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两部电影,两种妈妈,两类孩子
前两天下午我突然起了兴致想看会电影,就随便翻找起来,一部名叫《80后》的片子闪入我的眼帘。因为我是个八零后,心中自然会有这样的情结,对所有跟八零后有关的东西都会感兴趣,就冲这个片名我就决定看这部电影了。
然而,这部片子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的那般精彩,可以说是让我大失所望,我觉得那片名简直就有标题党的嫌疑。整部片子除了时间线是八零后这代人成长起来的时间外,其他地方并不能体现八零后这代人的特点,如果导演想用这样的片子来诠释和展现我们八零后这一代人,我肯定是不认可的。
我在这里并不想对这部电影做过多地吐槽,而是想给大家看另外一些东西。因为我那天下午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又紧接着看了另一部《逆光飞翔》,就从故事情节上来看这两部电影根本没什么联系,可你要从我给你的角度去挖掘就会发现,它们会教给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这个角度就是婴幼儿家庭成长环境,也就是传说中的原生态家庭。
在形成两部电影里两种不同原生态家庭的原因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他们的妈妈。 从古到今不容置否的是,妈妈这个角色在婴幼儿期(0--6岁)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她的举手投足、言语行容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正是在这两部电影中两种不同的妈妈,才导致了两类孩子的不同结果。
《80后》这部电影里有三个主要80后人物,男主明远、女主沈星辰,还有女主的表弟陈墨,他们除了年龄在一个时代外,还有着一个令人咂舌的共同点——不幸的家庭。
看了这些描述有没有感觉这三个孩子的童年经历都很不幸?我在看到这三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时对他们充满了担心,因为我知道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多少会有心理阴影更甚至会不健康。
片子并不是要突出家庭教育这个主题,在这块没有展开太多后续发展内容,但是从故事里三个孩子长大后对他们各自妈妈的态度上足可以证实我的想法。
我们可以充让信激分地看到这些孩子对自己的妈妈们都充满了恨。听起来觉不觉得有些可怕?这是一个正常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吗?当然不是,正常的孩子应该很爱自己的妈妈,非常爱非常爱,而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的妈妈。
这三个孩子的家庭之所以破碎,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都是因为他们妈妈的离开。
我很诧异沈星辰和陈墨的妈妈怎么可以那么轻易的丢下自己的孩子?而且还是让孩子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离开,这将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她们一点都不在乎吗?即使再有什么难言之隐也不足弥补她们的过失。
明远的妈妈虽然没有抛弃她,可在和儿子的沟通上做的也非常不好,没能让明远理解妈妈的改嫁其实也是为了他好,那么多年一直让孩子生活在一种怨恨中,形成一种僵硬的母子关系。
在影片中除了沈星辰妈妈再没出现没有下文外,其他俩个男孩和自己的妈妈在后来的故事情节中把怨恨化解掉了,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也是电影情节的需要。可在现实中,这些童年不幸给他们造成的内心缺失和心理阴影真就可以那么轻易地化解掉吗?当然不会,那些灰色的东西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电坦袜影中也些许表现出来了,沈星辰和明远在爱情的路上都受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响,不知该坦运如何去爱自己爱的人,怕失去,怕变化,怕背叛。后来明远还因持枪罪在大好年华锒铛入狱,陈墨也因伤害了自己的妹妹入狱,且意外死于狱中。这样的结果听起来真让人沉重。
发现《逆光飞翔》也是个意外,在看完《80后》之后让我觉得有些压抑,又是随意翻找,觉得这个片名也挺有意思的,于是就打开看了起来。没想到,它竟然给了我惊喜。
《逆光飞翔》跟《80后》的风格完全不同,全片充满了阳光和正能量,感人和励志是它最闪耀的标签。后来我搜索了一下才知道 这部电影是根据台湾盲人钢琴家黄裕翔的真人真事改变 , 并由黄裕翔本人亲自出演,自己演自己 。
黄裕翔也是一个八零后,虽然从小失明,可 我认为他的童年生活肯定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很爱他很温暖的妈妈。 片中并没有从黄裕翔的小时候开始讲述,而是直接从他到外边上大学开始的。
