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夺冠电影表达了什么
电影夺冠其实是讲述了中国女排的故事,在当时不仅收获得了很高的票房,而且也获得了不少人的夸赞,通过这部电影,大家也看到了中国女排陵烂笑史。而且其实中国女排的故事绝对不仅仅只有一点,通过这个电影,我们也感受到了,有关于中国女排的那些教练。尤其是郎平,夺冠这部电影其实大部分的视角都是围绕着郎平展开的,不仅是有郎平对于中国女排的决策,又要郎平对于大家的训练,模式,方式等等的展现,所以很多网友觉得这部电影到后期简直就是活脱脱一部郎平传。
这部电影虽然讲的是夺冠,但是其实主题是要讲述能够夺冠之前的那些艰辛和付出,中国女排就是这样一支队伍,整部电影都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但是其实真实的历史要比电影还要热血,这就是中国女排的力量。
❷ 女排那年电影很火,郎平算过一个赢的概率啥的
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历经种种波折,终于在9月25日正式上映。这部以中国女排为题材的体育电影,以中国女排的两位传奇人物郎平(巩俐、白浪饰)为主线、陈忠和(黄渤、彭昱畅饰)为副线,串联起80年代老女排和新一代女排的成长与奋斗史,并带领观众一起思考新时代中女排精神何在。
❸ 《夺冠》这部电影的剧情怎么样主要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电影整体的剧情并没有很突出,主要是讲述的故事,本来就是众人皆知的。电影本身过于注重情怀,导致其失去了体育的振奋和竞技精神。电影主要讲从1981年开始到2019年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三代教练、几代女排人,历经艰辛为了冠军拼搏的故事。电影整体还算可以,加上有不少女排运动员上场,让电影更有看点。
体育精神充满了刺激和激情,无论是什么运动,看了都能振奋人心。个人感觉《夺冠》,就少了这一种精神。而且在剧情被大家熟知的情况下,陈可辛没有进行节奏的调整,反倒把情怀放在了第一位,这样不是很好。这也就注定了这部电影,评分不可能太高。
❹ 郎平为什么到美国执教(郎平为什么去美国当教练)
电影《夺冠》,从上映至今一直爆燃刷屏。
有人二刷,有人带父母走进电影院,都想重温下那热泪盈眶的画面。
中国女排身上,有14亿中国人的记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女排精神。
看完《夺冠》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有一个画面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在自己的地盘输给美国队。郎平坐在教练台上,目光平静,一言不发。
美国队的队员们欢呼跳跃,表达着她们的兴奋之情。
不远处,中国队教练黄渤扮演的陈中和,一脸预料之中的落寞,跟着中国队员的身影缓缓离开。
这两个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的不去猜测,郎平为什么去美国当教练?
镜头来回切换的画面里,分明听到有人在骂郎平,滚出去,忘恩负义。
巩俐饰演的郎平,缓缓起身,悄然离开。郎平一言不发,但那个微微佝偻的背影,一下子带给人太多的心酸。
郎平18岁进入国家队,为了中国女排的冠军梦,她每天都在进行魔鬼式训练。在千千万万次的击球中,她的球技也在飞速提升。
她代表中国女排拿下第一个冠军,第二个,第三个……
可是在取得这些非凡成绩的背后,她的身体也在迅速消磨。
古人说,一分汗水,一分耕耘。
对于中国女排来说,十份汗水,还不一定有一份耕耘,郎平更是如此。
她说过别的技术和能力比不升蚂过别人,只能跟别人比吃苦。
一个靠吃苦而磨炼球技的人,她身体的每一块骨骼几乎都有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打球消磨身体,更需要身体。
想要在球场上站得久一点,她就必须想办法去治疗自己的身体。否则可能,她伟大梦想还没有实现,人就已经倒下了。
当时,中国的医疗技术条件都还不够先进,出国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当美国国家队抛出笑老橄榄枝的时候,她经过中国国家队的批准就去了美国。
身体是最重要的,治疗是第一要素,这一点郎平心里非常清楚。
另外,郎平从跟随中国女排参加日本赛开始,她先后参加了不计其数的比赛。
中国女排从无人问津到占据一席之地,逐渐在彰显出中国的实力。
同时,她们也看到各国对手的优势,包括先天的和后天的,科技上碰笑升的,管理上的,制度上的等等,这些也都是中国女排需要的。
