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院的电影为什么一直都是上下黑边的
上下压黑边称为信箱模式,这跟电影的画幅和影院银幕的长宽比有关系。 在电影领域,是没有统一的画面尺寸规定的。 早期电影都是1.33:1(4:3)比例,银幕相应也都是这样的比例。 20世纪50年代早期,宽银幕(2.35:1)出现,。它的宽幅画面能让一些导演更自如地调度场面,比如莱昂内,试想《黄金三镖客》的结尾,如果不是宽银幕,三人之间那种空间张力就不可能这么强烈。 如今大部分电影都是两种比例:1.85:1和2.35:1。 相应的,新建的影院银幕尺寸也做了调整,具体数据不清,肯定是调宽以适应1.85:1的标准画比。 但是在播放宽银幕画幅的影片时,为了容纳整个画面,只能缩小画幅,让左右画面压边,上下就黑边处理。 所以电影院不是为了压黑边而压黑边。在比例合适时,通常影院都会选择全屏播放。同时,也有专为宽画幅设计的银幕,通常略带弧形,缩小视野宽度,防止颈椎病。。。
Ⅱ 为什么很多人把视频上下加黑条当做“电影感”
因为人眼视觉感知天然适合更宽的画幅、因为建筑结构电影院拉伸横向长度比提升高度更便宜更方便;因为早期变形宽荧幕的艺术、商业推动;因为要和电视做出更大的差异化……等等等等,宽银幕是一系列技术原因和商业原因推动导致的电影总体的发展趋势。现代电影中使用更宽画幅比的不在少数,而大家使用消费级设备拍摄出的默认画幅比为16:9,这在视觉记忆里被刻上了广播电视几个大字,自然不利于让视频看起来更高级,更好。因此使用类宽银幕的画幅比来获得电影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应该是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或者比较懒。直接改变视频的长宽比是更合适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在更宽银幕上出现黑边套黑边的情况,大部分阳间播放器自然会在全屏时在你的视频上下端填充黑边。
Ⅲ 为什么看电影时画面上下都会有两块地方是黑的
准确的名称是--遮幅电影
遮幅电影又叫“假宽银幕”电影。在拍摄宽银幕影片时,需要用变形压缩镜头,将景物横向压缩成又瘦又长奇形怪状的变形形象。在放映时,必须使用反向压缩的变形放映镜头,将原来横向压缩了的影像重新按原比例横向拉长。这样,就会产生开阔视野,真实感较强的宽银幕电影的艺术效果。
为了改变和省略繁琐的光学变形原理的摄影和放映,现在普遍采取了,—种简便、经济、实用的“遮幅式影片”。拍摄这种影片时,往往在摄影机镜头前加一个挡板,使普通银幕的画幅上下边各遮去一部分,从而造成画幅比例的变更。放映时,用焦距较短的镜头,就能收到宽银幕的效果。近年来,由于电影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机运动幅度的增大,人们深感普通银幕在拍摄大场面时视野不够开阔,而一般宽银幕在拍摄近景和人物特写时又不如普通银幕理想,故而找到了这种兼有两种银幕优点的银幕比例。我国规定采用遮幅电影的银幕高宽比例是1:1.66。
“遮幅电影”具有视野广阔。画面构图优美,色彩和清晰度好等优点。此外,它在拍摄和放映时又与普通银幕差不多,因此能普及到广大农村和山区,是一种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电影形式。
Ⅳ 为什么电影屏幕的上下会有黑边
那是遮幅电影。
遮幅电影又称“假宽电影”。是一种非变形宽银幕系统,使用标准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光学镜头拍摄,拍摄时在摄影机片窗前加一遮挡框格,遮去原来标准画幅的上下两边,使画面宽高比由标准画格的1�33∶1,遮挡成1�66∶1至1�85∶1的画幅比例,由于画幅上下两边被遮挡住,画面宽高比例也就明显增加,放映时用短焦距镜头直接放映,得到的银幕效果与宽银幕效果相同。用此方法制作宽银幕电影,简单、经济,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
Ⅳ 为什么电影上下有黑边呢
遮幅电影
遮幅电影又称“假宽电影”。是一种非变形宽银幕系统,使用标准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光学镜头拍摄,拍摄时在摄影机片窗前加一遮挡框格,遮去原来标准画幅的上下两边,使画面宽高比由标准画格的1?33∶1,遮挡成1?66∶1至1?85∶1的画幅比例,由于画幅上下两边被遮挡住,画面宽高比例也就明显增加,放映时用短焦距镜头直接放映,得到的银幕效果与宽银幕效果相同。用此方法制作宽银幕电影,简单、经济,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
Ⅵ 为什么电影上下两部分都是黑色
不仅象LVTT说的,还有,黑色吸收所有光,可以使视觉感受更好,电影更有观赏性.
