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影门口的铜像叫什么
北影指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它是中国最早的电影高等艺术学府之一。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口,有一座著名的铜像,叫做“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是北影创始人之一、电影教育泰斗赵忠祥先生的铜像,铜像高2.5米,由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教师周柏成先生创作,在2004年揭幕。铜像栩栩如生,赵忠祥先生坐在椅子上,左手托起一本书,右手搭在大腿上,目光远望,表现出铸像主人公振奋精神、殚精竭虑、富有洞察力的塑造意蕴。铜像背后的石柱上,刻有“心灵深处 坚韧如钢”的字样,寓意着赵忠祥先生的瞎衡创业经历和人生信条。
“春华秋实”铜像不仅是北京电影学院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电影孝陪教育史、电影巧神蠢事业发展史中的重要篇章。
❷ 北京电影学院总校区在哪
北京电影学院的总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芍林北路57号。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电影学院,创建于1956年,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电视总局。北京电影学院总校区位于海淀区,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校区内设有多栋教学楼、图书馆、教师宿舍楼宽空、学生公寓、研究生公寓败让、体育馆、食堂等设施。
北京电影学院开设有影视文学、影视导演、摄影与电影电视艺术、动画、影视产业管理等多个专业,设置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教育。北京电影学院拥有众多知名教师以及校友,在中国电影影视艺术界有着举足轻重察巧局的地位和影响力。
❸ 德胜门的北京
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裂桥李字。
此后,历代都对城门和箭楼进行维修。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现箭楼上长年举办历史古钱币展。
德胜门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德胜门是京藏高速(G6 原八达岭高速)路的起点,连接着北京的北部地区;因为附近有地铁车辆工厂,积水潭地铁站成为北京最早开通的地铁换乘大站。
从50年前这张图中可以看见,当年德胜门城墙外面、护城河之间是有铁路。拆铁路应该是“文革”以前的事,拆城墙则是1969年的冬天。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攻入元大都,改称北平,随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并在北垣南五里新筑土城垣,作为防止元军反攻的第二道防线。
德胜门箭楼雄踞于12.6米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楼连台通高31.9米。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总计82孔。
洪武四年(1371年)废元大都北垣,将新筑北垣加宽加高,开两门,西侧门仍称“德胜门”。
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修建包括德胜门在内的内城九门的城楼、箭楼、角楼、桥闸。此后,德胜门历经修缮。1915年德胜门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1980年国家对德胜门箭楼进行修缮,1982年竣工,并成立德胜门文物保管所。
1993年改为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2006年德胜门箭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它是京师通往塞北的肆迟重要门户,素有“军门”之称。明代永乐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镇压大、小和卓叛乱都是出师德胜门。
明清两代,德胜门正面迎击来自北方的军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阵地。这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北京保卫战。 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颗粒无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胜门,时逢大雪纷飞,除去一年之暑气,高宗龙颜大悦作御诗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黄顶碑楼,碑之高大,令其它诸门的石刻难以比拟,故人称: “德胜祈雪”。
