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老师看李保国电影有什么意思

老师看李保国电影有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5-05 01:30:53

怎么评价电影《李保国》

影片通过李保国师生三代扎根太行,开荒拓土,接力扶贫,科技富农的感人故事,体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的精神内涵,艺术再现了中国知名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的动人事迹。

有人说电影《李保国》的演员团队绝对能称得上是主旋律电影的“英雄联盟”。雷锋、张思德的扮演者吴军(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张思德》)、孔繁森的扮演者高明(电影《孔繁森》),蒋筑英的扮演者巍子(电影《蒋筑英》),华西村书记吴仁宝的扮演者尤勇(电影《吴仁宝》),村党委书记范振喜的扮演者何政军(电影《咱们是亲人》)等都在电影《李保国》中饰演重要角色,在这些英模人物精神的感招下,演员们积极调出档期,不计报酬,用心饰演,令人敬佩。

通过小人物来展现,这是最高明的。

❷ 电影中饰演陆超的是什么

电影中饰演陆超的是《李保国》。

影片最后,李保国还是没能完成事业就离开了人世,他的学生陆超最终决定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以前老师耳提面命,他全力抵抗,不肯服从,最后他心甘情愿留下来,传承着这份事业。

村里的大树下安放着李保国和老师的墓碑,年轻气盛的陆超在老师的墓碑旁边放了一颗苹果,默默的画出了自己的位置,转身而去。他已经决定,将自己青春、热血、甚至是一生留在了太行山中。

制作过程

主演林永健表示,李保国的事迹感动、激励着全体演员,电影让观众看到一个有情怀、有味道、有温度的“大山教授”。

据该片导演赵琦介绍,为了创作精品,更好地弘扬李保国精神,影片制作过程中曾多次组织专家研讨剧本,主创团队还沿着李保国生前奋斗的足迹,深入到太行山区进行实地采访和体验,深入了解、融入李保国的内心世界。

❸ “喷火鬼子”,演员李保国为何会被这样称

李保国曾经在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举起手来》出演日本鬼子,而且这个桥段是很搞笑的。


在这部电影里潘长江出演了一个主角日本鬼子,想想看,笑星潘长江出演的电影肯定是带有搞笑情景的。在这部电影里,李保国虽然出场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由于表演很有特点,也很搞笑,让大家一下子就记住了“喷火鬼子”。



年仅五十多岁的李保国就因病去世了,确实也比较令人惋惜。虽然李保国去世了,但他扮演过的银幕形象还永远的留着,尤其是“喷火鬼子”,还能让大家想起来时莞尔一笑,对一个演员来说也算是值得了。

❹ 电影《李保国》主要讲了什么

《李保国》是河北电影制片厂、中民嘉源(北京)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华全国总工会、重庆演艺集团一泓影视有限责任公司、保定一带一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由赵琦担纲执导的电影,林永健、颜丹晨主演。

2017年8月,该片获得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青年电影人培养计划”最佳青年导演奖。

❺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

有一种倒下,托起亿万农民的曙光;有一种信念,是将青春岁月洒在太行山下;更有一种情怀,来之荒山秃岭,去之青山绿水。

人民的樵夫,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三十多个春夏秋冬,为梦想跋涉,沧桑了面孔,初心依旧。“我最骄傲的是,我变成了农民,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了我!”“不要总想着爬多高,要多想着根扎多深”……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话语,也就是这样真真切切的道理,在隔着银幕下的我不知不觉已潸然泪下。回想起那遥远的故乡,思绪万千……

我的故土,坐落在大西北的深山中—西海固。这里,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也是在这里,面对着一年四季干旱少雨的黄土大山,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在这里默默勤恳的劳作,他们倔强的告诉着世界,他们在可以在这里扎根,发芽,并顽强的生存着。而我,自始自终努力的去践行着对故乡的责任和担当。

