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肖川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肖川是个怪人。我受不了他。估计没几个人能够受得了。
偶尔看他的书,也偶尔看他的文章。不想看多了,怕受他的毒害。他曾经写过一些正经的学术文章,后来不写正经文章了,把文章弄得花里胡哨的,又执意骂人。他的文章少有不骂的时候。
我不知道这个时代怎么了,怎么就惹肖川这个人不高兴。
不高兴也就罢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很多人不高兴,我也常常不怎么高兴,但想想,也就算了。人们不都是这样过日子?
可这个肖川比较把自己当回事,好象离了他,这个世界会滑坡、堕落下去、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读肖川的文章,你不仅认识了他这个作者,你可能也同时认识了这样一个患者。
估计他有深度洁癖综合症,或者染有某种非典型的精神炎症。要不然,那么可爱的世界,竟然被他说得危机四伏。
此类患者的基本症状是:
有时候看上去一切正常,等他一开口说话,你就发现他这个人怪怪的,你将信将疑甚至无法理解。
有时候他挺喜欢凑热闹,喜欢扎堆,找人对话,但你不要被迷惑,他内心深处厌恶人群,他只向往孤独。
这个世界不知怎么啦,怎么就有他这样的人啊。
这个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专门找茬。据说他读过一些经典的书,而“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之后,也不过是为了专门找茬。他就喜欢干一些不让你安心的事情,他不让人好好地活着。
你觉得一切那么合情合理,他却说不,不那么回事。他最受不了的事是不自由、不公平。他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使命感,凡遇到不自由、不公平的事情,他就神经敏感。
这个世界哪有绝对的自由和公平呢?他怎么就那么偏执那么死脑筋?
搞不懂。
他就是要反复地提醒你,应当有所作为。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体制内的人,他就注定了要与你保持距离。
他就是这么让人惶惶不安,如果你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里的学者,他可能骂你是一个没思想的草包;如果你是一个敢作敢当的大学里的处长,他可能骂你是一个做学问做不下去的混混。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他可能骂你年幼无知而严重缺乏经典阅读;如果你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可能写一封信,骂你晚节不保、倚老卖老。
他做这些事做得很有耐心,他很耐心地劝说、抵制。如果你想就这么顺从地想过安稳日子,他坚决不干,他会在你的屁股后面揣你一脚,让你醒过来。
你想过好日子吗?
大概不行。
他是德国童话里的那个专门找茬的“驼背小人”:
『贰』 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科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这段话生动地指出了职业理想和信念追求与事业成功的关系。确实,只有那些具有崇高教育理想和远大抱负,并能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工作的教师,才能享受到事业成功的喜悦。教师对教育理性和信念的追求决定着其一生事业的成败。
理想是人们以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依据,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信念则是人们在最某种理想的长期追求实践中形成的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它是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有机结合。
理想、信念是统帅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又做人的浩然正气。“育人造士,为国之本”,三尺讲台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每一个教师都负载着民族的希望,都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到现实的教学工作之中。
理想和信念有不同的分类。在这里着重提出的是教师的社会理想和信念、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以及教师对自身价值和幸福的追求。
教师所肩负的培养下一代的特殊使命,决定了教师确立远大的科学的社会理想和信念,有着独特的示范意义
尤其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负有培养一代新人重任的教师,确立远大、科学的社会理想和信念的要求就更高了。新中国50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只有与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新世纪的人民教师,要自觉加强学习,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对教育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是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教师对职业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是通过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方式,反映出与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表现为既反映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育理想。
教师的理想和信念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
任何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在憧憬和向往着美好幸福的生活。教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但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也要有对幸福生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教师的理想信念,也要有对幸福生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教师的理想信念、也决定了他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追求什么样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生活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影响着他怎样在社会上做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良好精神风貌的教师,也应当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理想和高尚情趣的教师
新时代教师的生命价值体现在甘于奉献与自我发展的统一之中。
叶澜教授曾经精辟地指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教育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地交融于一体的生命涌动的过程。教师职业的高尚之处,也是其他职业难以比拟之处,就在于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已经不能用人的自然生命来衡量其生命的价值。教师的生命在千万个学生的生命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民族的生命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生命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甘于献身,固然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然而,无止境的自我发展,更是教师生命价值的长远意义和不断增值的体现。这种奉献精神和自我发展精神的统一,集中表现对学生发展的高度负责和忘我精神。
新时代教师的生命价值体现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之中。
人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满足。因而,评价人生价值的尺度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条件和途径,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内在依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外在尺度。评价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丢掉任何一个方面,缺少前者,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人生价值的意义和评价依据;缺少后者,就失去了对人生价值在一定条件下的客观的社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