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随着2017年3月正式推出《电影产业促进法》政策出台以及电影票房连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别是218亿、296亿、441亿、455亿,559亿)2018年票房突破600亿。源于政策导向和高收益,电影投资已经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资人的决策当中。投资的动力源于收益,电影投资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电影票房的高低。
那么电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线总票房需要扣除5%的专项事业发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税费,这个是国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线扣除50%—55%,宣发5%—8%,剩下40%左右,往期统计35%左右为片方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资人)分账票房比例。
个人票房分红=总票房*35%左右*投资比例
最后,电影版权在电视台版权收益,网络版权收益和海外版权收益以及广告收益。
票房分红到账时间:
票房结算时间一般在院线下映后三个月内,由中影集团联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进行结算,然后分账到出品方对公账户,再由出品方结算给个人账户。
票房外的版权收益也会有合同内具体列出,结算时间一般是六个月结算一次。
演员、导演、制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资里,利润归投资方。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导演、演员、制片人也参与投资,那就按投资比例分成。
Ⅱ 电影的票房是怎么样计算的和赚多少钱有什么关系
看看这个收益计算表就明白啦。拿《你好,李焕英》举例,分账的钱除以成本是5倍,那么你投资的收益就是你投资份额的5倍。或者大体可以算作为:3倍成本后就可以赚钱了。有不明白的可以继续问我。
影视投资收益怎么样?影视投资怎么赚钱
Ⅲ 关于电影投资和票房收入的问题
海外市场票房收入大于国内收入的现象并不罕见,尤其是美国。而关于电影票房收入的完整资料属于商业机密,没有任何可靠来源。至于非常成功,属于宣传用语,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Ⅳ 大家觉得投资电影是票房越高,收益就会越高吗
我觉得电影产业应该就是票房越高收益就会越高,毕竟票房高,我们出钱买的电影票就越多,岂不是收益越高。
在现在电影产业,还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来获取收益的。应该就是取得的票房越高收益就会越好,要不然不可能在电影播出时,或者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买票时,都会选择去看票房最高的。
一部好的电影,其实也不担担看票房的高低就来决定,其实还是有很多票房低的电影往往是很好看的,因为在这个社会,什么东西都可以炒作,更何况是电影的票房。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多方面的考虑一下,毕竟投资人不一样是一个人,所以他们不赚钱光赔钱也是不可能的吧。
Ⅳ 电影成本和票房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内的不清楚,欧美的院线基本和电影公司一半一半。当然还要看是否是知名电影公司,是否关注度够高。关注度越高,院线的分成越低。
Ⅵ 电影成本和票房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般说来,在影片开头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公司的宣传片头,第一个一般是发行方,后面的就是制作方。电影的成本通常是制作方的费用,宣传算在发行方头上,这个炒作盛行的年代,宣传费用也不比制作少多少。还有一个就是院线方,毕竟放电影也要钱。
所以简单的计算,票房制作方,发行方,院线各抽调三分之一,也就能跟成本比较出是否有盈余。
Ⅶ 大家觉得投资电影是票房越高,收益就会越高吗
2002年,张艺谋指导的《英雄》横空出世,国内票房突破2.5亿人民币,全球票房突破1.77亿美金(约合14亿人民币)。
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来临,十亿,二十亿,五十亿,电影的票房收益越来越高,电影公司的收益越来愈高,市值一路高歌,电影市场也愈发繁荣。
但,高票房真的能带来高分账,高收益吗?
如此计算下来,成本较低却意外走红的黑马电影所取得分账收益往往会更高,高票房的超级大片有时也会入不敷出。
当然,电影收入还包括版权出售、衍生品售卖、广告赞助、海外版权费等其它收入,票房不过是其中的一项目,并不是投资电影的全部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