所以,郎平有机会去国外,也有机会去开阔眼界,近距离学习别人的长处。当然,她也带去了现金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个选择本来就是一个双赢的期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当时,郎平到美国去得时候,美国女排成绩可以说是稀里糊涂。
郎平用了3年的时间,让美国队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闪亮登场,拿到了亚军的好成绩。
有那么多人骂她,她不能一个个去解释,但也不会改变自己做事情的态度。
郎平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不能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就不好好教美国队,这是我的职业精神。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在其位,谋其政。用这句话来形容职业精神,再合适不过。
中国女排,不仅仅能吃苦,能拼搏,求上进,还有掷地有声的职业精神。
尊重自己的身份,也尊重自己的职业,她不会因为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就故意防水,同样也不会因为出国就不爱自己的祖国。
当看到中国队成绩的惨淡,郎平毫不犹豫地辞去了美国教练的职位,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
她在国外那些年的见识和经历,为后来中国女排再次崛起注入了新的力量。
所以说,郎平去美国,为她自己,也为中国女排。
作为中国女排的代表,郎平走到哪里,都是好样的。
❺ 夺冠讲述了什么故事
《夺冠》讲述的是中国女排的故事,中国女排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情结的,她们是民族英雄,她们是时代偶像,她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非凡的奇迹。在2020年伊始,中国女排在去年刚结束的世界杯中以11全胜快速揽下桂冠,而今年又将在东京奥运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里约奥运会与巴西这场球也是世界排坛的经典之战。此前小组赛,中国队以第4名的成绩勉强进入淘汰赛,8强对手则是世界第一、主场作战的巴西队。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女排与巴西队的交手战绩为1胜18负。即便这样,中国女排仍顽强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后接连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
❻ 夺冠电影影片中的郎平喜欢她因为什么
一将如果无能,自会累死三军。三军所向披靡,必有精神支柱。
电影《夺冠》中,郎平纵横排坛四十年,走过“三重门”,精彩演绎“一代人的记忆”,告诉我们“女排精神”的真相。
初期的郎平,是一头誓不言输的狼。
郎平女儿白浪饰演的郎平,不仅与她的妈妈形似,更是神似。在18岁进入国家队后,因为身体单薄,被要求能够深蹲100公斤才能够摸球。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早日和队友们激握进球场训练,她可谓泪水与汗水齐飞,勤奋与毅力共进。最后,她全力一博,终于成功突破,用陈忠和的话讲“你为了成功腰不要了吗?”目前的郎平“脖子以下没有一块好骨头”,就是当初的代价。可以说,她当时扛起的是杠铃,更是一种责任和自信。“铁榔头”的炼就,不正是日积月累的基础产生质的飞跃吗?这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难道不是“女排精神”的雏形吗?
电影中,青涩的郎平一直惦念着当时世界“第一重炮”海曼(Flora Jean Hyman)。作为美国最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她身高体长素质好,技术全面力量强,一直是郎平的偶像。“海曼摸高3.32米,我要超过她”。为了拉近与偶像的距离,郎平要求当时模仿海曼球风的陈忠和,将球迅速又猛烈地砸向她,只要训练就不要停歇。直接与中国男排对抗,以求境界的突破。用现在看来近乎“变态”的模拟中,郎帆铅手平摸高的提升,其实也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重提升。以至于后来他们见面时,海曼倒过来夸奖郎平。
郎平的成功,是“女排精神”大树结出的甜果;只要“女排精神”尚存,夺冠的征途定会花香满径!
