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什么电影由小说团圆改编

什么电影由小说团圆改编

发布时间:2023-03-25 08:27:29

Ⅰ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什么电影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出自电影《英雄儿女》。《英雄儿女》是1964年的一部战争片。该部电影是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的,武兆堤执导,刘世龙、田方等主演。主要讲述的是,一名志愿者的妹妹最终与自己父亲在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该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者王成不幸阵亡,在阵亡后,王成的妹妹王芳,在王文清政委的帮助下,最终与自己的父亲,在朝鲜战场上团聚。其中塑造了王成,以及王芳等经典的影视形象,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影片中展现出的牺牲精神以及奉献精神,更是一直都在激励着后人。

(1)什么电影由小说团圆改编扩展阅读:

人物原型——王成

1953年4月,陆军23军67师201团步行机员蒋庆泉及战友,在朝鲜石岘洞北山遭到强敌围攻。绝境中,蒋庆泉向步话机高喊向他的碉堡顶开炮。

1953年7月,23军73师217团的步行机员于树昌在战斗中呼唤炮火,与美军同归于尽。

1950年11月,杨根思在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时,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人物原型——王芳

解秀梅,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的队员,她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

Ⅱ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什么电影

1、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电影《英雄儿女》。《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
2、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政委王文清在战场上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之子王成。王成告诉他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军中。
3、不久后的一场战役,王成英勇牺牲,成为了全军学习的榜样。王芳是文工团员,负责宣传英雄,歌唱英雄,唱英雄战歌。王文清见到王芳,发现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但是王文清没有立刻和她相认,而是克制自己的感情,安慰她,鼓励她像哥哥王成学习。
4、王芳阵地上演唱的时候,遭到敌人袭击,在掩护炊事员的时候负伤,被送回祖国疗养。王复标随慰问团来到朝鲜慰问慰问的时候,见到女儿王芳,王复标向王芳讲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告诉王芳她的亲生父亲是王文清。王文清让女儿做一个合格的革命的接班人,这对父女在朝鲜战场上团圆了。

Ⅲ 抗美援朝电影

抗美援朝电影:

1、《长津湖》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Ⅳ 经典电影《英雄儿女》幕后的故事

最近看到一些消息称,近期将有一批“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密集播映。

欣喜、期待之余,笔者“杞人忧天”,不免有些莫名其妙的担忧。

“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相信许多朋友都看过电影《英雄儿女》,许多年间,这部电影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一首《英雄赞歌》唱遍大江南北,在几代人的心灵上都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如今的影视剧创作者还能再创奇迹,拍出《英雄儿女》那样的传世之作吗?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英雄儿女》拍摄于1963年,期间曾经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剧本是怎么“炼成”的

剧本乃“一剧之本”,《英雄儿女》剧本改编自中国当代大文豪巴金先生的小说《团圆》。

抗美援朝炮声隆隆,1952年、1958年,巴金曾经两赴朝鲜慰问、采访。

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团六连的事迹最令他难以忘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支部队,他曾在这个部队生活过两个月。

“开城保卫战”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志愿军阵地最后只剩下了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通信员刘顺武。

当大批美国兵冲上阵地时,赵先友果断地举起手里的步话机,大声向上级报告:“敌人i冲上来了,不要管我们,快向我们开炮!向我们开炮!开炮! ”

六连所在团的团长叫张振川,后来曾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在望远镜中,张振川清楚地看到两位勇士在火海中与敌人拼杀的身影。

“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张振川再次听到步话机里赵先友嘶哑的声音。

张振川一咬牙,眼含热泪,发出了开炮的命令。

阵地夺回了,可赵先友和刘顺武都已壮烈牺牲。

回到上海后,巴金始终忘不了六连的壮烈故事,一直有依据这个题材进行创作的想法。

但是,巴金先生始终下不了笔,他想重新演绎六连的故事,让六连的故事更丰满、更感人。

经过六七年的酝酿,巴金先生终于写成了一部篇幅不太长,却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说-《团圆》。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团圆》描述的是志愿军王文清政委与女儿王芳在上海失联、在朝鲜战场意外重逢的故事。

长影把任务交给了刚拍完《平原游击队》的著名导演武兆堤。

把小说改编成剧本,这个任务由谁来担当?

武兆堤马上想起了抗大同学毛峰。

毛峰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将军的秘书。

他担任过志愿军政治部秘书,在朝鲜呆了五年多,熟悉朝鲜,熟悉志愿军官兵,文字功夫也很是了得。

可是,毛峰在电话那头一口回绝了武兆堤的邀请:“你让我写个报告什么的还行,可是我哪里会编电影剧本啊?”