Ⅶ 为什么电影播放时上下有两条黑边
现在一般的大片都是2.35:1 或者 2.4:1的,小成本制作的片子1.85:1比较多,16:9的几乎没有,顺便科普下这几种视频的画面比例:
4:3的画面比例
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开始,电影的画面比例就一直在发展变化,最原始最传的画面是4:3(1.33:1)的比例。这种比例在上世纪50年以前就确立了主流地位,但是现在看起来会很不舒服,因为人眼是横而扁长的,看宽扁的东西会更舒服一些,接受的信息量也大些,而4:3的比例过“方”了。至今4:3比例仍然还在使用,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传统电视的画面比例是4:3的,第二是因为传统电影胶片的比例也是4:3的。所以,现在DVD影碟中也会提供4:3画面比例,以适应影片在传统电视上播放。
1.85:1的画面比例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诞生了一种画面比例是1.85:1的宽银幕。这种宽银幕被称为学院宽银幕。传统胶片为了配合这种画面比例,会在拍摄电影时用遮挡物在胶片上下屏蔽一部分,使画面比例符合1.85:1。而后,放映电影时调整画面投射大小,呈现宽银幕效果。但这个实现这个画面比例,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它没有充分利用胶片的高度,浪费很多胶片的有效空间。目前,很多DVD影碟包装上印有“1.85:1”的字样,这就是指该影片的画面比例。
2.35:1的画面比例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有诞生了一种画面比例为2.35:1宽银幕,它的学名叫做“变形宽银幕”。没过多久,这种变形宽银幕电影便成为了主流。因为这个画面比例是最符合人眼观看习惯的,而且还能充分的展现壮观的场景。虽然它也是利用传统胶片拍摄,但是由于利用特殊光学镜头,而不用遮蔽胶片,使之成为宽银幕,所以2.35:1宽银幕就避免了浪费胶片的有效空间的缺点。目前,很多DVD影碟包装上印有“2.35:1”的字样,这就是指该影片的画面比例。
16:9的画面比例
目前流行的16:9(1.78:1)这种画面比例,主要是因为是电视业想模仿电影宽银幕而诞生的一种画面比例。由于16:9画面比例在现在的电视业中占了一席之地,所以,现今也诞生一些16:9的宽银幕电影。但目前在很多人将DVD影碟中16:9与1.85:1画面比例混为一谈。其实,DVD影碟包装“16:9”的字样是指该影片适合在16:9的宽频电视上播放,但是实际影片画面比例是1.85:1的。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DVD包装上印有四种画面比例数字分别代表的意思了吧。4:3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适合在传统电视上播放;16:9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适合在宽频电视上播放;1.85:1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的画面比例是1.85:1;2.35:1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的画面比例是2.35:1。
Ⅷ 电影为什么上下都有黑边
16:9是显示器规格标准,其实好莱坞那些大片,基本上没有黑边,不信你去电影院看看。网上的电影资源都是因为制作字幕而添加的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