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放着一尊炮,不过,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报时用的。每日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一声火炮,城内的老百姓听炮对时。可是,北京城人称“宣武午炮”却不说“德胜午炮”,估计可能是宣武门杀人总在午时,炮声一响人头落地,比德胜门有名的缘故吧。德胜门瓮城内的珍品,应当要数立在中间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石碑,镌有乾隆帝六十二年时(1797年)的御制诗。这位当时的太上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德胜”二字上很是抒发了一回豪情。 德胜门地区还有一处与北京息息相关的“生命线”! 沿“豁口”护城河向东二百公尺,在原城墙下方有一水道连接着护城河与城内水系,水道的城内出口处正好在积水潭小庙的下方。多少年来,通过此水道,城外西山、玉泉山的甘泉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内,滋润养育着京都百姓和权贵。 儿时曾目睹过比自消没己大一些的孩子在此通道水中摸出精美的银盘。甚至还有在该水道出口处掉入冰窟的经历。
冰窖口胡同的冰厂至六十年代初期应还在使用。具体地址在冰窖口胡同与护城河之间,当时有数个长百余米宽二三十米深约6、7米的用于存放冰块的大坑。每当在北京寒风最凛冽的时节,冰厂工人们才开始到积水潭或太平湖取冰,有些老工人甚至已取冰数十年。工人们在寒风中用专用工具将已冻得非常厚实的冰面切割成一米见方的冰块,用溜槽将冰块提到岸边运至冰厂,再用溜槽将冰块放至储冰坑中码放好,每块冰之间都铺有稻草相隔,随后再用保温之物质如稻草等将全部的冰块厚厚盖好,等至气候炎热之时,遂将存冰取出向市场供应。五、六十年代的盛夏时节,在北京城内的副食商场,街边小店,用天然冰块冰镇的啤酒、北冰洋汽水随处可见。
后因人造冰的大量使用,有数百年历史的冰厂迅速消失。冰窖口胡同处的冰厂撤消后,遗留下的储冰大坑被政府稍加改造成为“青年湖”,并蓄水待用,但尚未确定具体用途。数年后在冰厂原址上修建了北京变压器厂。
后北京变压器厂迁移,随后既成为目前状态。
儿时经常随父到冰窖口胡同西口的加油站去看熟识的叔叔们下棋,而我的目光和思绪则更多地停留在那挂满棚架的葡萄和飞舞的蝴蝶身上。“豁口”名字的由来应出于五十年代该处城墙被开挖破坏后,“豁口”的出现使城内的新街口与城外北太平庄连成一片。极大地方便城内外居民的交通。 今天的“小西天”牌楼以西一带当年多为农田,在我儿时建筑还很稀疏。记得我是在那里认识西红柿的,因为这里有大片种植。
德胜门城楼东侧,曾是“晓市市场”,还有一堆以“晓市”命名的胡同。这里是当年重要的民间交易市场,以清晨交易得名。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又成为北京假烟贩卖的集中地。德胜门城楼西侧,有胡同叫“冰窖口”,是当年宫里窖藏夏季用冰的地方,如今已改成大路,这里的彻底改造是本世纪的事情了。
1954年这张地图上标注“交通干部学校”的地方,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是“邮电学校”,再以后是邮电508厂,改革开放后,这里曾生产过诺基亚等国际品牌的手机,这里变成了写字楼。地图上的“华北军医医院”,后来是北京军区262医院,后改为二炮总医院。
医院的对面,如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地方,那时还是一片未标明的建筑。这里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到“文革”中成为8·75电影放映设备厂,再以后是电影公司。
地图里的“城里”,今天JJ迪厅的地方是北京科影厂。50年前,当时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就在这个地方。那时新街口到豁口的道路还不成样子,有有轨电车从西直门到新街口转向平安里。今天积水潭医院的地方那时是“大火药局”。
积水潭的西边,50年前还是一片低洼地,那时甚至还有稻田。后来在这里挖了一个人工湖,取名“太平湖”。那时候,夏天可以来湖边看大人钓鱼,冬天有人在湖面上滑冰。不过太平湖里不太平,这里发生的最应该记取的事件,是“文革”中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投湖自尽。1969年开始挖地铁的时候,这个“湖”被填埋。
❹ 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正门是哪个门
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正门是中关村大门,它位于北四环路东侧,临近海淀黄庄地铁站。
❺ 关于北京电影学院...