武兆堤说:“我还就认定你了,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我明天就来北京,咱们当面谈。”

说完,武兆堤不由分说挂了电话。

第二天,武兆堤果然从长春连夜赶到了北京。

看完巴金的小说《团圆》后,毛峰不再推辞,在傅钟将军支持下,他接受了改编剧本这个陌生而艰巨的任务。

经过反复商讨,毛峰决定将“王成”这个角色的戏份加大,使他成为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角色。

在巴金的小说《团圆》中,“王成”在战斗中牺牲了,至于他是怎么牺牲的,小说着墨不多。

武兆堤和毛峰绞尽脑汁,最后与巴金先生取得了联系,希望巴金先生能够给予点拨。

巴金先生一下子就想起了六连的故事,想起了赵先友、刘顺武。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于是,“王成”成为赵先友、刘顺武的化身,在电影中喊出了那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悲壮口号-“向我开炮!”

28天后,武兆堤和毛峰完成了题名为《英雄儿女》的剧本。

物色演员之-王芳,你在那里?

剧本“大功告成”,武兆堤开始物色“王芳”的扮演者。

毛峰轻车熟路,带着武兆堤走遍总政、空政、海政、铁道兵、工程兵等歌舞团,就是没有挑选到合适扮演“王芳”的女演员。

就在武兆堤着急上火之际,他的好朋友谢晋突然来了消息。

谢晋兴奋地告诉武兆堤:我找到“王芳”了!

原来,那一天中午,谢晋去电影学院办事,出学院门时,与一位长相酷似田华的年轻姑娘打了个照面,擦肩而过。

就这一个照面,把谢晋给乐坏了:这姑娘不正是“王芳”吗?

当天下午,谢晋拉着武兆堤和毛峰再度去了电影学院。

谢晋当时一高兴,居然忘了问那位姑娘的名字,于是,他们三个人只能挨个屋子找“王芳”。

三个人终于找到那位姑娘,武兆堤和毛峰都一致认定:她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王芳”。

这位姑娘名叫刘尚娴,老家在上海,刚从电影学院毕业。

因为长得酷似著名演员田华,所以,著名导演金山选中了刘尚娴,让她当田华的替身。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武兆堤他们找到刘尚娴时,她正在曹禺的话剧《北京人》中演一个小角色。

武兆堤、毛峰和谢晋接连四天去观看演出,对刘尚娴的演出功力、气质、外形都表示了满意。

就这样,“王芳”找到了,武兆堤稍稍松了口气。

接下来,武兆堤开始对刘尚娴进行了密集的“培训、锤炼”。

电影中有一个精彩片段,剧中人物“王芳”在前沿慰问炊事班,她给战士们唱了一段京韵大鼓。

武兆堤特意请来著名京韵大鼓艺术家魏喜奎,请她亲自教刘尚娴。

一段曲子,几个打鼓动作,刘尚娴整整学了一个多月,直到魏喜奎大师叫“好”为止。

武兆堤还请来舞蹈家专门教刘尚娴跳朝鲜舞,几天后,刘尚娴就学会了朝鲜舞,跳得有模有样。

刘尚娴最终没有让武兆堤、毛峰和谢晋失望,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她出色地演绎了“王芳”的形象。

不过,因为扮演了“王芳”,刘尚娴就成了“永远的王芳”,后来,不管她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很难突破“王芳”这个角色……

即便如此,一个演员,出演了一个让人回味无穷、堪称完美的角色,此生足矣。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物色演员之-谁来演“王成”

“王成”的扮演者由武兆堤直接选定,他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刘世龙。

包括毛峰、谢晋在内的许多人都表示反对,大家都认为,刘世龙与印象中的英雄“王成”对不上号。

确实,刘世龙个头不高,身材不够魁梧,长相也不出众。

可是,武兆堤看上了刘世龙的经历,他在抗战时期就参加了新四军,上过战场,经历过枪林弹雨。

他脸膛黑红,四肢粗壮,腰杆笔挺,一身的“兵味儿”。

武兆堤还看上了他的性格坚毅、不知疲倦。

最后,武兆堤力排众议,坚持让刘世龙饰演了“王成”。

刘世龙也没有辜负导演的期待,在拍摄王成在战火中牺牲的那场戏时,刘世龙的眉毛和鬓发都被大火烧着了,胳膊也被烧伤。

但是,刘世龙一声不吭,硬是咬着牙完成了拍摄。

牌桌上诞生的《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歌,“作曲”是冼星海的高徒,人民音乐家刘炽,他曾经创作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词”是公木,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东方红》词作者。