这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可对黄裕翔来说却不普通,因为黄裕翔是这所学校唯一的一个盲人学生。他一个人要面对的不仅是新鲜的大学生活,更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
从黄裕翔妈妈开学后跟他老师的交流中得知,他是在妈妈肚子里时眼睛就不好了,等他出生三个月后爸爸妈妈才发现他的眼睛是看不见的。黄裕翔妈妈在讲述自己和老公发现孩子眼睛看不见时的感受时说,那是一种恐慌和无奈。也曾经有过要把这个孩子丢掉的念头, 可是他们转念一想,孩子有手有脚能说话可以听到声音怎么能把他丢掉呢? 于是就好好地养了起来。听到这段话我们就明显可以感受到这位妈妈和《80后》中的那些妈妈有多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孩子注定不一样。
黄裕翔妈妈在刚开学帮着儿子熟悉学校环境的那些日子内心一定是非常煎熬的,儿子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而且又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作为一个母亲怎能不担心。想起我自己在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一直处在焦虑状态中,可想黄裕翔的妈妈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她并没有把担心过多地表现在儿子面前,她传达给儿子的是一种坚定信念---- 儿子,妈妈相信你能行。
刚开始的那几天,她很用心地陪着儿子,教给他洗衣服、打饭,教给他怎么选择分类放着的衣服,一点一点地帮他适应这个新环境。她还会经常悄悄地站在儿子上课的教室后边,透过窗户望着他。
在黄裕翔提出不想麻烦同学要自己学着走教室到宿舍这段路时,他的妈妈一遍又一遍地陪着黄裕翔走着那段路,非常详尽地描述着路上会经过什么要注意什么。终于要放开手让黄裕翔独自走了,她站在儿子的身后说了一句:“ 别害怕,我在你后面 。”
我觉得整部电影的思想都浓缩到这句话上了,既温暖又有力量,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妈妈对孩子的那份情感,这句话可以直接戳到你泪点。 孩子,不管你做什么都别害怕,记得妈妈在你后面!
黄裕翔出生在乡下,父母是靠种植一种叫文心兰的黄色小花维持生计,虽然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可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他带着朋友小洁回他家玩,一个干净的小镇,一座简陋的小房子,一个开满鲜花的小院子,一个和哥哥关系非常亲密的小妹妹,还有那一桌简单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得其乐融融。尤其是晚上妈妈在给小洁讲述黄裕翔小时候的趣事时脸上那幸福的表情。这个小屋里就像有魔力一般,它是如此温馨与祥和,外界一切都不能打扰到它。
第二天黄裕翔又带着小洁去了文心兰花田,此时的妈妈置身于一大片黄花丛中,虽然穿着朴素却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迷人。
哪个孩子能对这样的妈妈恨得起来呢?不仅不恨,反而会更爱。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一定装着满满的爱,充满了阳光并且很健康。即使像黄裕翔这样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小孩,内心可能比健康的孩子更健康,所以我说黄裕翔的童年是幸福的。
这位平凡却伟大的母亲,将黄裕翔养育成了一个身上带着光的孩子, 那份光不仅让黄裕翔自己变得很优秀,还可以去温暖他人。
黄裕翔很快就融入了这所普通的学校,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喜欢。而且在他的感染和鼓励下,那个有着舞蹈梦的女孩小洁又重新走上了追梦之路。
一口气看完这两部电影让我陷入沉思,幸福的家庭都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两部电影中两种妈妈养育出了两类孩子。我也是一个妈妈,我深知自己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我希望每一位妈妈都能有这样的意识,然后全身心地去爱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让我们的孩子都成为能够发光的人。
㈡ 2013电影妈妈讲的是什么 看到前面就不敢看了太恐怖了 后来结局是什么一点一点讲出来 大概就可以了
《妈妈》讲了一对姐妹的母亲被父亲杀了,并将两个女儿遗弃在树林。五年后叔叔卢卡斯和女朋友安娜贝尔在木屋找到他们。
难以置信的是,这5年的时间,她们一直生活在破败的小木屋里,卢卡斯和安娜贝尔都表示欢迎她们一起生活。