学校大门北京电影学院(纤消Beijing Film Academy,缩写BFA),简称北电或北影,是中国一所专门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自1950年建校以来,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制作为主体,教学、创作、科研并重毁备知,多滚指学科,多层次的电影教育体系。 中国大陆很多著名电影人都出自北京电影学院。
❻ 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是什么样的,什么风格
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是电影放映机的感觉,两个立柱和顶梁都是胶片组成的,很有电影气息
❼ 北京电影学院有几个校门啊
北京电影学院有六如模个校门,分别为紫东校门、新街口校门备兆、蒲黄榆校门、渣滚缓知春路校门、马家堡校门及玉泉路校门。
❽ 北京电影学院什么也没有能进去参观吗
可以进去参观,只需要向门卫登记后就可以进入学院。
进入学院的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学院的制度, 不得从事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不得危害校园治安。 对不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学院的制度的人员,师生员工有权向学院保卫机构报告,学院保卫部门可以要求其说明情况或者责令其离开学院。
学生一般不得在学生宿舍留宿校外人员,遇有 特殊情况留宿校外人员,应当报请学院有关部门许可,并且 进行留宿登记,留宿人离院应注销登记。不得在学生宿舍留 宿异性。违反前款规定的,学院保卫部门可以责令留宿人员离开学生宿舍。
(8)北京电影学院大门对面是什么建筑物扩展阅读:
北影学院硬件建设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实验室是全国高校唯一获得国际声音权威杜比公司资格认证的实验室。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实验中心一直承担着学院教学实习任务。影视实验中心正是这个特色的扮演者,也是这个环节的实施者。
全中心划分为四个科:影像实验科、综合剧场科、影音资料科和实习器材科,在四个科之下细分为视频实验室、演播实验室、照相实验室、计算机室、实验剧场、放映中心、影音资料室、语音室、拉片室、多媒体室、摄影器材室、灯光器材室、服装道具室13个教学实习部门。
建筑面积近7000平米的摄影棚已经投入使用,具有从电影拍摄到后期制作全流程教学和科研设备。北京电影学院社会实践横店影视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28万元以上。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能够进行正规的商业电影生产,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
❾ 北京电影学院,附近还有哪些大学。详细点,
北京电影学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区西土城路,这附近的大学还有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位于中国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中国国家“双一流”、“211工程”。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
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设有昌平校区、海淀校区,海淀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2、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2000年,划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有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小西天校区,西土城路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
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毛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亲笔题写校名。
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占地面积1191亩,包括海淀校园、西城校园、昌平校园G区,海淀校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学院路、沙河校区总占地3000多亩,学院路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5、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位于中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中央财经大学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校名先后为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
1952年8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经济系科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由高等教育部主管。1996年5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
1998年10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的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2月,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学校总占地面积1027165平方米,其中学院南路校区占地面积141962平方米,沙河校区占地面积789798平方米,南路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政法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京邮电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央财经大学
❿ 北影门口,就是个江湖
如果你在北京足够细心,那么每次路过西三环北太平桥附近时,会发现一座并不大的拱门。门口,有乌央乌央的人群,多数时候都是在地上蹲着。年龄跨度极大,18~80岁都有,小媳妇与老太太并存,小伙子和老大爷同抽一根烟。
这里没有广场舞。没有篮球少年。
这里都是等着一夜成名的素人。这座拱门的背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电影制片厂。
这群人,有一个形象的称呼:群众演员。他们的这种行为,也有一个特指名词:北影蹲点,接活。
这里,曾经诞生过王宝强。所以,成千上万的准王宝强,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北影门口,等待明星的光环有一天可以砸中自己。一旦有剧组前来门口挑选群众演员,所有人会从地上一跃而起,就像一块儿掉在蚂蚁洞门口的肥肉,从空中俯瞰,所有黑点迅速向一个中心点迅速靠拢。
我不知道这里最终诞生了多少个王宝强,但是在我短暂来这里挑群演的经历中汪帆差,我看到了——这里是个江湖。
2008年,我在北京的某个栏目组谋生。因为有时栏目需要客串演员,所以会来到北影门口选人。当时的我,身兼栏目组实习编导、现场扛收音杆儿、订盒饭、搬道具等诸多职务,北影门口选人这种事儿,当然不能少了我。
当我和制片主任刘哥第一次来到北影门口时,刚刚走下车,立刻被所有人团团围住。我无暇注意这轿和些人到底是谁,就被一个个胳膊死死拽住:
“选我吧!”