中期的郎平,是一头志在八方的狼。
1985年,郎平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1987年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并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1989年起,郎平先后出任意大利等国排球主教练,以特有魅力和实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2005年2月,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的美国队与陈忠和带领的中国队狭路相逢,世界为之瞩目,国人爱恨交加。我很难忘记这个片段,大赛之前,郎平和陈忠和在大赛之前的夜晚相遇,是老朋友也是新对手的他们怅然无语,郎平提到了“空杯子”这个比喻,生动又形象。结果却是中国女排没有放空,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含恨败北于美国女排。当比赛结束时,郎平漠然疾走,是料到了现场球迷对她的谩骂,还是精准猜测到国内为她“叛徒”的帽子?
我想,作为职业教练,她是专业又敬业的,与国别无关。作为“铁榔头”,她那份爱国情怀是柔软的也是空前的,从当初打排球的那时起,就从来没有间断,并且把“女排精神”在世界范围之内发扬光大。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难道不是吗?数年期间,应该是“女排精神”的检验期,并得到完美地验证。
后期是郎平,是一头厚积薄发的狼。
每一次出行,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终于,猛志常在的郎平在游历八荒后,于2013年4月25日,正式执掌中国女排帅印。具有国际视野的郎指导,建立起“大国家队”制度,并根据新时代队员特征,循循善诱,科学执导,在陈忠和的配合下,科学地解决了“我为什么要打排球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内在动力,带队即化腐朽为神奇,带领已陷入低谷多年的球队获得了2014女排世锦赛亚军。2016年,中国女排时隔12年,不负所望,终于夺得奥运会冠军,重回巅峰!
我们细看那经典一役——中巴大战。从队员情况来看,12人中,仅3人拥有奥运经验;从开赛情况来看,中国女排小组赛2:3输给荷兰、0:3输塞尔维亚、1:3输美国队,以两胜三负的战绩列小组第四侥幸出线;从1/4决赛来看,遭遇了东道主巴西,而且8年对阵18连败。数据,出奇地一致,看衰中国女排。屏幕上,女排队员私下也听到小道消息,说是领队已经给他们买回家的机票了。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的“榔头”是“狼头”啊。以“空杯”心态,正常训练,放下包袱,逐个解压!
比赛前一天训练结束后,郎导吩咐李童把所有排球的气撒掉,全部带走,其意不言自明。其中,为了给主攻手朱婷减压,郎导给她发了一条短信,内容为:为了奥运会,我们已经练了4年,大胆放手去拼。不管怎么样,在场上发挥好就行了。日常的话态嫌语,无言的关怀,却是巨大的力量。据事后朱婷自己说,收到郎导的短信,她在宿舍大哭了一场,终于释放了压抑已久的低落的情绪。同一个房间的老将徐云丽同时也给朱婷不断的减压,用自己的经验开导初次登上奥运赛场的小妹妹。
诚如郎平之前的神预测,巴西队肯定会想快速拿下,我们只要拖到第五局,我们就赢了。果然在第一局中,巴西队打得相当自信和霸气,中国队的发球起不到抑制对手的作用,巴西队二传达尼林斯激活了巴西队的主攻、副攻和接应,所有的攻手全面发挥,比赛一直掌控在巴西队手里,结果毫无悬念地以15:25大比分败了。
第二局:张常宁改打接应出奇效,刘晓彤成为郎平神来之笔,中国队逆转取胜。
第三局,郎导再度变阵,慢慢打出了自己的气势,刘晓彤首发,一传接的也不错,张常宁继续在二号位给巴西队施压,比赛慢慢进入到中国队的节奏。中后局阶段,中国队逐渐拉开了比分,最终25:22,中国队再下一局,大比分中国队2:1领先。
第四局,中国队的首发阵容和第三局相同。大比分领先的年轻的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心里有想法了,想着要3:1拿下巴西队就能进四强了。中国队变得保守,失误也增多,最后22:25输掉第四局,两队大比分打成2:2平。
第五局,中国队的首发阵容没变。开局双方迅速进入状态,比赛难解难分,比分一直呈胶着状态,从1:1一直打到7:7。交换场地后,两队又打成10:10,此时朱婷进攻得分11:10。张常宁发球,巴西队主攻费加雷一传不到位,巴西队推攻过网,朱婷继续打反击再得一分,12:10,这就为中国女排最终取胜奠定了基础。
就这样最后中国女排15:13拿下决胜局,大比分3:2淘汰东道主巴西队,挺进四强,上演小组第四逆袭的奇迹。然后,自然是气势如虹,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实现国人的登顶梦想!
