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电影只有国外才有
因为综合国力差,文化水平差,科学素养差,国民综合素质比较低,没有系统的这方面的培训教育,这方面的文化产品需求也不是市场主流。
不说别的,国内连一个专业的电影特效工作室都没有。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需要特技了,要么找外国工作室,要么找一些零散的个人来做。像国外哗轮山的斯坦温斯顿(泰坦尼克,终结者,阿凡达)、工业光魔(星战,哈利波特,夺宝奇兵)、威塔(指环王,金刚,猩球崛起),工作室本身就有独立制作电影的能力,并且可以根据电影需求不断改进特技。国内呢?你看新西游记里张纪中的访乱中谈,他说特效方面咱们就是不断的猜老外那些特效是怎么做的,发挥中华人民聪明才智啥的。说白了就是山寨,完全没有专业素养。
市场需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举个例子,国内如果有10个民工需要二人转,1个白领需要科幻片,结果就是老板们讨论决定要做二人转。为什么现在的网络环境和流行音乐远比十年前要差得多?因为主流消费群体换人了。从综合国力上讲这可能是个进步,但在这个唯利是图的社会里你的需求不能让商桐世人的利润最大化,他们就不会为你做东西。
当然一切也许会慢慢变好。我就打算过些年条件成熟以后去搞传统影视特效(SFX)工作室。然后一边研究特效一边拍点独立电影啥的。会有更多年轻人投入到这一行业上来。慢慢等吧。
『贰』 为什么中国没有好的科幻大片
要拍出好看的科幻大片,首先要有好剧本,要有足够多的投资,有足够好的团队,拍摄和做特效等等,还必须有足够多的科幻迷,这样才能确保回收成本。
科幻在中国本土出现时间还比较短,科幻迷的比例还太少,但是那些进口的美国科幻大片却能在国内屡屡获得高票房,也间接说明,国内科幻迷的数量已经不少了。
文化部和广电的阻碍只是其中之一,那些规定模糊不清,搞得很多人不知道哪些该拍,哪些不该拍,而且要通过审核非常困难,只要有一个有意见,就得打回去修改,修改几十次都是常事,结果往往拖个好几年,拖到投资商都等不及了,80%的剧本都给扼杀在审核阶段。
国内也并非没有好的科幻作品,但缺的是一流的科幻导演和编剧,来将那些精彩小说转成优秀的剧本,中国人向来不太擅长讲故事,而且中国国情复杂,各地口音风俗差异挺大,要兼顾这么多人,除非学美国那样搞流水线式,迎合观众,但这样又容易沦为附庸,难有自己的特色。
国内其实已经有过不少科幻片,只是很多人没留意而已,但只要打着科幻片的旗号,国内观念马上就会扣上粗造滥制的帽子,如果没有远超期望的水平,必然会喷得体无完肤。在今天观众已经看过很多好东西,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吹毛求疵,要让观众满意是很困难的。
对资本而言,国内科幻就和动画一样,都还很不成熟,风险很大,难以保证回报率,很少愿意投资拍科幻片的,国内也很缺一流科幻片导演,一流的编剧,一流的特效公司,特效还是科幻片成功的关键,没有好的特效,基本就挂定了。但如果有个一流的科幻导演,在特效不足情况下,以好的故事性,依然可以拟补特效的不足,遗憾的是,国内更缺这种人才,中国人向来就不擅长讲故事,不擅长运用镜头。
说到底,中国真正的问题在于缺少健全的科幻电影工业体系,太多环节薄弱,相关人才匮乏,难以为继。全球也没有哪个国家拍的科幻片,可以真正与美国科幻片媲美的,美国科幻电影的人才储备实在太雄厚,科幻在美国还是主流题材之一,科幻题材太多太多,一流的特效制作公司就有好十几个。
『叁』 为什么美国能拍出科幻大片,而中国却拍不出来
根据2016年的中国影视报告显示,我国的大量票房正在向着少数的电影聚拢,而这少数电影正是科幻题材的电影!比如《火星救援》在我国斩获了5.8亿,《侏罗纪世界》14亿,《复仇者联盟》拿下了十多亿,《变形金刚系列》更是拿下了几十亿的票房!这些电影拿走了同期票房的1/3左右!
科幻题材电影素有"吸金王"之称,2014年全年5%的科幻电影贡献了30%的票房更是让很多人眼红不已!以科幻大片为主的美国好莱坞,更是成为了全球吸金能力超强的厂商,《阿凡达》为代表的科幻电影票房更是稳稳地坐上了全球第一的票房宝座,其票房则合为人民币大约是180亿元左右!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名中,科幻电影题材占据了一大半!美国好莱坞越来越偏爱于科幻题材,这一系列动作无疑表明了科幻电影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为何我国在科幻电影上却总是不温不热?
