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黄家驹去世以后,Beyond乐队戛然而止,难道就没有人能够担起重任吗
虽然2021年已经过去,但是在2021年的夏天,《披荆斩棘的哥哥》火爆播出,节目组邀请33位哥哥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其中“山鸡哥”陈小春和“最强法海”赵文卓吸引了一大批粉丝,更是有粉丝们看过哥哥们的表演之后,亲自到网上观看哥哥年轻时的作品。
这些哥哥大多都已步入中年,最年轻的哥哥也已经三十多岁了,而你知道在这33位哥哥中,年龄最大的又是谁吗?他就是唯一一位60后的哥哥,被人们称为亚洲第二吉他手,曾经Beyond乐队的成员,黄贯中。
曾经代表一个时代的Beyond乐队,最后却沦落到这个地步,曾经亲如兄弟的队员们反而反目成仇,属实是粉丝们心中的遗憾了。
② 纵然世界千百曲,人间再无黄家驹,他究竟有何经历
说起黄家驹,即使是年轻一代的人也不会感到多陌生,因为那首《海阔天空》至今依然响彻各个舞台,依然是许多人的KTV必点金曲。如今人间纵有千百曲,扰升可惜世上再无黄家驹。
③ 黄家驹的离去对香港乐坛照成了多大影响
虽然黄家驹已经去世,但他的音乐以及精神至今都还在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
乐坛篇
第一,黄家驹对于当时的香港乐坛缺乏原创并以翻唱和改编作品为主而感到不满。 和平与爱第二,由于当时的香港乐坛的价值观严重扭曲,因为歌手往往要参与不同的社交应酬、拍电影、游戏节目等等一切与音乐无关的工作及活动,可说是毫无意义。于是黄家驹为此表示:有些歌星上综艺节目踩踩蛋、饮饮奶、打个筋斗,有什么意思?对音乐的帮助是零,只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而己。
第三,由于当时的香港乐坛由四大天王称霸,加上传媒铺天盖地的报导,偶像派风潮被推至高峰;因此乐迷疯狂追捧偶像的事洞樱件时有听闻。而黄家驹对这种盲目的情境深感不满,认为有一部分的偶像,连歌也走音,但是他们得到了一群疯狂的歌迷,纯粹是传媒造势所成;而乐迷追捧偶像往往因为偶像的外表讨好,故此认为这种现象极不健康。
综上所因,黄家驹愤然表示: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乐迷篇
黄家驹一直对过分热情的乐迷所做的激烈行为而感到难受,因为在香港传媒的大肆抹黑之下,Beyond乐迷一直被标签成“一群反叛、不守秩序、无心向学、喜欢说粗言秽语、时常偷东西和‘搞破坏’的年青人”。当然黄家驹并非嫌弃乐迷的背景,只是痛心他们所受的抨击;而这些被渲染的乐迷“素质”,后来就成为Beyond和新伊利莎伯体育馆场馆负责人闹翻的导火线。黄家驹见到这个情况,为了不想歌迷再次受到过分渲染的批评,所以曾多次在演唱会内呼吁乐迷守秩序;与此同时,他越来越意识到乐迷对他的钟爱是基于“黄家驹很有型”,而不是基于欣赏他的音乐,因此他亦在一次演唱会中,向乐迷直接表达他的期望:
1.希望乐迷守秩序,不要乱叫乐队成员的名字。
2.不要在演唱时跟着我唱,因为我不是卡拉OK伴唱。
3.最重要的,就是专心一致去感受Beyond的音乐,希望有一天Beyond乐迷会成为全香港最顶级、最守秩纳薯丛序、最懂得欣赏音乐的乐迷!
黄家驹提出作为一个音乐人,应该要用音乐去反映社会现状及时事。
1.自由是我的愿望。如果旁人不干手蔽涉我干任何事,多好!还有,祈求身壮体健、无病无痛、龙精虎猛地活下去。
2.从没觉得Beyond属于地下乐队,我们玩自己喜欢听的音乐,没有故意玩别人不喜欢的音乐。
3.在最光辉灿烂的时候把生命一下子玩到尽头,就是永恒!