女朋友希望孩子能重新适应生活,而且不断努力,可她也越来越相信,他们房子住着一个恶魔,安娜贝尔有诸多的疑惑,她想知道姐妹是不是承受的伤害过大导致她们神智不清,出现了幻觉,或者真的有一个幽灵。
这个刚刚承担责任的女人总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不知来自于何处的耳语 。电影的结局鬼妈妈将莉莉“带”走。
(2)两个妈妈电影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妈妈》是由美国环球影业发行的恐怖惊悚片,由安德斯·穆斯切蒂执导,杰西卡·查斯坦、尼可拉·科斯特-瓦尔道、梅根·查彭提尔、伊莎贝尔·内利瑟联合主演。该片于2013年1月18日在美国上映 。
该片根据导演安德斯·穆斯切蒂的同名短片改编,故事围绕一对女孩展开,讲述了她们在一次车祸中消失在森林——直到五年后才被发现,迁出了一连串恐怖事件的故事。
网络—《妈妈》
㈢ 求韩国电影 第二个母亲 百度云,跪求!!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提取码:xodo
《第二个妈妈》是由安娜·穆伊拉埃特执导的剧情片,蕾吉娜·卡塞、卡米拉·马蒂拉、卡丽娜·特勒斯、迈克尔·乔尔萨斯等参加演出。该片讲述的是瓦珥把女儿杰西卡留在了巴西北部的亲戚家里,独自来到圣保罗找了一份保姆工作,十几年后杰西卡来找母亲,在这里她逐渐明白了真正的母女亲情以及生活的不易的故事。
㈣ 求一部韩国电影两个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外出聚会,然后和对方谈恋爱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五味瓶,那么亲情就是最甜的一个;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亲情就是最绚丽的一笔。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亲情,它就像无色无味的水一般,但却能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们一丝甘甜。如果说爱情是果汁,甜甜蜜蜜却不如水的清纯;如果说友情是清茶,芳香四溢却不水的真挚。无论是清茶还是果汁,它们的来源都是水,水是生命的源泉。亲情就像水,它就算被分流到世界各地,也永远扯不断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像一根永不断的线,把一切连接起来。今天,小编就为你们盘点几部关于亲情的韩国催泪电影。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侑、郑裕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在小编看完这部电影后,也是非常震撼,剧情的真实性让我感到毛骨。而在这些聋哑儿童的心中,最可拍的不是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而是施暴者魔鬼行径,他们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只有无声的反抗。
同样的,社会上不仅存在欺凌行径,还存在强暴恶行,这部《素媛》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令人发指的恶行。《素媛》是韩国Lotte Entertainment发行的一部剧情片,由李俊益执导,薛景求、李甄、严智媛、金海淑等主演。该片于2013年10月2日在韩国上映。该片根据韩国真实案件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一个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后如何走出心灵的阴影和家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熔炉》关注事件本身的伤害,而《素媛》更关注事后的治愈。亲情永远是抚平我们伤痛最好的良药,女孩的懂事、可爱和爸爸的柔情、关怀(完全泪崩)是一束光,把罪恶照得无处遁形,它放大了坏人的恶,同时也彰显了好人的善。
在看完两部沉重的电影后,接下来就是一部轻松催泪喜剧。《七号房的礼物》是由 李焕庆执导, 柳承龙 、朴信惠 、郑镇荣 、金正泰 、吴达洙等主演,该片讲述了在患有精神迟滞症状的父亲受到莫名犯罪指控之后,其女儿在法庭上为其做无罪辩护的故事。整部电影由诙谐幽默的曲调贯穿,在牢房里的片段更是让我们笑得合不拢嘴,但最后的父女分开的场景也是让我们哭得死去活来。毫不夸张的说,我是笑着看完整部电影的,在黑暗冰冷的监牢内,7号牢房阳光满满。