没有停留在这里,迈出大山沟。

依稀记得当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去省城求学的时光。那年由于长期干旱少雨,粮食收成极不好,全村的人都饿着肚子,而对于“吃饱”这个奢侈的词语更是从来都不敢去奢望。让我至今能够历历在目的是,父亲后来告诉我,供我去省城求学的费用是全村父老乡亲凑的积蓄。在那一霎那间,我竟然在父亲面前像孩子一样再也难掩心中的悲伤,捂着嘴巴,泪水夺眶而出。这生我养我的故土啊!怎可辜负?浮想起那一幕幕起早贪黑的人们,那不甘于命运倔简腊强的人们和着那日渐消瘦的背影,在那一瞬间竟是如此高大伟岸,让我顿时肃然起敬。也是在那时,我才深知自己背负的是父母和父老乡亲们对我的殷切期望,而后加倍努力。

没有湮灭掉梦想,父亲在,同命运坚守。

高瘦的拦神滑背影,粗糙的双手,只有高中文化的父亲,却用他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他对山沟里的点滴养育之情。曾经即使每个月一元钱的工资,都从未听到他和母亲的抱怨声,他说只要够吃够用就足矣。他明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他也清楚的知道知识真的能够去将命运改变,这里将更需要他,所以他无悔的选择留了下来,而也是这一留,从年少到两鬓斑白,一转眼就是三十多个春夏秋冬,时常伴着那阵阵剧烈的咳嗽声,让人尤为心疼。

略微记得比较清楚的事,便是刚开始就是在我家后院搭起来的帐篷里面办起来的文盲学校,那艰苦的岁月啊,总是让人记忆犹新。一本泛着深黄的教科书,和着父亲清亮的声音,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一生。后来随着学生越来越多的时候,村里便有了学校,再到后来,村里的孩子才有了机会去读书。我特别清楚的记得,二十多年的岁月,父亲一定是最早到校的人,也是最后关校门的人。你总能想起,那昏黄的`油灯下,一定有父亲的背影;你总是能听见,那校园里讲课最铿锵有力的,总伴有父亲的声音;你也总是能看见,那黑板上最整洁的字迹,也一定是父亲的杰作。他对教育的执着让我终身难忘。那悠长的岁月啊,承载着父亲的无数个沧桑岁月,从自己年少无知到渐渐的略微懂事,从秋天萧瑟的泥泞路上到冬天凛冽的北风呼啸声中,让我都极为叹服父亲的执着。

没有忘记过,扎根在这里。与世间较量。

依稀记得“耶鲁村官”,在殿堂和田垄间,心甘情愿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于荆棘和贫穷中拓荒;也依稀记得毕业于名校,毅然决然离开父母身边支教偏僻乡村老师,纯粹于把教育做好的梦想,奔波于群山峻岭间辅导生病的学生,那布满荆棘的道路上,留下了光辉的脚印,延伸久远;稻谷将根深扎在泥土,我想,在辽阔大西北荒凉的土地里瞎拍,也会有一种普普通通的根,将其扎在西海固人们的心里。

昨日,岁月里闪耀的点滴光辉,永将流芳百世;

今日,荆棘中丛生的苍穹星空,凝视远方故土,我已蓄势待发。

❻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优秀范文2篇

前不久去看了一部电影《李保国》,看完后我感触颇多,下面我就来分享两篇关于《李保国》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李保国》观后感篇一:

前不久,我们观看了电影《李保国》,他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李保国先后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就是这位“太行愚公”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始终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李保国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立志做“太行新愚公”,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单是山区土质治理,他就和他的团队整整研究了十几年,使前南峪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把我变成了老百姓,把老百姓变成了我”。人活着要有价值,有人重于泰山,有人轻于鸿毛。人的价值须以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大小来体现。李保国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化为自己的信念动力,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广大党员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号,我们更需要的是像时代楷模李保国一样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不折不扣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干者,坚决做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捍卫者!今天,我们响应党中央号召,通过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和发扬他的不畏前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心系群众,忘我工作的职业精神。力争自觉为民服务、为民造福!