确实如此,我国的科幻题材电影确实少之又少,我认为换句话说可以这么说,我国的科幻市场还养不活作家们!但是并不是说我国没有科幻市场以及科幻题材的电影,那么为什么不温不火甚至是无人问津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电影技术方面的差距
美国好莱坞众多电影制作团队,经历了多年的历练以及所拥有的成熟团队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和超越的!我国的科幻题材电影其实才成型那么10年左右,加上本身电影技术较为落后等,所以没有能力作出空前逼真的大场面效果来!
2.投入资金方面的差距
不得不说这方面美国电影公司也是大费周章,有时候为了一部电影的呈现效果,甚至不惜投入大资金去改造大自然,以求达到光怪陆离的科幻场景效果!而我国电影成本投资不大,花钱做特效还不如拿去拍一部青春偶像剧更来的实际!
3.思想思维方面的差异
这点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美国人的思维思想比较超前,想象力丰富,民主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情怀等等,让他们选择了科幻奇幻,超级英雄等的大片!然后相对于我国的保守,喜欢墨守,不愿意冒险进取等等!
『肆』 为什么中国导演都不碰科幻片或者说,为什么中国如此缺少科幻片
说起科幻片,可能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全是美国的科幻大片,在美派闹国的科幻大片里,各种神奇的构想都能出现,情节还那么扣人心弦,吸引了不少影迷。但是,中国为什么不多出现科幻片呢,这是一个令人迷惑的问题,那么,是为什么呢,我来提供一些我的想法。
我想到的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核羡举的电影技术还没有达到外国那样的炉火纯青,那些特效和高科技对于中国,可能是很难触及的。所以,在技术一方面,就限制了中国科幻片的发展。
总之,中国少科幻片的原因就是这几个了,其余的我也没有想到,我在这儿知识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希改碧望指正。
『伍』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片
因为我国有着传统的思想和思维,所以我们有着传统的教育,而传统的教育缺乏了创造性.这可才是主要原因!,,。。//所谓科幻,无非是把时间放在未来的一种题裁罢了。当然,要搞这种电影,一些科学知识总是不可少的,因为在人类的各种事业中,有一样总在突飞猛进的发展,那就是科学技术,要是没有科学知识,编出来也不像。想搞这种电影,编导就不能上电影学院,应该上综合性大学。倒也不必上理科的课,只要和理科的学生同宿舍,听他们扯几句就够用了。中国的银幕上也出现过科学家的形象,但都很不像样子,这是因为搞电影的没见过科学家。演电影的人总觉得人若得了博士头衔,非疯即傻。
除了要有点科学知识,搞科幻片还得有点想像力。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进步必须借助于合理而又大胆的想象,而幻想应成为年轻人的专长。且不说威尔斯、儒凡.凡尔纳等的科幻小说在世界文坛声誉之隆,就连日、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将科幻文学作品列为中小学的课程之中。甚至在港台地区科幻文学作品也颇受人们青睐,至少人家还有倪匡,靠写科幻小说而成为亿万富翁吧。
卡通片一直是儿童的最爱,科幻也是其中最常用的题材,但目前国内拍制的科幻卡通片几乎为零,除了缺少资金的原因外,最关键还在于编写人员年龄层次老化,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很难跟上当代少年儿童的幻想能力。
发展科幻文艺绝不是仅有社会效益而已,且抛开科幻片的高额票房记录不提,仅就德国出版的一部科幻小说《倍里·罗丹》而言,这部公认为世界上最大部头的科幻小说,自1961年9月出版第一集《星杀》以来,备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以作每周刊出一集,至今已出版了13OO多集,每集印数都达7O万册以上,还将继续下去,可以说,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或许能给国内的出版发行单位一些启迪吧。
以下是全球影迷推荐的影史二十大经典科幻片,欣赏一下这些影片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
1 Star Wars 星球大战
1977年 美国
导演:George Lucas
2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帝国反击战
1980年 美国
导演:Irvin Kershner
3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奇爱博士
1964年 美国
导演:Stanley Kubrick
4 The Matrix 黑客帝国
1999年 美国
导演:Andy Wachowski, Larry Wachowski
5 Return of the Jedi 绝地大反攻
1983年 美国
导演:Richard Marquand
6 Blade Runner 银翼杀手
1982年 美国
导演:Ridley Scott
7 Alien 异形
1979年 美国
导演:Ridley Scott
8 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游
1968年 美国/英国
导演:Stanley Kubrick
9 A Clockwork Orange 发条橘子
1971年 英国
导演:Stanley Kubrick
10 Aliens 异形2