《结婚礼服》是权亨镇执导,宋允儿、金香奇等主演的爱情片。讲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单身母亲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小女儿之间的感人故事。宋允儿饰演的女主角高云是一位设计师,当初因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由于身患绝症,势必先走一步,作为母亲的她深感愧对自己的女儿少拉,于是为年纪尚小的女儿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婚纱。其实,亲情有时候是很脆弱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与亲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虽然说《釜山行》是一部有关末日丧尸爆发的恐怖电影,但其中有关亲情的部分却是整部电影必不可少的部分。《釜山行》是由延相昊执导,孔侑、郑裕美、金秀安、金义城、马东锡、崔宇植等主演的灾难片,影片于2016年7月20日在韩国上映。影片讲述单亲爸爸石宇与女儿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车往釜山,列车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带来的僵尸病毒开始肆虐且不断扩散,列车于倾刻间陷入灾难的故事。最后男主父亲绝望地跳下列车让我突然泪崩,这让我不禁感叹到,亲情是可以超越任何东西的,不仅是空间、时间,更是超越了生死。
㈤ 韩国电影两个妈妈的饰演妈妈的中文名
恶魔双胞胎中文名:传说的故乡 外文名:The Evil Twin 其它译名:恶魔双胞胎 制片地区:韩国导演:金知焕 主演:在熙, 朴信惠, 杨镇宇, 梁金锡类型:恐怖 片长:95分钟
㈥ 电影《第二个妈妈》如何避免母爱的缺席
昨天看完电影《第二个妈妈》,我的心情时刻被故事的情节左右着,瓦尔在圣保罗做保姆照顾着法比诺,女儿却被留在遥远的故乡,连看一眼都成奢望,作为一名母亲,对女儿的思念只能深藏心底,让人深感遗憾,她委屈求全,她辛劳工作,她将收入都给女儿生活学习,但女儿的成长过程她缺席了。
缺位的母亲
瓦尔给住在圣保罗的法比尼奥做了13年的保姆。虽然经济状况稳定,但她必须离开自己的女儿杰西卡。杰西卡一直由生活在巴西北部伯南布哥州的亲戚抚养长大。随着高考逐渐逼近,杰西卡到圣保罗备考,之后与瓦尔相处,杰西卡并不叫她妈妈,而是直呼其名,这期间瓦尔才发现女儿已经是未婚妈妈,如果不是她发现婴儿照片,杰西卡并不想告诉她,瓦尔和杰西卡2代人的观念也有很大差距,母亲多年的缺位让彼此的关系有疏离。
芭芭拉作为一名成功的职场女性,在儿子年幼时缺位,当儿子法比诺长大成人,芭芭拉发现一个事实,儿子会拥抱照顾他的瓦尔,而不愿与她这个母亲亲近,当她发生车祸,儿子也并不真正关心她。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母亲缺位的现实问题,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身边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要什么有什么。曾经我也这么认为,比起我们小时候缺衣少穿,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漂亮。
但这是不是孩子最需要的呢?孩子最需要的父母的陪伴却没有变多,甚至还有缺位,尤其是母亲的缺位。
1.最大的缺位妈妈群体,就是留守儿童的妈妈
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这就意味着有6000多万的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在严重缺失父母亲情、经济条件不佳、无有效管束的环境中孤独散漫地成长。他们内心的那个巨大漏洞,也是永远填补不上的。
在农村,有这样一种观念,母亲生下孩子后,身边的人都会说,趁年轻,多赚点钱,孩子丢给家里老人带就可以了,在外面上班,不用承担照顾孩子的辛苦,多自在呀,有钱生活才会过得更好,孩子才会更爱妈妈呀,再说,哪有孩子不要妈妈的呀。
说一下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生下浩浩之后,家里婆媳矛盾很大,在缺钱又不堪忍受吵闹的环境等各种压力下,在浩浩3个月时离开他去上班,在他一岁之前我带他走亲戚,他都容易哭闹,要找奶奶,从那之后到现在2岁半,他都不跟着我这个妈妈一起睡。
我一个表姐,生下宝宝立马打了退奶针,孩子丢给家里老人带,然后夫妻就出去做生意了,其实他们家经济条件还不错,并非不得不这样选择,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行。
我的一个表哥家的孩子,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一直是爷爷奶奶带,他的父母常年在工地上做工,每次他们回来都会给孩子买好多东西,中学就送到城里好学校读书,可惜上万中学孩子就不想读了,天天上网玩游戏,到成年也是如此,他的堂哥堂姐有妈妈陪伴,学习和生活习惯方面就会好很多,堂哥读完高中,堂姐读了大学也有很好的工作。
2.排名第二的,是职场妈妈
很多妈妈三个月产假一过就奔赴职场前线,把孩子丢给后方老人或者保姆照顾,为了更好地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早早就给孩子断奶。扣掉做家务、玩手机、休息的时间,实际陪伴孩子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我一个朋友,生大宝时产后有一年没上班,专心带宝宝,生了二宝更加得勤勉工作,因为经济压力更大,还要还车贷房贷,平时下班驱车一个多小时到家,回来宝宝有时睡着了,早上赶早去上班,宝宝还没睡醒,只有周末和节假日陪陪孩子。
