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姜子牙》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哪两点不足之处
国庆节结束,今年的国庆档电影也看得差不多了,感触最深的一部影片就是《姜子牙》,并不是因为它多么好看,而是因为它太让人失望了,完全就是在蹭《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度,是一部披着华丽外衣的低质影片。相比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只有一点优势,但是不足之处却有两点,而且这两点不足都是致命弱点。
反观《姜子牙》的观影效果就要差太多了,故事内容既不吸引人,人物之间也没有搞笑对白,除了是一部动画片之外,对于孩子毫无吸引力。真的搞不懂为什么《姜子牙》如今的票房可以突破十亿,唯一的解释就是蹭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度,这也再次证明了两部影片的差距之大,越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做对比,越能显现出《姜子牙》电影的两点不足!
B. 《姜子牙》口碑崩盘,是剧情太烂还是观众不懂欣赏
姜子牙口碑崩盘是剧情太烂还是观众不懂欣赏电影《姜子牙》开始的票房飘红,完全依赖于未上映前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大圣归来》的联动,这些联动小短片,为《姜子牙》的初始票房贡献了很多粉丝票房,而后期的豆瓣评分下跌,影院排片下降,票房下降则是又《姜子牙》本身的内容不够优质导致的,短暂的辉煌来自于观众的不了解与好奇心,一旦影片上映揭开神秘的面纱,一部动画电影,能否被市场高度接受,其决定性的还是其内容质量,毫无疑问《姜子牙》的内容还不够好,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电影观众,品味越来越高,已经不是多年前只要上映就一定赚钱的时代了,质量为王,哪怕电影前期没有宣发,靠着不俗的口碑,依旧能够成为票房黑马,而打着幌子蒙骗着,被弃之如敝履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归根结底,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宽容,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都是一部宏达的整合史,这几年,影响相对比较大的国产动漫,都是有对国外动漫的效仿和整合,大家对差异文化融合没有必要太过于防备,前提是大家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艺术,要有充分的了解,归根结底,还是影片拍得不是很好,只要是拍的好,《姜子牙》即使算不上是里程碑,但也算国漫创新性的一步,光线倘若真正要搞封神宇宙电影,超级史诗是躲不了的,如何寻找到艺术和商业间的均衡,尽早的积累经验也是一件好事。
C. 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口碑为何褒贬不一原因出在哪里
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口碑褒贬不一,这是因为这个动漫中有很多内容都让众人感到无语。许多网友最初都是冲着哪吒来看的这个电影,因为大家都以为姜子牙是这个电影的第2部,但是看了电影以后才发现两个作品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可是姜子牙这个电影在官宣和宣传的时候始终都在蹭热度,反而给人一种这是哪吒续集的感觉,这种宣传的方式让很多网友都感到非常的无语。
原始天尊本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份,可是在这个动漫中原始天尊却成了一个大反派,这也是很多网友所不能接受的一种变动。网友们觉得这个电影中的角色都出现了人设改动的现象,而且这种变化也没办法引起大家的共鸣。整个动漫的内容让观众都觉得非常的累,而且不知道整体的顺序是怎样的,所以大家对于这个作品的评价并不是特别的好。
D. 《姜子牙》电影怎么解析
1、特效
没得说,毕竟拥有四十多亿票房的哪吒做前提,花钱做好特效不是问题,撑起整部电影的分数的,也只有过硬的特效了。尤其是玄鸟出现的那个场景,那叫一个美。还有就是姜子牙在归墟救小九的特效拉满,都是这部电影特效上最下功夫的。
2、剧情
拉胯的剧情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部电影注定会被喷。剧情一开始处决九尾的时候,姜子牙因为差点放了九尾,所以被天尊流放到北海。在这里,姜子牙被众多小妖冷嘲热讽就有问题了。
角色介绍:
1、小九