《李保国》观后感篇二:

5月19日,省会河北会堂内气氛庄严肃穆,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一名普通教授。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课堂搬进山沟,把实验室放在果园,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他见不得百姓受穷,一头扎进穷山沟,10多万农民因他而脱贫,被誉为“太行新愚公”。4月10日凌晨,年仅58岁的他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留给人们无尽的悲痛。

报告会现场,2300多名干部群众齐聚一堂,用心聆听李保国的先进事迹,缅怀他的奋斗历程,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李保国把一生献给了太行山,献给了太行山人民,他的死比太行山还重!”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原站长刘秀礼跟踪报道李保国20年,他永远忘不了今年4月2日中午和李保国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当时李保国气色不好,却还是没日没夜地忙碌着,大家责问他是不是不要命了?李保国回答:“那么多农民在等着我,我脱不开啊!”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回忆起李保国带领群众种苹果的往事:自掏腰包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手把手教村民管果树……杨双牛流着泪说,岗底村原来是贫困村,今天人均收入超过31000元。岗底的穷帽子,是李保国帮我们摘掉的;村民的好日子,是李保国用命换来的,李保国是我们岗底人的大恩人啊!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为什么一年200多天扎在山里?因为他始终坚持一个理念——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跟随李保国20年,助手齐国辉见证了李老师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您走了,但您的精神已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把您未完成的事业做得更好。”齐国辉含泪许下诺言。

报告会上,学生陈利英哭着追忆——老师是“严师”,会因为学生写论文不认真,罚他在学校写到大年三十才回家;老师更是“慈父”,会想着帮学生凑钱买房、帮学生找对象。“我们早就把您当成‘父亲’,只是还没尽一天孝心,您怎么就突然走了呢!”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既是李保国的人生伴侣,也是他的工作搭档。“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是怕时间不够,他怕他少帮了一个扶贫点,就会辜负一群人的希望。”报告过程中,郭素萍几度哽咽,泣不成声,“保国,多想和你再去岗底看苹果,多想和你在车上聊绿岭核桃,多想和你再吃一顿团圆饭。保国,我想你!”

整理李保国的遗物,一张行程表让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深受震撼:从今年1月到4月10日去世,101天时间里,李保国62天在出差、行程7860公里。“我为学校有这样一位好老师而自豪。”饶桂生表示:全校师生将以李老师为榜样,弘扬“太行山精神”,拓展“太行山道路”,让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燕赵大地。

聆听饱含真情的讲述,感受李保国的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台下听众热泪盈眶,会场内多次爆发热烈的掌声。掌声和泪水背后,是大家对李保国的思念和敬仰,是凝聚在心中的信念和力量。

听了报告会,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副组长王春河对李保国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哀思之后,我们更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他甘于奉献、不为名利的精神追求,传承他待百姓似亲人的为民情怀,弘扬他让荒山披绿、穷岭生金的责任担当。”

“李老师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传承李老师的精神,是我们弟子唯一能做的。”“非常感动,一辈子学习的榜样!”报告会刚刚结束,几位报告人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留言和点赞刷屏。

❼ 不是主角的李保国,为何能够让观众记住呢

李保国他虽然不是剧中主角,但是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观众把他记住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很火,因为是一部抗日的喜剧片,既有正能量又特别搞笑。李保国他的表情夸张,激动的身体动作,让观众很快的把他记住,他在举起手来里面是演一个日本人,他手上拿着一瓶酒,误把酒当成水,一口喝下去。后来,精神呼啸而起,张开嘴尖叫,他的表情是逗笑了所有人,连拍摄的都笑了。这样的表演使观众深刻地记住了他,也使导演和演员们觉得有趣大家都被他逗乐了更别说观众。

阅读全文

与老师看李保国电影有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耳蜗电影免费提供 浏览:655
印度电影炙热免费观看 浏览:148
网上看的电影如何下载 浏览:586
怎么把电影视频传到快手上 浏览:800
夏洛的网电影多久 浏览:88
古代女犯人行刑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55
bt天堂的电影怎么播放 浏览:460
那个说电影好看 浏览:761
蓬巴杜夫人电影叫什么 浏览:683
白色死神电影好看 浏览:214
原罪电影免费在线 浏览:418
网红电影都有哪些人 浏览:242
刘德华唱兄弟的电影是什么 浏览:102
火影忍者电影最好看的 浏览:334
微信怎么约女孩出来看电影 浏览:89
葡萄电影怎么没有了 浏览:66
电影学电影联想考什么 浏览:721
好看经典灾难电影 浏览:196
有关阴阳眼的免费的中国电影 浏览:147
特异功能男电影有哪些 浏览: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