3.排名第三位的,是不懂得正确陪伴方式的妈妈
这些妈妈可能是全职妈妈,看似为了孩子牺牲了职业前途,终日围着孩子操劳,但是陪伴质量不高,这些妈妈会成为孩子的保姆、陪读、导师、教练……就是没有成为妈妈。
我一个亲戚,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每次孩子在家做作业,家里成了战场,妈妈催着孩子快点做,孩子慢悠悠,不是贪玩就是做错,妈妈火了,骂道:“你怎么这么笨,不好好学习”,孩子也反驳,你还不是平时就玩手机。
说这些并非指责,中国的妈妈,在成为合格妈妈的路上有太多阻碍、太多不利因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性别歧视、生育歧视、哺乳歧视……哪一个阻力不是靠自己拼了命去推开?哪一个问题不是靠自己的血和泪去解决?
造成如此多妈妈缺位的现象,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除了大环境原因,妈妈们对亲子关系的认知有误。
妈妈们对亲子关系在行为上的表现,取决于对该事的认知,当我们正确认识到该事的性质、风险、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努力后能得到的结果以后,然后做出选择判断,再做出行动。例如瓦尔认为杰西卡没有妈妈在身边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妈妈只要努力赚钱就可以了,她没有认识到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陪伴的重要性,才导致杰西卡成为未婚妈妈,并且不得不为了生存与孩子分离,让孙子重复女儿过去的命运,在对该事有了争取的认识后,她做出了选择,陪伴女儿,帮忙照顾孩子,虽然也有困难等着她们去面对,但也不会太糟糕,而她们也获得更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
当妈妈对亲子关系有了正确的认知,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重视亲子时间,提高陪伴质量。在大环境还没有彻底改变之前,我们还是可以努力不成为缺位妈妈。
1,外出务工的妈妈可以做选择,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
我一个朋友,他们夫妻都在深圳打工,老家在湖北,他们有了孩子后妈妈就坚持将孩子带在身边,孩子爸爸也支持,婆婆就和他们一起在深圳帮忙带孩子,我一个堂妹家也是如此,从大宝到小宝,妈妈在哪里,孩子就在那里,也是婆婆帮忙带孩子,堂妹的妈妈去世早,小时候特别羡慕别人有妈妈,在她宝宝出生后,她更是意识到母亲的重要性。
2,职场妈妈们还是要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陪伴孩子,不管平时多忙,不管是两个小时还是二十分钟,不管是早起时印在孩子额头的吻还是下班时给孩子的一个大大的拥抱,只要你有心,你总能找到向孩子表达爱意的机会。,同时请尽量给孩子一些没有电视和手机等干扰物的全身心的陪伴。那种心不在焉不在状态的陪伴比你缺席还要伤害孩子的感情,想想你约会时对方频繁玩手机的感受吧。
有次我在陪浩浩玩的同时,又想把手上的书看完,猛然间,我意识到自己陪伴的方式不对,立马放下手上的书,全身心的投入到和浩浩的游戏中。
3,有更多时间和宝宝在一起的妈妈,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需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情绪,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做一个快乐妈咪,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给予高质量的陪伴。
电影《麻烦妈妈》中的伊莱扎与丈夫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挤在曼哈顿的一间小小的公寓里。虽然伊莱扎一直都想成为一名专业的作家,但是无奈两个孩子年幼,而丈夫又要上班,所以她只能当起了全职妈妈,家庭的琐事消磨掉她的激情,伊莱扎每天为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疲于奔命,这种状态下的伊莱扎很难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出门穿着睡衣忘记换衣服,忘记女儿的书包,在带儿子去游乐场的路上,孩子差点从车里掉出来,在陪伴儿子的时候想着写作的事。
在她准备逃离这种“无助”又“凄惨”的母亲处境时,她表达出她对丈夫的愤怒,丈夫终于懂得理解她,其实丈夫也在默默为这个家付出着,他卖掉自己收藏的名书,换来一笔钱,为了帮助妻子更好的实现作家梦想,感受到来自丈夫和孩子的爱,伊莱扎终于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母亲不一样的感受。
