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驴得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电影《驴得水》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
《驴得水》是周申、刘露编剧导演的喜剧电影,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
(1)电影驴得水想表达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张一曼
三民小学会计兼数学老师。一个遵从内心、追寻自己自由的人。外表虽风情万种,内心却单纯可爱,也是唯一保持内心清白的教师。有一次在被所有人指责、辱骂中,她为表示自己的抗争,啪啪啪扇了自己六七个耳光。
2、周铁男
三民小学自然科学老师。性格耿直、脾气火爆,穿着一身板正的蓝布中山装,讲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在乡村学校里显得鹤立鸡群。
3、铜匠
当地铜匠,会打铜锁,一口当地方言。原本是个虎头虎脑的单纯小伙,但被教师们“带坏”后他性格大变,成了一个追名逐利且为报复不择手段的人。
⑵ 电影《驴得水》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影片讲述了一头驴子的荒诞故事,一群“行为不端”的大学教师怀揣着教育的梦想,从大城市到偏远的农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的工资很低,生活很艰苦,但是老师们玩得很开心,每天都互相取笑。然而,教育部出人意料的视察消息打破了和平,因为学校里有一个“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一个肮脏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闻即将发生的时候,一位奇迹般的天才出现了,拯救了世界,但谁能想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最后,村里的教师、铜匠、特委员和外国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我们人性中的缺陷开始显露出来。为了生存,为了得到利益,不择手段,没有原则。整个故事变成了一场闹剧。这个电影让我们重新对人性进行审视,对所谓的“人之初”进行思考。
⑶ 如何理解电影《驴得水》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最大的特色是讽刺。
多数人看《驴得水》,看到的是张一曼的天性解放和与时代的格格不入。也有人看到裴魁山的现实嘴脸,和为了钱可以反目成仇的无情自私。以及铜匠的一朝得志,小人气甚。
人最怕的是看电影仿佛看到了自己,铁男、魁山、校长与伊曼总有一点似曾相识,甚至那个铜匠也仿佛又远又近的像极了你我他。电影结尾处,孙佳去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那里叫做延安,校长和魁山、铁男为了聚气又搭在一起的手,美得不像话,似乎一切的丑恶都被阳光冲洗干净。
砰,一声枪响,一曼离去,而究竟是谁害死了伊曼。
⑷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电影《驴得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电影,其中展现了非常深刻的意义。其中有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有一个镜头拍摄的就是三民小学大门墙壁上的字,写的是近来彬彬有礼,出去步步生风,这两句话是在校门口的两边上,同时校门右边还有三个大字叫做学做人,但是在书写上却是从左到右叫人作学。中间还有非常多的小细节,比如驴棚失火所隐喻的人物性格,还有神像被丢弃也代表剧中人物信仰的遗失,都可以看出这些小的细节内涵满满。
最后《驴得水》这部电影,真实的揭露了人性当中的阴暗一面,如果有喜欢看电影的朋友想了解,非常建议大家去看一看这部电影,确实是非常的有意义。
⑸ 驴得水讲的是什么寓意
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而电影《驴得水》就是这样一般在笑着流泪的电影。
一.驴得水的最初含义,只是驴得水
电影的开头就是村里的驴舍着火了,需要用水浇灭,但是老师们都拒绝了,因为全校老师的生活用水都要通过这条驴子来获得。所以最普通的含义就是通货驴子来获取水。
但这个结局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卸磨杀驴。明明这只驴子是帮你们拉水的唯一工具,但是你们却连安身之处都不管不顾,侧面便看出来这些人的冷漠与自私。
二.《驴得水》中的驴是“铜匠”,水暗喻“美元”
因为校长虚报了老师,但是因为上级要来考察这位老师以此获得美国人对他的资助,所以让铜匠冒充驴得水老师,所以深层含义是学校乃至领导,想通过驴得水来获得金钱,以此满足自己的私欲和学校的发展
为了获得这次资助,有很多人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东西,最终却落得一场空的悲惨结局。
三.驴得水是对教育乱像的批评
在美国著名的驴象之争中,纳斯特画了一头驴登在《哈泼斯周刊》上,以讽刺当时北部反对内战的民主党人。这幅漫画加深了人们头脑中“民主党即驴子”的印象。驴子虽然笨头笨脑,却被民主党人视为既聪明又勇敢的动物,这已经是比较夸张的一种说法了,但是在电影《驴得水》中更加讽刺的是是把这个当做一个人名,还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人名。可以称只为“”驴老师”。通过一个驴,来讽刺教育乱像。
为了获取利益,这群老师们失去了最初的理想与道德,在黑暗的官僚之下,他们选择顺从并且助纣为虐,哪怕是出卖自己平时要好的同事也再所不惜。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早已被他们抛之脑后。
四.对于铜匠而言,驴得水三个字是改变他命运的机会。
铜匠本就身份卑微,而且家庭地位底下,被自己的妻子辱骂,好不容易通过冒充驴得水而获取了金钱、地位、荣誉乃至出国深造的机会,驴得水这便成为他的生命之源。但是驴子就是驴子,铜匠就是铜匠,再怎么包装,都会回归与本质。
最为感叹的是最后谎言被拆穿,现实却已久,他们都没有改变,依然是那么肮脏,最后问“一曼呢”,早已经忘记了曾经他们对她的伤害!
⑹ 《驴得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驴得水的大概故事是这样的,民国时期的一个乡村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是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乎清是校长并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英语老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面临教育部特派员的检查,大家决定让一个铜匠来冒充吕得水老师。没想到特派员对这位吕得水老师相当欣赏,决定将他捧成乡村教育家,以获取美国慈善家的资助。事情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所有人的预料,为了振兴农村教育的理想,校长不断妥协让步,而局势也越来越失控。影片所营造出的喜剧效果主要来自人物的委曲求全。虽然不断给人制造幻想,却处处透出心酸,无可奈何。
校长这个人虽然懦弱,贪心圆滑,但终究不算是坏人。他的初衷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读书的地方,而并非为了自己贪图享受。从他把教育部发的钱全部用来建设学校,就能看得出她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当然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李德水老师,从大字不识一个的山野村夫,到时不时爆出一两句英语的文化人,他接触到了新世界的美好却也被感染的病毒。因为张一曼的感情愚弄,打开了他人性最阴暗好宴的一面,他的抱负和贪梦更胜过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