是在这儿,老兵遇到了同样的境况,结果,由于他处理不当,一整车的物资被洪水冲走了。他犯了严重错误,而这条河也就成了他的一块始终耿耿于怀的心病。他一直想要跨越这条河。于小北终于明白,他必须拆车,而且时间已经不多了。奋力拆车的于小北没有察觉,当他把全部拆下的部件运送过河时,眼前却不见了张老兵,只有滔滔的河水。 于小北将汽车重新拼装起来,郑重地戴上老兵留下的手套,发动了汽车。此时的他,一脸庄重。于小北终于驾车奔驰在雪域高原上,一个新兵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