4,不管是对于哪种妈妈,了解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都很重要。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也需要独立的空间,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放上他喜欢的书和玩具,让他每天有一段时间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支配。
孩子需要参与大人的生活。有些妈妈认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是苦役,并且因为心疼孩子而拒绝孩子参与。生活里的内容远比动画片里丰富有趣,让他看到一个唱着歌做家务的妈妈吧,同时也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能增强自信心和自理能力。我妈妈就是这样的,哪怕是一天下来已经很累了,家务活她都自己做,怕我们吃苦受累,洗个碗也是怕我们苦着,她从来没有想过,做子女的为父母做些事情会很开心,做家务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有些父母自己喜欢某种事物,但孩子可能不喜欢,孩子喜欢的,父母却不屑一顾,我之前工作的地方经常碰到这样的场景,孩子要在母婴店里玩沙子,父母不认可,非要强行抱走孩子,这样的现象出现多了,很是影响亲子关系,不懂得理解尊重孩子的父母,孩子长大,心里的想法也不愿和父母交流。
我们做父母的,都想给予孩子最好的。
最好的就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就在妈妈和孩子相处的点滴时光里。
㈦ 电影《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故事”,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80岁母亲照顾50岁患病女儿的故事。《妈妈!》上映之后看哭了无数观众,因为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在讲述着母爱,同时也涉及了很多现实话题。在这之前几乎很少有导演会讲阿尔茨海默病的问题放在荧幕上,但实际上国内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5亿,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则是在1,500万左右,可见很多家庭都面临着这样的困难。
最后,影片不仅充满了母爱,同时也给我们传递出很多积极正能量的东西,例如勇气,希望、坦然接受、相守等等。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唱过《世上只有妈妈好》,里面的歌词深深刻在我们的内心,不管孩子究竟如何,也许记忆会慢慢消失,但亲情永远不会。我们要珍惜自己过的每一分每一秒,用心和母亲相处。
㈧ 巴西电影《第二个妈妈》(又名我的兼差妈咪)网盘(带字幕)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jplgZv0XIyW-GW1tv6X4dg
提取码:xodo
《第二个妈妈》是由安娜·穆伊拉埃特执导的剧情片,蕾吉娜·卡塞、卡米拉·马蒂拉、卡丽娜·特勒斯、迈克尔·乔尔萨斯等参加演出。该片讲述的是瓦珥把女儿杰西卡留在了巴西北部的亲戚家里,独自来到圣保罗找了一份保姆工作,十几年后杰西卡来找母亲,在这里她逐渐明白了真正的母女亲情以及生活的不易的故事。
㈨ 哪部拉拉电影是讲两个母亲带两个孩子的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2010) 主演: 朱丽安·摩尔 / 安妮特·贝宁 / 马克·鲁弗洛 /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 乔什·哈切森 剧情简介 · · · · · · 妮可(安妮特·贝宁 Annette Bening 饰)和朱尔斯(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 饰)是一对相伴很久的同#性#伴#侣#。并有2个孩子:马上要18岁的乔妮(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饰)和15岁的莱塞(乔什·哈切森 Josh Hutcherson 饰)。妮可的医生职业很有压力常常忽视了朱尔斯,日子还算太平的过着,直到有一天,莱塞向姐姐建议,他想和那个捐出自己#精#子的男人见一面。因为姐姐已经到了18岁,她有权利向家里提出这个要求。妮可和和朱尔斯同意了姐弟俩的愿望,他们见到了在生物学上的父亲保罗(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 饰)。可是见面之后会发生什么呢?这个平静而美满的家庭会因此出现裂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