刘炽为《英雄赞歌》谱曲还有一个小趣事。

拿到公木写好的歌词后,刘炽一时找不到创作灵感,于是,他叫来几个朋友打扑克牌,换换脑子。

打着打着,刘炽突然站了起来,把牌往桌上一扔,飞也似地跑回房间。

“牌友们”不知所以,只好悻悻而回。

刘炽则锁上房门,挂上“免打扰”牌,一气呵成写出了《英雄赞歌》的曲谱。

歌曲激情澎湃、热情奔放,催人奋进,这首歌曲的原唱是空政著名歌唱家张映哲。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解放军抽出一个团“协拍”电影,趣事、笑话“一箩筐”。

武兆堤选中了辽宁本溪的山区为外景点。

驻守在这里的沈阳军区190师某团有幸接受了协助长影拍片的任务。

电影里所有的武器装备、车辆人员全部由这支机械化师的英雄部队提供。

穆大法团长亲自带领部队参加拍摄任务。

战士们都是第一次充当“群众演员”,他们既开心又紧张,更因为不懂“演戏”而闹出了不少笑话。

《英雄儿女》中,“王成”独自迎战敌人,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片段最为惊天动地。

所以,在拍摄这个片段时,武兆堤特别用心,开拍前,他对“群众演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

但是,实拍时,由解放军战士扮演的美国兵仍然洋相百出,把武兆堤气得够呛。

武兆堤这样对扮演美国兵的战士们说:王成开枪后,你们该倒下的倒下,该后退的就后退,该“死”的“死”,不要搞乱了!

可是,到了实拍时,王成刚打了一枪,“美国兵”们就成片倒了下去。

武兆堤只能大喊:“停!王成的枪没这么厉害!”

重拍时,又有了新问题。

一名“美国兵”明明已经被击毙,可他的肚子还在那里一起一伏;

一位“负伤”的“美国兵”更离谱,看着前者起起伏伏的肚子,在那里憋不住地发笑。

武兆堤只能再次“停拍”。

整个拍摄过程中,解放军“群众演员”虽然没那么专业,但是他们守纪律、听指挥,武兆堤对此非常满意。

另外,因为电影中有大量战斗场面,所以,解放军“群众演员”的专业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经过三个月紧张拍摄,电影《英雄儿女》终于封镜。

《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后,立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也几次抽出时间,观看了这部影片。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但愿当今的艺人们能够尊重 历史 ,创作出更多像《英雄儿女》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品,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期望!

最后,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

Ⅳ 1964年长春电影制作厂出品的什么电影开茶了

题主是否想询问“1964年长春电影制作厂出品的什么电影开拍了”?《英雄儿女》。在中国电影史上,《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开拍的一部战争片。该电影是在1964年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的影片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

Ⅵ 团圆改编的电影叫什么

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是《英雄儿女》,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Ⅶ 团圆改编的电影叫什么

团圆改编的电影叫《团圆》。

《团圆》是由王全安执导,由卢燕、凌峰、徐才根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以海峡两岸亲人离散重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退伍的国民党老兵晚年重回上海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却让妻子现在的家庭产生剧烈震荡的故事,折射海峡两岸的“团圆”主题。

该片于2010年获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2013年9月19日在中国大陆首映。

(7)什么电影由小说团圆改编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台湾老兵刘燕生(凌峰饰)到上海,寻找自己失散几十年的妻子乔玉娥(卢燕饰)和从没见过面的儿子。乔玉娥当年和刘燕生失散三年后,和陆善民(徐才根饰)组成家庭并生有两个女儿。

刘燕生了解到乔玉娥和丈夫情感不好,就希望能带乔玉娥和他一起到台湾生活,并承诺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来补偿乔玉娥的丈夫和这个家庭的子女。但立刻引发这个家庭的剧烈震荡,激烈的争吵使几十年的亲人团聚变成了彼此的再次伤害,直到陆善民脑溢血生命垂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团圆

阅读全文

与什么电影由小说团圆改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般电影票一张是多少钱一张 浏览:1000
好的电影学院有哪些 浏览:965
建设路的电影院叫什么 浏览:585
像前任3好看的电影 浏览:654
团电影票用什么软件 浏览:452
哪些电影有舌吻床戏 浏览:334
近视怎么去电影院看电视 浏览:943
有哪些好看的高中电影排行榜 浏览:497
看门人免费版电影 浏览:914
电影神奇四侠3国语版免费 浏览:399
类似熔炉好看韩国电影 浏览:468
中央电影学院录取分数是多少 浏览:652
免费观看情欲同志电影 浏览:572
陈伟霆演的跳舞电影有哪些 浏览:718
电影二见钟情十二好看吗 浏览:11
吃鸡的游戏电影叫什么 浏览:298
张学友背着草盾地是什么电影 浏览:566
电影建国大业里有多少名演员 浏览:427
长虹电视怎么播放电影院 浏览:816
英雄联盟拍的电影叫什么名字叫什么名字叫什么 浏览: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