何以解忧,唯有冠军!
有人说,一往无前的“女排精神”,成就了夺冠的梦想,那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对此,我并不赞同。仅是一代人吗?应该是一国人、千秋万代人好吗?永存华夏文明之旅,让每个人在夺冠中成为人生赢家,所有人矢志拼搏实现“中国梦”,使我们泱泱中华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❼ 影片《夺冠》将角逐奥斯卡,它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夺冠》以郎平为故事主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讲到了2016年。这几十年来,中国的排球事业起起落落,质疑、嘲笑、谩骂曾落到过每一个排球人的眼睛里,凝聚成了泪水,也变成了手上的那股劲和赛场上的呐喊。
《夺冠凯链》在演员挑选上也极为出色,电影中巩俐就是郎平,这就祥棚是实力派演员带给我们的惊喜。在郎平身上,我还看到了勇气的可贵。如果刚上任的她因为周围人的质疑而放弃了自己的策略,后来的惊天逆转也就不会发生。好在,她坚持了自己的“一意孤行”,好在谨孙则,她的坚持成就了女排的成功。
❽ 郎平为何去美国
从前郎平忙于事业塌则,白团族棚浪则一直跟着父亲生活。为了弥补多年来缺失的母爱,郎平自然会穗竖选择留在美国照顾女儿。如今的她只想和王育成(二婚丈夫)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不想被外界打扰,这才选择了洛杉矶。
最后,郎平的姐姐、姐夫也都在美国,郎平和他们也算有个照应。这是从亲情的角度出发,也是合情合理。当然了,那里肯定也有别的优点,只是我们无从知晓。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郎平也不例外。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还是保持尊重吧。
❾ 电影《夺冠》的故事背景是什么
电影《夺冠》的故事背景是从1981年到2019年,从首夺世界冠军到第十个世界冠军,中国女排几经沉浮却始终不屈不挠,用拼搏不断书写传奇的事迹。
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的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于8月17日发布再定档海报,宣布于2020年9月30日全国公映。因疫情原因,原定于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夺冠》于公映前夕宣布撤档,如今王者归来,热血再战。
四年前的8月17日,正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上演的日子。当时的女排姑娘们顶住了巨大压力和对阵东道主的不利处境,最终逆袭战胜世界强队巴西队,创造了奇迹。
据悉,这场巅峰一战正是是电影中的华彩篇章之一。电影《夺冠》选择在这个获胜纪念日宣布重新定档,颇有纪念意义,强势进军国庆档的满满信心可见一斑。
(9)夺冠电影郎平为什么会英文扩展阅读
巩俐黄渤强强联手:
《夺冠》里有巩俐的加盟,巩俐在演技方面是非常有实力的,主演的影视剧作品深受大家的喜欢,在收视上也有着非常不错的成绩,而且巩俐饰演的郎平真的是很像,看起来也是非常神似,相信巩俐在这部电影里会带来很多精彩的演绎,一定不会让观众失望的。
黄渤的加盟也是很让人喜欢的,黄渤的实力观众是看在眼里,主演的影视剧在票房上是非常不错,相信在《夺冠》里的演绎一定会非常精彩,而且黄渤饰演的每一个角色深受大家的喜欢,相信这一次也是不例外,黄渤一定会给观众带来很多的精彩。
❿ 电影《夺冠》真实反映了中国女排的发展历程,对于这部影片应该如何评价
中国女排是什么?中国女排不是想练就练,不想练就不练,中国女排精神是什么?中国女排精神是一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团结合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它诠释的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民主,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