1986年 美国
导演:James Cameron
11 Metropolis 大都会
1926年 德国
导演:Fritz Lang
12 The Truman Show 楚门的世界
1998年 美国
导演:Peter Weir
13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星球大战首部曲之魅影危机
1999年 美国
导演:George Lucas
14 Brazil 巴西
1985年 英国
导演:Terry Gilliam
15 Delicatessen妙不可言
1991年 法国
导演:Jean-Pierre Jeunet,Marc Caro
16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地球停转之日
1951年 美国
导演:Robert Wise
17 Ghost in the Shell 攻壳机动队
1995年 日本/英国
导演:押井守
18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终结者2
1991年 美国
导演:James Camero
19 The Terminator 终结者
1984年 美国
导演:James Cameron
20 Back to the Future 回到未来
1985年 美国
导演:Robert Zemeckis
『陆』 我终于知道中国为什么拍不出科幻电影了
原因如下:
1、观众误解
在中国,此类科幻电影常有误解(认为是少儿看的),所以很少拍此类电影。也不如动作片受众多。这就导致导演不愿意拍此类电影。
2、没有底蕴
科幻电影的世界构架、交通工具等,需要美工画出来,而现实是美工人员在学校里根本没有学习相关设计,这种东西凭空想象很困难。
3、资金难以持续科幻电影需要投资比动作片小不到哪去,但是前景缺乏,所以电影人宁可投资动作片,也不投入科幻。
4、历史底蕴强大中国历史悠久,比美国强多了,所以很多人愿意投资历史、动作、文艺、武侠、仙侠等,也反之限制了中国科幻的土壤。其实中国读者从80年代才接触外国科幻。而西方从凡尔纳一批人就开始设计科幻,直到现在。
『柒』 为什么中国的科幻片很少
中国的科幻片是很少,最本升渗孙质的吵链原因是对先进科技的热爱和接受程度。只有在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电脑游戏当成成人的主流文化的土壤里,科幻片有最大的发展。有句话说,美国是唯一一个生活在成人童话的文化,欧洲都与其显著不同。即便如此,美国的科幻片的质量仍然是不够理想。在中国,科幻小说长期放在儿童文学类别。
科幻电影:
科幻电喊则影,电脑游戏,在成年人的世界都视为不务正业。大部分人都在为温饱生计,为金钱财富奋斗的时候,很难有多余的精力来追求,科幻世界,未来。只有等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文化土壤让大家不再追求宗教,世俗的快乐等等,而是面向未来和未知。在这种独特的多个条件满足下,估计科幻片才会大行其道。
『捌』 为什么我们国家拍不出科幻片
要制作一部好的科幻片,首先便是要在计算机水平上达到足够层次。显然中国在这方面做地不及美国及日本。自问我们国家还做不出类似最终幻想,或者阿凡达,变形金刚等华丽画面的电影,而举早明且这还没有设计到剧本剧情的设计问题。中国的电影,剧本大多数都比较感性化,追求的是精神以及意境,不论是最近贺岁档流行的复古风,或者一些映射社会现状问题题材的作品,里面的风格太中国化,达不到科幻片所想体现的壮阔,理性的华丽和轻微荒诞,并且格格不入。
我们国家并不是拍不出科幻片,而是中国的电影正告业已经渗透了太多商业成分,只是如果要花睁锋大资金去拍摄,争不过外来市场,便没有商家再愿意去做这种投资,中国的科幻市场便更难振作,这是恶性循环。
『玖』 为什么中国无法大规模拍出像国外那样的科幻片大片
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我们也对许多电视电影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国内拍的电影越来越没办法满足我们观看电视的需求,许多人就去观看国外的电影,就会发现我们国家电影有一个弊端,为什么中国没有办法大规模拍出像国外那样的科幻大片?
第三,就是我们国家对于科幻类型电影的需求不高,所以,科幻类型的电影没有危机感,有要求有期待才能够进步,因为我们的观众一直沉迷于对小鲜肉的喜欢,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明星拍的电影,不管剧情多不好,都会看下去,这也间接的降低了导演或者编剧对于剧情的制作,所以,我们看到的电影就没有让我们惊艳的感觉。
现在我们国家的电影制作正在一步步向前发展,希望我国的电影制作能够越来越好。
『拾』 为什么中国不拍科幻片啊
这不是有没有钱和有没有技术的问题,以目前的中国的实力是有能力拍出像样的科幻片!!退一万步说中国的特效还没达到国际水平,但完全有可以在各方面由中国导演操刀,把特效交给国外特效团队,这点国外有很多例子!!
为什么不拍,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美国人的特效技术就很成熟,拍个科幻片少则好几千万美元,多则几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得好几亿甚至十几亿,几十亿(阿凡达5亿美元)!可美国人有消费电影的习惯,在北美就有可能把成本捞回来,加上全球的“好莱坞”市场,盈利是很有保障的!
反观中国,如果投入好几亿甚至十几亿的钱财去投资一部风险很大的科幻片,而面临场还不算十分发达中国电影市,能否收回成本是他们要考虑的,加之在国外不像美国那样有全球化的市场,这让许多导演和许多公司不敢尝试,久而久之中国在这方面会缺少拍摄经验,近一步让中国电影不敢尝试科幻片!!
中国是有钱有实力拍出幻片,怕的就是没市场亏本,你说亏本的买卖谁愿意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