“导演,今天是不是有活要上!”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巨星被团团包围的感受。我被推来搡去,但每一个动作都是温柔的,仿佛生怕会把我弄疼。可我依旧插不上话,当数百个人一起在和你叨叨之时,那是旋涡的力量。
“都给我走一边去!我们今天不招人!”老江湖刘哥大吼了一声。
很快,原本围在我们身边的人迅速散去,我还一脸茫然地站在原地。有几个不死心的中年人,围在刘哥身边继续毛遂自荐,刘哥迅速打量了他们一番,低声开始谈条件。
老江湖就是老江湖,在被团团围住的情形下谈演员,必然会更加混乱。让势头稍微降下去一些,和一两个懂规矩的人再谈,事半功倍。老江湖对老江湖。
就在刘哥在和对方谈着“一天到第一顿盒饭还是两顿盒饭”的时候,另一个剧组前来选人。毫不意外,他们同样经历了一次被包围。
但是,那个剧组的人显然稚嫩了很多,不断吆喝着“只招五个人!只招五个人!”
蚂蚁抢肥肉越来越激烈,老头少年统统一起往上挤,我看到了无数胳膊在半空中挥舞。
忽然,人群中传来了尖叫声,所有人迅速闪开。
“就他妈你会挤是不是?就他妈你缺活是不是?”
“你他妈懂不懂规矩!”
人群之中,三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不断在殴打一个瘦弱的男孩。他们一遍打,一遍不断重复着上面的话。所有人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不时有人会补上两句:“打死他!让他挤!我们还天天钻水泥管子住呢,凭啥他一来就有活?”
很快,小伙子被彻底打到在地。他不停嘟囔着:“你们凭啥打人?”
“你欠揍!你什么时候来的?我们在这门口蹲了多少年了,你就不懂规矩往上挤?”
三个人终于停下了手,摔下这句话后,快速回到剧组人员身边点头哈腰。
小伙子躺在地上满头是血,一言不发。虽然他似乎在看着所有人,但我却认为,他的眼神已经失焦了。
在他的身后,门卫同志笔直地站着,眼神投射向远方。
第一次的北影门口,让我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因此只要以后需要来招人,我都会屁颠屁颠地跟上。到了后来,制片主任就让我一个人来选演员。对于此,我感到了莫名地兴奋。
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地来到北影门口,果不其然地又一次被包围。我不再惊慌,大喊道:“我要找外国演员!”
事实上,我的确是要寻找一个外国演员。中国与外国演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中国群演以天为标准收费,每天40元加一顿盒饭是标准;外国演员则以小时、分钟计费,待遇是前者的数百倍。曾经那个整天“1234,胃必治”的外国老头儿,08年左右即是以“分钟”计费的顶级外国群演。我们栏目组苦于没钱,于是制片主任就让我到北影门口捡漏。
北影门口的素人们听闻我说“外国演员”,就像看见了天上突然掉下来的是屎粑粑而不是肥肉,顿时作鸟兽散去,彻底将我抛去。
我伸着脖子,在几百人里面寻找外国面孔,但一无所获。就在我准备放弃之时,突然一个中年人拍了拍我,说:“你要找外国演员?”
“对。”
“那你跟我来下吧。”
我跟着中年男人顺着北影大门向南走了不过50米,在路一侧的隔离带前,困皮蹲着一个40多岁戴墨镜的男子。叼着烟卷,刻意给自己塑造出了一种“社会人”的气质。
墨镜男看了看我,说:“听说你要找外国演员?”
带路的中年男人急忙附和道:“这是我们蔡哥。咱们这儿有个规矩,找外国演员,必须通过蔡哥。”
蔡哥一脸满足,点了点头。“你看看,满足你需要不。”说罢,他掏出了一个大屏幕手机,外国演员的照片逐个滑动。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屏幕、手指可滑动页面的手机。
不过最终,我没能从他哪里选择到演员。因为价格超过预算了。
北影门口还有很多故事,例如经常其他剧组以为我也是群演,主动找我。当时我长毛且精瘦,小偷小摸、吸毒犯之类的角色,不用演,戳那里就是。但是这些都没有这两个小故事,来的有江湖气质。
虽然,从素人到群演管控头子,嘴里从未说过“江湖”二字,但这里却无时无刻不写满了江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