看似勇敢倔强,内心仍渴望温暖。一路上,她从起初拒人于千里之外,到逐渐学会接受爱、付出爱,她的身上呈现了“一个女孩的蜕变成长”。
2、姜子牙
年轻时,姜子牙立志追随昆仑、拯救苍生;中年时,面对“斩的是善不是恶”的天命,对坚定的信仰产生困惑怀疑;最终自我顿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E. 如何评价 2020 动画电影《姜子牙》
首先说一下片中的闪光点。特效画面感自然不用说,很漂亮。无论是玄鸟还是四不像,都非常的抓人眼球。而风吹骨响,抚慰亡灵,还有四不像死掉的时候,在我看来这是片中两处最大的亮点和泪点。
F. 电影《姜子牙》遭遇一些差评,你怎么看
搜罗了一圈,发现网友居然对电影《姜子牙》有些差评,集中点主要在“故事格局小”、“剧情逻辑不清内涵混乱”、“画面一般”、“黑色恐怖元素不适合孩子观看”这几个点。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里涉及的环保元素,历史元素,甚至《千与千寻》的剧情本身,都不是小孩子可以完全理解的,但不妨碍它成为世界动画电影的丰碑。如果照国内某些人对“暗黑元素”的理解,《名侦探柯南》和《雾山五行》之流,一定会被归为失败的动画作品。
G. 如何评价姜子牙电影
《姜子牙》暴露了国产电影最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呈现如今的口碑两极分化。
对于喜欢的观众来说,《姜子牙》是一部立意高远、涉及了人神征战、种族斗争、以及与命运、天意相抗衡的神片;
但对于不喜欢的观众来说,这就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叙事混乱,甚至连特效都充满了国产3D网游质感的圈钱之作。
首先,《姜子牙》在特效层面确实有一定的出彩之处,尤其是几个大场景的想象力极强,颇具中国古典邪幻气息。比如那只横亘在北海的巨斧,比如场景中不时出现的巨大的神族兵器,再比如姜子牙登天那两尊神像拦路… …这些场景都极具中国式的恢弘想象力。
但问题在于,这些场景确实宏大,却鲜有细节。我一位做游戏的朋友的点评我觉得十分有意思,他说:"姜子牙的特效和画面,很有一种游戏建模的熟悉感,再很多场景都选择了最简单可复制的内容,比如最后姜子牙背着妲己冲向殷墟那个场景,制作起来其实就非常简单。"
除此之外,《姜子牙》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情的崩坏。
其实,这部影片在立意上是优秀的,涉及的天命、上位者的权谋、"一人不救何以救天下"。这些命题,几乎每一个都直达人性深处,也是值得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去探讨的话题。
但问题在于,《姜子牙》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它既想要诠释"普通人的善念",又想要表达"上位者的善念",导向上还有"对体制、上位者的权谋"的抨击… …
想讲的"大道理"太多,也太杂。
本来,国产电影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空讲道理而不讲细节。
这种现象的直接表现就是国产电影常常用台词去推动剧情的发展,然而实际上,一个故事转折、一个人的转变,都是从行为层面出现变化的。
现实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人高喊"天道不公",而是常常见很多人付诸行动。这两天成都大学的那位留下绝笔的教授,正是现实的代表。人类本性中的内向,是不允许我们把一切目的都公之于众的。真正的我们是擅长行动,而非擅长口号。
但国产电影"不现实",《姜子牙》也不现实。所以我们会在看到姜子牙最后高喊着"让世间再无不公"的时候,感觉假、感觉大、感觉空。
H. 《姜子牙》这部电影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口碑两极分化极其严重
《姜子牙》这部动画电影,确实引起了争议,对于这部电影,很多人都不认同这种看法。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姜子牙》这部电影到底错在哪里?口碑两极分化为什么严重?
2、逻辑漏洞+电影节奏+神话人物。有人认为这部作品被批评是因为太文艺,甚至有点矫情,但其实在我看来,商业作品不完全是爆米花,也可以有深度。即使标准的商业片,可以有自己的深度。《姜子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逻辑漏洞+叙事节奏+人物。先来看看电影的设定,封神之后。也就是说姜子牙在那之前已经是统帅了。如果按照电影的逻辑,所有的战斗都打完了,姜子牙早就不应该被这些事情困扰了,该知道的都应该知道了。作为统帅能不能赢,这就是个漏洞,电影的叙事节奏因为主题晦涩,导演的表达方式过于保守,导致影片节奏出现很大问题,包括主题过于文艺,这对于商业作品来说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