4.我不知道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我只知道做年轻人应该做的事。
5.Life is not what you have gained but what you have done!(汉译:生命不在乎得到什么,只在乎做过什么。)
6.只要有音乐,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7.不是Beyond需要我,而是我需要Beyond。
④ 家驹在整个中国乐坛的地位,他的政治立场是什么,为什么他没有用多种语言版本的作品
家驹的音乐已经超越了语言的障碍 是最早用粤语打入内地香港乐队 让人耳目一新 原来音乐也可以用另一方言的形式来演绎得真么动人 在加上家驹的词有一定深度 发人深省 立志向上 鼓励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梦想 要尊重社会热爱和平 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 在内地beyond演唱会歌迷们是唯一用粤语唱完正场演唱会的岩碧侍 试问谁能达到这高度 就算四大天王在内地开演唱会也不可能唱全场的粤语歌 这是beyond一个另香港歌手无法超越的现实
至于家驹的乐坛地位 好多现在的歌手音乐家都受过家驹的影响 家驹教会了大家什么叫吉他 什么是鼓 什么是音乐 音乐有很多种类 他只是想把自己想说的 想讲的 用音乐表达出来 家驹生前瞧不起香港乐坛 说过一句最著名的话 香港只有娱乐圈 没有乐坛 可见真正的音乐人是得不到应有的尊敬粗吵的 一些连歌都走音的偶像歌手还能发唱片 还有一些玩票性质慧纯的歌手 今天唱歌明天拍戏 有什么意思? 对音乐一点帮助都没有
家驹在中国乐坛的地位 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 楼主多看看他们的资料多听他们的歌吧 有什么不懂可以问我 QQ 42079637
⑤ BEYOND的历史
黄家驹(1962-1993)
黄家驹(Wong Ka Kui,日本发展时曾改日本名Koma)(1962年6月10日- 1993年6月30日),籍贯广东台山,是香港著名摇滚乐队Beyond的主音及吉他手,也是乐队低音吉他手黄家强的二哥。中五毕业后,曾任职办公室助理、五金、冷气、水电工程、电视台布景员等,甚至加入乐队鼓手叶世荣任职的保险公司作推销员。
黄家驹初中时代因朋友的潜移默化爱上欧西流行音乐,17岁时更因邻居搬家留下一支吉他,而令他与孙消这种乐器结下不解之缘。八十年代初期,黄家驹经琴行老板介绍下认识叶世荣,发觉彼此音乐兴趣相近,联同两位朋友邓炜谦(又名邬林,英文名William)及李荣潮一起组成乐队作音乐交流,此为Beyond的雏型。1983年Beyond正式组成,经过几次人事变动,期间低音吉他手黄家强及主音吉他手黄贯中先后加入,举办“永远等待音乐会”及推出盒带《再见理想》后,终获经理人垂青加入乐坛。
在Beyond组成首十年发表之作品中,大部分均为黄家驹所撰写及演唱。除了经乐队发表作品,黄家驹偶然也为其他歌手作曲,曾经合作歌手包括许冠杰、谭咏麟、麦洁文、王靖雯(王菲)、蔡兴麟等。
黄家驹是乐队中灵魂人物,性格敢言,不时发表大胆的言论,因此有时令娱乐圈中人不满。然而其果断、健谈的个性,也令他成为乐队的发言人及领导人物,带领Beyond事业闯进多个高峰。经过多年努力,Beyond成为香港最举足轻重乐队拆穗之一。由于对香港乐坛失望,加上希望乐队能冲出香港,故九十年代初期,Beyond决定发展东南亚、台湾、日本等市场。
可惜1993年6月24日凌晨,乐队于日本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影游戏节目时发生意外,黄家驹不幸从约三米高舞台堕下重伤昏迷,留医六天后于当地时间下午旅凯卜4时15分逝世,终年31岁。遗体下葬于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另外九龙塘省善真堂亦安放了其灵位,直至现在仍不时有乐迷前往凭吊。
黄家驹去世后,对香港以至中国内地年青乐迷仍然有著深远的影响。而Beyond其他成员也继承其遗志,以乐队名义推出多张专辑,直至2005年才正式宣布解散。黄家驹对香港乐坛之贡献己获大众认同,香港邮政于2005年11月8日推出“香港流行歌星”邮品系列中,黄家驹成为其中一名获致敬推出邮票的歌手.
⑥ 为什么黄家驹在乐坛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香港上个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的娱乐业也飞速发展,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流行歌手,香港七十年代的五王,八十年代的三王一后,九十年代的四大天王。但是真正懂音乐喜欢音乐的人是异常的喜欢黄家驹,甚至华人音乐教父罗大佑直接说:香港没有真正的音乐人,除了黄家驹。为何既不是三王一后的黄家驹又不是四大天王的黄家驹在乐坛的地位如此之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黄家驹让音乐从小家碧玉进化到大家闺秀,让音乐充满了情怀充满了大爱:
我们都知灶山笑道在黄家驹出现之前的多数歌曲基本上都是情情爱爱,主要是情歌为主。但是黄家驹开创了一个情歌之外的音乐时代,那就是以积极,阳光,追寻梦想,家国情怀,世界和平等作为音乐的主基调,更广泛地关注社会、世界、更多的群体等。比方说像《光辉岁月》是写给“南非之父”曼德拉的,曼德拉那种为了理想付出一切深深地影响着黄家驹,《战胜心魔》是写给戒毒所的孩子,《amani》是写给非洲那些难民儿童的等等,让音乐彻底从小家碧玉,走向了大家闺秀的过程中,让音乐充满了情怀充满了大爱。
后续黄家驹为了让自己的音乐更进一步,选择选走日本。最终在年仅31岁在日本与世长辞,如果黄家驹还没有走,香港乐坛现在是怎样,还真的不好说,一个把音乐看得比自己还要重的人,究竟为了音乐能把音乐带到哪里我们谁也不好说谁也不知道。
在我看唯亏来黄家驹是绝对的理想主义者,而音乐就是黄家驹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黄家驹可以遭受一切,忍受一切,直至做出自己想要的音乐。虽然黄家驹已经离世很多年了,但是黄家驹的歌依然在广为流传,以及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像《煎饼侠》的大鹏就是黄家驹的铁粉,经常在各种场合演唱《光辉岁月》遇到什么事情就去黄家驹的坟前坐着和黄家驹聊聊天等等像这种情况数不胜数,让黄家驹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前进,走向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音乐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